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次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92059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隔膜。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隔膜是锂离子电池中的关键部件,是隔开正负极,防止电池短路的微孔膜;在锂离子电池中,隔膜的主要作用是:作为正负极之间的物理隔离物质,是离子导体而对电子则是绝缘体。根据使用要求,锂离子电池隔膜必须具有良好的耐溶剂性能、大的比表面积、高的孔隙率和优良的热闭合性能。

目前,大多数锂离子电池隔膜为结晶型聚烯烃微孔膜,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以及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等微孔膜,这是由于PE、PP微孔膜具有较高的孔隙率、较低的电阻、较高的抗撕裂强度、较好的抗酸碱能力、良好的弹性及对非质子溶剂的保持性能。

但是,PE、PP存在电解质亲和性差的缺点,对此,许多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的隔膜表面改性工作:如在PE、PP微孔膜表面接枝亲水性单体或改变电解质中的有机溶剂,在隔膜表面涂布无机填料或亲水性材料等。

公开号为CN188243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复合微多孔膜,该复合微多孔膜通过在聚烯烃微孔膜的至少一面涂布含有(a)可以凝胶化的氟树脂和(b)其良溶剂(c)偶极矩为1.8Debye或1.8Debye以下的不良溶剂的混合液,并干燥,形成含有上述氟树脂的多孔质体的覆盖层而得到的复合微多孔膜,得到的微孔膜隔膜的润湿性和保液能力增加,但是,由于在聚烯烃微孔膜表面形成的涂层的孔为柱状且孔隙率较低,面密度较高,限制了离子的透过,增加了电池的内阻;另外,该微孔膜的涂层的孔径分布不均匀,从而各处的离子透过能力不同,容易造成局部的微短路,降低电池的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蜂窝状多孔网络结构,且具有高的孔隙率和均匀的孔径的二次锂离子电池隔膜。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二次锂离子电池隔膜,由基材及其两面的涂层构成,所述的涂层具有蜂窝状多孔网络结构,所述涂层的具有预期孔径的孔占全部孔的40%以上,涂层孔隙率为50%-70%。

上述二次锂离子电池隔膜,所述涂层中具有预期孔径的孔占全部孔的60%以上

二次锂离子电池隔膜,所述的涂层孔隙率为55%-68%。

二次锂离子电池隔膜,所述的涂层的面密度为1.6-2.0g/㎡。

二次锂离子电池隔膜,所述的涂层厚度2.0-3.0μm。

二次锂离子电池隔膜,所述的涂层的预期孔径在3-12μm之间。

二次锂离子电池隔膜,所述的基材的透气性为150-200(s/100cc·in2·1.22KPa),二次锂离子电池隔膜的透气性为350-700(s/100cc·in2·1.22KPa)。

二次锂离子电池隔膜,所述的涂层由涂布液浸涂得到,涂布液的组成及重量分数为:

含氟树脂2%-3%

造孔剂3%-10%

丙酮87%-95%

所述的造孔剂为碳酸二甲酯、水、沸程90℃-120℃石油醚或其组合。

二次锂离子电池隔膜,所述含氟树脂为聚偏氟乙烯乙烯-二氟乙烯共聚物、聚偏氟乙烯乙烯、聚四氟乙烯中的一种。

本发明制备的二次锂离子电池隔膜可用于二次锂离子电池。

有益效果

本发明得到的聚烯烃微孔膜为蜂窝状多孔网状结构,孔隙率能达到50-70%,涂层高孔隙率提高了电池中离子透过能力,降低了因表层涂覆带来的电池内阻的增加。

本发明涂层孔径均匀,预期孔径的孔占全部孔的40%以上,使得电池中离子透过均匀,降低了因孔径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局部的微短路的可能性,降低了锂离子电池内阻,提高了电池的充放电的倍率性能。

附图说明

图1、图2及图3分别是实施例1制备的隔膜C1涂层的SEM照片孔径分布图;

图4、图5及图6分别是实施例2制备的隔膜C2涂层的SEM照片孔径分布图;

图7、图8及图9分别是实施例3制备的隔膜C3涂层的SEM照片孔径分布图;

图10、图11及图12分别是实施例4制备的隔膜C1涂层的SEM照片孔径分布图;

图13是专利CN1882436A的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使用了如下技术术语:

预期孔径:

是设计者预期想要达到的孔径,由于无法得到单一的孔径,这里所述的预期孔径为具有一定范围的孔径,即将d±d*10%作为预期孔径。

预期孔径的孔占全部孔的比率:

