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接器、插座和连接器组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3763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转接器、插座和连接器组合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组合,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转接器的用于连接两个电路板的连接器组合。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PCB(印刷电路板)对PCB的射频同轴连接器组合一般包括两个插座和一个转接器。每个插座一般包括一个筒状的外部端子、一个柱状的中心端子、一个绝缘体和一个绝缘壳体。中心端子设置在外部端子中,绝缘体设置在中心端子和外部端子之间,用于支撑中心端子和将中心端子与外部端子隔离开。外部端子被容纳和定位在绝缘壳体中。转接器一般包括一个筒状的外部导体、一个柱状的中心导体和一个绝缘体。中心导体设置在外部导体中,绝缘体设置在中心导体和外部导体之间,用于支撑中心导体和将中心导体与外部导体隔离开。

转接器的两端适于分别与两个插座对接。在现有技术中,转接器的一端与一个插座锁定接合,转接器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插座滑动接合。为了将转接器的一端与一个插座锁定接合,在现有技术中,通常有两者技术方案:

(1)一种方案是将转接器的绝缘体与一个插座的绝缘体以过盈配合的方式组装在一起,从而将转接器的一端与一个插座锁定在一起。这种方案的缺点是绝缘体与绝缘体之间的接合强度不够,不能提供足够的机械保持力,使得转接器的一端容易与插座分离。

