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4675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模组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结构。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模块化和标准化的发展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传统动力电池通常做法是将电芯直接串并联组成电池组,然后制作相应的密闭模具,全封闭式收容和保护电池组,其缺点在于:1、针对不同的型号,需要开发相应的模具,周期长、成本高;2、封闭式保护法,通风散热效果差,存在安全隐患。

鉴于以上弊端,实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池模组结构以克服以上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模组结构,采用多组件拼接形成所需的电池模组结构,通用性强、制作成本低、散热效果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模组结构,包括电池模组、一对端盖组件及一对侧盖组件,所述电池模组呈长方体状,包括一对相对的端面及与所述端面垂直的一对侧面和一顶面;所述电池模组由若干单体电池组成且所述电池模组的端面上设有若干用于安装所述单体电池的圆柱形的螺帽和若干贯穿所述电池模组的第一安装孔;所述顶面上设有长条状的采集电路板;

所述端盖组件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的端面上;所述端盖组件由若干第一端盖和若干第二端盖拼接形成;所述第一端盖包括第一端盖本体及由所述第一端盖本体的边缘同侧延伸形成的第一端盖侧壁,所述第一端盖侧壁包括一对相对的第一端盖长壁,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端盖长壁上设有端盖定位槽,另一个所述第一端盖长壁上设有与所述端盖定位槽配合的端盖锁紧扣;所述第二端盖对应于所述第一端盖,包括第二端盖本体及由所述第二端盖本体的边缘同侧延伸形成的第二端盖侧壁,所述第二端盖侧壁包括一对相对的第二端盖长壁,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端盖长壁上设有端盖定位槽;

所述侧盖组件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的侧面上,所述侧盖组件由若干第一侧板、若干与所述第一侧板对应的第二侧板及第三侧板拼接形成;所述第一侧板包括一对相对的第一侧面和一对相对的第二侧面,其中一个所述第一侧面向外突出形成侧盖凸起,所述侧盖凸起上设有侧盖锁紧扣及贯穿且与所述第一侧面平行的第一连接孔;另一个所述第一侧面开设有与所述侧盖凸起对应的侧盖凹槽,所述侧盖凹槽上设有与所述侧盖锁紧扣配合的侧盖定位槽;所述第二侧面上设有贯穿所述第一侧板和侧盖凹槽并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平行且内径相等的第二连接孔,其中一个所述第二侧面上设有中空圆柱状的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与所述第二连接孔在同一直线上且外径等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内径;所述第二侧板包括一对相对的第三侧面和一对相对的第四侧面,其中一个所述第三侧面开设有侧盖凹槽,所述侧盖凹槽上设有侧盖定位槽;所述第四侧面上设有贯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侧盖凹槽的第二连接孔以及贯穿所述第二侧板的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第三连接孔的内径相等且均平行于所述第三侧板;其中一个所述第四侧面上设有中空圆柱状的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与所述第三连接孔在同一直线上且外径等于所述第三连接孔的内径;所述第三侧板包括一对相对的第五侧面和一对相对的第六侧面,其中一个所述第五侧面向外突出形成侧盖凸起,所述侧盖凸起上设有侧盖锁紧扣及贯穿且与所述第五侧面平行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六侧面上设有贯穿并与所述第五侧面平行且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内径相等的第四连接孔,其中一个所述第六侧面上设有中空圆柱状的第三连接柱,所述第三连接柱与所述第四连接孔在同一直线上且外径等于所述第四连接孔的内径。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护盖组件,所述护盖组件设置于所述采集电路板背离所述电池模组的一侧,所述护盖组件由若干盖板拼接形成;所述盖板呈矩形弧状,所述盖板靠近所述采集电池板的一面为第一盖板面,所述盖板的一对边朝所述第一盖板面所在的一侧延伸形成用于连接所述采集电路板的勾臂,所述两勾臂的间距等于所述采集电路板的宽度;所述盖板的另一对边上分别设有搭扣及与所述搭扣配合的定位柱,所述搭扣为矩形片,所述搭扣中央设有搭扣孔,所述搭扣安装于所述第一盖板面上且所述搭扣孔位于所述第一盖板面外,所述定位柱为圆柱体且外径等于所述搭扣孔的内径并安装于所述第一盖板面上。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端盖本体沿所述第一端盖侧壁延伸的方向凹陷形成两个与所述电池模组的螺帽对应的定位凹槽;所述第二端盖本体沿所述第二端盖侧壁延伸的方向凹陷形成两个与所述电池模组的螺帽对应的定位凹槽。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端盖侧壁还包括一对相对且与所述第一端盖长壁相连的第一端盖短壁,两个所述第一端盖长壁的中部均开设有直径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的半圆形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端盖长壁与所述第一端盖短壁的四个连接处均开设有直径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的四分之一圆形的第一通孔。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端盖侧壁还包括一对相对且与所述第二端盖长壁相连的第二端盖短壁,所述端盖定位槽所在的第二端盖长壁的中部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所在的第二端盖长壁与所述第二端盖短壁的两个连接处均开设有第一通孔。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一对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于所述端盖组件的外侧,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三安装孔和若干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内径相等的第五连接孔以及若干安装板通风孔。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板背离所述电池模组的一侧上,所述散热风扇上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的风扇安装孔。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若干第一螺杆和若干第二螺杆及与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对应的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杆贯穿所述侧盖组件的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第三连接孔和第四连接孔及所述安装板的第五连接孔与所述第一螺母连接;所述第二螺杆贯穿所述风扇的风扇安装孔、所述电池模组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端盖组件的第二安装孔及所述安装板的第三安装孔与所述第二螺母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池模组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多组件拼接形成所需的电池模组结构,通用性强、制作成本低、散热效果好且外观新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模组结构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2为图1所示电池模组结构的第一端盖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电池模组结构的第二端盖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电池模组结构的第一侧板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电池模组结构的第二侧板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电池模组结构的第三侧板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电池模组结构的盖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模组结构100,包括电池模组10、一对端盖组件40及一对侧盖组件50。

