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缘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98800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卡缘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锁卡退卡装置的卡缘连接器。



背景技术:

许多电子设备能够接收扩展卡,以扩展电子设备的功能。例如卡存储器(也称做存储模块)之类的扩展模块通过电连接器或者卡缘电连接器连接到印刷电路板(PCB)上。

在现有技术中,具有DDR DIMM(Double Data Rate Small Outline Dual Inline Memory Module)的卡缘连接器(card edge connector)一般包括一个本体和安装在本体的两端的一对锁定件。在本体中形成有一个适于插接电子卡的插槽。锁定件可向内旋转到闭合位置和向外旋转到打开位置。当锁定件向内旋转到闭合位置时,可将电子卡锁定在卡缘连接器上,使得电子卡不能从卡缘连接器上拔出。当锁定件向外旋转到打开位置时,可解除对电子卡的锁定,使得电子卡可从卡缘连接器上拔出。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减小锁定件的解锁操作力,锁定件一般具有一个比较长的力臂部,因此,在将锁定件向外旋转到打开位置时,该较长的力臂部需要占用本体外部的较大空间,造成电路板上的空间浪费。此外,电子卡的解锁和退出需要有先后次序上的设计,否者容易损坏锁定装置或电子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本发明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卡缘连接器,其包括可以在插接电子卡的方向上通过竖直移动来退卡的退卡机构,可以节省电路板上的空间。

本发明另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卡缘连接器,其具有可将电子卡顶出的退卡机构,并包括分离的解锁结构,可以实现先解锁后退卡的先后操作次序,避免损坏锁定电子卡的锁定装置或电子卡。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卡缘连接器,包括:

一个本体,形成有适于插接电子卡的插槽;

一个锁定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弹性锁定件,所述弹性锁定件被构造成从所述电子卡的侧部卡扣到所述电子卡的相应的一个侧边上的缺口中,以便将所述电子卡锁定在所述插槽中;以及

一对退卡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两端,并被构造成将所述电子卡从所述本体中退出,每个退卡机构包括:

一个杠杆机构,被构造成将所述电子卡从所述插槽中顶出;

一个主体部,在所述电子卡的插拔方向上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本体中,并被构造成驱动所述杠杆机构枢转;和

一个解锁机构,相对于所述主体部在所述电子卡的插接方向上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主体部上,所述解锁机构包括插舌部件,所述插舌部件被构造成在相对于所述主体部在所述电子卡的插入方向上移动时驱动所述弹性锁定件与所述电子卡的相应的侧边上的缺口分离,以允许所述电子卡从所述卡缘连接器中拔出。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所述插舌部件被设置成在与所述电子卡的插入方向上被从初始位置按压到解锁位置;当所述插舌部件处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弹性锁定件处于未被所述插舌部件驱动的锁定状态,以便卡扣到所述电子卡的相应的一个侧边上的缺口中;当所述插舌部件处于所述退卡位置时,所述弹性锁定件处于被所述插舌部件驱动的解锁状态,以便与所述电子卡的相应的侧边上的缺口分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所述锁定机构由金属片制成,并且还包括:安装部,安装在所述主体上或者安装在所述主体部的面对所述电子卡的一侧。所述弹性锁定件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安装部上,并且在所述电子卡的插入方向上朝向所述电子卡的缺口倾斜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所述插舌部件的末端形成为楔形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按压部,所述按压部在所述弹性锁定件的另一端大致垂直于所述插入方向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一对弹性锁定件对称地安装在所述本体或者主体部上,所述插舌部件在所述一对弹性锁定件之间移动,当所述一对弹性锁定件处于未被所述插舌部件驱动的锁定状态时,所述一对弹性锁定件之间的间隙小于所述电子卡的侧边的厚度;当所述一对弹性锁定件处于被所述插舌部件驱动的解锁状态时,所述一对弹性锁定件之间的间隙等于或大于所述电子卡的侧边的厚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一个弹性锁定件安装在所述本体或者主体部上,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阻挡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上,并位于所述插舌部件的与所述弹性锁定件相对的一侧,以阻止所述插舌部件在与插入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发生偏移。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所述解锁机构还包括:驱动部,相对于所述主体部在所述电子卡的插接方向上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主体部的上部,所述插舌部件连接至所述驱动部,以随所述驱动部在所述主体部和电子卡的侧边之间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所述解锁机构还包括:弹性复位部件,安装在所述驱动部和主体部的上部之间,当施加在所述驱动部上的按压力消失时,所述弹性复位部件驱动所述插舌部件在与所述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被从解锁位置恢复到初始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所述解锁机构还包括:至少一对第一悬臂,从所述驱动部在所述电子卡的插入方向上在所述主体部的侧部延伸,每个所述第一悬臂的自由端设有朝向所述主体部的侧部延伸的突起部,所述主体部的侧部设有多个引导槽,所述第一悬臂的突起部分别结合在所述引导槽内,以防止所述解锁机构脱离所述主体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所述驱动部包括在垂直于所述插接方向的方向上朝向所述电子卡延伸的第二悬臂,所述电子卡的侧边部分地位于所述第二悬臂之间,并且所述插舌部件在所述第二悬臂之间在插入方向上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所述主体部的侧部设有限位部,所述本体的内部设有配合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和配合限位部可移动地结合,以防止所述主体部从所述本体中脱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所述杠杆机构通过枢轴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本体中,所述杠杆机构的驱动端位于所述主体部的下部,所述杠杆机构的从动端位于所述电子卡的底边的下部,所述主体部具有使得电子卡处于安装位置的保持状态和使得电子卡从安装位置移动的退卡状态,在所述主体部在所述驱动部的驱动下在插入方向上从保持状态移动到退卡状态,使得所述杠杆机构将所述电子卡从所述插槽中顶出。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在所述杠杆机构的从动端朝上顶推所述电子卡之前,各弹性锁定件已被相应的插舌部件驱动到解锁状态,以允许所述电子卡被从所述卡缘连接器的插槽中顶出。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所述本体包括水平延伸的基部和位于所述基部的两端的两个竖直延伸的柱状端部;所述插槽包括形成在所述基部中的水平插槽和形成在所述柱状端部中的竖直插槽;所述电子卡的底边适于插入到所述水平插槽中,所述电子卡的侧边适于插入到所述竖直插槽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所述一对退卡机构分别安装在所述本体的两个竖直延伸的柱状端部上;在每个所述柱状端部中形成有与所述垂直插槽连通的容纳腔,所述插舌部件、所述主体部可移动地被容纳在所述容纳腔中。

