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联电缆绝缘导体接头连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17004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一种交联电缆绝缘导体接头连接方法与流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联电缆绝缘导体接头连接方法,属于电缆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的绝缘工艺生产制造,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常用的两种生产工艺,业内人士都较为熟悉,即vcv(立式)交联生产工艺与ccv(悬链式)交联生产工艺,其两种生产工艺技术都离不开大长度叠加连接生产方式,就是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必须是大长度叠加生产,才能保证持续顺畅生产,因高压交联绝缘生产工艺特别复杂,其制造过程的每一环节都经特殊的工艺流程所控制,再者因生产加工电缆的设备在生产导体过程中受长度限制,只能按机型生产特定长度,大长度叠加,必须采用人工对接技术才能完成,以往的接头是采用铜管压接式,铜管压制时不能太用力,由于采用的压接技术配套的压接设备是国外进口的,进口压接设备时常出现问题,并给生产过程有效的接头时间带来弊端,并在多次使用后出现设备故障,其进口设备故障一般很难处理好,压接后的铜端面势必会有很多凸起点,这个一定要用锉刀挫平,处理时间较长,给预留的放线储线装置带来很大的麻烦,如处理不好,造成导线卡在机头及模具内,多次造成停机故障,产生很大的浪费和人工成本,再者进口设备其附加值特别高,并且其维护费用较高,一套总接线工具达上百万元,国内没有专用的配件,稍有问题都会造成设备故障,造成停机待修,给生产中的订单交付带来很大的影响,时常遭客户投诉;因此我们集技术人员与高压交联生产线操作师傅反复探讨实验,开发出符合现代高电压交联绝缘电缆生产理想的接头技术,并且操作简单经济实惠,工厂内基本都有现成的配套设备;不用单独在匹配,操作简单、快捷方便,节约成本,给企业节省资金和成本,且生产安全绝对有保证,是高电压生产布线匹配的好产品,更是现代高电压绝缘生产革新替代的必须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交联电缆绝缘导体接头连接方法。

本发明交联电缆绝缘导体接头连接方法,它的具体方法为:步骤一:把端头导体进行处理修正,其处理方法如下:取出端头导体,对上端头a和下端头b分别进行处理,下端头b的处理过程为:用手钳在距离端头400mm处,绑扎三道间隔50mm,直径约2mm的铜线缠绕3圈用手钳扭紧,后手持磨光机,在距离绑扎60mm处,去除下端头b上端长约340mm松散的整段导体;对缠绕绑扎处的60mm多层绞合导体,进行处理,用磨光机轻微切除最外层的铜丝,切除深度为单根导体的3/4后,用手轻轻去掰除外层的每条单丝,尽量保护好内层导体不受损伤;再把去除外层后的下端头b朝上放置在自制的焊接支架c上,开启焊枪,采用氧焊热熔铜银焊条熔化沾焊粉填实在处理好的长度60mm下端头b,尽量使热熔的铜银焊锡全部浸满绞合导体的间隙,尽量使焊锡越过预留的60mm的下端头b,热熔处理后的整根导体随后固定在焊接支架c上,并预留长约100-150mm端头用焊接支架c上的十字夹具d固定牢固待用;

步骤二:上端头a的处理过程为:用手钳在距离端头400mm处,绑扎三道直径约2mm的铜线缠绕3圈用手钳扭紧,后手持磨光机,在距离绑扎40mm处,去除下端长360mm松散的整段导体,端头朝上放在焊接支架c上,开启氧焊,把整根导体用铜银焊条熔化填实处理好导体间隙;

步骤三:将处理好的上端头a和下端头b对接,具体过程为:将两个导体的焊接支架上留有0.1-0.2mm的间距,并快速均匀的对固定需焊接的两端头进行热熔处理,待其浇铸的铜焊锡熔化,补齐两端头焊缝预留的0.1-0.2mm的间隙,使其两端头的余焊锡充分熔化粘连牢固,观察不要有缝隙,焊接完成,停止补焊,采用温水冷却,用磨光机打磨下端头b成锥形状,其打磨不能太深,去除锥头为1-1.5mm为宜,并去除下端头b的两道绑扎丝,预留上端头a的两道绑扎丝,在过上牵引后及时去除两道绑扎丝,更便于上牵引取线和三层共挤过模顺畅,上下两端头导体焊接成功后,最后调整放线中心位置,通知储线器看管人员,预留好储线器放线间隙,开启放线,使储线器储满导线正常工作,接线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处理方法操作简单、快捷方便,节约成本、能满足现代vcv、ccv高电压交联电缆绝缘导体接头连接,是现代vcv、ccv高电压交联电缆绝缘时导体接头连接技术系统革新替代的必须产品。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未处理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下端头b剖离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下端头b热熔铜银填焊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上端头a切除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上端头a热熔填焊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上下端头导体对接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上下端头导体对接后下端头导体修正成锥形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上下端头导体修正后,下端头导体去掉两道绑带丝,上端头导体保留两道绑带丝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8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的具体方法为:步骤一:把端头导体进行处理修正,其处理方法如下:取出端头导体,对上端头a和下端头b分别进行处理,下端头b的处理过程为:用手钳在距离端头400mm处,绑扎三道间隔50mm,直径约2mm的铜线缠绕3圈用手钳扭紧,后手持磨光机,在距离绑扎60mm处,去除下端头b上端长约340mm松散的整段导体;对缠绕绑扎处的60mm多层绞合导体,进行处理,用磨光机轻微切除最外层的铜丝,切除深度为单根导体的3/4后,用手轻轻去掰除外层的每条单丝,尽量保护好内层导体不受损伤;再把去除外层后的下端头b朝上放置在自制的焊接支架c上,开启焊枪,采用氧焊热熔铜银焊条熔化沾焊粉填实在处理好的长度60mm下端头b,尽量使热熔的铜银焊锡全部浸满绞合导体的间隙,尽量使焊锡越过预留的60mm的下端头b,热熔处理后的整根导体随后固定在焊接支架c上,并预留长约100-150mm端头用焊接支架c上的十字夹具d固定牢固待用;

步骤二:上端头a的处理过程为:用手钳在距离端头400mm处,绑扎三道直径约2mm的铜线缠绕3圈用手钳扭紧,后手持磨光机,在距离绑扎40mm处,去除下端长360mm松散的整段导体,端头朝上放在焊接支架c,开启氧焊,把整根导体用铜银焊条熔化填实处理好导体间隙;

步骤三:将处理好的上端头a和下端头b对接,具体过程为:将两个导体的焊接支架上留有0.1-0.2mm的间距,并快速均匀的对固定需焊接的两端头进行热熔处理,待其浇铸的铜焊锡熔化,补齐两端头焊缝预留的0.1-0.2mm的间隙,使其两端头的余焊锡充分熔化粘连牢固,观察不要有缝隙,焊接完成,停止补焊,采用温水冷却,用磨光机打磨下端头b成锥形状,其打磨不能太深,去除锥头为1-1.5mm为宜,并去除下端头b的两道绑扎丝,预留上端头a的两道绑扎丝,在过上牵引后及时去除两道绑扎丝,更便于上牵引取线和三层共挤过模顺畅,上下两端头导体焊接成功后,最后调整放线中心位置,通知储线器看管人员,预留好储线器放线间隙,开启放线,使储线器储满导线正常工作,接线完成。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