所述电池模组10呈长方体状,包括一对相对的端面101及与所述端面101 垂直的一对侧面102和一顶面103;所述电池模组10由若干单体电池11组成且所述电池模组10的端面101上设有若干用于安装所述单体电池11的圆柱形的螺帽104和若干贯穿所述电池模组10的第一安装孔105;所述顶面103上设有长条状的采集电路板106。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采集电路板106的长度等于所述电池模组10的顶面103的长度,所述采集电路板106的个数为2个。

请同步参阅图2和图3,所述端盖组件40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10的端面101上。所述端盖组件40由若干第一端盖41和若干与所述第一端盖41对应的第二端盖42拼接形成。所述第一端盖41包括第一端盖本体411及由所述第一端盖本体411的边缘同侧延伸形成的第一端盖侧壁412,所述第一端盖侧壁412 包括一对相对的第一端盖长壁413和一对相对的且与所述第一端盖长壁413相连的第一端盖短壁414。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端盖长壁413上设有端盖定位槽43,另一个所述第一端盖长壁413上设有与所述端盖定位槽43配合的端盖锁紧扣 44。所述第一端盖本体411沿所述第一端盖侧壁412延伸的方向凹陷形成两个与所述螺帽104对应的定位凹槽45。两个所述第一端盖长壁413的中部均开设有一个直径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05对应的半圆形的第二安装孔46。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端盖长壁413与所述第一端盖短壁414的四个连接处均开设有直径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05对应的四分之一圆形的第一通孔47,所述第一端盖本体411上还设有若干通风孔48。

所述第二端盖42对应于所述第一端盖41,包括第二端盖本体421及由所述第二端盖本体421的边缘同侧延伸形成的第二端盖侧壁422,所述第二端盖侧壁 422包括一对相对的第二端盖长壁423和一对相对且与所述第二端盖长壁423相连的第二端盖短壁424,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端盖长壁423上设有端盖定位槽43。所述第二端盖本体421沿所述第二端盖侧壁422延伸的方向凹陷形成两个与所述螺帽104对应的定位凹槽45。所述端盖定位槽43所在的第二端盖长壁423的中部开设有第二安装孔46。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安装孔46所在的第二端盖长壁423与所述第二端盖短壁424的两个连接处均开设有第一通孔47,所述第二端盖本体421上还设有若干通风孔48。若干所述第一端盖41和若干所述第二端盖42通过所述端盖定位槽43和所述端盖锁紧扣44配合拼接形成所述端盖组件40。

请同步参阅图4至图6,所述侧盖组件50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10的侧面 102上,所述侧盖组件50由若干第一侧板51、若干与所述第一侧板51对应的第二侧板52及第三侧板53拼接形成。所述第一侧板51包括一对相对的第一侧面511和一对相对的第二侧面512,其中一个所述第一侧面511向外突出形成侧盖凸起54。所述侧盖凸起54上设有侧盖锁紧扣55及贯穿且与所述第一侧面511 平行的第一连接孔501。另一个所述第一侧面511上开设有与所述侧盖凸起54 对应的侧盖凹槽56,所述侧盖凹槽56上设有与所述侧盖锁紧扣55配合的侧盖定位槽57。所述第二侧面512上设有贯穿所述第一侧板51和侧盖凹槽56并与所述第一连接孔501平行且内径相等的第二连接孔502。其中一个所述第二侧面 512上设有中空圆柱状的第一连接柱503,所述第一连接柱503与所述第二连接孔502在同一直线上且外径等于所述第二连接孔502的内径。若干个所述第一侧板51通过所述侧盖锁紧扣55和所述侧盖定位槽57以及所述第一连接柱503 和所述第二连接孔502配合连接,可以对所述第一侧板51进行横纵方向的扩大和延伸。