测量二次锂离子电池隔膜涂层表面的孔径,收集整理并进行计算,计算方法为:表层预期径孔的孔数量/全部表层的孔数量*100%。

本发明二次锂离子电池隔膜由基材及其两面的涂层构成,涂层由涂布液浸涂涂布后形成涂层,经造孔干燥后,除去造孔剂,得到蜂窝状多孔网络结构。

本发明二次锂离子电池隔膜具有预期孔径的孔占全部孔的40%以上,优选50%以上,最优选60%以上,预期孔径的孔占全部孔的比例越高,表示涂层孔径越均匀,电池中离子透过越均匀,电池内部的局部微短路的可能性越少,锂离子电池内阻越低,电池的充放电的倍率越高、电池的稳定性越高。

本发明二次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涂层孔隙率为50%-70%,优选55~68%,最优选60%-65%,对于二次锂离子电池隔膜,孔隙率越高,电池中离子透过能力越好,因表层涂覆带来的电池增加的内阻越小,但是,过孔隙率过高,极易造成涂层孔的坍塌而使涂层均一性变差;若孔隙率低于50%,所得二次锂离子电池隔膜离子透过能力不足。

本发明二次锂离子电池隔膜涂层膜由涂布液浸涂得到,涂布液的组成及质量份数为2%-3%的含氟树脂、3%-10%的造孔剂、87%-95%的丙酮,将上述涂布液浸涂于聚烯烃微孔膜表面,之后经涂布后形成涂层,经造孔干燥后,除去造孔剂,得到由含氟树脂构成的蜂窝状多孔网络结构。

适用于本发明二次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含氟树脂选自偏氟乙烯、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共聚物中的一种。优选偏氟乙烯单元含有率75~99质量%的聚偏氟乙烯共聚物,更优选偏氟乙烯单元含有率90~99质量%的聚偏氟乙烯共聚物。含氟树脂容易形成凝胶结构,能够为二次锂离子电池隔膜提高保液及吸液能力,提高电池的容量。除此之外,涂布含氟树脂的二次锂离子电池隔膜相对于涂布前,隔膜挺度有所增加,降低了电池形变的几率,增加了电池安全性。

在涂布液中含氟树脂的质量份数为2.0%-3.2%,若低于2.0%时,所得隔膜涂层面密度较低,无法达到改善吸液量的目的,且涂层与基膜粘结性较差;若高于3.2%时,涂层面密度过大,涂层的厚度增加,透气性变差。

本发明中二次锂离子电池隔膜预期孔径为3-12微米,优选5-11微米,最优选8-10微米,若小于3微米,会导致二次锂离子电池隔膜透气性变差;若大于12微米,极易形成贯通孔,从而无法保证孔径的均匀分布。

本发明隔膜涂层组成中的溶剂为丙酮。

本发明所选用的造孔剂为DMC,水,沸程90℃-120℃石油醚或其组合。

本发明所述涂覆形隔膜使用隔膜涂布机采用双面浸涂的方法,一次性在聚烯烃基膜双面涂布氟树脂涂层,以保持其双面性能的一致性。

本发明的二次锂离子电池隔膜,对基材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聚乙烯PE、聚丙烯PP以及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优选聚乙烯,所述的基材的透气性为150-200(s/100cc·in2·1.22KPa),若太大,则涂布后二次锂离子电池隔膜透气性太大,若太小则容易造成组装电池后电芯的短路。

本发明涂覆用聚烯烃隔膜厚度小于10μm时,隔膜过薄,隔膜的机械性能不足,容易破膜,隔膜安全性差;厚度大于16μm时,涂覆后的隔膜厚度过大,导致所制备电池的体积增大,限制了锂电池在手机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涂覆用基膜最终优选厚度为10-16μm。

本发明的二次锂离子电池隔膜的透气性为350-700(s/100cc·in2·1.22KPa),若太大,则预期孔径过小,锂离子就游离不完全,若太小则预期孔径太大,容易造成组装电池后电芯的短路。

本发明锂离子电池隔膜可用于制备手机用电池。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制备包括制备涂布液、涂布机涂布、干燥及造孔、收卷几个步骤:

1.制备涂布液:在温水浴中,按照比例先将氟树脂溶解于溶剂中,待氟树脂完全溶解后依次加入造孔剂,搅拌混合制备成均一的涂布液A;

2.涂布机涂布:将涂布液A通过涂布槽中的涂布辊均一的涂布到基膜的两面,得到带涂层的隔膜B;

3.干燥及造孔:隔膜B进入干燥道,使溶剂及造孔剂相继挥发,控制调整控制挥发速度,得到孔径均匀的蜂窝状多孔网络结构带涂层的隔膜C;

