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钉式接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51593阅读:1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钉式接线端子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连接件,尤其涉及到一种螺钉式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接线端子是线路连接的重要元器件,目前,在线路连接中,有一种用于接线的螺钉式接线端子,此类端子包括螺钉、压板与底板,螺钉穿过压板拧紧,将压板压于底板,夹住导线,这种接线端子虽然结构简单,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螺钉直接穿设于夹紧部位,导线的放入会受到阻挡,导线的固定是依赖螺钉与压板之间形成的压力,当导线受到外界拉力或者螺钉出现松动时,导线容易出现脱落或连接固定不良现象,同时由于底板设置为平面,与导线接触面积较小,会造成导线接触不良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线稳定的螺钉式接线端子,其提高了接线端子的固定性能和接触性能。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螺钉式接线端子,包括端子本体和螺钉,所述端子本体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侧面设置有导线插口,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压板组件,所述压板组件包括两个复位弹簧和连接在所述复位弹簧上的压板,所述顶板上设置有螺孔,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呈开口状的弹性导体,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底板上且位于所述弹性导体的两侧,所述螺钉从所述顶板的上方螺接到所述螺孔,且所述螺钉的底端抵靠在所述压板上,所述压板位于所述弹性导体的上方,且受力能向下挤压所述弹性导体。

改进地,所述弹性导体包括一体设置的压线台和弹舌,所述压线台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弹舌设置在所述压板和所述压线台之间。压线台形成导线的支撑体,使导线受到的压力均匀,弹舌可以上下弹性运动,当松开螺钉时,弹舌恢复原状,弹性导体开口张开,方便导线拆卸和更换。

优选地,所述压线台与所述弹舌接触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弧形接触点。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增大导线与弹性导体的摩擦力和面积,提高端子的固定性能和接触性能。

作为改进地,所述压板的宽度小于所述容置腔的宽度,大于所述压线台的宽度,所述螺孔位于所述压板中心位置的上方。其好处在于当螺钉向下旋转使,使压板受力均匀,能竖直向下挤压弹舌,且能够完全使弹舌压住导线与导线台接触。

作为优选地,所述端子本体两侧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散热孔。导线通电流时,会产生热量,散热孔的设置利于热量的散发。

作为改进的方案,所述螺钉包括一体成型的螺接部和旋转操作部,所述螺接部固定在所述旋转操作部的下方,且所述旋转操作部绕所述螺钉的中心轴线均匀设置有多个内凹的弧形部。内凹的弧形部便于手指施力旋转,可以不借助工具就可以移动螺钉,方法简单可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外接导线插入插口,进入弹性导体内,螺钉通过下压压板,压板使开口状的弹性导体合拢,夹住外接导线,导线充满整个弹性导体内壁,使其相互间的接触面积达到最大化,提高了接触性能,省去了接线的步骤;螺钉通过压板压紧弹性导体,受力更加均匀,使螺钉不易松动,提高了固定性能;复位弹簧的弹性使压板与螺钉底部一直保持抵触,通过旋转螺钉可以调节压板和螺孔的距离,拧紧螺钉可对导线有较大的挤压力,使导线的固定更加牢靠,且当接线端子受力晃动时,复位弹簧的设置具有缓冲作用,不易使导线轻易掉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解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如图1至图3所示,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其包括端子本体1和螺钉2,端子本体1包括顶板11和底板12,顶板11和底板12之间形成有容置腔13,容置腔13的侧面设置有导线插口,容置腔13内设置有压板组件3,压板组件3包括两个复位弹簧31和连接在复位弹簧31上的压板32,顶板11上设置有螺孔111,底板12上设置有呈开口状的弹性导体4,复位弹簧31的一端固定在底板12上且位于弹性导体4的两侧,螺钉2从顶板11的上方螺接到螺孔111,且螺钉2的底端抵靠在压板32上,压板32位于弹性导体4的上方,且受力能向下挤压弹性导体4。

弹性导体4包括一体设置的压线台41和弹舌42,压线台41固定在底板12上,弹舌42设置在压板32和压线台41之间。

压线台41与弹舌42接触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弧形接触点411。

压板32的宽度小于容置腔13的宽度,大于压线台41的宽度,螺孔111位于压板32中心位置的上方。

端子本体1两侧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散热孔14。

螺钉2包括一体成型的螺接部21和旋转操作部22,螺接部21固定在旋转操作部22的下方,且旋转操作部22绕螺钉2的中心轴线均匀设置有多个内凹的弧形部23。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