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12479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通过引用将2012年6月2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2-139456的公开(包括说明书、附图、以及摘要)全部并入在本申请中。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被有效地应用于具有低的相对介电常数的膜的半导体器件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前沿的先进系统LSI(大规模集成)以及元件微型化的过程中,出现了线路延迟(RC(电阻-电容)延迟)增加的问题,该线路延迟与布线电阻和布线寄生电容的乘积成比例。作为该问题的应对措施,通过使用铜(Cu)布线来降低布线电阻,并且还经常地采用一种通过使用具有不低于2.5且不高于3.1的相对介电常数k的绝缘膜(低k膜)作为层间绝缘膜来降低寄生电容的方法。近来,作为一种具有更低的相对介电常数的材料,已经研发出了一种多孔低介电常数膜,该多孔低介电常数膜是通过在低介电常数膜中引入空孔(vacancy)获得的。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号2010-182946)描述了:在包括具有低空孔率区域的绝缘膜和具有高空孔率区域的绝缘膜的膜中形成多个布线槽,并且在每一个布线槽中形成Cu布线,其中,该低空孔率区域具有低的空孔率,该高空孔率区域具有比该低空孔率区域高的空孔率。此处,描述了,在相应的布线之间的绝缘膜中,具有低空孔率区域的绝缘膜形成在每个布线槽的侧壁的边缘部分中,而具有较高的空孔密度的区域形成在绝缘膜的除了每个布线槽的侧壁的边缘部分以外的区域中。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号2010-171072)和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公开号2011-109036)描述了:通过在绝缘膜的膜形成过程期间增加致孔剂(porogen)流速在膜的厚度方向上改变绝缘膜中每单位体积的空孔占有率。专利文献3描述了:在膜的厚度方向上,尤其在绝缘膜的中央部分,空孔直径增大。

技术实现要素:
在多孔低介电常数膜用于其中嵌入有布线、通路等等的层间绝缘膜的情况中,当空孔直径在该多孔低介电常数中增大时,能够降低该绝缘膜的介电常数并且降低布线的寄生电容。然而,当空孔直径增大时,会出现如下问题,即,包括插头(通路)的布线的EM(电迁移)寿命将变短。此外,当空孔直径增大时,可能会出现如下问题,即,在多孔低介电常数膜中并行布置的布线之间,线间TDDB(时间相关的电介质击穿)将变短。具体地,当多孔低介电常数膜内的下层中的空孔直径增大时,在嵌入在该多孔低介电常数膜中的通路(耦合部分)中,EM特征和TDDB特征明显地劣化,该通路(耦合部分)耦合形成于该多孔低介电常数膜的上表面的布线槽中的布线和该多孔低介电常数膜的下层中的布线。当按照这种方式在多孔低介电常数膜内的通路中引起EM特征和TDDB特征的劣化时,半导体器件的可靠性下降。根据本说明书和附图的描述,其它问题和新的特征将变得清晰。在本申请所公开的实施例中,将如下简要地说明一个代表性实施例的概述。在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中,多孔低介电常数膜的层间绝缘膜具有双层结构,该双层结构配置有第一膜和第二膜,该第一膜包括多个空孔,该第二膜形成在该第一膜之上并且包括平均直径大于该第一膜中的多个空孔的平均直径的多个空孔,该层间绝缘膜形成为其中嵌入有布线和通路。此外,作为另一个实施例,一种用于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增加在形成多孔低介电常数膜的层间绝缘膜的薄膜形成过程期间连同源气体一起提供的致孔剂的流速,然后从该层间绝缘膜的内部去除该致孔剂。由此,该层间绝缘膜具有双层结构,该双层结构配置有第一膜和第二膜,该第一膜包括多个空孔,该第二膜形成在该第一膜上并且包括平均直径大于该第一膜中的多个空孔的平均直径的多个空孔,该层间绝缘膜中嵌入有布线和通路。根据本申请公开的实施例,能够改善半导体器件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半导体器件的剖视图;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半导体器件的一部分的放大的剖视图;图3是示出图2所示的半导体器件的一部分的放大的剖视图;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的剖视图;图5是示出图4之后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的剖视图;图6是示出图5之后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的剖视图;图7是示出图6之后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的剖视图;图8是示出图7之后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的剖视图;图9是示出图8之后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的剖视图;图10是示出图9之后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