(2)另一种方案是将转接器的筒状的外部导体(或称为金属壳体)与一个插座的外部端子以过盈配合的方式或者以弹性卡扣的方式组装在一起,从而将转接器的一端与一个插座锁定在一起。这种方案的缺点是转接器的筒状的外部导体与插座的外部端子之间的接触面积过大,影响连接器组合的互调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组合,其能够保证转接器的一端与插座可靠地锁定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连接器组合,其能够减少连接器组合的组成部件的数量。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连接器组合,其能够提高连接器组合的互调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组合,包括:转接器;和第一插座,适于被组装和锁定至所述转接器的一端上。所述转接器包括:筒状的外部导体;柱状的中心导体,设置在所述外部导体中;和绝缘体,设置在所述外部导体和所述中心导体之间,将所述外部导体和所述中心导体隔离开。所述第一插座包括:第一绝缘本体,适于插入到所述筒状的外部导体的一端中;筒状的第一外部端子,保持在所述第一绝缘本体上,适于与所述外部导体的一端电接触;和柱状的第一中心端子,保持在所述第一绝缘本体上,适于与所述中心导体的一端电接触。在所述中心导体和所述第一绝缘本体上形成有适于将所述中心导体和所述第一绝缘本体锁定在一起的锁定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锁定结构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绝缘本体上的弹性卡扣和形成在所述中心导体的一端的外壁上的一圈第一凸起部,所述弹性卡扣适于与所述第一凸起部接合在一起,以便将所述中心导体和所述第一绝缘本体锁定在一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弹性卡扣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主体部上的筒状延伸部和形成在所述筒状延伸部的内壁上的一圈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适于与所述第二凸起部接合在一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第一外部端子的一端上形成有至少一条轴向槽,所述至少一条轴向槽将所述第一外部端子的一端分成多瓣,使得所述第一外部端子的一端如同一个具有多瓣结构的弹性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第一外部端子的一端的外壁上形成有一圈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适于与所述外部导体的内壁滑动电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第一外部端子的另一端形成有平坦的焊接脚,所述焊接脚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底面露出,适于焊接至第一电路板的表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主体部的底部形成有多个弧形定位板,在所述弧形定位板和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主体部之间限定弧形定位槽,所述第一外部端子的筒状主体部适于被定位在所述弧形定位槽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中心导体的一端呈筒状,所述第一中心端子的一端插入所述中心导体的一端中,并与所述中心导体的一端的内壁滑动电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在所述中心导体的一端上形成有至少一条轴向槽,所述至少一条轴向槽将所述中心导体的一端分成多瓣,使得所述中心导体的一端如同一个具有多瓣结构的弹性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中心端子的另一端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底部伸出,适于插接到第一电路板上的插孔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器组合还包括适于组装至所述转接器的另一端上的第二插座。所述第二插座包括:第二绝缘本体,适于插入到所述筒状的外部导体的另一端中;筒状的第二外部端子,保持在所述第二绝缘本体上,适于与所述外部导体的另一端电接触;和柱状的第二中心端子,保持在所述第二绝缘本体上,适于与所述中心导体的另一端电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第二外部端子的一端上形成有至少一条轴向槽,所述至少一条轴向槽将所述第二外部端子的一端分成多瓣,使得所述第二外部端子的一端如同一个具有多瓣结构的弹性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第二外部端子的一端的外壁上形成有一圈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适于与所述外部导体的内壁滑动电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第二外部端子的另一端形成有平坦的焊接脚,所述焊接脚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的底面露出,适于焊接至第二电路板的表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中心导体的另一端呈筒状,所述第二中心端子的一端插入所述中心导体的另一端中,并与所述中心导体的另一端的内壁滑动电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在所述中心导体的另一端上形成有至少一条轴向槽,所述至少一条轴向槽将所述中心导体的另一端分成多瓣,使得所述中心导体的另一端如同一个具有多瓣结构的弹性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中心端子的另一端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的底部伸出,适于插接到第二电路板上的插孔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插座适于以滑动配合的方式组装至所述转接器的另一端上,使得所述第二插座可从所述转接器上直接拔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绝缘体包括设置在靠近所述中心导体的一端处的第一绝缘体和设置在靠近所述中心导体的另一端处的第二绝缘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器组合为射频同轴连接器组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转接器,其一端适于与一个插座对接,所述转接器包括:筒状的外部导体;柱状的中心导体,设置在所述外部导体中;和绝缘体,设置在所述外部导体和所述中心导体之间,将所述外部导体和所述中心导体隔离开。在所述中心导体的一端的外壁上形成有一圈凸起部,所述一圈凸起部适于与形成在所述插座的绝缘本体上的弹性卡扣接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插座,适于对接到一个转接器的一端上,所述插座包括:筒状的外部端子;柱状的中心端子,设置在所述外部端子中;和绝缘本体,设置在所述外部端子和所述中心端子之间,将所述外部端子和所述中心端子隔离开。在所述插座的绝缘本体上形成有弹性卡扣,所述弹性卡扣适于与形成在所述转接器的中心导体的一端的外壁上的一圈第一凸起部接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弹性卡扣包括形成在所述绝缘本体的主体部上的筒状延伸部和形成在所述筒状延伸部的内壁上的一圈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适于与所述第一凸起部接合在一起。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各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一插座的绝缘本体与转接器的中心导体锁定在一起,从而能够将转接器可靠地锁定至第一插座上。

此外,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前述一些实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插座中的任一个插座的外部端子和中心端子被直接保持在一个绝缘本体中,并且该绝缘本体可被直接容纳在转接器的外部导体中,从而无需为插座提供一个额外的绝缘壳体,减少了连接器组合的组成部件的数量。

此外,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前述一些实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插座中的任一个插座的外部端子仅通过一圈弧形凸起与转接器的外部导体的内壁滑动电接触,因此,减小了转接器的外部导体与插座的外部端子之间的电接触面积,提高了连接器组合的互调性能。

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实用新型有全面的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组合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显示图1所示的连接器组合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显示图2所示的连接器组合的中心导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显示图2所示的连接器组合的中心导体和锁定到中心导体的一端上的第一绝缘本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显示图4所示的中心导体和第一绝缘本体剖视图;

