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线铜脚自动打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0783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源线铜脚自动打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源线铜脚自动打端装置,具体是一种具有三插铜脚的电源线铜脚自动打端装置,属于插头自动化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三插铜脚压接的工艺中,压接的一般方法是:员工拿起一个铜脚,将线的铜丝先穿入铜脚,再将铜脚置入铜脚刀模的定位槽,然后通过端子机带动铜脚刀模对铜脚进行压接,最后将压接好的铜脚从定位槽中取出。例如申请公布号CN103972767A的专利文献公布的一种带塑料体电源线插头零件用的自动传送和铆压装置,该装置包括端子机、送料装置、铆压装置、电气装置、感应探头和脚踏开关,所述送料装置包括振动盘、与振动盘出料口连接的送料导轨和与送料导轨连接的可移动的送料底座,所述铆压装置包括上模座、与上模座连接的上铆压刀模、下模座、与下模座连接的下铆压刀模以及与下铆压刀模连接的挡块,所述电气装置包括可编程控制器PLC,分别与可编程控制器PLC连接的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

由于三插铜脚的E线和L线、N线的压接方向不一样,压接方向如图1所示,E线和L线、N线的压接要分开,因此以上的压接操作需要进行两次。以中国国标的三插10A铜脚为例,在压接时第一个员工先将E线铜丝穿入铜脚,再将线和铜脚沿垂直方向放入E线刀模,压接完后取出,然后换到下一个工位,另一个员工将L线、N线穿入铜脚,将线和铜脚沿水平方向放入L线、N线刀模进行压接。可见,对三插铜脚的压接需要占用两台端子机、两套铜脚刀模和两位操作人员。这样的生产工艺很难做到既经济又效率的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源线铜脚自动打端装置,该装置实现对三插铜脚一次性的连续、自动压接。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源线铜脚自动打端装置,包括推料装置、上压接体和下压接体,所述下压接体位于上压接体的下方,所述推料装置位于下压接体边。

所述推料装置包括推料动力装置和置料块,所述置料块与推料动力装置连接,推料动力装置推动置料块运动,所述置料块的前端面上具有第一置物槽和第二置物槽,第一置物槽、第二置物槽在置料块的前端面上下分布,所述第一置物槽用于放置铜内架的第一铜脚和第二铜脚,所述第二置物槽用于放置铜内架的第三铜脚;所述推料动力装置为气缸,所述置料块安装在气缸的活塞杆上。

所述上压接体包括上安装块、左压块、右压块和上刀片,左压块、右压块和上刀片安装在上安装块的底部,所述上刀片位于左压块和右压块之间,所述上安装块安装在导杆上,所述上安装块在动力装置的带动下沿导杆上下运动,所述导杆安装在下压接体上;所述左压块、右压块的下端内侧均设置有斜边;

所述下压接体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上安装有导杆、左滑块、右滑块、下刀片和进料装置,所述下刀片安装在左滑块和右滑块之间,所述下刀片位于上刀片下方,所述左滑块位于左压块下方,所述右滑块位于右压块下方,所述下刀片的中部具有竖向槽,所述竖向槽将下刀片的上底面分割为左压接面和右压接面;所述下刀片上设置有横向槽,所述竖向槽将横向槽分割为左右两个部分;所述左滑块、右滑块的上端外侧均设置有斜边,左压块下端内侧的斜边与左滑块上端外侧的斜边对应,右压块下端内侧的斜边与右滑块上端外侧的斜边对应;所述左滑块与下刀片之间安装有左弹性装置和左刀片,左滑块向右运动时推动左刀片在下刀片的横向槽内向右运动,所述左弹性装置可使左滑块向左移动;所述右滑块与下刀片之间安装有右弹性装置和右刀片,右滑块向左运动时推动右刀片在下刀片的横向槽内向左运动,所述右弹性装置可使右滑块向右移动。作为优选,所述左弹性装置、右弹性装置均为弹簧。

为了便于穿线,在所述下刀片前端,所述安装底座上安装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上具有第一定位块、第二定位块和第三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块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三定位块上开设有第三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第三定位孔的位置分别与铜内架的第一铜脚、第二铜脚、第三铜脚对应,所述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第三定位孔上均具有进出线的缺口。

