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用通信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2505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道用通信电缆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道用通信电缆。



背景技术:

由于地下勘探作业环境特殊,因而对于管道用通信电缆的技术要求极为严苛,管道用通信电缆也被称为特种电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通信电缆需要穿过通常为较长的90°的管道,并且管道直径略大于通信电缆的直径,因而要求通信电缆具有优异的强度及回弹性;其二,优良的耐高低温性能;其三,通信电缆在较深的地下环境使用,而地下环境较为潮湿,因此要求其具有极低的吸水率,以避免水分子侵袭内部的数据线对,造成对通信效果产生影响;其四,要求自重量轻且硬度高,但不失可弯曲效果,其五,管道用通信电缆一旦出现故障检修困难,检修成本高,其六,现有的通信电缆在架设过程中会经受多次扭转,由于通信电缆是由截面呈圆形或椭圆形的多圈层材料包裹电缆芯制成的,通信电缆在发生扭转时,内、外圈包裹层包裹层发生扭转程度不同转。通信电缆架设好后或一段时间后,因扭转程度不同而积蓄的扭转势能会导致通信电缆的接头不稳定,甚至接头断开脱落,使通信信号的传输中断。目前,如何在保证电线电缆的质量,同时在电缆有限的截面直径范围内布设更多的导体,从而降低管道电缆架设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实现保证质量的同时增加导体布设数量,达到降低管道电缆生产成本和架设成本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管道用通信电缆,采用如下解决方案:

一种管道用通信电缆,由内向外包括由复数个缆芯单元组成的缆芯、位于缆芯外的第一绕包层和位于第一绕包层外的护套层构成,还包括填充在第一绕包层与缆芯单元之间间隙的第一填充层,其特征在于:缆芯单元呈正六边形,缆芯单元包括最外层的第三绕包层和置于第三绕包层内的第二绕包层,所述第二绕包层内设有构成星绞四线组的外形呈正六边形的四根线芯、两根地线和一根中心加强件,所述第二绕包层内的空隙内填充有第二填充层,所述线芯包括导体和包覆在导体外且外形呈正六边形的被覆层。

所述缆芯由七个呈蜂巢式排布的缆芯单元构成。

所述线芯呈蜂巢式排布。

本实用新型,优化线芯截面和布设结构,增加线芯数量,正六边形的被覆层减少了被覆层用料,同时减小空隙也节约了填充层的用料,减少了缆芯中设置的由玻璃纤维丝集束构成的中心加强件数量,由于在缆芯单元结构优化,同时还能保证缆芯自重轻、硬度高和良好的回弹性,缆芯单元的模块化布设达到 同等截面积内布设多个线芯的目的,藉以降低电缆制造成本和架设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缆芯单元的截面结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管道用通信电缆,由内向外包括由复数个缆芯单元11组成的缆芯1、位于缆芯外的第一绕包层2和位于第一绕包层2外的护套层3构成,还包括填充在第一绕包层2与缆芯单元11之间间隙的第一填充层4,其特征在于:缆芯单元11呈正六边形,缆芯单元11包括最外层的第三绕包层115和置于第三绕包层内的第二绕包层114,所述第二绕包层114内设有构成星绞四线组的外形呈正六边形的四根线芯111、两根地线112和一根中心加强件113,所述第二绕包层114内的空隙内填充有第二填充层116,所述线芯111包括导体117和包覆在导体117 外且外形呈正六边形的被覆层118。

所述缆芯1由七个呈蜂巢式排布的缆芯单元11构成。

所述第一绕包层2、第三绕包层115选用材料为聚酯绕包带。

所述护套层3选用材料为改性热塑性弹性体。

所述第一填充层4、第二填充层116选用材料为石油膏。

所述地线112、导体117选用材料为单根镀锡绞合铜丝。

所述中心加强件113选用材料为玻璃纤维丝集合,并且在其外绕包有聚酯绕包带。

所述第二绕包层114选用材料为铝箔。

所述导体117选用材料为单根镀锡绞合铜丝。

所述被覆层118选用材料为氟塑料。

所述线芯111呈蜂巢式排布,各缆芯单元11之间实现无空隙布设,同样截面积内缆芯单元可布设数量多,减少填充料的使用,所述线芯111同样采用正六边形截面,其结构稳定性好,可减少中心加强件数量113而不降低缆芯单元11强度和回弹性能,各线芯111实现无空隙布设,有限截面空间可布设线芯111数量更多。这样呈正六边形的各缆芯单元11和各线芯111分别为面接触,避免像外形呈圆形或椭圆形的电缆内部构件一样发生相对扭转,保障了通信信号的稳定传输,有利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