的剖视图;图11是示出图10之后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的剖视图;图12是示出图11之后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的剖视图;图13是具体地说明利用图12说明的过程的放大的剖视图;图14是具体地说明利用图12说明的过程的放大的剖视图;图15是示出图12之后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的剖视图;图16是示出图15之后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的剖视图;图17是示出图16之后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的剖视图;图18是示出图17之后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的剖视图;图19是示出图18之后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的剖视图;图20是具体地说明利用图19说明的过程的放大的剖视图;图21是示出图19之后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的剖视图;图22是示出图21之后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的剖视图;图23是示出图22之后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的剖视图;图24是示出图23之后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的剖视图;图25是示出图24之后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的剖视图;图26是示出图25之后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的剖视图;图27是示出图26之后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的剖视图;图28是示出图27之后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的剖视图;图29是示出图28之后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的剖视图;图30是示出图29之后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的剖视图;图31是示出图30之后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的剖视图;图32是示出图31之后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的剖视图;图33是示出图32之后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的剖视图;图34是示出图33之后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的剖视图;图35是示出图34之后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的剖视图;图36是示出致孔剂流速和EM寿命之间的关系的图表;图37是示出致孔剂流速和布线间耐压之间的关系的图表;图38是示出致孔剂流速和线间TDDB寿命之间的关系的图表;图39是示出致孔剂流速和EM寿命之间的关系的图表;图40是示出致孔剂流速和布线间耐压之间的关系的图表;图41是示出致孔剂流速和线间TDDB寿命之间的关系的图表;图42是示出致孔剂流速和层间绝缘膜的电容之间的关系的图表;图43是层间绝缘膜的分子结构图;图44是层间绝缘膜的分子结构图;图45是作为比较示例示出的半导体器件的剖视图;图46是作为比较示例示出的半导体器件的剖视图;以及图47是作为比较示例示出的半导体器件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附图将详细地描述实施例。注意,在用于说明实施例的所有附图中,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对其的重复说明。此外,在以下实施例中,除非特别需要,否则基本上不会重复对相同或类似部分的说明。本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是通过如下方式获得的,即,以多孔低介电常数膜形成层间绝缘膜并且控制包括在该层间绝缘膜内的多个空孔的直径,其中,与半导体衬底上的半导体元件等电耦合的上层布线以及耦合通路等嵌入在该层间绝缘膜中。在下文中,将利用图1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示例。图1是示出半导体器件的一部分的剖视图,该半导体器件具有位于半导体衬底之上的作为场效应晶体管的MISFET(金属绝缘体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和形成在该MISFET上的多个布线层。如图1所示,在配置有单晶硅的半导体衬底1S上形成多个MISFETsQn。例如,MISFETsQn形成在由元件隔离区隔离的有源区中,并且按照如下所示的方式配置。具体地,在由元件隔离区隔离的有源区中形成阱,并且在该阱上形成MISFETQn。