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专用于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断路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5813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专用于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断路器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专用于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断路器结构。



背景技术: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知,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主要用途为将一个或几个负载电路从一个电源转换至另一个电源,以保证供电的连续性。现有市场上,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主要包括PC级(整体式)和CB级(双断路器式)两种结构类型,本发明的设计改进的对象即为CB级(双断路器式)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目前市场上流通的CB级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主要包括转换控制器和作为执行部分的两个断路器,由所述转换控制器进行控制断路器之间的切换,以保证用电的连续性,然而这种结构的自动转换开关相对于厂家而言,由于需要独立安装两个断路器并在这两个断路器的输出端一侧进行铜排的相应连接,以实现不论切换到哪个断路器工作时,该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电都能有效输出,因此,实际的生产作业线上,工作人员不仅要对每个断路器进行安装调试,还需要在两个断路器之间安装铜排,并且由于铜排完全暴露在外部空间,实际操作中还往往重新设计一个防护罩安装在铜排周测,起到安全作用的同时也更加美观,然而却显而易见的,此种结构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不仅安装工序较为复杂,且生产成本也较为高昂;另外,由于现有技术中都是直接采用双断路器进行安装,然后将铜排与双断路器的输出端一侧的接线端子用螺栓紧固安装,因此严重影响了接线端子与铜排之间的载流量和热导通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并能有效简化安装工序和降低生产成本的专用于双电源自动 转换开关的断路器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一种专用于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断路器结构,包括常用断路器和备用断路器以及四个铜排,所述常用断路器具有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所述备用断路器具有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具有三个相线端口和一个零线端口,所述铜排具有常用输出端板和备用输出端板以及连接所述常用输出端板和备用输出端板的导电板,该导电板上、大致靠中间的位置具有与所述常用输出端板和备用输出端板呈反向延伸的总输出端板,所述每个铜排的常用输出端板和备用输出端板分别对应连接一个常用断路器的相线端口或零线端口和一个备用断路器的相线端口或零线端口,其中所述常用断路器和备用断路器的内腔分别具有执行操作组件,所述常用断路器包括第一上盖和第一基座,备用断路器包括第二上盖和第二基座,所述第一上盖上、靠近第一输出端的一侧具有沿该侧侧向顺延的第一上延伸部,所述第一基座上、靠近第一输出端的一侧具有沿该侧侧向顺延的第一下延伸部;所述第二上盖上、靠近第二输出端的一侧具有沿该侧侧向顺延的第二上延伸部,所述第二基座上、靠近第二输出端的一侧具有沿该侧侧向顺延的第二下延伸部;所述第一上延伸部与第二十延伸部的横向距离之间连接有覆板,所述第一下延伸部与第二下延伸部的横向距离之间连接有横向过渡延伸部;所述第一上盖、第一上延伸部、覆板、第二上延伸部和第二上盖形成一次成型的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基座、第一下延伸部、横向过渡延伸部、第二下延伸部和第二基座形成一次成型的一体式结构,此种一体式结构的设计是为了方便一次出模,显然,由于实际操作中厂家用来装配的常用断路器和备用断路器一般都是直接外购的,因此为了更进一步的利用现有资源,本发明将第一上延伸部、覆板和第二上延伸部设计为一次成型的一体式结构,同时相应的将第一下延伸部、横向过渡延伸部和第二下延伸部设计为一次成型的一体式架构;所述第一下延伸部和横向过渡延伸部以及第二下延伸部上横向开设有四条对接的隔热槽,所述四条隔热槽分别与所述的四个铜排的导 电板适配,并且在本发明中,为提高铜排的散热效果,在所述隔热槽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

