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直流电源的电源连接结构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直流电源的电源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直流电源大都采用通用型插座,因其可以与各种通用型的电源插头相适配,被广泛运用。公知的直流电源插座的插孔一般为光滑的圆筒,插接十分方便。
然而这种通用型的插座与插头的电源连接的结构存在容易混接的问题。由于不同的直流电源,其对应电压大小各有差异。用户在使用的时候,因不能快速分辨其产品的电源插头与直流电源插座的电压是否相互匹配,或者是忘记检查其插头和插座对应的电压大小,因此经常会把不同产品的的电源插头混插到与之不相匹配的直流电源插座上,从而导致电路板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直流电源的电源连接结构,防止用户将不同的直流电源的插座与插头混插,以保护电路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直流电源的电源连接结构,该电源连接结构包括:用于输出直流电源并呈圆柱状设置的插孔,以及与插孔适配并电连接的插头,该插头可插入至插孔内。其中,插孔内壁设有至少一凸起部,插头的外壁对应凸起部的位置设有与凸起部适配的凹槽,且凹槽沿插头的轴向方向由插头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优选地,插孔的内壁设有两个凸起部,插头外壁设有两与两凸起部位置一一对应且形状适配的凹槽。
优选地,凸起部为设在插孔内壁并沿插孔的轴向方向设置的凸缘。
优选地,凸缘的径向截面呈半圆形。
优选地,凸缘靠近插孔的孔口的一端呈圆角设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在直流电源插座的插孔内壁与其适配的插头外壁之间设置特定的电源连接结构。该电源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凸起部,以及相对该凸起部形成嵌接关系的的凹槽,其中,凸起部设于插孔内壁,凹槽插头外壁。本实用新型直流电源的电源连接结构可以起防呆作用,防止用户将不同型号的插头与插座混接,从而保护电路板。同时,还可增加电源插座与插头之间的插接强度,避免插头意外松动,确保用电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具有本实用新型部分的电源连接结构的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立体图;
图3为具有本实用新型部分的电源连接结构的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立体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直流电源的电源连接结构。
参照图1至图4,图1为具有本实用新型直流电源的电源连接结构的电源连接装置图,2为图1的立体图,图3为具有本实用新型部分的电源连接结构的插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立体图。
如图2与图4所示,一种电源连接装置包括一具有绝缘外壳的的插座1以及与其适配的插头2。该插座1上设有用于输出直流电源并呈圆柱状设置的插孔11,该插头2与插孔11适配并电连接,该插头2可插入至插孔11内。
其中,该电源连接结构还包括:至少一设于插孔内壁12的凸起部13,以及设于插头外壁21并与每一凸起部13一一相对应的凹槽22。该凸起部13为设于插孔内壁12并沿插孔11的轴向方向设置的凸缘,该凹槽211沿插头211的轴向方向由插头2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应当说明的是,插孔内壁12上设置的凸起部211数量依具体的情况而定,在本实施例中,插孔内壁12上设置两凸起部131与凸起部132,相应的,与其适配的插头外壁21设置两凹槽221与凹槽222。用户在使用时,可通过转动插头2以快速调整凹槽221与凹槽222的相对与凸起部13的位置,至两凹槽221与凹槽222对准两凸起部131与凸起部132,即可完成相应的电源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之处在于:在直流电源插座的插孔内壁12与其适配的插头外壁21之间设置一种特定的电源连接结构。该电源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一凸起部13,以及相对该凸起部13形成嵌接关系的凹槽22,其中,该凸起部13设于插孔内壁12,该凹槽22设于插头外壁21。
本实用新型直流电源的电源连接结构可以起到防呆作用,防止用户将不同型号的插头与插座混插,达到保护电路板的作用。与此同时,还可增加插座与插头之间的插接强度,避免插头意外松动,确保用电安全。
进一步地,凸起部13的径向截面呈半圆形。具体的,该凸起部13可为半球状、半圆柱状等。在本实施例中,该凸起部13为沿插孔11的轴向方向设置的半圆柱状的凸缘。这种半圆柱状的凸缘可使得插头2与插孔内壁12的嵌接更加顺畅,提高插头2与插座1连接的顺滑度。
更进一步地,该凸起部13靠近插孔11的孔口的一端呈圆角设置。这样可减少凸起部13与插头2的凹槽22之间的磨损,以保护插座1与插头2之间的电源连接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