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售货机的取货口防盗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683891发布日期:2023-10-09 01:25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售货机的取货口防盗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自动售货机,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售货机的取货口防盗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1、运用自动售货机售卖商品的售卖模式具有受时间、地点限制低、节省人工成本和交易灵活的特点。随着商业自动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自动售货机将被投入商业使用。但是,自动售货机分布广、数目多,当出现偷盗行为时【例如:通过摇晃自动售货机的机身使商品下落盗取商品】,容易出现监管不及时的问题。

2、申请号为cn202010612753.3的发明专利公开一种用于自动售货机的监控防盗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自动售货机的振动信息;当所述自动售货机处于振动状态时,判断所述自动售货机的摄像头是否处于拍摄状态;如果所述摄像头处于拍摄状态,则继续拍摄;如果所述摄像头未处于拍摄状态,则获取所述自动售货机的工作状态并开启摄像头进行拍摄;所述工作状态包括:运维状态、出货状态、空闲状态、故障状态;获取第一预设时长内的振动次数,并根据振动次数及工作状态进行摄像头的拍摄控制,将拍摄信息上传到售货机服务器,能够对小偷进行震慑,并且在盗窃发生时,以监控机器的异常振动,拍照取证,协助警方对于偷盗以及损害机器的案件快速侦破。

3、上述现有技术在盗窃行为发生后,以监控机器的异常振动,拍照取证,在偷窃行为动作幅度较小时【例如:用开锁工具打开自动售货机玻璃柜门的锁】,无法获取或者获取的取证照片数目较少,偷窃判定方式不合理,将拍摄信息上传到售货机服务器,对小偷进行震慑,没有人工介入,小偷可以无视拍摄信息继续偷盗,防盗效果较差;基于取证信息进行案件侦破时,确定的追踪信息不精确,同时,没有及时将取证信息发送给警方,案件侦破的及时性较低。

4、鉴于此,亟需一种解决办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了一种自动售货机的取货口防盗系统,基于接续行为序列进行偷窃判定,提升了偷窃判定的合理性;调度适宜的目标安保人员前往防盗,提升了防盗效果;基于第二人员图像确定追踪指示信息,提高了追踪指示信息的精确性。

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售货机的取货口防盗系统,包括:

3、确定模块,用于基于实时抓取预设的自动售货机的取货口的周边的第一人物图像,确定第一人物图像中的目标人员的接续行为序列;

4、判定模块,用于根据接续行为序列,对目标人员进行偷窃判定,获取判定为偷窃人员的目标人员;

5、防盗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安保人员,同时,基于连续抓取偷窃人员的第二人物图像,判断目标安保人员是否适宜前往防盗,若是,则调度相应目标安保人员前往防盗;

6、追踪模块,用于基于第二人物图像,确定偷窃人员的追踪指示信息并发送给预设的追踪节点。

7、优选的,所述确定模块基于实时抓取预设的自动售货机的取货口的周边的第一人物图像,确定第一人物图像中的目标人员的接续行为序列,包括:

8、抓拍设备确定单元,用于获取自动售货机对应预设的抓拍设备分布图,基于抓拍设备分布图,确定自动售货机的至少一个第一抓拍设备;

9、抓拍单元,用于控制第一抓拍设备基于预设的第一抓拍周期对相应自动售货机的取货口周边预设的第一范围进行人像抓拍,获得人像抓拍的第一人物图像;

10、排序单元,用于基于行为识别技术,根据第一人物图像,确定同一目标人员的第一行为,同时,获取第一行为的抓拍时间,根据抓拍时间,对第一行为进行排序,获得接续行为序列。

11、优选的,所述判定模块根据接续行为序列,对目标人员进行偷窃判定,获取判定为偷窃人员的目标人员,包括:

12、接续行为子序列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接续行为序列,获取对应于每一目标人员的接续行为子序列;

13、可疑值确定单元,用于从头到尾依次遍历接续行为子序列中的第二行为,每次遍历时,查询预设的可疑偷盗行为库,确定第二行为的可疑值;

14、遍历单元,用于若可疑值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或,若已经遍历的第二行为的可疑值的可疑值总和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二阈值,则停止当前遍历的接续行为子序列的遍历,将对应接续行为子序列相应的目标人员作为偷窃人员,当所有接续行为子序列遍历完成后,完成偷窃人员的获取。

15、优选的,所述防盗模块获取目标安保人员,同时,基于连续抓取偷窃人员的第二人物图像,判断目标安保人员是否适宜前往防盗,若是,则调度相应目标安保人员前往防盗,包括:

16、目标安保人员确定单元,用于确定预设的预警节点对应的多个安保人员中距离偷窃人员最近的目标安保人员和目标安保人员的第一安保工具;

17、保卫经验指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安保人员的历史保卫记录,基于历史保卫记录,确定每一目标安保人员的保卫经验值;

18、携带工具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第二抓拍周期,抓拍偷窃人员的第二人物图像,基于第二人物图像,确定偷窃人员的携带工具;