通过对现有技术的上述改进,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由上述技术方案可显而易见的知晓,本发明将常用断路器和备用断路器的上盖和基座(即技术方案中的第一上盖、第二上盖和第一基座、第二基座)的输出端(即技术方案中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一侧进行顺延而分别形成第一上延伸部、第一下延伸部、第二上延伸部和第二下延伸部,然后在第一上延伸部和第二上延伸部的横向距离之间设置了覆板,而在第一下延伸部和第二下延伸部的横向距离之间设置了横向过渡延伸部,因此可见,本发明的技术改进关键点在于将第一上盖、第一上延伸部、覆板、第二上延伸部和第二上盖整合为一体化结构,同样也将第一基座、第一下延伸部、横向过渡延伸部、第二下延伸部和第二基座整合为一体化结构,而作为断路器的主要执行部分的执行操作组件与现有技术中的结构保持不变,便可将现有技术中的双断路器有效的组合成一体式结构,在工作人员进行装配的过程中,也只需用一次性安装便可同时装好双断路器,同时对于厂家而言,由于本发明直接将铜排的主体部分(即导电板)设置在隔热槽内,因此也就不需要在铜排周侧重新设置防护罩,有效降低了成本开销。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相线端口和零线端口的位置分别各自形成安装槽,每相邻的安装槽之间形成隔板,所述隔板在第一上盖和第二上盖上的部分形成上隔板,并且在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上的部分形成下隔板,所述铜排的常用输出端板和备用输出端板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各自对应的安装槽内,所述执行操作组件分别与所述铜排的常用输出端板和备用输出端板通过焊接的方式形成软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对现有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由于直接通过软连接将执行操作组件与相应的铜排的常用输出端板和备用输出端板连接便可有效的实现电源切换,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很明显的取消了原有断路器输出端的接线端子,提高了铜排载流量和热导通的可靠稳定性,且更进一步降低了成本支出。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设置,在所述上隔板上、靠近安装槽位置的侧面具有侧向向外延伸的压接板,该压接板的下端面与所述安装槽内的常用输出端板或者备用输出端板形成抵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对现有技术的更进一步的改进,由于常用输出端板和备用输出端板一般都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安装槽内,因此随着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使用时间较长和使用频率较多时,容易使螺栓等紧固件松动,并进而影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使用的稳定性,因此,通过设置压接板后,更进一步的提升了本发明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工作可靠性。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设置,所述覆板的下端面上、在纵向方向上与所述铜排的总输出端板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与该总输出端板适配的限位开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对现有技术的再进一步改进,由于限位开槽与各自相对应的总输出端板相适配,使得每个铜排的总输出端板彼此之间有效分隔,从物理结构上杜绝了总输出端板之间短接的可能,有效提升了本发明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CB级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的断路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去掉由第一输入端、第一上盖、第一输出端、第一上延伸部、覆板、第二上延伸部、第二输出端、第二上盖和第二输入端所构成的一体式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第一输入端、第一基座、第一输出端、第一下延伸部、横向过渡延伸部、第二下延伸部、第二输出端、第二基座和第二输入端所构成的一体式结构的主视图。

图6是图5的俯视图。

图7是图5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第一输入端、第一上盖、第一输出端、第一上延伸部、覆板、第二上延伸部、第二输出端、第二上盖和第二输入端所构成的一体式结构的主视图。

图9是图8的俯视图。

图10是图8中沿B-B方向是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中铜排的主视图。

图12是图11的仰视图。

图13是图11的左视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实施例2中第一输入端、第一基座、第一输出端、第一下延伸部、横向过渡延伸部、第二下延伸部、第二输出端、第二基座和第二输入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实施例2中第一输入端、第一上盖、第一输出端、第一上延伸部、覆板、第二上延伸部、第二输出端、第二上盖和第二输入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是现有市场上流通的CB级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1中,从该图1显示可知,现有技术中的CB级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主要包括安装底板4以及同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底板4上的常用断路器1和备用断路器2,设置在常用断路器1和备用断路器2之间的转换控制器3,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知晓,该转换控制器3与所述的常用断路器1、备用断路器2形成机械连锁,同理,虽然图1中未曾显示在常用断路器1和备用断路器3的输出端一侧设置的铜排,但是铜排的设置在本领域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否则无法实现有效的电源转换,因此图1中虽然未显示铜排的安装结构,但也不影响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理解。图1中显示,现有技术中专用于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常用断路器1具有第一输入端10和第一输出端11,所述备用断路器2具有第二输 入端20和第二输出端21,所述第一输出端11和第二输出端21分别具有三个相线端口和一个零线端口,结合图3可知,常用断路器1上的三个相线端口和一个零线端口的编号分别为L1a、L2a、L3a、N1,备用断路器2上的三个相线端口和一个零线端口的编号分别为L1b、L2b、L3b、N2;进一步结合图2、图3和图4显示,本实施例中的断路器为三相四线式结构,因此涉及到四个铜排(标号分别为L1、L2、L3、N),结合图11、图12和图13可知,本实施例中的铜排具有常用输出端板40和备用输出端板41以及连接所述常用输出端板40和备用输出端板41的导电板42,该导电板42上、大致靠中间的位置具有与所述常用输出端板40和备用输出端板41呈反向延伸的总输出端板43,在本实施例中,图11至图13所示的铜排仅仅为表现其结构形式,而对其尺寸的具体要求不做限定,因本实施例中的四个铜排尺寸有所区别,尤其是每个铜排的常用输出端板40、备用输出端板41和总输出端板43的长度不尽一致,但其结构形式确是一致的,故此,附图中仅仅例举其中一个铜排的结构形式,并不影响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方案的理解;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4明显可知,所述每个铜排的常用输出端板40和备用输出端板41分别对应连接一个常用断路器1的相线端口或零线端口和一个备用断路器2的相线端口或零线端口,即在本实施例中的具体表现为:铜排L1的常用输出端板和备用输出端板分别对应相线端口L1a和L1b,铜排L2的常用输出端板和备用输出端板分别对应相线端口L2a和L2b,铜排L3的常用输出端板和备用输出端板分别对应相线端口L3a和L3b,铜排N的常用输出端口和备用输出端口分别对应零线端口N1和N2;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知晓,所述常用断路器1和备用断路器2的内腔分别具有执行操作组件5,结合图4可知,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断路器内部的结构较为复杂,而同时该结构属于现有技术中普遍公知的,所以本实施例的图4中为表现图样的简洁明了,特用点划线元素为框体来表示断路器内部的执行操作组件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常用断路器1包括第一上盖12和第一基座13,备用断路器2包括第二上盖22和第二基 座23,图8、图9和图10中显示,所述第一上盖12上、靠近第一输出端11的一侧具有沿该侧侧向顺延的第一上延伸部120,图5、图6和图7中显示,所述第一基座13上、靠近第一输出端11的一侧具有沿该侧侧向顺延的第一下延伸部130;进一步的从图8、图9和图10可知,所述第二上盖22上、靠近第二输出端21的一侧具有沿该侧侧向顺延的第二上延伸部220,同样进一步的从图5、图6和图7可知,所述第二基座23上、靠近第二输出端21的一侧具有沿该侧侧向顺延的第二下延伸部230;图8和图9显示,所述第一上延伸部120与第二上延伸部220的横向距离之间连接有覆板6,图5和图6显示,所述第一下延伸部130与第二下延伸部230的横向距离之间连接有横向过渡延伸部7,在本实施例中,结合上述描述可知,所述第一上盖12、第一上延伸部120、覆板6、第二上延伸部220和第二上盖22形成可一次性成型的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基座13、第一下延伸部130、横向过渡延伸部7、第二下延伸部230和第二基座23形成可一次性成型的一体式结构;结合图5明显可知,所述第一下延伸部130和横向过渡延伸部7以及第二下延伸部220上橫向开设有四条对接的隔热槽70,所述四条隔热槽70分别与所述的四个铜排的导电板42适配,并且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5可知,为提高铜排的散热效果,在所述隔热槽70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70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相线端口和零线端口的位置分别各自形成安装槽110,每相邻的安装槽110之间形成隔板111,所述隔板11在第一上盖12和第二上盖22上的部分形成上隔板111a,并且在第一基座13和第二基座23上的部分形成下隔板111b,所述铜排的常用输出端板40和备用输出端板41分别通过螺栓8固定安装在各自对应的安装槽110内,图4中显示,所述执行操作组件5分别与所述铜排的常用输出端板40和备用输出端板41通过焊接的方式形成软连接50。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直接将铜排与执行操作组件5之间通过软连接50的方式形成电连接,取消了现有技术中在断路器的相线端口和零线端口设置的接线端子,对于厂家而言,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成本支 出,效益可见一斑。

