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继电器。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制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
现有的继电器大多采用快接端子与轭铁呈一体式结构,并采用铁质材料,在快接端子外电镀制成。但是这种结构过流能力差,导致产品性能差,而且长时间工作后,轭铁表面电镀会损坏,导致生锈,导致产品提取失效,使用寿命低。
而且动簧片均设置在最外侧,动簧片仅有其中一侧边与快接端子接触贴合,散热效果不好,当电流从动簧片经过时,会产生热量,过高的热量容易造成动簧片的烧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继电器,解决现有继电器性能差,产品使用寿命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继电器,包括外壳、底板、线圈组件、轭铁组件、静簧片、动簧片、铁芯、定位片;所述轭铁组件包括轭铁、接线端子,所述轭铁上至少设有2个铆合凸台;所述接线端子采用铜质材料,并设有与铆合凸台适配的第一铆合通孔;所述动簧片上设有与铆合凸台适配的第二铆合通孔;所述动簧片、接线端子依次铆合固定在轭铁上,所述动簧片设置于接线端子与轭铁之间。
所述铆合凸台设有2个,2个所述铆合凸台之间设有点焊凸点,所述轭铁与动簧片通过点焊凸点点焊固定。
所述接线端子侧边设有一激光点焊预留槽。
所述接线端子对应第一铆合通孔的外圈设有环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接线端子采用铜端子,不仅具有更好的过流能力,保证产品性能,而且不会出现生锈,使用寿命更高;
2、通过轭铁、动簧片、接线端子三者一体铆合结构,加工工艺简单,装配也非常方便
3、所述动簧片设置于接线端子与轭铁之间,使得动簧片两侧分别与接线端子、轭铁接触,接线端子与轭铁接触都能起到散热作用,相当于动簧片的散热面积增加一倍,大大提高了散热效果,从而有效避免动簧片烧损,提高使用性能,增加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继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继电器隐藏外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继电器轭铁组件及动簧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继电器轭铁组件及动簧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继电器轭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继电器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底板,3-线圈组件,4-轭铁组件,41-轭铁,411-铆合凸台,412-点焊凸点,42-接线端子,421-第一铆合通孔,422-激光点焊预留槽,423-环形凹槽,5-静簧片,6-动簧片,61-第二铆合通孔,7-铁芯,8-定位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继电器,包括外壳1、底板2、线圈组件3、轭铁组件4、静簧片5、动簧片6、铁芯7、定位片8;所述轭铁组件4包括轭铁41、接线端子42,所述轭铁41上至少设有2个铆合凸台411;所述接线端子42采用铜质材料,并设有与铆合凸台411适配的第一铆合通孔421;所述动簧片6上设有与铆合凸台411适配的第二铆合通孔61;所述动簧片6、接线端子42依次铆合固定在轭铁41上,所述动簧片6设置于接线端子42与轭铁41之间。
接线端子42采用铜端子,不仅具有更好的过流能力,保证产品性能要求,而且不会出现生锈问题,使用寿命更高;另外,通过轭铁41、接线端子42、动簧片6三者一体铆合结构,加工工艺简单,装配也非常方便;而且将所述动簧片6设置于接线端子42与轭铁41之间,能够使得动簧片6两侧分别与接线端子42、轭铁41接触,接线端子42与轭铁41接触都能起到散热作用,相当于动簧片6的散热面积增加一倍,大大提高了散热效果,从而有效避免动簧片6烧损,提高使用性能,增加使用寿命。
如图所示,所述铆合凸台411设有2个,2个所述铆合凸台411之间设有点焊凸点412,所述轭铁41与动簧片6通过点焊凸点412点焊固定。装配时,可以先通过点焊凸点412使动簧片6与轭铁41固定,使得动簧片6与轭铁41通过点焊加铆合的双重连接方式连接,比起直接用铆合的连接方式,更加有效地提升了导电导热性,降低产品的温升,提升产品使用寿命与产品使用性能。
如图所示,所述接线端子42侧边设有一激光点焊预留槽422,通过该激光点焊预留槽422也能够对接线端子42与动簧片6进行点焊,同样实现点焊加铆合的双重连接方式。
如图所示,所述接线端子42对应第一铆合通孔421的外圈设有环形凹槽423,用于提供铆压让位,铆压点置于环形凹槽423内,减少可能因铆压带来的不良效果。
实施例不应视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改进,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