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裙边自动包侧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282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裙边自动包侧胶机,包括工作平台(1)及设置于工作平台(1)上的料带(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下料机构(4)、转盘机构(5)、压料及挡光机构(6)、脱胶机构(8)、贴胶机构(9)、间隙CCD扫描机构(10)、第一包胶机构(11)及第二包胶机构(12),其中,上述转盘机构(5)设置于料带(2)的侧部,上下料机构(4)设置于料带(2)与转盘机构(5)之间,以便将治具组件(A)在料带(2)与转盘机构(5)之间搬运;上述转盘机构(5)上逐次设有上下料工位(01)、对位扫描工位(02)、贴胶工位(03)、间隙扫描工位(04)、第一包胶工位(05)及第二包胶工位(06);上述上下料机构(4)、压料及挡光机构(6)、贴胶机构(9)、间隙CCD扫描机构(10)、第一包胶机构(11)及第二包胶机构(12)分别对应设置于上述上下料工位(01)、对位扫描工位(02)、贴胶工位(03)、间隙扫描工位(04)、第一包胶工位(05)及第二包胶工位(06)的外侧,以逐次进行上料、CCD对位、贴胶、CCD间隙扫描、第一次包胶、第二次包胶及下料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裙边自动包侧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盘机构(5)包括转盘(51)及治具支撑组件,其中,上述转盘(51)周缘沿圆周方向间隔设有上下料工位(01)、对位扫描工位(02)、贴胶工位(03)、间隙扫描工位(04)、第一包胶工位(05)及第二包胶工位(06);转盘(51)的下部设有分割器,分割器驱动转盘(51)旋转运动以便进行工位切换;上述治具支撑组件包括开治具部件(52)及夹治具部件(53),其中,上述夹治具部件(53)包括至少二个,夹治具部件(53)分别设置于上述上下料工位(01)、对位扫描工位(02)、贴胶工位(03)、间隙扫描工位(04)、第一包胶工位(05)及第二包胶工位(06)的外侧,以便将治具组件(A)夹紧固定;上述开治具部件(52)设置于转盘(51)的下部,并位于上下料工位(01)的下部,以便将上下料工位(01)处的夹治具部件(53)打开或关闭;

上述开治具部件(52)包括开治具汽缸(521)及开治具推块(522),其中,开治具汽缸(521)固定于转盘(51)的下部,且开治具汽缸(521)的输出端朝上下料工位(01)方向设置;上述开治具推块(522)设置于开治具汽缸(521)的输出端上,并经开治具汽缸(521)驱动作直线运动;

上述夹治具部件(53)包括夹治具固定座(531)、夹治具弹簧(532)、夹治具滑块(533)、夹治具活动座(534)、夹治具滑轨(535)及夹治具块(536),其中,上述夹治具滑轨(535)固定于转盘(51)的底部,夹治具滑块(533)可滑动地嵌设在夹治具滑轨(535)上;上述夹治具活动座(534)连接固定于夹治具滑块(533)的侧部;上述夹治具固定座(531)设置于夹治具滑块(533)的下方,夹治具固定座(531)与夹治具活动座(534)之间连接有夹治具弹簧(532);上述夹治具块(536)固定连接于夹治具活动座(534)上;开治具时,上述开治具推块(522)经开治具汽缸(521)驱动推动夹治具活动座(534)带动夹治具块(536)向外运动,夹治具弹簧(532)拉伸,以便取放治具组件(A);治具组件(A)取放后,开治具汽缸(521)带动开治具推块(522)回推,夹治具活动座(534)在夹治具弹簧(532)的反弹力作用下,带动夹治具块(536)往内侧方向运动,以便夹紧治具组件(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裙边自动包侧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治具组件(A)包括治具(A1)及设置于治具(A1)内的电池(A2),其中,上述治具(A1)包括治具本体(A11)、治具压盖(A12)、压盖连接块(A13)、压盖座(A14)、电池夹块(A15)、第一磁块(A16)及第二磁块(A17),其中,上述治具本体(A11)上开设有安装槽;上述压盖座(A14)固定设置于治具本体(A11)的安装槽内,压盖座(A14)内可滑动地插设有夹块推杆;压盖连接块(A13)设置于压盖座(A14)的外侧,并与安装槽的内壁可转动地连接,压盖连接块(A13)靠近压盖座(A14)的一侧面为凸面结构,该凸面结构抵住夹块推杆的一端;治具压盖(A12)的下端连接固定于压盖连接块(A13)上,并通过压盖连接块(A13)打开或关闭治具本体(A11)的安装槽;上述电池夹块(A15)连接固定于夹块推杆的另一端;治具压盖(A12)打开时,压盖连接块(A13)的凸面结构向外顶夹块推杆,夹块推杆将电池夹块(A15)向外推动,松开电池(A2);治具压盖(A12)下压电池(A2),压盖连接块(A13)的凸面结构向内侧方向离开夹块推杆,夹块推杆在安装于压盖座(A14)内的弹簧拉动下,带动电池夹块(A15)向内侧夹紧电池(A2)的侧面;上述第一磁块(A16)及第二磁块(A17)分别设置于治具本体(A11)与治具压盖(A12)上,治具压盖(A12)压紧电池(A2)时,第一磁块(A16)及第二磁块(A17)相互吸附,以固定治具压盖(A12);

