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薄膜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73833阅读:129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薄膜加热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新型薄膜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能量密度大,工作温度范围宽,放电平稳存储时间长,存储及循环使用时间长的优点,因此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电脑、汽车和手机等诸多电子技术领域。

但现有锂离子电池的制作工艺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现有的锂离子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之间采用聚乙烯或聚丙烯制成的绝缘隔膜。但由聚乙烯与聚丙烯的熔点都相对较低,因此在薄膜的制作过程中,现有设备难以实现对薄膜加热温度的精确控制,极易造成绝缘薄膜加热不充分或者过度加热导致薄膜融化的现象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薄膜加热装置。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薄膜加热装置,包括箱体、连接件、风箱、至少两个加热块以及至少两个滚轴;

其中,箱体的顶部与连接件的顶端连接;

连接件的底部设置有距离传感器,距离传感器的与风箱的上表面连接;

风箱的下表面等间距设置有至少两个加热块;

箱体底部等间距设置有至少两个滚轴,至少两个滚轴与至少两个加热块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加热块两侧设置有通风孔。

进一步地,加热块设置有卡扣。

进一步地,箱体底部前后两侧等间距设置有固定块,滚轴的轴心与固定块为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滚轴的圆周设置有橡胶面。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作的新型薄膜加热装置,利用连接件底部设置的距离传感器对风箱及加热块的距离进行检测,实现对绝缘薄膜充分加热的同时,防止风箱及加热快对绝缘薄膜进行过度加热以造成绝缘薄膜的融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薄膜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薄膜加热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薄膜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薄膜加热装置,包括箱体10、连接件20、风箱30、至少两个加热块40以及至少两个滚轴50;

其中,箱体10的顶部与连接件20的顶端连接;

连接件20的底部设置有距离传感器21,距离传感器21的底部与风箱30的上表面连接;

风箱30的下表面等间距设置有至少两个加热块40;

箱体10底部等间距设置有至少两个滚轴50,至少两个滚轴50与至少两个加热块40一一对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采用风箱30下表面等间距设置有3个加热块,进而箱体10下表面设置有3个滚轴50与风箱30相对应。值得注意的是,加热块40设置有卡扣。卡扣的位置设置于加热块与风箱之间,以保证风箱30与加热块的固定连接。

此外,箱体10底部前后两侧等间距设置有固定块11,滚轴50的轴心与固定块11为固定连接。也就是说,滚轴50两侧的轴心分别固定于箱体10底部前后两侧的固定块11之上,并且,当固定于不同的固定块50之后,本实施例所采用的3个滚轴50相互平行。

值得注意的是,滚轴50的外径设置有橡胶面。滚轴50采用橡胶面作为外径表面以保证绝缘薄膜60随滚轴滚动时不易被损坏。

进而,新型薄膜加热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当绝缘薄膜60被传送至新型薄膜加热装置后,风箱30以及加热块40在连接件20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并且,连接件20底部设置的距离传感器21对风箱30以及加热块40移动的距离进行测定,当移动距离达到既定的阈值,连接件20动作使风箱30以及加热块40停止移动。

之后,加热块40两侧设置有通风孔。风箱30通过通风孔向滚轴50上方的绝缘薄膜送风。同时,加热块40对绝缘薄膜提供热源,进而使绝缘薄膜能够充分加热。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