在半导体衬底1S的主表面上,例如,MISFETQn具有栅绝缘膜和形成在该栅绝缘膜上的栅电极,该栅绝缘膜由氧化硅膜配置,该栅电极由多晶硅膜和设置在该多晶硅膜上的硅化物膜(诸如,镍硅化物膜)的层叠膜配置。注意,在图1中没有示出硅化物膜。在该栅电极的两侧的侧壁中的每个侧壁处,形成由例如氧化硅膜配置的侧壁,并且与该栅电极对齐地在该侧壁下方的半导体衬底中形成浅的杂质扩散区域。然后,在该浅的杂质扩散区域外部,与该侧壁对齐地形成深的杂质扩散区域。分别由该浅的杂质区域和深的杂质区域的对形成该MISFETQn的源区和漏区。如上所述,在半导体衬底1S上形成具有该栅电极和该源区和漏区的MISFETQn。接着,如图1所示,在形成有MISFETsQn的半导体衬底1S上形成接触层间绝缘膜CIL。例如,该接触层间绝缘膜CIL是由臭氧TEOS膜(氧化硅膜)和等离子体TEOS膜(氧化硅膜)的层叠膜形成的,该臭氧TEOS膜是利用臭氧和TEOS(正硅酸乙酯)作为源通过热化学汽相沉积法形成的,该等离子体TEOS膜设置在该臭氧TEOS膜上并且是利用TEOS作为源通过等离子体化学汽相沉积法形成的。然后,形成多个插头PLG1,该多个插头PLG1穿过该接触层间绝缘膜CIL抵达MISFETQn的源区、漏区、等等。例如,通过将阻挡导体膜以及形成在该阻挡导体膜上的钨膜嵌入至接触孔中形成该插头PLG1,所述阻挡导体膜由钛/氮化钛膜(以下,钛/氮化钛膜指示由钛和设置在该钛上的氮化钛形成的膜)配置。该钛/氮化钛膜是被设置用于防止形成钨膜的钨扩散至硅中的膜,以及用于防止在化学汽相沉积法中对该接触层间绝缘膜CIL和半导体衬底1S发生氟化物侵蚀(attack)并且防止对该接触层间绝缘膜CIL和半导体衬底1S造成损害的膜,该化学汽相沉积法在形成钨膜时在WF6(氟化钨)上执行还原处理。注意,该接触层间绝缘膜CIL可以由氧化硅膜(SiO2膜)、SiOF膜、以及氮化硅膜中的任何膜形成。接下来,在该接触层间绝缘膜CIL上形成多个第一层布线L1。具体地,形成第一层布线L1,以嵌入至形成在接触层间绝缘膜CIL上的层间绝缘膜IL1中,插头PLG1形成在该接触层间绝缘膜CIL中,并且该第一层布线L1形成为与层间绝缘膜IL1接触。该层间绝缘膜IL1例如是由具有比形成在半导体衬底1S的上层中的钝化膜PAS低的相对介电常数的低介电常数膜配置的,并且例如是由SiOC膜配置的。也就是说,该第一层布线L1是通过将主要包含铜的膜(以下,描述为铜膜)嵌入在布线槽中形成的,该布线槽穿过层间绝缘膜IL1并且在底部暴露插头PLG1。这里,在本说明书中,包括第一层布线L1和与该第一层布线L1位于相同的层的层间绝缘膜IL1的层有时被称为第一精细层(finelayer)。接着,在其中形成有第一层布线L1的层间绝缘膜IL1上形成层间绝缘膜IL2和与该层间绝缘膜IL2接触的多个第二层布线L2。具体地,在其中形成有第一层布线L1的层间绝缘膜IL1上形成阻挡绝缘膜BI1,并且层间绝缘膜IL2形成在该阻挡绝缘膜BI1上。例如,该阻挡绝缘膜BI1是由SiCN膜和设置在该SiCN膜上的SiCO膜配置的,并且该层间绝缘膜IL2是由内部具有多个空孔的SiOC膜形成的。例如,配置该阻挡绝缘膜BI1的SiCN膜和SiCO膜的各自膜厚度是大约10至20纳米,并且SiCO膜的相对介电常数是4。这里,作为本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一个特征,包括在层间绝缘膜IL2内的空孔的尺寸(直径)在该层间绝缘膜IL2的上部和下部是不同的。以下将利用图3详细地描述层间绝缘膜IL2中的空孔的尺寸(直径)。作为镶嵌布线的多个第二层布线L2以及多个插头(通路)PLG2形成在该阻挡绝缘膜BI1和该层间绝缘膜IL2中以被嵌入其中。第二层布线L2经由插头PLG2与第一层布线L1电耦合。例如,第二层布线L2和插头PLG2是由主要含有铜的金属膜形成的。阻挡绝缘膜形成在主要含有铜的金属布线(例如,第一层布线L1)和层间绝缘膜(例如,层间绝缘膜IL2)之间,并且阻挡绝缘膜是具有防止金属布线中的金属离子扩散至层间绝缘膜的功能的膜。然后,如同第二层布线L2的情况,第三层布线L3至第五层布线L5形成在第二层布线L2上。该第三层布线L3至该第五层布线L5被形成为分别与接触层间绝缘膜IL3至IL5接触。具体地,在该层间绝缘膜IL2和该第二层布线L2上,形成与该层间绝缘膜IL2和该第二层布线L2接触的阻挡绝缘膜BI2。层间绝缘膜IL3形成在阻挡绝缘膜BI2上,并且第二层布线L2和层间绝缘膜IL2的各自的上表面与阻挡绝缘膜BI2接触。例如,阻挡绝缘膜BI2是由SiCN膜和设置在该SiCN膜上的SiCO膜的层叠膜形成的。例如,如同层间绝缘膜IL2的情况,层间绝缘膜IL3是由具有空孔的SiOC膜形成的。形成第三层布线L3和插头(通路)PLG3以被嵌入在阻挡绝缘膜BI2和层间绝缘膜IL3中。第三层布线L3经由插头PLG3与第二层布线L2电耦合。例如,第三层布线L3和插头PLG3是由铜膜形成的。这里,配置层间绝缘膜IL2等的SiOC膜与配置阻挡绝缘膜BI2等的SiCO膜彼此不同。具体地,在配置层间绝缘膜IL2等的SiOC膜中形成空孔,但是不在SiCO膜中形成空孔。相应地,SiOC膜具有大约2.45至3.0的相对介电常数,而SiCO膜具有大约4的相对介电常数,其高于SiOC膜。此外,与SiOC膜相比,SiCO膜具有致密坚硬的膜质量,因为杨氏模数高,弹性模数低。此外,SiOC膜包括仅甲基(CH3)中的碳(C),该甲基配置SiOC膜的分子。另一方面,SiCO膜还具有比SiOC膜高的碳(C)硅(Si)结合率,除了甲基(CH3)中的碳,并且包括SiC的形式中的碳(C),因此SiCO膜具有比SiOC膜大的碳含量。然而,SiCO膜具有比SiOC膜少的甲基(CH3)含量。相应地,在本实施例中,下层绝缘层PB2和配置该阻挡导体膜的SiCO膜彼此不同,该下层绝缘层PB2具有小的内部空孔直径和较高的弹性模数。接下来,在层间绝缘膜IL3和第三层布线L3之上,形成与层间绝缘膜IL3和第三层布线L3接触的阻挡绝缘膜BI3,并且层间绝缘膜IL4形成在阻挡绝缘膜BI3之上。