在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各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用于解锁的驱动件沿与电子卡的插拔方向一致的竖直方向移动,因此,整个锁定装置占用的本体外部的空间非常小。此外,由于可通过沿竖直方向按压驱动件使锁定装置解锁,因此,解锁操作非常方便。

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作的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发明有全面的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卡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其中,插舌部件处于初始位置,而且图中示出了电子卡;

图3显示图2所示的卡缘连接器的另一种立体示意图,图中未示出电子卡;

图4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的退卡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显示图2所示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显示图3所示的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的插舌部件处于初始位置时保持装置与电子卡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8显示图7所示的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9显示图2所示的卡缘连接器的插舌部件处于解锁位置时的示意图,图中示出了电子卡;

图10显示图10所示的卡缘连接器的另一种立体示意图,图中未示出电子卡;

图11显示图9所示的D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2显示图10所示的E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3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的插舌部件处于解锁位置时保持装置与电子卡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14显示图13所示的F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5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的主体部处于退卡状态时保持装置与电子卡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16显示图15所示的G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7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的主体部处于复位过程时保持装置与电子卡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以及

图18显示图17所示的H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发明的总体发明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发明的一种限制。

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图示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总体技术构思,提供一种卡缘连接器,包括一个本体、一个锁定机构和一对退卡机构。本体形成有适于插接电子卡的插槽。锁定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弹性锁定件,所述弹性锁定件被构造成从所述电子卡的侧部卡扣到所述电子卡的相应的一个侧边上的缺口中,以便将所述电子卡锁定在所述插槽中。一对退卡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两端,并被构造成将所述电子卡从所述本体中退出。每个退卡机构包括:一个杠杆机构,被构造成将所述电子卡从所述插槽中顶出;一个主体部,在所述电子卡的插拔方向上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本体中,并被构造成驱动所述杠杆机构枢转;和一个解锁机构,相对于所述主体部在所述电子卡的插接方向上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主体部上,所述解锁机构包括插舌部件,所述插舌部件被构造成在相对于所述主体部在所述电子卡的插入方向上移动时驱动所述弹性锁定件与所述电子卡的相应的侧边上的缺口分离,以允许所述电子卡从所述卡缘连接器中拔出。

图1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卡的立体示意图。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100可用于将卡存储器之类的电子卡200连接到电子设备的印刷电路板(PCB)上,以扩展电子设备的功能。该电子卡200可以是DDR DIMM(Double Data Rate Small Outline Dual Inline Memory Module)。参照图1,应用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100的电子卡200包括一个底边201和两个相对的侧边202。在底边201上设有多个电触点204,在两个侧边202上设有至少一个缺口部203。

