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电流电压互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6831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电流电压互感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压电流互感器,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电流电压互感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压电流互感器体积大、重量重、结构复杂、部件零散,安装组合十分不便,而且耐污染、耐潮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了上述问题的组合式电流电压互感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式电流电压互感器,包括硅橡胶的壳体,所述壳体底部设有工字钢底架,所述工字钢底架上设有紧固螺钉,所述紧固螺钉穿过工字钢底架与壳体底部紧固连接,所述工字钢底架上还设有对壳体进行定位的定位销,在所述壳体内的左右两边均设有一组电压/电流互感器,所述壳体顶部中心位置上设有伞塔,所述壳体顶部左右边分别竖直设有接线柱,所述接线柱、伞塔与壳体外形为防雨塔群,所述接线柱、伞塔与壳体一体成形,在壳体内浇注环氧树脂使壳体内电压/电流互感器形成一体。

作为优选,所述电压/电流互感器主要由电流互感器线圈、电流铁芯、电压铁芯和电压互感器线圈组成,电流互感器线圈与电压互感器线圈的电路连接成三相电流互感器和三相电压互感器。

作为优选,所述电流互感器线圈与电压互感器线圈均为两次绕组,电压互感器线圈的一次绕组V型接线,A、C相分别串接电流互感器,所述壳体侧面设有出线盒,所述出线盒内设有出线端子,所述出线端子与电流互感器线圈、电压互感器线圈的二次绕组输出端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伞塔顶端设有接线端子,接线柱顶端设有接线板,所述接线端子与接线板通过导线与电压/电流互感器导通。

作为优选,所述伞塔内设有熔断器,所述接线端子通过熔断器与电压互感器线圈导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壳体内采用户内环氧树脂浇注全封闭式结构,结构连接稳固、无油污外、绝缘效果好,壳采用橡胶具有很好的防水、防开胶老化、防紫外线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具有性能好、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适用于供额定频率为50Hz,额定电压为10kV及以下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的电力系统中做电压、电能测量和继电保护用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壳体;2、工字钢底架;3、定位销;4、接线柱;5、接线板;6、伞塔;7、接线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3,一种组合式电流电压互感器,包括硅橡胶的壳体1,所述壳体1底部设有工字钢底架2,所述工字钢底架2上设有紧固螺钉,所述紧固螺钉穿过工字钢底架2与壳体1底部紧固连接,所述工字钢底架2上还设有对壳体1进行定位的定位销3,在所述壳体1内的左右两边均设有一组电压/电流互感器,所述壳体1顶部中心位置上设有伞塔6,所述壳体1顶部左右边分别竖直设有接线柱4,所述接线柱4、伞塔6与壳体1外形为防雨塔群,所述接线柱4、伞塔6与壳体1一体成形,在壳体1内浇注环氧树脂使壳体1内电压/电流互感器形成一体。壳体1内采用户内环氧树脂浇注全封闭式结构,结构连接稳固、无油污外、绝缘效果好,壳采用橡胶具有很好的防水、防开胶老化、防紫外线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具有性能好、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适用于供额定频率为50Hz,额定电压为10kV及以下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的电力系统中做电压、电能测量和继电保护用的。

所述电压/电流互感器主要由电流互感器线圈、电流铁芯、电压铁芯和电压互感器线圈组成,电流互感器线圈与电压互感器线圈的电路连接成三相电流互感器和三相电压互感器。所述电流互感器线圈与电压互感器线圈均为两次绕组,电压互感器线圈的一次绕组V型接线,A、C相分别串接电流互感器,所述壳体1侧面设有出线盒,所述出线盒内设有出线端子,所述出线端子与电流互感器线圈、电压互感器线圈的二次绕组输出端连通。出线盒有利于出线端集中管理,避免偷电造成国家财产损失。

所述伞塔6顶端设有接线端子7,接线柱4顶端设有接线板5,所述接线端子7与接线板5通过导线与电压/电流互感器导通。所述伞塔6内设有熔断器,所述接线端子7通过熔断器与电压互感器线圈导通。

工作环境:

1.环境温度在-15℃至+40℃之间;

2.装置场所:户内。

3.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米(高海拔地区使用时请提供海拔高度);

4.本产品可在1.2倍额定电压因数下长期运行。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组合式电流电压互感器进行了详尽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对本实用新型的变更和改进将是可能的,而不会超出附加权利要求所规定的构思和范围,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