在本实施例中,为提高铜排的安装稳定性和可靠性,结合图8、图9和图10可知,所述上隔板111a上、靠近安装槽110位置的侧面具有侧向向外延伸的压接板1110,该压接板1110的下端面与所述安装槽110内的常用输出端板40或者备用输出端板41形成抵接。

图9中显示,为提高本实施例中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使用安全性,所述覆板6的下端面上、在纵向方向上与所述铜排的总输出端板43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与该总输出端板43适配的限位开槽60。

实施例2:需要说明的是,图14、图15、图16和图17所显示的本实施例2与上述图2至图13所显示的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2中的第一上延伸部120、覆板6和第二上延伸部220形成一次成型的一体式结构,并且结合图14、图15和图17明显可知,为保证所述第一上延伸部120、覆板6和第二上延伸部220能合理的成为一体式结构,在所述第一上延伸部120和第二上延伸部220具有的每个相邻的上隔板111a之间设置有连接板90,同样本实施例2中的第一下延伸部130、横向过渡延伸部7和第二下延伸部230形成一次成型的一体式结构,本实施例2的上述技术方案由图14至图17中所标示的分折线9可明显看出来,并且从图14至图15可知,在所述第一上延伸部120、第一下延伸部130上以及第二上延伸部220、第一下延伸部230上开设有用于螺栓安装的安装孔8a,在本实施例2中,该安装孔直接与安装底板上设置螺纹孔对应,因此,通过螺栓将由第一上延伸部120、覆板6、第二上延伸部130构成的一体式结构和由第一下延伸部130、横向过渡延伸部7、第二下延伸部230构成的一体式结构固定安装在安装底板4上,安装工序也较为简单,本实施例2的进步体现的效果是:由于市场上大多数的厂家都是采用外购常用断路器和备用断路器的方式进行装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因此,本实施例2在不改变所购买的常用断路器和备用断路器结构的前提下,厂家只需制作两副较小的模具即可,即分别由“第一上延伸部120、覆板6、第二上延伸部220”所构成的一体式结构的模具和由“第 一下延伸部130、横向过渡延伸部7、第二下延伸部230”所构成的一体式结构的模具,相对于实施例1来说,由于将模具体积减小了,更进一步的降低了制造成本。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依据所附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