所述的电池(A2)包括电池本体(A21)、电池裙边(A22)及绝缘胶(A23),其中,上述电池裙边(A22)设置于电池本体(A21)的侧部,并与电池本体(A21)之间留有间隙(A24),电池裙边(A22)与电池本体(A21)电连接,电池裙边(A22)为矩形片状结构,其外端为暴露在外的金属部,该金属部的上角处开有倒角;上述绝缘胶(A23)为箭头型片状结构,绝缘胶(A23)贴附于电池裙边(A22)金属部的外侧面上,绝缘胶(A23)包括作为箭头三条边的第一胶片部(A231)、第二胶片部(A232)及第三胶片部(A233),第一胶片部(A231)、第二胶片部(A232)及第三胶片部(A233)分别对应电池裙边(A22)前侧边、倒角边及上侧边,第二胶片部(A232)及第三胶片部(A233)经上述第一包胶机构(11)分别包覆于电池裙边(A22)的倒角边及上侧边,第一胶片部(A231)经上述第二包胶机构(12)包覆于电池裙边(A22)的前侧边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池裙边自动包侧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带(2)的外侧对应上下料工位(01)处设有挡料机构(3),挡料机构(3)将料带(2)上的治具组件(A)定位固定于上下料工位(01)的外侧,并通过上下料机构(4)将治具组件(A)搬运至上下料工位(01)上,经夹治具部件(53)夹紧固定,治具组件(A)通过转盘(51)旋转完成各工位的加工动作后,返回至上下料工位(01)处,经上下料机构(4)搬回至料带(2)上;

上述上下料机构(4)包括上下料支板(41)、上下料升降汽缸(42)、上下料导杆(43)、上下料升降板(44)、上下料旋转电机(45)、上下料支柱(46)、旋转臂(47)、夹料汽缸(48)及夹抓(49)其中,上述上下料支板(41)设置于工作平台(1)上,上下料升降汽缸(42)设置于上下料支板(41)上,且上下料升降汽缸(42)的输出轴穿过上下料支板(41)向上延伸;上述上下料导杆(43)可滑动地穿设在上下料支板(41)内,上下料升降板(44)固定于上下料导杆(43)的顶端,上下料升降汽缸(42)的输出轴连接固定在上下料升降板(44)的底部,并驱动上下料升降板(44)升降运动,通过上下料导杆(43)导向限位;上述上下料旋转电机(45)固定于上下料升降板(44)上,上下料旋转电机(45)的输出轴朝上方设置;上述旋转臂(47)固定于上下料旋转电机(45)的输出轴上,旋转臂(47)的两端下部分别设有夹料汽缸(48),夹料汽缸(48)的两输出端分别连接有夹抓(49);上下料旋转电机(45)驱动旋转臂(47)旋转运动,以便将治具组件(A)在料带(2)与上下料工位(01)之间搬运,夹料汽缸(48)驱动两夹抓(49)相对运动,以便夹紧或松开治具组件(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池裙边自动包侧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料及挡光机构(6)设置于上述对位扫描工位(02)的外侧,压料及挡光机构(6)的侧部设有对位CCD扫描机构(7),对位CCD扫描机构(7)包括二个CCD扫描摄像头,两CCD扫描摄像头水平设置,且摄像头的设置方向相反;治具组件(A)经上下料工位(01)运动至对位扫描工位(02)处时,经压料及挡光机构(6)向下压紧并向侧部贴紧后,经对位CCD扫描机构(7)扫描电池裙边(A22)的贴胶位置;