该阻挡绝缘膜BI3是由例如SiCN膜和设置在该SiCN膜上的SiCO膜的层叠膜配置的,并且该层间绝缘膜IL4是由例如包括空孔的SiOC膜形成的。第四层布线L4和插头(插头)PLG4形成在该阻挡绝缘膜BI3和该层间绝缘膜IL4中以被嵌入其中。第四层布线L4经由插头PLG4与第三层布线L3电耦合。例如,第四层布线L4和插头PLG4是由铜膜形成的。此外,在层间绝缘膜IL4和第四层布线L4之上,形成与层间绝缘膜IL4和第四层布线L4接触的阻挡绝缘膜BI4,并且层间绝缘膜IL5形成在阻挡绝缘膜BI4之上。该阻挡绝缘膜BI4是由例如SiCN膜和设置在该SiCN膜上的SiCO膜的层叠膜配置的,并且该层间绝缘膜IL5是由例如具有空孔的SiOC膜形成的。第五层布线L5和插头(插头)PLG5形成在该阻挡绝缘膜BI4和该层间绝缘膜IL5中以被嵌入其中。第五层布线L5经由插头PLG5与第四层布线L4电耦合。例如,第五层布线L5和插头PLG5是由铜膜形成的。这里,在本说明书中,第二层布线L2至第五层布线L5和分别与第二层布线L2至第五层布线L5形成在相同层中的层间绝缘膜IL2至IL5有时总体上被称为第二精细层。在作为第二精细层的层间绝缘膜IL2至IL5中的每个中,形成多个布线。接着,在层间绝缘膜IL5和第五层布线L5之上,形成与层间绝缘膜IL5和第五层布线L5接触的阻挡绝缘膜BI5,并且层间绝缘膜IL6形成在阻挡绝缘膜BI5之上。该阻挡绝缘膜BI5是由例如SiCN膜和设置在该SiCN膜上的SiCO膜的层叠膜形成的,并且该层间绝缘膜IL6是由例如SiOC膜形成的。第六层布线L6和插头(通路)PLG6形成在该阻挡绝缘膜BI5和该层间绝缘膜IL6中以被嵌入其中。第六层布线L6经由插头PLG6与第五层布线L5电耦合。例如,第六层布线L6和插头PLG6是由铜膜形成的。接下来,在层间绝缘膜IL6之上形成阻挡绝缘膜BI6,并且在阻挡绝缘膜BI6之上形成层间绝缘膜IL7。该阻挡绝缘膜BI6是由例如SiCN膜和设置在该SiCN膜上的SiCO膜的层叠膜形成的,并且该层间绝缘膜IL7是由例如SiOC膜形成的。第七层布线L7和插头(通路)PLG7形成在该阻挡绝缘膜BI6和该层间绝缘膜IL7中以被嵌入其中。第七层布线L7经由插头PLG7与第六层布线L6电耦合。例如,第七层布线L7和插头PLG7是由铜膜形成的。这里,在本说明书中,第六层布线L6和第七层布线L7有时总体上被称为半全局层。此外,在层间绝缘膜IL7之上形成阻挡绝缘膜BI7a,并且在阻挡绝缘膜BI7a之上形成层间绝缘膜IL8a。然后,在层间绝缘膜IL8a之上形成蚀刻终止绝缘膜BI7b,并且在该蚀刻终止绝缘膜BI7b之上形成层间绝缘膜IL8b。该阻挡绝缘膜BI7a是由例如SiCN膜和SiCO膜的层叠膜形成的,并且该蚀刻终止绝缘膜BI7b是由例如SiCN膜、SiC膜、和SiN膜中的任何一个形成的。例如,层间绝缘膜IL8a和层间绝缘膜IL8b中的每一个是由氧化硅膜(SiO2膜)、SiOF膜或TEOS膜形成的。插头(通路)PLG8形成在阻挡绝缘膜BI7a和层间绝缘膜IL8a中以被嵌入其中,并且第八层布线L8形成在蚀刻终止绝缘膜BI7b和层间绝缘膜IL8b中以被嵌入其中。第八层布线L8经由插头PLG8与第七层布线L7电耦合。例如,第八层布线L8和插头PLG8是由铜膜形成的。这里,在本说明书中,第八层布线L8有时被称为全局层。接着,在层间绝缘膜IL8b上形成阻挡绝缘膜BI8,并且在阻挡绝缘膜BI8之上形成层间绝缘膜IL9。例如,阻挡绝缘膜BI8是由SiCN膜和SiCO膜的层叠膜形成的。例如,层间绝缘膜IL9是由氧化硅膜(SiO2膜)、SiOF膜或TEOS膜形成的。插头PLG9形成在阻挡绝缘膜BI8和层间绝缘膜IL9中以被嵌入其中。然后,在层间绝缘膜IL9之上形成第九层布线L9。第九层布线L9经由插头PLG9与第八层布线L8电耦合。例如,插头PLG9和第九层布线L9是由铝膜形成的。在第九层布线L9之上,形成钝化膜PAS作为表面保护膜,并且第九层布线L9的一部分通过形成在该钝化膜PAS中的开口被暴露。第九层布线L9的该暴露区域成为焊盘PD。钝化膜PAS具有保护半导体器件免遭杂质侵扰的功能,并且例如,该钝化膜PAS是由氧化硅膜和设置在该氧化硅膜上的氮化硅膜形成的。然后,在该钝化膜PAS之上形成聚酰亚胺膜PI。该聚酰亚胺PI膜在形成焊盘PD的区域中也具有开口。焊盘PD是成为包括图1所示的半导体器件的半导体芯片的电极的区域,并且还是在安装半导体芯片的封装中经由金属布线等等与另一个导体部件电耦合的区域。阻挡绝缘膜BI1到BI6、BI7a、以及BI8中的每一个均是具有防止与该阻挡绝缘膜下部表面接触的铜膜中的Cu(铜)扩散至该阻挡绝缘膜上的层间绝缘膜等中的功能的衬膜(linerfilm),并且当通路孔形成在该阻挡绝缘膜上的层间绝缘膜中时还充当蚀刻终止膜。接下来,在图2中示出了第一、第二和第三布线层的放大的剖视图,包括图1所示的第一层布线L1、第二层布线L2、和第三层布线L3。图2示出了第一精细层的第一层布线L1,以及形成在该第一层布线L1上的第二精细层的第二层布线L2和第三层布线L3。在图2中,例如,第一层布线L1形成在布线槽WD1中,该布线槽WD1穿过由SiOC膜配置的层间绝缘膜IL1。具体地,第一层布线L1由形成在布线槽WD1的底面和侧壁上的钽/氮化钽膜(以下,钽/氮化钽膜指示由一氮化钽和形成在该氮化钽上的钽配置的膜)、钛/氮化钛膜、等等的阻挡导体膜BM1配置,并且还由形成在该阻挡导体膜BM1上的铜膜Cu1配置,以填充布线槽。不直接将铜膜形成在多个布线槽WD1(该多个布线槽WD1形成在层间绝缘膜IL1中)中却以这种方式形成阻挡导体膜BM1的原因是:防止热处理时配置该铜膜的铜扩散至配置半导体衬底1S的硅或诸如该层间绝缘膜IL1的层间绝缘膜中。由于铜原子至硅中的扩散常数相对大,扩散至层间绝缘膜中的铜原子也容易扩散至配置半导体衬底1S的硅中。