图6显示图2所示的连接器组合的第一插座的立体示意图;和

图7显示图2所示的连接器组合的第二插座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实用新型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图示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总体技术构思,提供一种连接器组合,包括:转接器;和第一插座,适于被组装和锁定至所述转接器的一端上。所述转接器包括:筒状的外部导体;柱状的中心导体,设置在所述外部导体;和绝缘体,设置在所述外部导体和所述中心导体之间,将所述外部导体和所述中心导体隔离开。所述第一插座包括:第一绝缘本体,适于插入到所述筒状的外部导体的一端中;筒状的第一外部端子,保持在所述第一绝缘本体上,适于与所述外部导体的一端电接触;和柱状的第一中心端子,保持在所述第一绝缘本体上,适于与所述中心导体的一端电接触。在所述中心导体和所述第一绝缘本体上形成有适于将所述中心导体和所述第一绝缘本体锁定在一起的锁定结构。

图1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组合10的立体示意图。

如图1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该连接器组合10可连接在第一电路板1和第二电路板2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图1所示的连接器组合10可以为射频同轴连接器组合,这样,射频信号可经由该连接器组合10从第一电路板1传输至第二电路板2。

图2显示图1所示的连接器组合10的纵向剖视图;图6显示图2所示的连接器组合10的第一插座100的立体示意图。

如图2和图6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该连接器组合10包括一个转接器和一个第一插座100。第一插座100适于被组装和锁定至转接器的一端上。

如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转接器主要包括筒状的外部导体310、柱状的中心导体320和绝缘体330。柱状的中心导体320设置在外部导体310中。绝缘体330设置在外部导体310和中心导体320之间,将外部导体310和中心导体320隔离开。绝缘体330用于支撑和定位中心导体320,使得中心导体320与外部导体310具有相同的轴线。

如图2和图6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插座100主要包括第一绝缘本体130、筒状的第一外部端子110和柱状的第一中心端子120。如图2所示,第一绝缘本体130适于插入到筒状的外部导体310的一端中。筒状的第一外部端子110保持在第一绝缘本体130上,并适于与转接器的外部导体310的一端电接触。柱状的第一中心端子120保持在第一绝缘本体130上,并适于与转接器的中心导体320的一端电接触。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6所示,在中心导体320和第一绝缘本体130上形成有适于将中心导体320和第一绝缘本体130锁定在一起的锁定结构。

图3显示图2所示的连接器组合的中心导体320的立体示意图;图4显示图2所示的连接器组合的中心导体320和锁定到中心导体320的一端321上的第一绝缘本体130的立体示意图;图5显示图4所示的中心导体320和第一绝缘本体130剖视图。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前述锁定结构可以包括形成在第一绝缘本体130上的弹性卡扣131、131a和形成在中心导体320的一端321的外壁上的一圈第一凸起部321a。前述弹性卡扣131、131a适于与第一凸起部321a接合,以便将中心导体320和第一绝缘本体130锁定在一起。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前述弹性卡扣131、131a包括形成在第一绝缘本体130的主体部上的筒状延伸部131和形成在筒状延伸部131的内壁上的一圈第二凸起部131a。第一绝缘本体130上的第二凸起部131a适于与中心导体320上的第一凸起部321a接合,以便将中心导体320和第一绝缘本体130锁定在一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实施例中,由于插座100的绝缘本体130一般由塑胶制成,其加工非常方便,因此,可以降低连接器组合的制造成本。如图2和图6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第一外部端子110的一端上形成有至少一条轴向槽110a,至少一条轴向槽110a将第一外部端子110的一端分成多瓣,使得第一外部端子110的一端如同一个具有多瓣结构的弹性指。

如图2和图6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第一外部端子110的一端的外壁上形成有一圈弧形凸起111,弧形凸起111适于与外部导体310的内壁滑动电接触。

如图2和图6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第一外部端子110的另一端形成有平坦的焊接脚112,焊接脚112从第一绝缘本体130的底面露出,适于焊接至第一电路板1的表面上(参见图1)。

如图2和、图4、图5和图6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第一绝缘本体130的主体部的底部形成有多个弧形定位板132,在弧形定位板132和第一绝缘本体130的主体部之间限定弧形定位槽132a,第一外部端子110的筒状主体部适于被定位在弧形定位槽132a中。