上述压料及挡光机构(6)包括压料及挡光支架(61)、挡光支板(62)、挡光汽缸(63)、挡光滑座(64)、挡光支座(65)、挡光滑轨(66)、挡光滑块(67)、挡光块(68)、挡光弹簧(69)、压料汽缸(610)及压料块(611),其中,上述压料及挡光支板(62)固定于工作平台(1)上;挡光支板(62)固定于压料及挡光支架(61)的侧部;上述挡光汽缸(63)固定于挡光支板(62)上,挡光汽缸(63)的输出端朝转盘(51)方向设置;上述挡光滑座(64)可滑动地嵌设在挡光汽缸(63)上,并与挡光汽缸(63)的输出端连接,挡光汽缸(63)驱动挡光滑座(64)直线运动;上述挡光支座(65)设置于挡光滑座(64)上,挡光滑轨(66)设置于挡光支座(65)上,挡光滑块(67)可滑动地嵌设在挡光滑轨(66)上;上述挡光块(68)设置于挡光滑块(67)上,并通过挡光弹簧(69)连接于挡光支座(65)的内端壁上;挡光块(68)随挡光支座(65)运动至电池裙边(A22)的外侧,且挡光块(68)的端面贴紧电池裙边(A22)的前侧边,通过挡光弹簧(69)进行缓冲,防止压弯电池裙边(A22),以便进行挡光,使对位CCD扫描机构(7)扫描电池裙边(A22)的前侧边;上述压料汽缸(610)设置于压料及挡光支架(61)的侧壁上,且压料汽缸(610)的输出端朝下方设置,上述压料块(611)设置于压料汽缸(610)输出端的下部,压料汽缸(610)驱动压料块(611)压紧对位扫描工位处的治具组件(A)。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池裙边自动包侧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胶机构(8)设置于上述对位CCD扫描机构(7)的外侧,脱胶机构(8)的侧部设有贴胶机构(9),贴胶机构(9)对应设置于贴胶工位(03)的外侧;脱胶机构(8)上胶带(815)上粘附的绝缘胶(A23)经贴胶机构(9)吸附脱离后,贴胶机构(9)将绝缘胶(A23)搬运至对位CCD扫描机构(7)处对绝缘胶(A23)的贴附位置进行对位扫描,并将对位扫描后的绝缘胶(A23)粘附在贴胶工位(03)处电池裙边(A22)的贴胶位置;