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诸如MISFETQn的半导体元件形成在半导体衬底1S中,因此至这种形成区域中的铜原子扩散导致半导体元件中的特征劣化(以耐压失效为代表)。也就是说,铜原子以高的扩散常数扩散至层间绝缘膜中,由此引起线间TDDB的特征劣化。因此,设置阻挡导体膜BM1,以防止铜原子从配置第一层布线的铜膜中扩散。也就是说,阻挡导体膜BM1是具有防止铜原子扩散的功能的膜。注意,作为阻挡导体膜的材料,除了钛或钽,可以使用钌(Ru)、锰(Mn)、或者它们的化合物等等。线间TDDB特征是指如下特征,即,当持续向氧化物膜(在本实施例中对应于图1所示的层间绝缘膜IL2至IL5中的每一个)施加电压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氧化物膜的击穿速度(breakdownrate)增加。在下文中,线间TDDB特征有时简单地称作TDDB特征。此外,直至绝缘击穿由于线间TDDB而变得显著的时间被称作TDDB寿命。此外,如图2所示,在其中形成有第一层布线L1的层间绝缘膜IL1上形成阻挡绝缘膜BI1,并且层间绝缘膜IL2形成在该阻挡绝缘膜BI1上。在这种情况下,该阻挡绝缘膜BI1是由例如SiCN膜和SiCO膜的层叠膜配置的,并且该层间绝缘膜IL2是由例如内部具有多个空孔的SiOC膜形成的。第二层布线L2和插头PLG2分别嵌入在布线槽WD2和通路孔V1中,该布线槽WD2抵达层间绝缘膜IL2的中间深度处,该通路孔V1穿过该阻挡绝缘膜BI1和该层间绝缘膜IL2抵达第一层布线L1的上表面。如同层间绝缘膜IL2的情况,层间绝缘膜IL3形成在阻挡绝缘膜BI2之上。在这种情况下,该阻挡绝缘膜BI2是由例如SiCN膜和SiCO膜的层叠膜配置的,并且该层间绝缘膜IL3是由例如内部具有多个空孔的SiOC膜配置的。第三层布线L3和插头PLG3分别嵌入在布线槽WD3和通路孔V2中,该布线槽WD3抵达层间绝缘膜IL3的中间深度处,该通路孔V2穿过该阻挡绝缘膜BI2和该层间绝缘膜IL3抵达第二层布线L2的上表面。形成阻挡绝缘膜BI3,以覆盖层间绝缘膜IL3和第三层布线L3的每个上表面。这里,层间绝缘膜IL2在其内部包括:形成在该阻挡绝缘膜BI1上的下层绝缘层(第一绝缘层)PB2、上层绝缘层(第二绝缘层)PT2、以及侧壁绝缘层PS2。下层绝缘层PB2形成在层间绝缘膜IL2的整个下表面中,并且覆盖阻挡绝缘膜BI1的上表面以及第一层布线L1的上表面的一部分。上层绝缘层PT2形成在下层绝缘层PB2之上,以便覆盖该下层绝缘层PB2的上表面,并且形成在该层间绝缘膜IL2的整个上表面中。也就是说,层间绝缘膜IL2具有包括该下层绝缘层PB2和位于该下层绝缘层PB2之上的该上层绝缘层PT2的双层结构。侧壁绝缘层PS2在上层绝缘层PT2和第二层布线L2之间的区域中形成在该下层绝缘层PB2之上。相应地,形成由布线槽WD2和通路孔V1配置的贯通路,以穿过该侧壁绝缘层PS2、该下层绝缘层PB2、该上层绝缘层PT2、以及该阻挡绝缘膜BI1。由此,形成侧壁绝缘层PS2,以便在布线槽WD2的侧壁处被暴露,并且该下层绝缘层PB2在布线槽WD2的底部以及通路孔V1的侧壁处被暴露。下层绝缘层PB2形成在具有与通路孔V1相同的高度的区域中。换句话说,下层绝缘层PB2形成在彼此相邻的多个插头PLG2之间。上层绝缘层PT2形成在下层绝缘层PB2之上,并且形成在彼此相邻的第二层布线L2之间。也就是说,上层绝缘层PT2形成在比第二层布线L2的下表面高的部分中,而下层绝缘层PB2形成在比第二层布线L2的下表面低的部分中。相应地,下层绝缘层PB2在层间绝缘膜IL2的下表面处被暴露,而上层绝缘层PT2在层间绝缘膜IL2的上表面处被暴露。然而,该上层绝缘层PB2和该下层绝缘层PT2之间的接口不必具有与第二层布线L2的下表面(也就是,第二层布线L2和插头PLG2之间的接口)相同的高度。如图2所示,该下层绝缘层PB2和该上层绝缘层PT2之间的接口可以位于比第二层布线L2的下表面高的位置处。当按照这种方式布线槽WD2的底表面抵达该下层绝缘层PB2上表面时,在与层间绝缘膜IL2接触的区域中插头的整个侧壁由下层绝缘层PB2覆盖。由此,如将要描述的,可以获得改善插头PLG2中的EM特征、TDDB特征、和耐压特征的效果,并且可以提高半导体器件的可靠性。如同上述结构的情况,层间绝缘膜IL3包括下层绝缘层PB3、形成在该下层绝缘层PB3之上的上层绝缘层PT3、以及形成在布线槽WD3的侧壁上的侧壁绝缘层PS3。下层绝缘层PB2和PB3、上层绝缘层PT2和PT3、以及侧壁绝缘层PS2和PS3中的每一个在其内部均包括空孔。侧壁绝缘层PS2和PS3是如下的层,即,在该层中,通过等离子体处理使得上层绝缘层PT2和PT3的侧壁区域中的绝缘膜致密,内部空孔的尺寸减小,并且使绝缘膜的硬度高于上层绝缘层PT2和PT3的硬度。这里,本说明书中使用的"致密"意指用于配置膜的材料是压缩的并且相比于要比较的膜来说具有高密度。注意,虽然在图2中下层绝缘层PB2和上层绝缘层PT2被示出为不同的层,但是下层绝缘层PB2、上层绝缘层PT2以及侧壁绝缘层PS2整体地形成,以配置单个的层间绝缘膜IL2。如以下将要描述的,下层绝缘层PB2和上层绝缘层PT2是以连续的过程形成的。相应地,例如,下层绝缘层PB2、上层绝缘层PT2、以及侧壁绝缘层PS2是由相同的SiOC膜配置的。如以下将要描述的,下层绝缘层PB2、上层绝缘层PT2、以及侧壁绝缘层PS2就形成在它们各自中的空孔的尺寸(直径)来讲彼此不同。这里,侧壁绝缘层PS2具有例如相对介电常数3,下层绝缘层PB2具有例如相对介电常数2.7,上层绝缘层PT2具有例如相对介电常数2.45。如图2所示,如同第一层布线L1的情况,第二层布线L2和插头PLG2中的每一个均是由阻挡导体膜BM2和铜膜Cu2的层叠膜形成的。如同第一层布线L1的情况,第二层布线L2是嵌入在多个布线槽WD2的相应内部中的多个镶嵌布线,布线槽WD2形成在层间绝缘膜IL2的上表面中,并且阻挡导体膜BM2形成在第二层布线L2和层间绝缘膜IL2之间。