19、危险指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偷窃人员历史上产生的偷窃记录,基于偷窃记录,确定每一偷窃人员的危险值;

20、第一判断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安保工具、保卫经验值、携带工具和危险值,判断目标安保人员是否适宜前往防盗,若是,提醒目标安保人员携带相应第一安保工具进行第一保卫作业;

21、第二判断单元,用于若不是,获取剩余预警节点的配置信息,基于配置信息,确定剩余预警节点中的增援节点,通知增援节点对应的增援人员和目标安保人员携带第二安保工具进行第二保卫作业。

22、优选的,所述第一判断单元根据第一安保工具、保卫经验值、携带工具和危险值,判断目标安保人员是否适宜前往防盗,包括:

23、危险度获取单元,用于基于偷窃人员的携带工具和预设的携带工具-危险值加权值库,确定携带工具对应的危险值加权值,赋予危险值对应危险值加权值,获得危险度,对危险度进行求和,获得危险指数;

24、保卫度获取单元,用于根据目标安保人员的第一安保工具和携带工具,确定每一第一安保工具对携带工具的对抗系数,查询预设的对抗系数-保卫经验值加权值库,确定对抗系数对应的保卫经验值加权值,赋予保卫经验值对应保卫经验值加权值,获得保卫度,对保卫度进行求和,获得保卫指数;

25、比较单元,用于若危险指数小于保卫指数,则对应目标安保人员适宜前往防盗,否则,不适宜。

26、优选的,所述追踪模块基于第二人物图像,确定偷窃人员的追踪指示信息并发送给预设的追踪节点,包括:

27、逃跑路线信息确定单元,用于提取第二人物图像中偷窃人员的外形特征,同时,基于第二人物图像,确定偷窃人员的逃跑路线信息;

28、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将外形特征和逃跑路线信息共同作为追踪指示信息发送给追踪节点。

29、优选的,所述逃跑路线信息确定单元基于第二人物图像,确定偷窃人员的逃跑路线信息,包括:

30、路线分布图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偷窃人员进行偷窃的自动售货机预设范围内的路线分布图;

31、消失点位确定单元,用于基于第二人物图像,根据路线分布图,确定偷窃人员逃跑的第一路线,当无法通过第二人物图像和路线分布图识别偷窃人员的第一路线时,确定当前的第一路线在路线分布图中的消失点位;

32、公共监控设备分布图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消失点位对应于预设的公共设备的监控范围的第一位置,同时,获取预设的公共监控设备分布图;

33、第二路线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一位置和公共监控设备分布图,确定接续抓拍的第二抓拍设备对偷窃人员进行抓拍,当无法通过第二抓拍设备对偷窃人员进行抓拍时,根据第二抓拍设备拍摄的偷窃人员的第三人物图像,确定偷窃人员逃跑的第二路线;

34、整合单元,用于整合第一路线和第二路线,获得逃跑路线信息。

35、优选的,所述第二路线确定单元根据第一位置和公共监控设备分布图,确定接续抓拍的第二抓拍设备对偷窃人员进行抓拍,包括:

36、逃跑方向确定单元,用于获取第二抓拍设备在第一位置的抓拍结果,基于抓拍结果,确定偷窃人员在监控范围内的逃跑方向;

37、择向位置集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逃跑方向,确定监控范围内的择向位置集;

38、设备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公共监控设备分布图中的公共监控设备的设备信息;设备信息包括:设备位置和拍摄范围;

39、第二抓拍设备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择向位置集和设备信息,确定能够拍摄到择向位置集中的目标择向位置的公共监控设备,并作为第二抓拍设备。

40、优选的,所述第二路线确定单元根据第二抓拍设备拍摄的偷窃人员的第三人物图像,确定偷窃人员逃跑的第二路线,包括:

41、择向位置确定单元,用于基于第三人物图像,确定第三人物图像中的择向位置;

42、第二路线确定单元,用于基于监控范围对应的监控画面,确定两两连接的择向位置之间的第三路线;

43、方向向量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从择向位置出发向第三路线延伸的子方向向量,同时,获取择向位置处对应偷窃人员的行进方向向量;

44、第四路线确定单元,用于基于子方向向量和行进方向向量,确定偷窃人员在第三路线中选择的第四路线;

45、连续化处理单元,用于对第四路线进行连续化处理,获得第二路线。

4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售货机的取货口防盗方法,包括:

47、步骤1:基于实时抓取预设的自动售货机的取货口的周边的第一人物图像,确定第一人物图像中的目标人员的接续行为序列;

48、步骤2:根据接续行为序列,对目标人员进行偷窃判定,获取判定为偷窃人员的目标人员;

49、步骤3:获取目标安保人员,同时,基于连续抓取偷窃人员的第二人物图像,判断目标安保人员是否适宜前往防盗,若是,则调度相应目标安保人员前往防盗;

50、步骤4:基于第二人物图像,确定偷窃人员的追踪指示信息并发送给预设的追踪节点。

51、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52、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