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固的分接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2900阅读:7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稳固的分接线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稳固的分接线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快速普及,与之相关的电线、分接线等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为增加,然而目前分接线的生产过程中均包含有将电线里面的导电金属结构剥离出来的步骤,由于导电金属结构大多是由很多纤细的导电丝攒成,受到拉力时容易断裂,若将其剥离出来,使其失去外皮的保护,那么由此种方式生产出来的分接线会经常出现接触不良甚至断路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稳固的分接线结构,其目的是在增加分接装置的稳固程度的同时,提高分接装置的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线领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稳固的分接线结构,包括有电线和分接线,其特征是:所述电线设有剥离出的极线,所述极线保留外层包皮;在极线外露的位置上连接有起分接导线作用的分岔外壳,在分岔外壳的侧边设有连接分接线的岔口,在岔口内设有两个固定分接线的分接线出口,在分岔外壳内部,极线与分接线之间连接有导通并固定极线与分接线的铜端子在铜端子上设有可将极线刺破从而实现通电的破线结构。

更优的,一种稳固的分接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铜端子设有包裹固定极线并联通极线内部导电金属的破线裹带;所述破线裹带两头设有固定破线裹带的裹带扣,在破线裹带上连接有一横跨电线内部导线的铜导片,在铜导片的另外一端设有连接分接线的接线圆管。

更优的,一种稳固的分接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破线结构为刺破极线外皮并插在极线内部导电金属上的破线刺角,所述破线刺角垂直设在破线裹带的内壁上。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铜端子示意图。

图中标号所示为:

1-电线、11-极线;

2-分岔外壳、21-岔口、211-分接线出口;

3-铜端子、31-破线裹带、311-破线刺角、312-裹带扣、32-铜导片、

33-接线圆管;

4-分接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稳固的分接线结构,适用于电线领域。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如下方式实施:

如图1所示:一种稳固的分接线结构,包括有电线1和分接线4,所述电线1设有剥离出的极线11,所述极线11保留外层包皮,在生产的全过程中均不需要给极线11拨皮,所述极线11为两条,极线11相互为正负极性;在极线11外露的位置上连接有起分接导线作用的分岔外壳2,在分岔外壳2的侧边设有连接分接线4的岔口21,在岔口21内设有两个固定分接线4的分接线出口211,在分岔外壳2内部,极线11与分接线4之间连接有导通并固定极线11与分接线4的铜端子3,在铜端子3上设有可将极线11刺破从而实现通电的破线结构;所属铜端子3指其名称,不限定铜端子3所采用的导电材料。

如图1、图2所示:所述铜端子3设有包裹固定极线11并联通极线11内部导电金属的破线裹带31;所述破线裹带31两头设有固定破线裹带31的裹带扣312,当破线裹带31裹紧极线11时,将裹带扣312相交扣紧,从而起到固定作用;所述破线裹带31上连接有一横跨电线1内部导线的铜导片32,在铜导片32的另外一端设有连接分接线4的接线圆管33。

所述破线结构为刺破极线11外皮并插在极线11内部导电金属上的破线刺角311,所述破线刺角311垂直设在破线裹带31的内壁上,当破线裹带31裹紧极线11时,破线裹带31内壁上的破线刺角311正好刺破极线11;此时一方面使导电的铜端子3成为导通极线11与分接线4的桥梁,另一方面当破线刺角311刺入极线11时,又起到防止极线11与铜端子3之间发生脱落的作用。

综上,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稳固的分接线结构,一方面在生产过程中省去了给极线11拨皮的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通过铜端子3连接极线11与分接线4,提高了极线11与分接线4连接的稳固程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