此外,第三层布线L3和插头PLG3分别嵌入在多个布线槽WD3和通路孔V3中,该多个布线槽WD3抵达层间绝缘膜IL3的中间深度处,该通路孔V2穿过该阻挡绝缘膜BI2和该层间绝缘膜IL3抵达第二层布线L2的上表面。第三层布线L3和插头PLG3也是由阻挡导体膜BM3和铜膜Cu3形成的。这里,包括多个第六层布线L6和第七层布线L7的层被称为半全局层,该该层中,布线以大于如图1所示的第二层布线L2之间的最小间隔(布线间距)、第三层布线L3之间的最小间隔、第四层布线L4之间的最小间隔、以及第五层布线L5之间的最小间隔(布线间距)的间隔布置。此外,包括第一层布线L1至第五层布线L5的层被称为精细层,该第一层布线L1至该第五层布线L5中的每一个具有比半全局层窄的布线间距。具体地,包括多个第一层布线L1的层被称为第一精细层,包括第二层布线L2至第五层布线L5的层被称为第二精细层。由于相比于半全局层,第二精细层中的布线间距窄,因此重要的是:第二精细层中的层间绝缘膜具有比半全局层中的层间绝缘膜低的相对介电常数。此外,由于相比于半全局层,第二精细层中的布线间距窄,因此有必要通过抑制第二精细层中层间绝缘膜中的相对介电常数的变化、抑制该层间绝缘膜中由过程中的损坏所引起的相对介电常数的增加等等来防止该层间绝缘膜的可靠性劣化。图2示出了在沿图2的截面方向延伸并且在上表面上不接触插头PLG3的区域中的第二层布线L2,作为第二层布线L2中嵌入在层间绝缘膜IL2的上表面中的布线槽WD2中的一个第二层布线L2。也就是说,第二层布线L2的上表面具有不与插头PLG3接触并且由层间绝缘膜IL3覆盖的区域,在许多第二层布线L2中大部分的上表面由层间绝缘膜IL3覆盖。这里,由于层间绝缘膜IL3内部的整个下部由包括小直径的空孔9的下层绝缘层PB3配置,因此没有形成插头PLG3的整个区域(就是说,直接位于多个插头PLG3之间的区域下方的第二层布线L2的整个上表面)由下层绝缘层PB3覆盖。这里,图3示出了对图2中包括层间绝缘膜IL2和IL3、第二层布线L2、第三层布线L3、以及插头PLG2和PLG3的区域进行放大的剖视图。如图3所示,多个空孔10以及多个空孔9形成在层间绝缘膜IL2中,该多个空孔9的平均直径小于该多个空孔10的平均直径。在层间绝缘膜IL2中,在上层绝缘层PT2中没有形成空孔9但是形成了空孔10,在侧壁绝缘层PS2和下层绝缘层PB2中没有形成空孔10但是形成了空孔9。也就是说,层间绝缘膜IL2内部包括多个空孔,在这些空孔中,位于层间绝缘膜内的下部中的空孔小于位于层间绝缘膜IL2内的上部的空孔。此外,在层间绝缘膜IL2的上部的空孔中,形成在暴露于布线槽WD2的内部的侧壁中的空孔小于位于层间绝缘膜IL2的上部的其它空孔,该布线槽WD2在层间绝缘膜中开口。注意,这里,虽然假定包括在侧壁绝缘层PS2和下层绝缘层PB2中的空孔的平均直径大约相同,但是包括在侧壁绝缘层PS2和下层绝缘层PB2中的空孔的平均直径中的一个可以大于另一个。层间绝缘膜IL3内部的结构与层间绝缘膜IL2内部的结果相同,并且上层绝缘层PT3中的空孔10具有比侧壁绝缘层PS3和下层绝缘层PB3中的空孔的平均直径大的平均直径。图3中所示的空孔9和10是通过利用如下将要描述的等离子体化学汽相沉积法等形成具有包括致孔剂气体的多个空孔的绝缘膜然后从该绝缘膜去除该致孔剂而在已经形成有致孔剂的位置形成的空隙。在本实施例中,其中形成有空孔9或10的层间绝缘膜(例如,层间绝缘膜IL2或IL3)被定义为多孔低介电常数膜。例如,该多孔低介电常数膜配置作为第二精细层的层间绝缘膜IL2至IL5(参考图1)。也就是说,层间绝缘膜IL2至IL5中的每一个在其内部包括多个空孔。该多孔低介电常数膜是相比于内部不包括空孔的绝缘膜(例如,氧化硅膜)其中通过形成内部空孔而使介电常数降低的绝缘膜。由此,具有高空孔密度(空孔占有率)的多孔低介电常数膜相比于具有低空孔密度的层间绝缘膜具有低的介电常数和低的弹性模数。空孔形成在第二精细层的层间绝缘膜中并且按照这种方式其介电常数降低的原因是:图1所示的第二精细层中的布线是以比诸如第六层布线L6或第七层布线L7的半全局层中的布线间距窄的布线间距(布线间的最小间隔)布置的。也就是说,在具有小的布线间距的第二精细层中,层间绝缘膜优选地具有比半全局层中的层间绝缘膜低的相对介电常数。在该精细层中,可以通过利用具有低的相对介电常数的层间绝缘膜来防止线路延迟的产生,该线路延迟与半导体器件中布线电阻和布线寄生电容的乘积成比例。此外,例如,可以通过利用具有低的相对介电常数的层间绝缘膜增加第二层布线L2之间的耐压。注意,在图3中,例如,阻挡绝缘膜BI1至BI3中的每一个的膜厚度是40纳米。此外,例如,层间绝缘膜IL2和IL3中的每一个的膜厚度是150纳米。此外,例如,布线槽WD2和WD3的每个中的深度(就是说,第二层布线L2和第三层布线L3中的每个中的厚度)是100纳米。例如,布线下方的插头PLG2和PLG3的每个中的膜厚度(长度)是90纳米。相应地,在层间绝缘膜IL2的膜厚度方向中,例如,下层绝缘层PB2具有大约50纳米的高度,上层绝缘层PT2和侧壁绝缘层PS2中的每一个具有大约100纳米的高度。此外,图1所示的层间绝缘膜IL3和层间绝缘膜IL4和IL5中的每一个具有与层间绝缘膜IL2的结构相同的结构,该层间绝缘膜IL2是图3所示的多孔低介电常数膜。也就是说,图3所示的空孔9和10形成在作为第二精细层的层间绝缘膜IL4和IL5和层间绝缘膜IL3的每一个中。也就是说,层间绝缘膜IL3至IL5中的每一个具有与图3所示的下层绝缘层PB2、上层绝缘层PT2、和侧壁绝缘层PS2的结构相同的结构。此外,可以设想到,具有小于空孔10的平均直径的空孔形成在层间绝缘膜IL1和层间绝缘膜IL6和IL7中的每一个中,该层间绝缘膜IL1是第一精细层,该层间绝缘膜IL6和IL7是半全局层。