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极管制作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二极管导针排向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二极管,包括与引线以及包覆于针脚外部的壳体,引线的一端与PN结固定设置在一起,另一端延伸至壳体外部,在安装时,引线的伸出端与电路板固定连接在一起,为了更好的实现引线和PN结的接触,在引线的一端设有凸块。
在二极管的生产过程中,通常使用引脚排向机将二极管导针自动切落入石墨舟中,实现导针的排布,导针在石墨舟上排布完毕之后,将石墨舟从引脚排向机上取下,送入下一工序内加工,在引脚排向机上换上空的石墨舟即可再次实现引脚的排放,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引脚排向机,在使用中,存在以下问题,在进行石墨舟更换的时候,驱动装置会将石墨舟送到指定的位置,但是石墨舟运动时,当工作人员的手没有离开模具时,会很容易把手卡在模具和驱动装置上,严重时骨折;另外,由于排向机上没有设置任何抵接装置,在导向过程中导针上容易发生堆积现象,导致后续的导针无法进行排布,降低了设备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二极管导针堆积在设备上,从而避免设备瘫痪,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的二极管导针排向机。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二极管导针排向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依次相连的上料机、导料板、分料板、平振板和斜振板,斜振板的下方设有石墨舟,所述分料板的上端面与导料板的下端面连接,平振板的上端面与分料板的下端面连接,分料板上设有收料装置,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安装石墨舟的支撑装置。
采用了上述的方案,导针依次经过导料板、分料板、平振板,最终在斜振板上排列有序的安装入石墨舟内,在导针经过分料板上时,为防止导针堆积而无法有序的送入平振板和斜振板,可通过收料装置在分料板上来回移动将堆积的导针分散开来或收集重新装入上料机内,这样可以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
所述收料装置包括设置在分料板表面上方的盖板,盖板的两端与分料板的两侧通过滑动装置连接,分料板的两侧设有位于盖板下方的集料槽,优点是通过盖板可以使分料板上堆积的导针推入集料槽内,最终可以收集起来。
所述分料板两侧设有与滑动装置相适应的滑动槽,滑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滑动槽内的固定杆和滑轮,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盖板的内壁上,另一端与滑轮活动连接,优点是盖板能够在分料板上来回滑动,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驱动器、丝杆、支撑板、限位块和挡板,丝杆的一端与驱动器连接,另一端与限位块连接,支撑块套设在丝杆上并位于驱动器和限位块之间,挡板设置在斜振板出料口的两侧,优点是石墨舟可以放置在支撑板上,通过驱动器驱动丝杆转动,支撑板可以在丝杆上运动,使石墨舟与斜振板的出料口对应,以达到导针能够安装在石墨舟内,挡板能够固定石墨舟在支撑板上的位置,防止其发生偏移,造成导针无法装入石墨舟内,而限位块则是防止支撑块脱离丝杆。
所述支撑块上设有红外线发射器,驱动器上设有与发射器相对应的接收器以及与接收器相连的感应器,优点是在更换石墨舟时,人的手会挡住红外线发射器,这样接收器就无法接收发射器的红外线,而感应器就感应不到信号,驱动器就停止工作,直到人的手离开整个支撑装置,这样就能够防止设备将人的手卡住,非常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收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附图中,1为上料机,2为导料板,3为分料板,4为平振板,5为斜振板,6为石墨舟,7为盖板,8为集料槽,9为滑动槽,10为固定杆,11为滑轮,12为驱动器,13为限位块,14为丝杆,15为挡板,16为支撑板,17为发射器,18为接收器,19为感应器,20为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二极管导针排向机,包括机架20,机架20上设有依次相连的上料机1、导料板2、分料板3、平振板4和斜振板5,斜振板5的下方设有石墨舟6,所述分料板3的上端面与导料板2的下端面连接,平振板4的上端面与分料板3的下端面连接,分料板上设有收料装置,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安装石墨舟的支撑装置。
收料装置包括设置在分料板3表面上方的盖板7,盖板7的两端与分料板3的两侧通过滑动装置连接,分料板3的两侧设有位于盖板7下方的集料槽8,优点是通过盖板可以使分料板上堆积的导针推入集料槽内,最终可以收集起来。
分料板3两侧设有与滑动装置相适应的滑动槽9,滑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滑动槽9内的固定杆10和滑轮11,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盖板的内壁上,另一端与滑轮活动连接,优点是盖板能够在分料板上来回滑动,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支撑装置包括驱动器12、丝杆14、支撑板16、限位块13和挡板15,丝杆14的一端与驱动器12连接,另一端与限位块13连接,支撑块16套设在丝杆14上并位于驱动器和限位块之间,挡板设置在斜振板出料口的两侧,优点是石 墨舟可以放置在支撑板上,通过驱动器驱动丝杆转动,支撑板可以在丝杆上运动,使石墨舟与斜振板的出料口对应,以达到导针能够安装在石墨舟内,挡板能够固定石墨舟在支撑板上的位置,防止其发生偏移,造成导针无法装入石墨舟内,而限位块则是防止支撑块脱离丝杆。
支撑块16上设有红外线发射器17,驱动器12上设有与发射器17相对应的接收器18以及与接收器相连的感应器19,优点是在更换石墨舟时,人的手会挡住红外线发射器,这样接收器就无法接收发射器的红外线,而感应器就感应不到信号,驱动器就停止工作,直到人的手离开整个支撑装置,这样就能够防止设备将人的手卡住,非常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