图2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其中,插舌部件处于初始位置,而且图中示出了电子卡;图3显示图2所示的卡缘连接器的另一种立体示意图,图中未示出电子卡;图4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的退卡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图5显示图2所示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6显示图3所示的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7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的插舌部件处于初始位置时保持装置与电子卡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图8显示图7所示的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如图2-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100包括本体1、一个锁定机构4和一对退卡机构10。由塑胶材料制成的本体1形成有适于插接电子卡200的插槽11。本体1可以为由绝缘材料模制成的模制一体件。插槽11内设有多个分别与电子卡200的电触点204电连接的两排导电端子(未示出)。在电子卡处于安装位置时,插入卡缘连接器的插槽11中的电子卡200可与卡缘连接器100中的两排导电端子电接触。一对退卡机构10分别设置在所述本体1的两端,并被构造成将所述电子卡200从所述本体1中退出。

如图2-8所示,锁定机构4,包括至少一个弹性锁定件41,所述弹性锁定件41被构造成从所述电子卡200的侧部卡扣到所述电子卡的相应的一个侧边202上的缺口203中,以便将所述电子卡200锁定在所述插槽11中,使得电子卡10不能从卡缘连接器上拔出。每个退卡机构10包括一个杠杆机构6、一个主体部3和一个解锁机构5。杠杆机构6被构造成通过枢转将所述电子卡200从所述插楷11中顶出。主体部3在所述电子卡200的插拔方向上可移动地安装在本体1上,并被构造成驱动所述杠杆机构6枢转。解锁机构5相对于所述主体部3在所述电子卡200的插接方向(图4中的上下方向)上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主体部3上。所述解锁机构5包括插舌部件51,所述插舌部件51被构造成在相对于所述主体部3在所述电子卡200的插入方向(图4中向下的方向)上移动时驱动所述弹性锁定件41与所述电子卡200的相应的侧边上的缺口203分离,以允许所述电子卡200从所述卡缘连接器100中拔出。

在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各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用于解锁的驱动件沿与电子卡的插拔方向一致的竖直方向移动,因此,整个锁定装置占用的本体外部的空间非常小。此外,由于可通过沿竖直方向按压驱动件使锁定装置解锁,因此,解锁操作非常方便。

图9显示图2所示的卡缘连接器的插舌部件处于解锁位置时的示意图,图中示出了电子卡;图10显示图10所示的卡缘连接器的另一种立体示意图,图中未示出电子卡;图11显示图9所示的D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12显示图10所示的E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13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的插舌部件处于解锁位置时保持装置与电子卡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图14显示图13所示的F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如图2-11所示,所述插舌部件51被设置成在与所述电子卡200的插入方向上被从图2-8所示的初始位置按压到图9-14所示的解锁位置。如图8所示,当所述插舌部件51处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弹性锁定件41处于未被所述插舌部件51驱动的锁定状态,以便卡扣到所述电子卡的相应的一个侧边上的缺口203中。这样,电子卡200被锁定在卡缘连接器100中,从而阻止将电子卡200从本体1拔出。如图14所示,当所述插舌部件51处于所述退卡位置时,所述弹性锁定件41处于被所述插舌部件51驱动的检索状态,以便与所述电子卡的相应的侧边上的缺口分离。这样,解除对电子卡200的锁定,从而允许将电子卡200从本体1拔出。

如图4和8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锁定机构4由金属片制成,并且还包括:安装部42,安装在所述本体1的侧壁中,这样,锁定机构4不能相对于本体1移动,便于对电子卡200进行定位。所述弹性锁定件41的一端(图4中的上端)一体地连接至所述安装部42上,并且在所述电子卡200的插入方向上朝向所述电子卡的缺口203倾斜延伸。由于整个锁定机构4由例如不锈钢或者铜之类的金属片制成,可以提高锁定机构4的弹性锁定件41的弹性和使用寿命。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插舌部件51的末端形成为楔形部511,这样插舌部件51可以在弹性锁定件41的表面上平稳地滑动。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例中,锁定机构4的安装部42可以安装在所述主体部3的面对所述电子卡200的一侧。在此结构中,在主体部3驱动杠杆机构6枢转的情况下,锁定机构4可以随主体部3相对于本体1移动。