虽然在此假定空孔不形成在层间绝缘膜IL1、IL6和IL7中的每一个中,但是空孔可以形成在层间绝缘膜IL1、IL6和IL7中的每一个中。这里,存在如下可能,即,多个空孔彼此接触,并且形成很多在层间绝缘膜中均具有变形形状的空孔。相应地,本申请中所提及的空孔的平均直径被认为是指示当层间绝缘膜中的多个空孔被假定为是具有其相应的体积的球体时这些球体的平均直径值。这里,图3所示的空孔10的平均直径不小于1.0纳米,而空孔9的平均直径小于1.0纳米。作为平均空孔直径的测量方法,存在一种使用正电子-正电子素寿命测量系统的方法,该系统利用慢的正电子束。该测量方法通过形成正电子素并且测量直至该正电子素消除的时间来测量空孔直径,该正电子素是通过利用正电子束照射层间绝缘膜中的空孔形成的,并且当空孔直径较大时,直至该正电子素消除的时间变得更长。针对上述测量设备,例如,日本专利公开号2008-232759中公开了一种利用慢的正电子束的测量设备。当层间绝缘膜由多孔低介电常数膜形成时,存在如下思路,即,诸如空孔10之类的具有相对较大的平均直径的空孔分布在层间绝缘膜的整个区域中,并且在该层间绝缘膜中空孔的占有率增加,以便减小层间绝缘膜的介电常数。另一方面,本实施例的层间绝缘膜具有一种特征,使得下层绝缘层PB2包括多个具有相对小的平均直径的空孔9,上层绝缘层PT2包括具有相对大的平均直径的多个空孔10,以及侧壁绝缘层PS2包括具有相对小的平均直径的多个空孔9,如同图2所示的层间绝缘膜IL2的情况。也就是说,在层间绝缘膜IL2的整个区域中不形成具有大约相同的直径的空孔,而是在层间绝缘膜IL2中,使形成在多个通路孔V1之间以及布线槽的侧壁中的空孔9的平均直径小于其它区域中的空孔10的平均直径。这里,相比于侧壁绝缘层PS2或下层绝缘层PB2,上层绝缘层PT2是具有较大的空孔平均直径和较大的空孔占有率(空孔占有率)的低密度层。相应地,相比于侧壁绝缘层PS2或下层绝缘层PB2,上层绝缘层PT2具有较低的介电常数和较低的弹性模数。也就是说,侧壁绝缘层PS2或下层绝缘层PB2是具有比上层绝缘层PT2高的弹性模数和大的内应力的层。在下文中,将说明本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效果。当在层间绝缘膜中形成多个空孔时,存在如下思路,即多个具有相同的直径的空孔形成在层间绝缘膜的整个区域中,在该层间绝缘膜中,为了降低布线之间产生的电容以及其它原因,嵌入有布线,并且层间绝缘膜的介电常数被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形成在层间绝缘膜中的空孔在该层间绝缘膜中具有较高的空孔占有率,由此当该空孔的直径变大时该层间绝缘膜的介电常数减小。然而,当具有与位于与布线相同高度处的层间绝缘膜(相邻布线之间的层间绝缘膜)中的空孔相同的直径的相对大的空孔形成在位于与通路相同高度处的层间绝缘膜(相邻通路之间的层间绝缘膜)中时,出现以下问题,即,包括该通路的金属布线中的EM特征(EM寿命)下降,并且进一步地金属布线之间的TDDB特征(寿命)下降,其中该通路将上层布线和下层布线彼此耦合在一起。这里,EM(电子迁移)是以下现象,即,布线材料的金属原子通过从与电子碰撞的作用在电子流动方向上获得动量引起大量运输,并且通过这种EM(电子迁移)在金属布线等中形成空隙(void),同时导致该金属布线中的电阻值的增加、断开、等等。EM不仅发生在沿着半导体衬底的主表面的方向延伸的布线中,而且还发生在插头(通路)中。按照这种方式,通过增大形成在层间绝缘膜中的空孔的尺寸(直径),该空孔可以降低该层间绝缘膜的介电常数,并且还可以降低在嵌入在该层间绝缘膜中的布线之间产生的电容。另一方面,当增大相邻通路之间的层间绝缘膜中的空孔的直径时,显著地导致EM特征或TDDB特征的劣化,出现了诸如包括该插头(通路)的金属布线的电阻值的增加之类的问题,并且半导体器件的可靠性下降。也就是说,当使得层间绝缘膜中的多个空孔在该层间绝缘膜中总体上较大时,尤其在插头(通路)的部分中容易产生空隙。引起这种问题的原因之一是:具有大的直径的空孔在通路孔或布线槽的侧表面上被暴露,由此阻挡导体膜和层间绝缘膜之间的粘合性下降,其中,在该布线槽中嵌入有金属线,在该通路孔中嵌入有通路,并且该阻挡导体膜覆盖该金属布线和通路的表面。当在该层间绝缘膜中形成该布线槽和该通路孔时,利用干刻蚀法通过处理该层间绝缘膜提供槽和贯通路,如以下将要描述的。这里,当在层间绝缘膜中形成多个空孔时,某些空孔的表面在该布线槽的侧壁和底面以及该通路孔的侧壁处被暴露,从而在那里形成不匀性,并且有时这些表面的平坦性劣化。当阻挡导体膜形成在这种侧壁上时,随着空孔直径变大,将难以均匀地形成该阻挡导体膜。也就是说,难以在如下空孔的表面之上形成阻挡导体膜,这些空孔在布线槽的侧壁和底面以及通路孔的侧壁上被暴露,并且存在如下可能性,即,形成在暴露的空孔的表面上的阻挡导体膜的厚度变薄或者没有形成阻挡导体膜。在没有形成阻挡导体膜的区域中,金属布线和层间绝缘膜之间的粘合性下降,由此显著地引起EM。此外,如上所述,阻挡导体膜是具有防止主要配置金属布线的铜原子的扩散的功能的膜,因此铜原子扩散至没有形成阻挡绝缘膜的区域中的层间绝缘膜中,并且线间TDDB特征劣化。此外,当相邻通路之间的层间绝缘膜中的空孔直径增大时EM特征显著劣化的另一个原因是:覆盖嵌入在下层层间绝缘膜的上部中的金属布线的上表面的上层层间绝缘膜中的空孔直径变大,并且由此上层层间绝缘膜的底面中的弹性模数减小。也就是说,当经由阻挡绝缘膜形成在金属布线上的层间绝缘膜的底面中的弹性模数减小时,该层间绝缘膜中的应力减小并且自上按压下层的金属布线的力减小,由此在该金属布线中生成由EM引起的空隙。在这种情况下,当电流在该金属布线中流动时,该金属布线中阴极侧的拉伸应力变大,并且当该拉伸引力超过临界应力时,在该金属布线中生成空隙。临界应力取决于形成在金属布线附近的层间膜的弹性模数,并且当该弹性模数较高时,临界应力增加,而且较少生成空隙。