4.收卷:通过涂布机的收卷系统,完成整轴隔膜C的收取。

本发明中涂布时的湿度控制在20%~50%,涂布时湿度大于50%时,由于空气中水分过多,造成所得涂层与聚烯烃基膜的粘结性较差;小于20%时,干燥速度过快,涂层成孔小或不能形成孔。

本发明中涂布时的温度控制在25℃-60℃,通过调节涂布温度来得到所需湿度。

本发明涂布车速为30mm/s-40mm/s,涂布时车速小于30mm/s时,涂层面密度过低,改性效果差;涂布车速高于40mm/s时,由于涂布机干燥道高度的限制,无法完成干燥。

本发明所述涂覆形隔膜,涂布时涂布机的抽风、鼓风依据不同孔径控制时所需的干燥速度适时调整,调整范围10Hz-40Hz。

以下是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但本发明所揭示的保护范围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1.制备涂布液:将224g聚偏氟乙烯加入到装有8.6kg丙酮的配液桶中,将其放入50℃的水浴中并使用搅拌器搅拌1h,加入180g水,搅拌1h直至得到均一涂布液A1,氟树脂固含量为2.49%;

2.涂布机涂布:在温度25℃,湿度39.5%,车速30mm/s,条件下,将厚度12μm,孔隙率40%,透气度150(s/100cc·in2·1.22KPa)聚乙烯基膜通过放卷收卷系统连续通过涂布槽进行双面浸涂,得到带涂层的隔膜B1;

3.干燥及造孔:控制抽风10Hz,鼓风10Hz进行干燥,得到孔径均匀的蜂窝状多孔网络结构带涂层的隔膜C1。

4.收卷:通过涂布机的收卷系统,完成整轴隔膜C1的收取。

得到的隔膜C1的相关数据列于表1中。

隔膜C1涂层的SEM照片见图1和图2,孔径大小及分布见图3。

实施例2

1.制备涂布液:将185g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偏氟乙烯单元含有率99%)加入到装有8.6kg丙酮的配液桶中,将其放入50℃的水浴中并使用搅拌器搅拌1h,加入341g碳酸二甲酯,搅拌1h直至得到均一涂布液A2,氟树脂固含量为2.0%;

2.涂布机涂布:在温度35℃,湿度35.8%,车速35mm/s条件下,将厚度12μm,孔隙率40%,透气度170(s/100cc·in2·1.22KPa)的聚丙烯基膜通过放卷收卷系统,连续通过涂布槽进行双面浸涂,得到带涂层的隔膜B2;

3.干燥及造孔:控制抽风30Hz,,鼓风20Hz进行干燥,得到孔径均匀的蜂窝状多孔网络结构带涂层的隔膜C2。

4.收卷:通过涂布机的收卷系统,完成整轴隔膜C2的收取。

得到的隔膜C2的相关数据列于表1中。

隔膜C2涂层的SEM照片见图4和图5,孔径大小及分布见图6。

实施例3

1.制备涂布液:将275g聚偏氟乙烯加入到装有8.6kg丙酮的配液桶中,将其放入50℃的水浴中并使用搅拌器搅拌1h,加入341g沸程90℃-120℃石油醚,搅拌1h直至得到均一涂布液A3,氟树脂固含量为3.0%;

2.涂布机涂布:在温度45℃,湿度30%,温度27℃,车速40mm/s,条件下,将厚度12μm,孔隙率40%,透气度200(s/100cc·in2·1.22KPa)聚丙烯基膜通过放卷收卷系统连续通过涂布槽进行双面浸涂,得到带涂层的隔膜B3;

3.干燥及造孔:控制抽风40Hz,鼓风40Hz进行干燥,得到孔径均匀的蜂窝状多孔网络结构带涂层的隔膜C3。

4.收卷:通过涂布机的收卷系统,完成整轴隔膜C3的收取。

得到的隔膜C3的相关数据列于表1中。

隔膜C3涂层的SEM照片见图7和图8,孔径大小及分布见图9。

实施例4

1.制备涂布液:将250g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偏氟乙烯单元含有率75%)加入到装有8.6kg丙酮的配液桶中,将其放入50℃的水浴中并使用搅拌器搅拌1h,依次加入341g碳酸二甲酯及180g水,搅拌1h直至得到均一涂布液A4,氟树脂固含量2.7%;

2.涂布机涂布:在温度60℃,湿度22%,车速35mm/s条件下,将厚度12μm,孔隙率40%,透气度183(s/100cc·in2·1.22KPa)聚乙烯基膜通过放卷收卷系统连续通过涂布槽进行双面浸涂,得到带涂层的隔膜B4;

