一种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车辆后方防撞安全预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75811发布日期:2023-03-24 17:01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车辆后方防撞安全预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行驶安全预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车辆后方防撞安全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2.汽车防撞预警系统主要用于协助驾驶员避免高速及低速追尾,高速中无意识偏离车道,与行人碰撞等重大交通事故,系统可以识别判断各种潜在的危险情况,以帮助驾驶员避免或减缓碰撞事故。
3.现有的一种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车辆后方防撞安全预警装置存在的问题是:当驾驶员在驾车的过程中会出现较大的视野盲区,从而导致出现一系列的交通事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一种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车辆后方防撞安全预警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车辆后方防撞安全预警装置,其优点是具有增加驾驶员的驾车视野的效果。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车辆后方防撞安全预警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移动槽,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预警机构,所述移动槽的内部设置有转动组件,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警示组件。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壳体、移动槽和预警机构,在使用时将外部电源与预警机构连接,接着启动预警机构使预警机构将车辆外部的影像传输到车辆的内部显示屏中,使驾驶员能够充分的了解车辆外部的情况,减小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通过设置转动组件,能够使预警机构内部的零部件转动,增加了预警机构的探测范围,再次提升了安全性,通过设置警示组件,能够在夜晚行车中便于其他的驾驶员发现该设备,起到了警示其余驾驶员的作用。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预警机构包括双输出轴电机、螺杆、移动块、转动杆、转轴、支撑板和ccd图像传感器,所述双输出轴电机栓接于壳体的内底壁上,所述螺杆栓接于双输出轴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移动块螺纹连接于螺杆的外部,所述转动杆焊接于移动块的顶部,所述转轴轴承连接于转动杆的顶部,所述支撑板轴承连接于转轴的顶部,所述ccd图像传感器栓接于支撑板的顶部。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双输出轴电机、螺杆、移动块、转动杆、转轴、支撑板和ccd图像传感器,在使用时通过ccd图像传感器将外部环境中的影像传输给驾驶室内,使驾驶员能够充分的了解外部的驾车环境,减小了事故发生率。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组件包括齿轮和轮齿,所述轮齿焊接于转动杆的外壁上,所述齿轮焊接于移动槽的内一侧壁上,所述轮齿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
所述齿轮与轮齿相啮合。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齿轮和轮齿,通过双输出轴电机带动螺杆转动,螺杆转动会使移动块移动,移动块移动时,齿轮与轮齿啮合,从而使支撑板和ccd图像传感器能够转动,增加了ccd图像传感器的观察范围。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警示组件包括隔离板、蓄电池、固定板和声光报警器,所述隔离板的两端分别焊接于壳体的内两侧壁上,所述蓄电池栓接于隔离板的顶部,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分别栓接于移动槽的内两侧壁上,所述声光报警器栓接于固定板的顶部,所述蓄电池与声光报警器电性连接。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隔离板、蓄电池、固定板和声光报警器,在使用时通过蓄电池与声光报警器连接,能够使其他的驾驶员看到该设备,起到了警示其他驾驶员与该设备保持距离的作用。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两侧壁上栓接有防止雨水与蓄电池和双输出轴电机接触的挡板。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挡板,能够防止在雨天行驶时雨水与双输出轴电机和蓄电池接触,起到了保证该设备能够正常运作的作用。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防止雨水堆积在壳体内部的排水槽。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排水槽,在雨天行驶时,通过移动槽进入壳体内部的雨水,会经过排水槽排出至壳体的外部,防止雨水堆积从而影响壳体内部的零件的正常使用。