上述脱胶机构(8)包括脱胶支架(81)、脱胶电机(82)、脱胶主动同步轮(83)、脱胶同步带(84)、脱胶被动同步轮(85)、脱胶传动轮(86)、脱胶废料卷(87)、脱胶料卷(88)、脱胶压带支板(89)、脱胶压带汽缸(810)、脱胶张紧部件(811)、第一脱胶张紧轮(812)、脱胶块(813)、第二脱胶张紧轮(814)及胶带(815),其中,上述脱胶支架(81)设置于工作平台(1)上,脱胶电机(82)设置于脱胶支架(81)的外侧面上,脱胶电机(82)的输出轴穿过脱胶支架(81)的侧壁向内侧延伸;上述脱胶主动同步轮(83)设置于脱胶电机(82)的内端部,脱胶被动同步轮(85)设置于脱胶主动同步轮(83)的侧部,脱胶传动轮(86)设置于脱胶被动同步轮(85)的侧部,脱胶同步带(84)套设于脱胶主动同步轮(83)、脱胶被动同步轮(85)及脱胶传动轮(86)之间,脱胶主动同步轮(83)通过脱胶同步带(84)带动脱胶被动同步轮(85)及脱胶传动轮(86)同步旋转运动;上述脱胶废料卷(87)及脱胶料卷(88)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上述脱胶支架(81)的外侧壁上,脱胶废料卷(87)与脱胶料卷(88)之间通过胶带(815)连接;脱胶废料卷(87)的转轴穿过脱胶支架(81)的侧壁与上述脱胶传动轮(86)连接,脱胶传动轮(86)带动脱胶废料卷(87)旋转运动,以便将胶带(815)从脱胶料卷(88)上拉出;上述脱胶压带支板(89)及脱胶压带汽缸(810)对应设置于上述脱胶料卷(88)的下方,脱胶料卷(88)上的胶带(815)经脱胶压带汽缸(810)与脱胶压带支板(89)之间的间隙向下穿入脱胶张紧部件(811)与第一脱胶张紧轮(812)之间的间隙中,以便张紧;上述脱胶块(813)设置于靠近脱胶支架(81)的侧边处,脱胶块(813)的侧面为水平面结构,上述胶带(815)贴紧脱胶块(813)的水平侧面向上延伸,并向下穿入第二脱胶张紧轮(814)的下部,经第二脱胶张紧轮(814)向上延伸卷绕在脱胶废料卷(87)上,胶带(815)的侧面上间隔贴附有至少二个绝缘胶(A23),贴胶机构(9)将绝缘胶(A23)在脱胶块(813)的水平侧面处从胶带(815)上吸附撕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池裙边自动包侧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贴胶机构(9)包括贴胶横向直线模组(91)、贴胶纵向直线模组(92)、贴胶支架(93)、贴胶升降直线模组(94)、贴胶升降滑块(95)、贴胶座(96)、贴胶头(97)、贴胶真空杆(98)、贴胶同步轮(99)、贴胶真空接头(911)、贴胶调整电机(910)及贴胶真空发生器(912),其中,上述贴胶横向直线模组(91)设置于工作平台(1)上,其上设置有贴胶纵向直线模组(92),并驱动贴胶纵向直线模组(92)横向直线运动;上述贴胶支架(93)设置于贴胶纵向直线模组(92)上,并经贴胶纵向直线模组(92)驱动沿纵向方向直线运动;上述贴胶升降直线模组(94)设置于贴胶支架(93)上,贴胶升降滑块(95)可滑动地嵌设在贴胶升降直线模组(94)上,贴胶升降直线模组(94)驱动贴胶升降滑块(95)升降运动,贴胶升降滑块(95)带动设置于其侧部的贴胶座(96)运动;上述贴胶真空杆(98)穿设在贴胶座(96)上,贴胶真空杆(98)的一端连接有贴胶头(97),另一端连接有真空接头(911),真空接头(911)与真空发生器(912)连接,以便使贴胶头(97)处产生负压,以吸附绝缘胶(A23);上述贴胶同步轮(99)设置于贴胶真空杆(98)上,贴胶同步轮(99)通过同步带与设置于其侧部的贴胶调整电机(910)的输出轴连接,贴胶调整电机(910)通过贴胶同步轮(99)驱动贴胶真空杆(98)旋转运动,以调整贴胶头(97)的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池裙边自动包侧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隙CCD扫描机构(10)设置于上述间隙扫描工位(04)的外侧,间隙CCD扫描机构(10)的CCD扫描摄像头朝下方设置,以便扫描贴胶后的电池裙边(A22)与电池本体(A21)之间的间隙(A24),以便设置于第一包胶工位(05)及第二包胶工位(06)外侧的第一包胶机构(11)及第二包胶机构(12)将绝缘胶(A23)包覆于电池裙边(A22)上;

上述第一包胶机构(11)包括第一包胶横向直线模组(111)、第一包胶纵向直线模组(112)、第一包胶纵向滑座(113)、第一包胶支架(114)、第一包胶升降直线模组(116)、第一包胶升降滑座(115)、第一包胶支座(117)及第一包胶头,其中,上述第一包胶横向直线模组(111)设置于工作平台(1)上,第一包胶纵向直线模组(112)设置于第一包胶横向直线模组(111)上,并经第一包胶横向直线模组(111)驱动而横向直线运动;上述第一包胶纵向滑座(113)可滑动地嵌设在第一包胶纵向直线模组(112)上,并经第一包胶纵向直线模组(112)驱动而纵向直线运动;上述第一包胶支架(114)设置于第一包胶纵向滑座(113)上,第一包胶升降直线模组(116)设置于第一包胶支架(114)的侧部;上述第一包胶升降滑座(115)可滑动地嵌设在第一包胶升降直线模组(116)上,并经第一包胶升降直线模组(116)驱动而升降运动;第一包胶支座(117)固定于第一包胶升降滑座(115)的侧部,并随第一包胶升降滑座(115)运动;上述第一包胶头固定于第一包胶支座(117)上,并随第一包胶支座(117)在水平方向和/或竖直方向运动,以便将绝缘胶(A23)的第二胶片部(A232)及第三胶片部(A233)包覆于电池裙边(A22)的倒角边及上侧边上;