为了对左滑块、右滑块的移动进行限制,所述左滑块边安装有限制左滑块向左移动的左限位块,所述右滑块边安装有限制右滑块向右移动的右限位块。具体地,所述左滑块下底面具有左突出块,所述左限位块安装在左突出块边限制左滑块向左移动;所述右滑块下底面具有右突出块,所述右限位块安装在右突出块边限制右滑块向右移动。

所述进料装置包括挡块装置和进料槽,所述挡块装置和进料槽位于置料块和下刀片之间,所述进料槽的形状与铜内架的外形对应。所述挡块装置包括竖向挡块,所述竖向挡块位于置料块的前端面处,用于挡住置料块上的铜内架,所述竖向挡块通过弹性装置安装在顶板的底部,所述弹性装置为扭簧。所述顶板通过安装架安装在安装底座上,所述置料块上的铜内架被推送分别通过挡块装置和进料槽到达下刀片处的压接位置;所述置料块向下刀片移动推动竖向挡块时,竖向挡块倾斜使置料块及置料块上的铜内架通过,所述置料块返回时,竖向挡块使铜内架脱离置料块后恢复竖向状态。

本发明的电源线铜脚自动打端装置还包括振动盘,所述振动盘通过导料带输送铜内架,所述导料带的尾端出料口与置料块的第一置物槽、第二置物槽对应。所述导料带上设置有第一传感器,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导料带上是否有铜内架;所述下刀片边设置有第二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下刀片上是否有铜内架。

本发明的装置只需要一台设备、一位操作人员就可以完成整个压接过程,将分为两个方向的E线压接工位和L线、N线压接工位合并成一个工位,实现对三插铜脚一次性的连续、自动压接,简化三插铜脚的压接。

附图说明

图1为三插铜脚及压接方向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装置的整体构造图。

图3为送料压接系统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压接部分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推料装置和挡块装置在挡料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6为推料装置和挡块装置在推料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7为铜脚压接前状态示意图。

图8为铜脚压接时状态示意图。

图9为推料和压接部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2所示,一种电源线铜脚自动打端装置,包括端子机1、振动盘2、控制系统4和送料压接系统5。控制系统4可以单独对推料装置7进行调节,这样可以方便对个别卡料的情况进行调试。振动盘2安装在框架3上,所述振动盘2通过导料带9(如图3所示)输送铜内架(铜内架上具有铜脚)。

如图3-9所示,送料压接系统5包括推料装置7、上压接体6和下压接体8,所述下压接体8位于上压接体6的下方,所述推料装置7位于下压接体8边。

所述推料装置7包括推料动力装置和置料块33,所述置料块33与推料动力装置连接,推料动力装置推动置料块33运动,所述置料块33的前端面上具有第一置物槽34和第二置物槽35,第一置物槽34、第二置物槽35在置料块33的前端面上下分布,所述第一置物槽34用于放置铜内架的第一铜脚和第二铜脚,所述第二置物槽35用于放置铜内架的第三铜脚;所述推料动力装置为气缸32,所述置料块33安装在气缸32的活塞杆上。

如图4所示,所述上压接体6包括上安装块、左压块13、右压块21和上刀片12,左压块13、右压块21和上刀片12安装在上安装块的底部,所述上刀片12位于左压块13和右压块21之间,所述上安装块安装在导杆上,所述上安装块在动力装置的带动下沿导杆上下运动,所述导杆安装在下压接体8上;所述左压块13、右压块21的下端内侧均设置有斜边;

所述下压接体8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上安装有导杆、左滑块15、右滑块23、下刀片18和进料装置,所述下刀片18安装在左滑块15和右滑块23之间,所述下刀片18位于上刀片12下方,所述左滑块15位于左压块13下方,所述右滑块23位于右压块21下方,所述下刀片18的中部具有竖向槽,所述竖向槽将下刀片18的上底面分割为左压接面和右压接面,即形成L线铜脚、N线铜脚的压接面。

所述下刀片18上设置有横向槽,所述竖向槽将横向槽分割为左右两个部分;所述左滑块15、右滑块23的上端外侧均设置有斜边,左压块13下端内侧的斜边与左滑块15上端外侧的斜边对应,右压块21下端内侧的斜边与右滑块23上端外侧的斜边对应;所述左滑块15与下刀片18之间安装有左弹性装置和左刀片14,左滑块15向右运动时推动左刀片14在下刀片18的横向槽内向右运动,所述左弹性装置可使左滑块15向左移动;所述右滑块23与下刀片18之间安装有右弹性装置和右刀片22,右滑块23向左运动时推动右刀片22在下刀片18的横向槽内向左运动,所述右弹性装置可使右滑块23向右移动。作为优选,所述左弹性装置、右弹性装置均为弹簧17、18。