3.干燥及造孔:控制抽风12Hz,鼓风12Hz进行干燥,得到孔径均匀的蜂窝状多孔网络结构带涂层的隔膜C4。

4.收卷:通过涂布机的收卷系统,完成整轴隔膜C4的收取。

得到的隔膜C4的相关数据列于表1中。

隔膜C4涂层的SEM照片见图10和图11,孔径大小及分布见图12。

比较例1

1.制备涂布液:将200g聚偏氟乙烯加入到装有8.6kg丙酮的配液桶中,将其放入50℃的水浴中并使用搅拌器搅拌1h,加入341g沸程90℃-120℃石油醚,,搅拌1h直至得到均一涂布液A5,氟树脂固含量2.2%;

2.涂布机涂布:在温度30℃,湿度10%,车速35mm/s条件下,将厚度12μm,孔隙率40%,透气度190(s/100cc·in2·1.22KPa)聚乙烯基膜通过放卷收卷系统连续通过涂布槽进行双面浸涂,得到带涂层的隔膜B5;

3.干燥及造孔:控制抽风18Hz,鼓风18Hz进行干燥,得到孔径均匀的蜂窝状多孔网络结构带涂层的隔膜C5。

4.收卷:通过涂布机的收卷系统,完成整轴隔膜C5的收取。

得到的隔膜C5的相关数据列于表1中。

比较例2

1.制备涂布液:将224g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加入到装有8.6kg丙酮的配液桶中,将其放入50℃的水浴中并使用搅拌器搅拌1h,依次加入341g碳酸二甲酯及180g水,搅拌1h直至得到均一涂布液A6,氟树脂固含量2.4%;

2.涂布机涂布:将厚度12μm,孔隙率40%,透气度175(s/100cc·in2·1.22KPa)通过放卷收卷系统使聚烯烃基膜连续通过涂布槽进行双面浸涂,得到涂覆性多孔膜B6;

3.干燥及造孔:涂布机各参数的设定,车速35mm/s,温度20℃,湿度50%,抽风12Hz,鼓风12Hz。

4.放卷及收卷:通过涂布机的放卷及收卷系统,完成整轴隔膜C6的收取。

得到的隔膜C6的相关数据列于表1中。

实施例及比较例二次锂离子电池隔膜组装电池前后性能对比见表1。

实施例及比较例得到的二次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物性用以下方法测定。

厚度(um):参照标准GB/T6672-2001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测定机械测量法取0.5米长的样片,然后用测厚仪横向测量八个点的厚度,纵向测量八个点的厚度,取这十六个点的平均值,然后找出最大值最小值,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就是极差。记为:平均厚度±极差/2。

面密度(g/m2)、涂层孔隙率(%):对于PVDF涂布样片可以使用溶剂洗涤法进行测量。先将样片裁成10cm*10cm大小,参照5.1厚度测试方法测量厚度d1(cm),用电子天平称量重量M1(g),并记录数据。然后将恒温水浴升温至40度,用烧杯装好丙酮放入恒温水浴中加热,将样片放入丙酮中浸泡,浸泡约5到10分钟后取出样片,在另外一个烧杯中再次淋洗后取出样片,晾干。最后测量样片的厚度d2(cm),并用电子天平称量样片的重量M2(g)。计算涂布面密度及涂层孔隙率。

面密度(D)计算公式:D=〔(M1-M2)/10*10〕*100。

涂层孔隙率的计算公式:涂层孔隙率={1-D/〔(d1-d2)*1.78〕}*100%。

注:PVDF的密度是1.78g/cm3

透气性测试(S):参照标准:透气性测试仪;ISO5636-5:2003;23℃,纯干燥氧气,压差:1.22KPa。

将样片在温度23℃±2环境下,放在干燥器中进行状态调节,将状态调节好的样品放入以其中,开始测试,记录透过100cc氧气所需的时间,测试3-5次后取平均值。

微观状态:参照标准扫描电镜JY/T010-1996分析型扫描电子显微镜方法通则。

表1二次锂离子电池隔膜组装电池前后性能对比

如表1所示,按照本发明方法制造的实施例1-4的二次锂离子电池隔膜孔径均一且大小可控,组装电池后表征隔膜保液及吸液能力的电芯存液量较大,组装电池1.5C/0.2C倍率性能(%)较为优良,电池内阻(mΩ)较小。在比较例1中,由于涂布条件的变化,造成涂布孔径过小,涂层孔隙率过小,透气度过大,组装电池后电芯存液量低,组装电池1.5C/0.2C倍率性能(%)差,电池内阻变大。比较例2中,由于涂布条件的变化,涂层孔径不均一,即使孔隙率与透气度比较正常,但依然存在组装电池后电芯存液量低,组装电池1.5C/0.2C倍率性能(%)差,电池内阻变大的现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