上述第一包胶头包括第一包胶支板(118)、第一包胶板(119)及第一压胶组件,其中,上述第一包胶支板(118)固定于第一包胶支座(117)的端部,第一包胶板(119)设置于第一包胶支板(118)的下端,第一包胶板(119)的下端设有包倒角部(1111)及包上侧边部(1110),包倒角部(1111)与包上侧边部(1110)间隔设置,形成倒U型板状结构,且包倒角部(1111)的底面为与电池裙边(A22)的倒角部角度相同的倾斜平面,包上侧边部(1110)的底面为平面结构;包胶时,包倒角部(1111)与包上侧边部(1110)运动至第一包胶工位(05)处的绝缘胶(A23)的外侧,且包倒角部(1111)与包上侧边部(1110)的底面分别与电池裙边(A22)的倒角部及上侧边平齐,包倒角部(1111)与包上侧边部(1110)分别带动绝缘胶(A23)的第二胶片部(A232)及第三胶片部(A233)运动至间隙(A24)的正上方,再向下方运动使第二胶片部(A232)与第三胶片部(A233)贴附与电池裙边(A22)的内侧壁上,最后通过第一压胶组件从外侧抵压电池裙边(A22),使第二胶片部(A232)及第三胶片部(A233)将电池裙边(A22)的倒角部和上侧边包覆牢固;

上述第一压胶组件包括第一压胶支板(1112)、第一压胶接头(1113)、第一压胶推杆(1114)、第一压胶旋转座(1115)、第一压胶头(1116)、第一压胶弹簧(1117)及第一压胶座(1118),其中,上述第一压胶支板(1112)设置于第一包胶支板(118)的侧部,第一压胶接头(1113)设置于第一压胶支板(1112)上,其上端连接气压发生装置,下端连接有第一压胶推杆(1114),第一压胶接头(1113)通过气压驱动第一压胶推杆(1114)升降运动;上述第一压胶座(1118)设置于第一包胶板(119)的下部,上述第一压胶旋转座(1115)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压胶座(1118)上,第一压胶旋转座(1115)的上端延伸至第一压胶推杆(1114)的下方;上述第一压胶头(1116)可滑动地插设在第一压胶座(1118)的下部,第一压胶头(1116)与第一压胶座(1118)的端面之间套设有第一压胶弹簧(1117);第一压胶推杆(1114)下压第一压胶旋转座(1115),第一压胶旋转座(1115)绕第一压胶座(1118)旋转运动,其下端顶压第一压胶头(1116),使第一压胶头(1116)压紧电池裙边(A22)上包覆好的第二胶片部(A232)及第三胶片部(A23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池裙边自动包侧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包胶机构(12)包括第二包胶横向直线模组(121)、第二包胶纵向直线模组(122)、第二包胶纵向滑座(123)、第二包胶支架(124)、第二包胶升降直线模组(125)、第二包胶支座(126)及第二包胶头,其中,上述第二包胶横向直线模组(121)设置于工作平台(1)上,第二包胶纵向直线模组(122)设置于第二包胶横向直线模组(121)上,并经第二包胶横向直线模组(121)驱动而横向直线运动;上述第二包胶纵向滑座(123)可滑动地嵌设在第二包胶纵向直线模组(122)上,第二包胶支架(124)固定于第二包胶纵向滑座(123)上,第二包胶纵向直线模组(122)驱动第二包胶纵向滑座(123)带动第二包胶支架(124)纵向直线运动;上述第二包胶升降直线模组(125)设置于第二包胶支架(124)上,第二包胶支座(126)设置于第二包胶升降直线模组(125)的侧部,第二包胶升降直线模组(125)驱动第二包胶支座(126)升降运动;上述第二包胶头设置于第二包胶支座(126)上,并随第二包胶支座(126)运动,以便将绝缘胶(A23)的第一胶片部(A231)包覆于电池裙边(A22)的前侧边处;