此外,作为另一个问题,存在如下问题,即,当在布线槽等的侧壁上存在没有形成阻挡导体膜的位置时,水很容易从这种位置进入层间绝缘膜中。当在布线槽的侧壁处暴露的层间绝缘膜的表面层不是致密的而且具有软状态时,出现如下问题,即,来自这种表面的水分吸附变得非常显著。当层间绝缘膜(多孔低介电常数膜)吸附水分时,出现以下可能性,即,邻近多孔低介电常数膜的金属布线(镶嵌布线)的表面被该多孔低介电常数膜中包括的水氧化,并且该镶嵌布线中的铜扩散至该多孔低介电常数膜中。由此,在并行地布置在该多孔低介电常数膜中的布线中,线间TDDB寿命变短。此外,当邻近多孔低介电常数膜的镶嵌布线的表面被包括在该多孔低介电常数膜中的水氧化时,存在以下可能性,即镶嵌布线和多孔低介电常数膜或邻近该镶嵌布线的另一个绝缘膜之间的粘合性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形成在多孔低介电常数膜中的镶嵌布线的EM寿命变短,并且该多孔低介电常数膜的可靠性降低。此外,由于多孔低介电常数膜包括水,因此很容易引起经由该多孔低介电常数膜布置的布线之间的耐压劣化,并且引起该多孔低介电常数膜的电特征劣化。在本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中,形成具有使金属布线和层间绝缘膜彼此粘附的功能的阻挡导体膜,以便覆盖暴露至布线槽和通路孔中的每一个的内部的侧壁,并且为了改善其可靠性,在侧壁处暴露的空孔的平均直径小于形成在层间绝缘膜内的上层中的空孔的平均直径。具体地,如图3所示,包括具有相对小的直径的空孔9的侧壁绝缘层PS2在如下区域中形成在层间绝缘膜的的表面上,该区域在布线槽WD2的侧壁处被暴露。此外,包括具有相对小的直径的空孔9的下层绝缘层PB2形成在布线槽WD2的的底面和通路孔V1的侧壁上。相应地,使层间绝缘膜IL2中的空孔直径小于上层绝缘层PT2中的空孔10的直径,由此可以增加插头PLG2和第二层布线L2的表面上的阻挡导体膜BM2的覆盖范围,该层间绝缘膜IL2在布线槽WD2和通路孔V1的侧壁处被暴露。也就是说,当阻挡导体膜BM2形成在空孔9的表面上时,可以防止发生如下问题,诸如,该阻挡导体膜BM2的膜厚度变薄或者没有形成该阻挡导体膜BM2,其中,空孔9在布线槽WD2和通路孔V1的侧壁上被暴露。按照这种方式,可以防止第二层布线L2和插头PLG2与层间绝缘膜IL2之间的粘合性的劣化并且防止发生EM,由此可以增加半导体器件的可靠性,该粘合性的劣化是由于没有成功地形成该阻挡导体膜BM2。此外,由于可以防止产生没有形成阻挡绝缘膜的区域,因此可以防止配置第二层布线L2和插头PLG2的铜原子扩散至层间绝缘膜IL2中,并且防止线间TDDB特征的劣化,由此可以改善半导体器件的可靠性。也就是说,虽然可以通过增加层间绝缘膜内的上部中的空孔占有率来降低介电常数,但是会出现如下问题,即,当空孔占有率过度地增大时,容易在层间绝缘膜内的下部中的插头(通路)的部分处生成空隙。相应地,在本实施例中,整个高度层(插头(通路)形成在此处),也就是,嵌入在层间绝缘膜IL2中的多个插头(通路)之间的整个层是由下层绝缘层PB2配置的,并且在该层中形成相对小的空孔9,由此可以将下层绝缘层PB2中的介电常数的增加抑制至最小值,并且还可以防止EM特征和TDDB特征的劣化。可以通过形成相同的结构在层间绝缘膜IL2上的层间绝缘膜IL3至IL5(参考图1)等的每一个中获得这些效果。注意,如果仅仅为了减小在布线槽和通路孔的侧壁上暴露的空孔的尺寸,那么可能没有必要减小层间绝缘膜中的空孔直径,除了在该布线槽和通路孔的侧壁处暴露的区域之外。然而,当层间绝缘膜内的下部中的空孔直径大时,层间绝缘膜内的下部中的内应力降低,由此难以像如上所述地按压经由阻挡绝缘膜等形成在层间绝缘膜下方的金属布线,并且出现如下问题,即,金属布线中的EM寿命缩短。相应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具有减小的内部空孔9的直径的下层绝缘层PB2沿着层间绝缘膜IL2的整个下表面不仅形成在在通路孔V1的侧壁处暴露的区域的层间绝缘膜IL2中。这里,其上层中的层间绝缘膜IL3、层间绝缘膜IL4和IL5(参考图1)中的每一个具有与层间绝缘膜IL2相同的结构。例如,如图2所示,虽然沿着半导体衬底的上表面(在附图中未示出)延伸的第二层布线L2的上表面由层间绝缘膜IL3覆盖,但是,同样在除了与第二层布线L2的上表面接触的插头PLG3的附近以外的区域中,第二层布线L2的上表面由其中形成有相对小的空孔9(参考图3)的下层绝缘层PB3覆盖。当仅仅在层间绝缘膜中的通路孔的附近处减小空孔尺寸时,在除了该通路孔以外的区域中,由于覆盖该下层的金属布线的上表面的层间绝缘膜中的空孔变大,层间绝缘膜的该区域中的弹性模数减小,并且应力减小,由此该下层的金属布线中的EM特征劣化。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包括相对小的空孔9的下层绝缘层PB3形成在具有与层间绝缘膜IL3中的通路孔V2相同的高度的整个层中,就是说,在包括层间绝缘膜IL3的整个下表面的区域中。换句话说,空孔10没有形成在该下层绝缘层PB3中。也就是说,穿过层间绝缘膜IL3的多个插头(通路)PLG3之间的整个层是由具有比上层绝缘层PT3小的内部空孔直径和高的弹性模数的下层绝缘层PB3配置的。作为层间绝缘膜IL3的一部分的下层绝缘层PB3中的弹性模数增大,并且第二层布线L2的上部中的层间绝缘膜IL3中的应力增大。当第二层布线L2上的下层绝缘层PB3中的弹性模数增大时,第二层布线L2中的临界应力增大,因此,即使由于第二层布线L2中的电流,第二层布线L2中的拉伸应力增大,该拉伸应力也不超过该临界应力,并且可以防止产生空隙。也就是说,通过借助下层绝缘层PB3的应力固定经由阻挡绝缘膜BI2形成在层间绝缘膜IL3的下表面上的第二层布线L2,可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