图4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锁定机构4还包括按压部43,所述按压部43在所述弹性锁定件41的另一端(与安装部42相对的一端)大致垂直于所述插入方向延伸。这样,可以增加锁定机构4与电子卡200的缺口203的接触面积,并提高锁定机构4的强度。

在一种实施例中,虽然未示出,一对弹性锁定件41对称地安装在所述本体1或者主体部3上,所述插舌部件51在所述一对弹性锁定件41之间移动。当所述一对弹性锁定件41处于未被所述插舌部件51驱动的锁定状态时,所述一对弹性锁定件41之间的间隙小于所述电子卡200的侧边12的厚度。这样,两个弹性锁定件41可以在电子卡200的缺口203中彼此协作,将电子卡200保持在锁定状态。另一方面,当所述一对弹性锁定件41处于被所述插舌部51驱动的解锁状态时,弹性锁定件从缺口203向外偏移,所述一对弹性锁定件之间的间隙等于或大于所述电子卡200的侧边的厚度,从而解除对电子卡200的锁定,允许将电子卡200从本体1拔出。

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例中,一个弹性锁定件41安装在所述本体1或者主体部3上。在此情况下,所述锁定机构4还包括阻挡部(未示出),设置在所述主体部3上,并位于所述插舌部件51的与所述弹性锁定件41相对的一侧,这样,在插舌部件51驱动弹性锁定件51移动期间,阻挡部可以阻止所述插舌部件51在与插入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发生偏移。

如图4和8所示,所述解锁机构5还包括平坦的驱动部52,该驱动部52相对于所述主体部3在所述电子卡200的插接方向上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主体部3的上部,所述插舌部件51连接至所述驱动部52,以随所述驱动部52在所述主体部3和电子卡200的侧边之间移动。这样,在向下按压驱动部52时,驱动部52将驱动插舌部件51在插入方向上移动,进而驱动弹性锁定件41发生偏移并离开电子卡200的缺口203。

继续参照图4,所述解锁机构5还包括例如弹簧之类的弹性复位部件53,弹性复位部件53安装在所述驱动部52和主体部3的上部之间,当施加在所述驱动部52上的按压力消失时,所述弹性复位部件53驱动所述插舌部件51在与所述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被从解锁位置恢复到初始位置。

如图5和8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解锁机构5还包括至少一对第一悬臂54,每个第一悬臂54从所述驱动部52在所述电子卡200的插入方向上在所述主体部3的侧部延伸,每个所述第一悬臂54的自由端设有朝向所述主体部3的侧部延伸的突起部(未示出)。所述主体部3的侧部设有多个引导槽31,所述第一悬臂54的突起部分别结合在所述引导槽31内,以防止所述解锁机构5在拔出电子卡的过程中脱离所述主体部3,从而将解锁机构5保持在本体1上。

如图4、5和8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52包括在垂直于所述插接方向的方向上朝向所述电子卡200延伸的第二悬臂521,所述电子卡200的侧边202部分地位于所述第二悬臂521之间,并且所述插舌部件51在所述第二悬臂521之间在插入方向上延伸。

如图4所示,所述主体部3的侧部设有限位部32,所述本体1的内部设有配合限位部(未示出),所述限位部32和配合限位部可移动地结合,以防止所述主体部3从所述本体1中脱离。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限位部32包括从主体部3的侧部向外突出的突起部,而位于本体1内部配合限位部形成为在插拔方向上延伸的引导槽。引导槽在引导突起部移动的同时,还可以防止主体部3从本体1脱离。

图15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的主体部处于保持状态时保持装置与电子卡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图16显示图15所示的G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17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的主体部处于复位过程时保持装置与电子卡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以及图18显示图17所示的H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所述退卡机构10还包括杠杆机构6,该杠杆机构6通过枢轴61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本体1中,所述杠杆机构6的驱动端62位于所述主体部3的下部,所述杠杆机构6的从动端63位于所述电子卡200的底边201的下部。所述主体部3具有如图8和14所示的使得电子卡200处于安装位置的保持状态和如图16所示的使得电子卡200从安装位置移动的退卡状态。在所述主体部3在所述驱动部52的驱动下在插入方向上从如图14所示的保持状态移动到如图16所示的退卡状态,使得所述杠杆机构6将所述电子卡200从所述插槽中顶出。

