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抗光衰炉的分离式传输冷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4154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用于抗光衰炉的分离式传输冷却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硅片制造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抗光衰炉的分离式传输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太阳能硅片存在光衰现象,但大多太阳能硅片生产厂家都未对硅片进行抗光衰处理,这使得太阳能硅片在使用时光电转换效率降低,影响使用寿命。因此,近来有提出抗光衰处理的理论,即是在一恒定温度下采用强光照射硅片可使其衰竭达到平衡状态,从而使硅片在以后使用过程中几乎不会再衰减,从而提高太阳能硅片的光电转换效率,延长使用寿命。

现有技术抗光衰炉的代表性结构参见CN104979431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该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光衰炉,包括上炉胆、下炉胆、光源箱、传送装置以及加热装置,光衰炉的光照区(即光源箱照射处)的恒定温度保持在200℃左右,现有技术中传送装置大多采用传输金属网带,并是以一整体的金属网带将产品从光照区输送至冷却区以冷却装置对其吹风冷却,其冷却效果有限,很难快速从200℃降至常温,达到工艺所要求的断崖式降温要求,通常人们的做法只是增加冷却装置的功率或用更为先进更有效的冷却装置,但这都会增加成本的投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抗光衰炉的分离式传输冷却结构,解决如何在成本基本不增加的前提下提升冷却速度,达到断崖式降温要求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抗光衰炉的分离式传输冷却结构,所述抗光衰炉包括光源箱以及输送金属网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金属网带机构包括光照区输送金属网带机构和冷却区输送金属网带机构,所述光照区输送金属网带机构和冷却区输送金属网带机构均包括主动轮、从动轮以及闭环套设于主动轮、从动轮上的输送金属网带,输送金属网带的顶平面作为输送面;所述光照区输送金属网带机构的输送面位于光源箱之下,而冷却区输送金属网带机构的输送面接于光照区输送金属网带机构的输送面之后,且与光照区输送金属网带机构的输送面处于同一平面;并且,在光照区输送金属网带机构的输送面和冷却区输送金属网带机构的输送面之间设有一过渡辊,该过渡辊平行于主动轮设置,过渡辊上传动连接有驱动装置;对应于所述冷却区输送金属网带机构的输送面设置有冷却装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过渡辊和两主动轮的线速度相同。

上述方案中,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多个风机以及底部导风罩,所述多个风机朝向冷却区输送金属网带机构的输送面呈一平面排列设置,所述底部导风罩设于输送面下方,底部导风罩包括罩体以及网孔板,所述罩体顶端设置网孔板,且网孔板平行于输送面位于输送面之下,而罩体的底部中心开设出风口。

本实用新型设计原理:本实用新型将输送金属网带机构分成相互独立的光照区和冷却区两个机构,即为冷却区专门设计了一输送金属网带机构,从而使产品经光照区后马上转移至常温的冷却区输送金属网带机构的输送面上,巧妙地隔绝了光照区高温输送面的影响,再配以冷却装置,即能够达到断崖式降温效果。并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现方便,且由于冷却区专门设计了一输送金属网带机构这一技术点,使冷却装置无需高功率和先进,即成功地在成本基本不增加的前提下提升了冷却速度,达到断崖式降温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光照区输送金属网带机构;11、主动轮;111、传动轮;13、输送金属网带;2、冷却区输送金属网带机构;21、主动轮;22、从动轮;23、输送金属网带;3、过渡辊;31、传动轮;4、冷却装置;41、风机;42、底部导风罩;421、罩体;4211、出风口;422、网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参见图1、图2所示:

一种用于抗光衰炉的分离式传输冷却结构,所述抗光衰炉包括光源箱以及输送金属网带机构。

参见图1、图2所示,所述输送金属网带机构包括光照区输送金属网带机构1和冷却区输送金属网带机构2,所述光照区输送金属网带机构1包括主动轮11、从动轮(图上未示出)以及闭环套设于主动轮、从动轮上的输送金属网带13;冷却区输送金属网带机构2包括主动轮21、从动轮22以及闭环套设于主动轮、从动轮上的输送金属网带23。输送金属网带13、23的顶平面均作为输送面。光照区输送金属网带机构1的输送面位于光源箱之下,而冷却区输送金属网带机构2的输送面接于光照区输送金属网带机构1的输送面之后,且与光照区输送金属网带机构1的输送面处于同一平面;并且,在光照区输送金属网带机构1的输送面和冷却区输送金属网带机构2的输送面之间设有一过渡辊3,该过渡辊3平行于主动轮11、21设置,过渡辊3上传动连接有驱动装置(图上未示出)。对应于所述冷却区输送金属网带机构2的输送面设置有冷却装置4。

具体,如图1、图2举例所示,所述过渡辊3上套设连接有一传动轮31,而光照区输送金属网带机构1的主动轮11上也套设有一传动轮111,过渡辊3上的传动轮31和主动轮11上传动轮111以皮带或同步带传动连接,以此将主动轮11上动力直接传递给过渡辊3。即,将过渡辊3传动连接于输送金属网带机构的主动力源上。工作时,最佳保证过渡辊3和两主动轮11、21的线速度相同。

所述冷却装置4包括多个风机41以及底部导风罩42,所述多个风机(41)朝向冷却区输送金属网带机构(2)的输送面呈一平面排列设置,所述底部导风罩42设于输送面下方,底部导风罩42包括罩体421以及网孔板422,所述罩体421顶端设置网孔板422,且网孔板422平行于输送面位于输送面之下,而罩体421的底部中心开设出风口4211。

本实施例工作时,产品经光照区后马上转移至常温的冷却区输送金属网带机构2的输送面上,巧妙地隔绝了光照区高温输送面的影响,再配以冷却装置4,即能够达到断崖式降温效果。

本实施例结构简单,实现方便,且由于冷却区专门设计了一输送金属网带机构2这一技术点,使冷却装置4无需高功率和先进,即成功地在成本基本不增加的前提下提升了冷却速度,达到断崖式降温要求。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