上述第二包胶头包括第二包胶支板(127)、第二包胶板(128)及第二压胶组件,其中,上述第二包胶支板(127)设置于上述第二包胶支座(126)上,第二包胶板(128)设置于第二包胶支板(127)的下部,第二包胶板(128)为片状结构,第二包胶板(128)随第二包胶支板(127)运动至第二包胶工位(05)处的绝缘胶(A23)的外侧,直至第二包胶板(128)的侧面与电池裙边(A22)的前侧边平齐,第二包胶板(128)向电池本体(A21)方向运动至正对间隙(A24)处,再运动至间隙(A24)内,使第一胶片部(A231)包覆于电池裙边(A22)的前侧边处的内壁上,并经第二压胶组件将第一胶片部(A231)与电池裙边(A22)压紧;

上述第二压胶组件包括第二压胶支板(129)、第二压胶接头(1210)、第二压胶推杆(1211)、第二压胶旋转座(1212)、第二压胶头(1213)、第二压胶弹簧(1214)及第二压胶座(1215),其中,上述第二压胶支板(129)设置于上述第二包胶支板(127)的侧部,第二压胶接头(1210)设置于第二压胶支板(129)上,其上端连接气压装置,下端连接有第二压胶推杆(1211);上述第二压胶座(1215)设置于第二压胶支板(129)的下部,第二压胶旋转座(1212)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二压胶座(1215)的上部,第二压胶旋转座(1212)的上部延伸至第二压胶推杆(1211)的下方,第二压胶座(1215)的下部可滑动地插设有第二压胶头(1213),第二压胶头(1213)与第二压胶座(1215)的端面之间设有第二压胶弹簧(1214);压胶时,第二压胶推杆(1211)下压第二压胶旋转座(1212),第二压胶旋转座(1212)绕第二压胶座(1215)旋转运动,其下端顶压第二压胶头(1213),使第二压胶头(1213)将包覆在电池裙边(A22)前侧边处的第一胶片部(A231)与电池裙边(A22)压紧;包胶完成后的治具组件(A)运动至上下料工位(01)处,经上下料机构(4)搬运至料带(2)上,经料带(2)向后运输;

上述料带(2)上设有阻料汽缸(13),阻料汽缸(13)处对应设有CCD检测机构(14),上下料机构(4)从上下料工位(01)上搬运出的治具组件(A)经阻料汽缸(13)阻挡固定后,经CCD检测机构(14)进行检测,以筛选出不良品,并通过阻料汽缸(13)后端的不良品抓取机构(15)将不良品搬运至设置于料带(2)侧部的不良品料带(16)上,通过设置于不良品料带(16)外侧的推料汽缸(17)将不良品推集在一起;

上述不良品抓取机构(15)包括不良品抓取支杆(151)、不良品抓取支板(152)、不良品抓取汽缸(153)、不良品抓取滑座(154)、不良品抓取升降汽缸(155)、不良品夹料汽缸(156)及不良品夹抓(157),其中,上述不良品支杆(151)竖直设置于工作平台(1)上,不良品抓取支板(152)固定于不良品抓取支杆(151)上,不良品抓取支板(152)的侧部设有不良品抓取滑轨;上述不良品抓取滑座(154)可滑动地嵌设在不良品抓取滑轨上,不良品抓取汽缸(153)设置于不良品抓取滑座(154)的外侧,其输出端连接在不良品抓取滑座(154)上,以便驱动不良品抓取滑座(154)沿不良品抓取滑轨直线运动;上述不良品抓取升降汽缸(155)固定设置于不良品抓取滑座(154)上,且输出端朝下方设置;上述不良品夹料汽缸(156)设置于不良品抓取滑座(154)的输出端上,不良品夹料汽缸(156)的两个输出端上分别连接有不良品夹抓(157),不良品夹料汽缸(156)驱动两不良品夹抓(157)相对运动,以便夹紧或松开治具组件(A)。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