如图14所示,在所述杠杆机构6的从动端63朝上顶推所述电子卡200之前,各弹性锁定件41已被相应的插舌部件51驱动到解锁状态,以允许所述电子卡200被从所述卡缘连接器100的插槽中顶出。可以理解,在图14所示的状态下,虽然弹性锁定件41已被相应的插舌部件51驱动到解锁状态,但是,杠杆机构6并没有动作,因此,电子卡仍然处于安装位置。这样,可以确保在弹性锁定件41从电子卡200的情况203完全移出,才驱动电子卡200移动。

这样,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中,用于将电子卡顶出的退卡机构10和解锁结构4分别独立设置,可以实现先解锁后退卡的先后操作次序,避免了损坏锁定电子卡的锁定装置或电子卡。

如图2、3、9和10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本体1包括水平延伸的基部12和位于所述基部12的两端的两个竖直延伸的柱状端部13。如图5、6、11和12所示,所述插槽11包括形成在所述基部12中的水平插槽111和形成在所述柱状端部13中的竖直插槽112。所述电子卡200的底边201适于插入到所述水平插槽111中,所述电子卡200的侧边202适于插入到所述竖直插槽112中。

如图5、6、11和12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一对退卡机构10分别安装在所述本体1的两个竖直延伸的柱状端部13上;在每个所述柱状端部13中形成有与所述垂直插槽112连通的容纳腔14,所述插舌部件51、所述主体部3可移动地被容纳在所述容纳腔14中。在容纳腔14的侧壁上形成有枢转孔15,杠杆机构6的枢轴61装配在枢转孔15中。位于驱动部52下部的第一悬臂54的下端与容纳腔14的侧壁的上缘对齐,以便如图12所示,在驱动部52被按压的情况下,第一悬臂54抵靠在容纳腔14的侧壁的上缘上,从而防止主体部被过渡按压。

如图5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驱动部52的顶面上形成防滑沟槽522。如图6和1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竖直插楷1.12具有朝外逐渐增大的喇叭形入口1121,以便引导电子卡200的侧部边缘202顺利地插入到竖直插槽112中。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插拔电子卡200的操作过程。

如图2-8所示,将电子卡200插入到卡缘连接器100中,使得电子卡200处于安装位置。在此情况下,电子卡200的电触点204与本体1中的两排导电端子分别电连接。在插入电子卡200的过程中,电子卡200的底边201会在插入方向上顶推杠杆机构6的从动端63,使得杠杆机构6绕图4所示的顺时针方向旋转,直至旋转件300旋转到图8所示的锁定位置;同时,杠杆机构6的驱动端62的在与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上顶推主体部3,并且弹性复位部件53将插舌部件51保持在未被按压的状态。此时,如图8所示,弹性复位部件53处于为被压缩的自然状态,主体部3处于保持状态,并且没有向杠杆机构6施加压力;插舌部件51没有驱动弹性锁定件41,弹性锁定件41结合在电子卡200的缺口203中,使得电子卡处于锁定状态,从而可以防止将电子卡200从卡缘连接器100的本体1中拔出。

如图9-14所示,如果需要将电子卡拔出,在插入方向上按压驱动部52,驱动部52首先对抗弹性复位部件53的弹力驱动插舌部件51向下移动,如图14所示,插舌部件51的楔形部511驱动弹性锁定件41在垂直于电子卡200的厚度的方向上向外偏移,使得弹性锁定件41离开缺口203,从而解除对电子卡的锁定,允许电子卡200在卡缘连接器100中移动。

之后,如图15和16所示,继续按压驱动部52,按压部52将驱动主体部3在插入方向上移动,主体部3的下端驱动杠杆机构6的驱动端,使得杠杆机构6在图16所示的逆时针方向上绕枢轴61转动。这样,杠杆机构6的从动端63驱动电子卡200的底边201在与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向上的方向)上移动。

之后,如图17和18所示,移除施加在驱动部52上的按压力,驱动部52将在弹性复位部件53的驱动下在向上的方向上移动。此时,可以手持电子卡将电子卡200从卡缘连接器100拔出。

在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各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用于解锁的驱动件沿与电子卡的插拔方向一致的竖直方向移动,因此,整个锁定装置占用的本体外部的空间非常小。此外,由于可通过沿竖直方向按压驱动件使锁定装置解锁,因此,解锁操作非常方便。该卡缘连接器的用户容易实现自动化插拔电子卡及对电子卡执行测试操作。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面所描述的实施例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各种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结构在不发生结构或者原理方面的冲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自由组合。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附图中公开的实施例旨在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一种限制。

虽然本总体发明构思的一些实施例已被显示和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背离本总体发明构思的原则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以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应注意,措词“包括”不排除其它元件或步骤,措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另外,权利要求的任何元件标号不应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