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碳排放的数据采样处理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7780721发布日期:2024-04-30 16:51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针对碳排放的数据采样处理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数据采集处理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针对碳排放的数据采样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1、公路交通是我国交通碳排放的主体,故准确掌握公路交通碳排放水平对落实推进“双碳”战略和制定绿色交通发展策略均具有重要意义。而为了能够准确掌握公路交通的碳排放水平,则需要对公路交通的碳排放情况进行相应的数据采样,这样对采样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便可得到相应的公路碳排放情况。

2、目前,为了实现公路交通的碳排放数据的采集,主要采用两种方式:第一种,由于公路交通的碳排放水平主要是受汽车尾气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影响的,而汽车的油耗与排放的温室气体之间存有必然的关系,所以会在汽车上增设一个直接实时对油耗进行检测计算的传感检测装置,又或者增设一个直接实时对汽车排放的尾气进行检测的传感检测装置,从而通过其检测采集到的数据以掌握了解公路交通的碳排放情况,但是,这种方式存在一些缺点,例如,额外在车辆上增设检测传感器,会增加车辆的成本,而且该检测传感器一般是固设在排气口的某个位置,故其实时检测到的排放量可能只是局部的,这样所采集到的数据则不能很准确地表示实际的碳排量,也就是说,此方式的检测精准度较低;第二种,在公路边上分布设置温室气体检测装置,通过其检测到的数据来实现碳排放情况的监测,然而同样地,由于此方式需要在一定间隔距离就要布设相应的温室气体检测装置,故其购置成本亦较高,而且这些设备设置在路边,容易因受到气压、风速、震动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其本身出现检测误差,这样则导致碳排放情况的监测的准确度低,而若为了保证设备装置的检测精准度没有问题,则需要定期请专业人员到现场对设备装置进行校准调整,耗时耗力。可见,现有的针对碳排放情况的数据采集处理监测方案存有成本高、精度准难以得到保证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针对碳排放的数据采样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2、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针对碳排放的数据采样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3、获取由第一摄像头拍摄到的公路图像,其中,所述公路图像中包含有至少一个车辆目标对象;

4、对公路图像中的车辆目标对象进行车辆类型识别,以得到车辆类型识别结果;

5、根据所述车辆类型识别结果,从第一数据库中获取得到对应的碳排放估算模型,其中,所述碳排放估算模型为车速与碳排放量之间的映射关系模型;

6、获取所述车辆目标对象的车速后,根据获取得到的车速以及碳排放估算模型,从而确定出公路区域的碳排放量。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辆类型识别结果包含车辆目标对象的驱动类型,所述驱动类型包括有燃油驱动类型、纯电动驱动类型以及混动驱动类型,所述根据所述车辆类型识别结果,从第一数据库中获取得到对应的碳排放估算模型,其具体包括:

8、当所述驱动类型为燃油驱动类型时,从第一数据库中获取得到第一碳排放估算模型;和/或,

9、当所述驱动类型为混动驱动类型时,从车载系统的信息接入口获取得到所述车辆目标对象的当前驾驶模式,当确定所述当前驾驶模式为燃油驾驶模式时,从第一数据库中获取得到第二碳排放估算模型。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辆类型识别结果还包含车辆目标对象的车辆型号,所述从第一数据库中获取得到第一碳排放估算模型,其具体为:

11、根据所述车辆目标对象的车辆型号,从第一数据库中获取得到与所述车辆型号对应的第一碳排放估算模型;

12、所述从第一数据库中获取得到第二碳排放估算模型,其具体为:

13、根据所述车辆目标对象的车辆型号,从第一数据库中获取得到与所述车辆型号对应的第二碳排放估算模型。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公路图像中的车辆目标对象进行车辆类型识别,以得到车辆类型识别结果,其具体包括:

15、根据第二数据库和第三数据库的使用状态,从而选择利用车牌号码的识别方式来进行车辆类型识别,和/或选择利用结合车牌颜色、车辆外形轮廓以及车标的识别方式来进行车辆类型识别。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选择利用车牌号码的识别方式来进行车辆类型识别,其具体包括有:

17、对公路图像中的车辆目标对象进行车牌号码识别;

18、根据识别到的车牌号码,从第二数据库中查询得到与所述车牌号码对应的车辆型号;

19、根据所述车辆型号确定出车辆目标对象的驱动类型。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选择利用结合车牌颜色、车辆外形轮廓以及车标的识别方式来进行车辆类型识别,其具体包括有:

21、对公路图像中的车辆目标对象进行车牌颜色、车辆外形轮廓以及车标的识别;

22、从第三数据库中筛选出与识别出的车牌颜色对应的若干个初选车辆型号;

23、从若干个初选车辆型号中筛选出与识别出的车标对应的若干个候选车辆型号;

24、根据识别出的车辆外形轮廓与若干个候选车辆型号对应的车辆外形轮廓之间进行相似度计算后,将最高相似度对应的车辆型号作为最终车辆型号;

25、根据最终车辆型号确定出车辆目标对象的驱动类型。

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速与碳排放量之间的映射关系模型为基于车速与耗油量之间的映射关系而构成的。

27、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确定出公路区域的碳排放量这一步骤之后,还包括有以下步骤:

28、实时获取当前的碳排放标准文档后,根据碳排放标准文档中记载的碳排放标准与所述公路区域的碳排放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所述公路区域的碳排放量是否超过标准;

29、在确定所述公路区域的碳排放量超过标准的情况下,则对未处于最小碳排放量状态下的车辆进行车辆行驶状况识别,根据车辆行驶状况识别结果来确定所述未处于最小碳排放量状态下的车辆的最优车速;

30、通过车载系统的信息接入口将所述最优车速发送至未处于最小碳排放量状态下的车辆的车载系统中进行显示。

31、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针对碳排放的数据采样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

32、第一摄像头,用于对公路进行图像拍摄;

33、处理系统,包含至少一处理器,以用于执行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方法实施例的步骤;

34、所述第一摄像头与所述处理系统进行通讯连接。

35、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

36、数据库的信息接入口,用于若干个数据库与所述处理系统之间进行信息相互传输;

37、车载系统的信息接入口,用于车载系统与所述处理系统之间进行信息相互传输;

38、所述数据库的信息接入口、车载系统的信息接入口均与所述处理系统连接。

39、本技术至少可以实现如下技术效果之一:本技术方案通过利用现有设置在公路上的第一摄像头进行拍摄,以获取得到公路图像,其中,该公路图像中包含有至少一个车辆目标对象,然后对公路图像中的车辆目标对象进行车辆类型识别,以得到车辆类型识别结果,接着根据车辆类型识别结果,从第一数据库中获取得到对应的碳排放估算模型,其中,所述碳排放估算模型为车速与碳排放量之间的映射关系模型,最后获取该车辆目标对象的车速后,根据获取得到的车速以及碳排放估算模型,从而确定出公路区域的碳排放量,可见,利用本技术方案来实现公路区域的碳排放数据采集检测,能够最大程度减少额外设置的设备,大大降低碳排放采集检测的投入成本,而且本方案还根据识别出的车辆类型来获取对应的碳排放估算模型,以得到不同车辆类型的碳排放情况检测,从而最后得到该公路区域的整体碳排放情况,这极大地提高公路碳排放的采集检测的准确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