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的底部均匀焊接有多个便于将壳体与外部设备相连接的支撑架。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支撑架,在使用时通过在支撑架的底部涂上胶水,使壳体能够固定在车辆的顶部,起到了固定壳体的作用。
1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通过设置壳体、移动槽和预警机构,在使用时将外部电源与预警机构连接,接着启动预警机构使预警机构将车辆外部的影像传输到车辆的内部显示屏中,使驾驶员能够充分的了解车辆外部的情况,减小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通过设置转动组件,能够使预警机构内部的零部件转动,增加了预警机构的探测范围,再次提升了安全性,通过设置警示组件,能够在夜晚行车中便于其他的驾驶员发现该设备,起到了警示其余驾驶员的作用。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左视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a处的立体剖面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螺杆、移动块和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壳体;2、移动槽;3、预警机构;4、转动组件;5、警示组件;6、挡板;7、排水槽;8、支撑架;31、双输出轴电机;32、螺杆;33、移动块;34、转动杆;35、转轴;36、支撑板;37、
ccd图像传感器;41、齿轮;42、轮齿;51、隔离板;52、蓄电池;53、固定板;54、声光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8.实施例:
29.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车辆后方防撞安全预警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移动槽2,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预警机构3,移动槽2的内部设置有转动组件4,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警示组件5,通过设置壳体1、移动槽2和预警机构3,在使用时将外部电源与预警机构3连接,接着启动预警机构3使预警机构3将车辆外部的影像传输到车辆的内部显示屏中,使驾驶员能够充分的了解车辆外部的情况,减小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通过设置转动组件4,能够使预警机构3内部的零部件转动,增加了预警机构3的探测范围,再次提升了安全性,通过设置警示组件5,能够在夜晚行车中便于其他的驾驶员发现该设备,起到了警示其余驾驶员的作用。
30.参考图3,预警机构3包括双输出轴电机31、螺杆32、移动块33、转动杆34、转轴35、支撑板36和ccd图像传感器37,双输出轴电机31栓接于壳体1的内底壁上,螺杆32栓接于双输出轴电机31的输出端,移动块33螺纹连接于螺杆32的外部,转动杆34焊接于移动块33的顶部,转轴35轴承连接于转动杆34的顶部,支撑板36轴承连接于转轴35的顶部,ccd图像传感器37栓接于支撑板36的顶部,通过设置双输出轴电机31、螺杆32、移动块33、转动杆34、转轴35、支撑板36和ccd图像传感器37,在使用时通过ccd图像传感器37将外部环境中的影像传输给驾驶室内,使驾驶员能够充分的了解外部的驾车环境,减小了事故发生率。
31.参考图4,转动组件4包括齿轮41和轮齿42,轮齿42焊接于转动杆34的外壁上,齿轮41焊接于移动槽2的内一侧壁上,轮齿42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齿轮41与轮齿42相啮合,通过设置齿轮41和轮齿42,通过双输出轴电机31带动螺杆32转动,螺杆32转动会使移动块33移动,移动块33移动时,齿轮41与轮齿42啮合,从而使支撑板36和ccd图像传感器37能够转动,增加了ccd图像传感器37的观察范围。
32.参考图5,警示组件5包括隔离板51、蓄电池52、固定板53和声光报警器54,隔离板51的两端分别焊接于壳体1的内两侧壁上,蓄电池52栓接于隔离板51的顶部,固定板53的两端分别栓接于移动槽2的内两侧壁上,声光报警器54栓接于固定板53的顶部,蓄电池52与声光报警器54电性连接,能够使其他的驾驶员看到该设备,起到了警示其他驾驶员与该设备保持距离的作用。
33.参考图5,固定板53的底部两侧壁上栓接有防止雨水与蓄电池52和双输出轴电机31接触的挡板6,通过设置挡板6,能够防止在雨天行驶时雨水与双输出轴电机31和蓄电池52接触,起到了保证该设备能够正常运作的作用。
34.参考图3,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防止雨水堆积在壳体1内部的排水槽7,通过设置排水槽7,在雨天行驶时,通过移动槽2进入壳体1内部的雨水,会经过排水槽7排出至壳体1的外部,防止雨水堆积从而影响壳体1内部的零件的正常使用。
35.参考图1,壳体1的底部均匀焊接有多个便于将壳体1与外部设备相连接的支撑架8,通过设置支撑架8,在使用时通过在支撑架8的底部涂上胶水,使壳体1能够固定在车辆的顶部,起到了固定壳体1的作用。
36.使用过程简述:在使用时,将双输出轴电机31、ccd图像传感器37与声光报警器54与蓄电池52连接,然后在行驶的过程中即可启动双输出轴电机31使螺杆32转动,螺杆32转动带动移动块33、转动杆34、转轴35、支撑板36和ccd图像传感器37向一侧移动,此时能够增加ccd图像传感器37的观察范围,接着ccd图像传感器37拍摄到的影像将会同步的传输给驾驶室的内部,从而使驾驶员能够连接外部的行车环境,当移动块33移动时,齿轮41与轮齿42配合使用会使支撑板36和ccd图像传感器37转动,增加ccd图像传感器37的观察角度,在夜晚行车时,声光报警器54会发出声光,使其他的驾驶员能够观察到该设备,对其他的驾驶员起到了有效的警示作用。
37.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