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缆连接器,尤其是一种与对接连接器电性导通的线缆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第CN2697893Y公告号专利公开了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该线缆连接器组件包括盖体、线缆连接模块及基部等,其中盖体及基部均由诸如铝合金等金属材料压铸形成,而线缆模块包括八根导线组成的线缆、印刷电路板等,导电端子的尾部需要焊接至印刷电路板的前端,再电性导通至线缆。目前业界的线缆连接器组件通过电路板转接后再焊接导线,存在着结构复杂、制造工艺繁琐及成本较高等问题。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良的线缆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线缆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线缆连接器用以与对接连接器电性导通,包括:绝缘座;配置于所述绝缘座内的端子组,所述端子组包括复数个第一导电端子和复数个第二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具有一第一主体部,所述第一主体部向前形成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具有一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二主体部向前延伸形成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用以与所述对接连接器电性接触;所述第一主体部向后延伸形成第一尾部,所述第一尾部向下形成第一导接部,所述第二主体部向后延伸形成第二焊接端,所述第一导接部与所述第二焊接端电性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线缆连接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线缆连接器通过第一导接部与第二焊接端电性接触,由第二焊接端直接焊接至线缆,省略了转接电路板,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工艺简单、低成本等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的部分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的部分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另一视角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绝缘座 1 端子组 2
前壳体 3 外壳 4
接地件 5 屏蔽件 6
焊料 7 固定部 61
弹臂 62 固定孔 63
第一绝缘本体 11 第二绝缘本体 12
第一导电端子 21 第二导电端子 22
第一主体部 211 第二主体部 221
第一接触部 212 第二接触部 222
第一导接部 213 导接孔 223
第一尾部 214 第二焊接端 224
顶壁 31 底壁 32
侧壁 33 第三收容孔 331
第一收容孔 311 第二收容孔 321
第一接地弹片 51 第二接地弹片 52
定位柱 123 配合孔 113
空腔 30 收容腔 4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到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方向用语,诸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用于参照随附图式的方向以利说明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除此之外,在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之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可实行为数众多的变更及修改,如此衍生出的实作范例也会落入本实用新型范畴中。
请分别参见图1-5,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用以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电性导通,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包括绝缘座1、配置于所述绝缘座1内的端子组2、围设于所述端子组2的前壳体3、包围所述前壳体3的外壳4、接地件5、屏蔽件6以及线缆(未图示)等。
如图3及图4所示,所述绝缘座1包括第一绝缘本体11和第二绝缘本体12,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朝向所述第二绝缘本体12的一侧设有两个配合孔113,所述第二绝缘本体12朝向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的一侧凸伸两个定位柱123。
所述端子组2包括复数个第一导电端子21和复数个第二导电端子22。其中,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和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1镶嵌成型,所述第二绝缘本体12和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镶嵌成型。
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1具有一第一主体部211,所述第一主体部211向前形成第一接触部212,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具有一第二主体部221,所述第二主体部221向前延伸形成第二接触部222,所述第一接触部212和所述第二接触部222于所述前壳体3的空腔30内上下弹动,所述第一接触部212和所述第二接触部222用以与所述对接连接器(未图示)电性接触。
所述第一主体部211向后延伸形成第一尾部214,所述第一尾部214向下冲压形成第一导接部213,所述第二主体部221向后延伸形成第二焊接端224,所述第一导接部213与所述第二焊接端224电性接触,所述第二焊接端224通过焊料7焊接至所述线缆(未图示)。
在本实施例中,圆形导接孔223设置于所述第二焊接端224上,所述第一导接部213穿过所述导接孔223焊接至所述第二焊接端224,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接部213也可以通过铆压导通至第二焊接端224,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接部213垂直于所述第二焊接端22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尾部214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主体部211的宽度,所述第二焊接端224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主体部221的宽度。
如图3、图4所示,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1和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部分收容于所述空腔30内,所述前壳体3的顶壁31设有贯穿的第一收容孔311,所述前壳体3的底壁32设有贯穿的第二收容孔321,所述前壳体3的侧壁33设有部分贯穿的第三收容孔331。
请同时参照图2、图3,所述外壳4形成收容腔40,所述前壳体3收容于所述收容腔40内。
如图4、图5所示,所述接地件5包括一对左右排列的第一接地弹片51和一对左右排列的第二接地弹片52,所述第一接地弹片51和所述第二接地弹片52分别收容于所述所述第一收容孔和311所述第二收容孔321内,且所述第一接地弹片51和所述第二接地弹片52分别进入所述空腔30内上下弹动,所述第一接地弹片51和所述第二接地弹片52相对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1和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更靠近所述空腔30的开口。
所述屏蔽件6为大致平板状,所述屏蔽件6包括固定部61以及自所述固定部61两侧分别向前延伸的弹臂62,其中所述固定部61位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和所述第二绝缘本体12之间,所述弹臂62配置于所述第三收容孔331内且进入所述空腔30内侧向弹动,所述固定部61设有两个定位孔63,所述定位柱123穿过所述定位孔63进入所述配合孔113。
本实用新型的线缆连接器通过第一导接部213与所述第二焊接端224电性接触,直接由第二焊接端224通过焊料7焊接至所述线缆(未图示),省略了采用电路板进行转接,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工艺简单,且具有低成本等优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将优选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应当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改变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核心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