为了便于穿线,在所述下刀片18前端,所述安装底座上安装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上具有第一定位块26、第二定位块28和第三定位块20,所述第一定位块26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27,所述第二定位块28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29,所述第三定位块20上开设有第三定位孔30,所述第一定位孔27、第二定位孔29、第三定位孔30的位置分别与铜内架的第一铜脚、第二铜脚、第三铜脚对应,所述第一定位孔27、第二定位孔29、第三定位孔30上均具有进出线的缺口。

为了对左滑块15、右滑块23的移动进行限制,所述左滑块15边安装有限制左滑块15向左移动的左限位块16,所述右滑块23边安装有限制右滑块23向右移动的右限位块24。具体地,所述左滑块15下底面具有左突出块,所述左限位块16安装在左突出块边限制左滑块15向左移动;所述右滑块23下底面具有右突出块,所述右限位块24安装在右突出块边限制右滑块23向右移动。

如图5、6所示,所述进料装置包括挡块装置和进料槽,所述挡块装置和进料槽位于置料块33和下刀片18之间,所述进料槽的形状与铜内架的外形对应,便于铜内架的推送的同时,保持铜内架位置的稳定性,在压接前不需要在对铜内架的位置进行校正。所述挡块装置包括竖向挡块31,所述竖向挡块31位于置料块33的前端面处,用于挡住置料块33上的铜内架,所述竖向挡块31通过弹性装置安装在顶板的底部,所述弹性装置为扭簧。所述顶板通过安装架安装在安装底座上,所述置料块33上的铜内架被推送分别通过挡块装置和进料槽到达下刀片18处的压接位置;所述置料块33向下刀片18移动推动竖向挡块31时,竖向挡块31倾斜使置料块33及置料块33上的铜内架通过,所述置料块33返回时,竖向挡块31使铜内架脱离置料块后恢复竖向状态。

所述振动盘2通过导料带9输送铜内架,所述导料带9的尾端出料口与置料块33的第一置物槽34、第二置物槽35对应。所述导料带9上设置有第一传感器11(如图3所示),第一传感器11用于检测导料带9上是否有铜内架;所述下刀片18边设置有第二传感器10,第二传感器10用于检测下刀片18上是否有铜内架。

本发明装置的工作流程如下:

第一个过程(图9中A向箭头):在铜内架到达压接位置之前,铜内架先经过振动盘2的作用沿导料带9滑向端子机1。振动盘2通过导料带9上第一传感器10(如红外感应头)的反馈信息进行开启和停止的控制,当导料带9上的铜内架数量低于第一传感器10时振动盘2运行,高于第一传感器10则停止。

第二个过程(图9中B向箭头):铜脚沿导料带9滑到处于待送料状态的推料装置7上,具体是铜内架滑向导料带9尾端的置料块33,进入置料块33的第一置物槽34和第二置物槽35,第一置物槽34用于放置铜内架的第一铜脚、第二铜脚(即L线铜脚、N线铜脚),所述第二置物槽35用于放置铜内架的第三铜脚(即E线铜脚)。通过第二传感器11(如红外感应头)确认前端压接位置没有铜内架的情况下,推料装置7的气缸会将铜内架推到压接位置。在推料装置上方安装的挡块装置在处于待送料状态时合紧状态,如图5所示,此时挡块装置的竖向挡块31会抵住处在推料装置7上铜内架的后端面,防止处于推料装置7上的铜内架受导料带9上铜内架的挤压而出现错位的情况。在推料装置7推料时竖向挡块31受挤压处于打开状态,如图6所示,压接完后推料装置回退过程中通过竖向挡块31的回弹力可以帮助铜内架脱离推料装置7,方便员工取出。

第三个过程:铜内架被送到压接位置,此时压接部位图如图7所示。在端子机1(即动力装置)的驱动下上刀片12和左压块13、右压块21向下移动,左压块13、右压块21与左右滑块15、23接触(斜面接触可以滑动),左滑块15、右滑块23分别在左压块13、右压块21的挤压下通过斜面将上下的作用力转换成左右的作用力,左滑块15、右滑块23向内侧移动,一同带动左刀片14、右刀片22进行铆合。此时上刀片12下行也将同时进行上下方向的铆合,这样便完成了对两个方向上的压接,如图8所示。

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凡是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