如图2、图3和图6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中心导体320的一端321呈筒状,第一中心端子120的一端插入中心导体320的一端321中,并与中心导体320的一端321的内壁滑动电接触。

如图2、图3和图6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可在中心导体320的一端321上形成有至少一条轴向槽301,至少一条轴向槽301将中心导体320的一端321分成多瓣,使得中心导体320的一端321如同一个具有多瓣结构的弹性指。

如图2和图6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中心端子320的另一端从第一绝缘本体130的底部伸出,适于插接到第一电路板1上的插孔中。

图7显示图2所示的连接器组合的第二插座200的立体示意图。

如图1、图2和图7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连接器组合10还包括适于组装至转接器的另一端上的第二插座200。该第二插座200适于以滑动配合的方式组装至转接器的另一端上,使得该第二插座200可从转接器上直接拔出。

图2和图7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二插座200主要包括第二绝缘本体230、筒状的第二外部端子210和柱状的第二中心端子220。第二绝缘本体230适于插入到筒状的外部导体310的另一端中。筒状的第二外部端子210保持在第二绝缘本体230上,并适于与转接器的外部导体310的另一端电接触。柱状的第二中心端子220保持在第二绝缘本体230上,并适于与转接器的中心导体320的另一端电接触。

图2和图7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第二外部端子210的一端上形成有至少一条轴向槽210a,至少一条轴向槽210a将第二外部端子210的一端分成多瓣,使得第二外部端子210的一端如同一个具有多瓣结构的弹性指。

图2和图7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第二外部端子210的一端的外壁上形成有一圈弧形凸起211,弧形凸起211适于与外部导体310的内壁滑动电接触。

图2和图7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第二外部端子210的另一端形成有平坦的焊接脚212,焊接脚212从第二绝缘本体230的底面露出,适于焊接至第二电路板2的表面上。

图2、图3和图7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中心导体320的另一端322呈筒状,第二中心端子220的一端插入中心导体320的另一端322中,并与中心导体320的另一端322的内壁滑动电接触。

图2、图3和图7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中心导体320的另一端322上形成有至少一条轴向槽302,至少一条轴向槽302将中心导体320的另一端322分成多瓣,使得中心导体320的另一端322如同一个具有多瓣结构的弹性指。

图2和图7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二中心端子320的另一端从第二绝缘本体230的底部伸出,适于插接到第二电路板2上的插孔中(参见图1)。

如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绝缘体330包括设置在靠近中心导体320的一端321处的第一绝缘体331和设置在靠近中心导体320的另一端322处的第二绝缘体332。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转接器,其一端适于与一个插座100对接,该转接器300主要包括:筒状的外部导体310;柱状的中心导体320,设置在外部导体310中;和绝缘体330,设置在外部导体310和中心导体320之间,将外部导体310和中心导体320隔离开。在中心导体320的一端321的外壁上形成有一圈凸起部321a,一圈凸起部321a适于与形成在插座100的绝缘本体130上的弹性卡扣131、131a接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插座,适于对接到一个转接器的一端上,该插座100主要包括:筒状的外部端子110;柱状的中心端子120,设置在外部端子110中;和绝缘本体130,设置在外部端子110和中心端子120之间,将外部端子110和中心端子120隔离开。在插座100的绝缘本体130上形成有弹性卡扣131、131a,该弹性卡扣131、131a适于与形成在转接器的中心导体320的一端321的外壁上的一圈第一凸起部321a接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该弹性卡扣131、131a包括形成在绝缘本体130的主体部上的筒状延伸部131和形成在筒状延伸部131的内壁上的一圈第二凸起部131a,第二凸起部131a适于与第一凸起部321a接合在一起。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面所描述的实施例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各种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结构在不发生结构或者原理方面的冲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自由组合。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是附图中公开的实施例旨在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虽然本总体实用新型构思的一些实施例已被显示和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背离本总体实用新型构思的原则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以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应注意,措词“包括”不排除其它元件或步骤,措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另外,权利要求的任何元件标号不应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