所述第二侧板52包括一对相对的第三侧面521和一对相对的第四侧面522,其中一个所述第三侧面521开设有侧盖凹槽56,所述侧盖凹槽56上设有侧盖定位槽57。所述第四侧面522上设有贯穿所述第二侧板52和所述侧盖凹槽56的第二连接孔502以及贯穿所述第二侧板52的第三连接孔504,所述第二连接孔 502和所述第三连接孔504的内径相等且均平行于所述第三侧面521。其中一个所述第四侧面522上设有中空圆柱状的第一连接柱503和第二连接柱505,所述第二连接柱505与所述第三连接孔504在同一直线上且外径等于所述第三连接孔504的内径。若干个所述第二侧板52可以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柱503和所述第二连接孔502配合及所述第二连接柱505和所述第三连接孔504配合连接,可以对所述第二侧板52进行横向延伸;若干个所述第一侧板51和若干个所述第二侧板52可以通过所述侧盖锁紧扣55和所述侧盖定位槽57配合连接。

所述第三侧板53包括一对相对的第五侧面531和一对相对的第六侧面532,其中一个所述第五侧面531向外突出形成侧盖凸起54,所述侧盖凸起54上设有侧盖锁紧扣55及贯穿且与所述第五侧面531平行的第一连接孔501。所述第六侧面532上设有贯穿并与所述第五侧面531平行且与所述第一连接孔501内径相等的第四连接孔506,其中一个所述第六侧面532上设有中空圆柱状的第三连接柱507,所述第三连接柱507与所述第四连接孔506在同一直线上且外径等于所述第四连接孔506的内径。若干个所述第三侧板53可以通过所述第三连接柱 507和所述第四连接孔506配合连接,对所述第三侧板53进行横向延伸;若干个所述第一侧板51和若干个所述第三侧板53可以通过所述侧盖锁紧扣55和所述侧盖定位槽57配合连接。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板51、第二侧板52及第三侧板53上均设有若干通风孔48,若干所述第三侧板53横向连接构成所述侧盖组件50的底边,若干所述第一侧板51横向和纵向连接构成所述侧盖组件 50的主体,若干所述第二侧板52横向连接构成所述侧盖组件50的上边。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模组结构100还包括若干护盖组件60。请同步参阅图7,所述所述护盖组件60设置于所述采集电路板106背离所述电池模组10的一侧,所述护盖组件60由若干盖板61拼接形成。所述盖板61呈矩形弧状,所述盖板61靠近所述采集电路板106的一面为第一盖板面611,所述盖板61的一对边朝所述第一盖板面611所在的一侧延伸形成用于连接所述采集电路板106的勾臂612,所述两勾臂612的间距等于所述采集电路板106的宽度。所述盖板61的另一对边上分别设有搭扣613及与所述搭扣613配合的定位柱614。所述搭扣613为矩形片,所述搭扣613中央设有搭扣孔615,所述搭扣 613安装于所述第一盖板面611上且所述搭扣孔615位于所述第一盖板面611外。所述定位柱614为圆柱体且外径等于所述搭扣孔615的内径并安装于所述第一盖板面611上。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61上还设有若干通风孔48,若干个所述盖板61通过所述搭扣613和所述定位柱614配合连接形成与所述采集电路板 106对应的所述护盖组件60,并通过所述勾臂612与所述采集电路板106连接,对所述采集电路板106上起到保护作用。

进一步的,请再次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模组结构100还包括一对安装板70,所述安装板70呈矩形状且设置于所述端盖组件40背离所述电池模组10的一侧。所述安装板70上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05对应的第三安装孔701和若干与所述第一连接孔501的内径相等的第五连接孔702以及若干安装板通风孔703。所述安装板70对所述电池模组结构100起到固定的作用。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模组结构100还包括散热风扇80,所述散热风扇80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板70背离所述电池模组10的一侧上,所述散热风扇80上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05对应的风扇安装孔801。所述散热风扇80对所述电池模组结构100起到散热降温的作用,保证所述电池模组结构100工作环境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模组结构100还包括若干第一螺杆91和若干第二螺杆92及与所述第一螺杆91和所述第二螺杆92对应的第一螺母93 和第二螺母94。所述第一螺杆91贯穿所述侧盖组件50的第一连接孔501、第二连接孔502、第三连接孔504和第四连接孔506及所述安装板70的第五连接孔702与所述第一螺母93连接,将所述侧盖组件50与所述安装板70固定在一起,形成所述电池模组10的外框架。所述第二螺杆92贯穿所述风扇80的风扇安装孔801、所述电池模组10的第一安装孔105、所述端盖组件40的第二安装孔46及所述安装板70的第三安装孔701与所述第二螺母94连接,将所述风扇 80、所述电池模组10、所述端盖组件40、所述安装板70连接固定在一起,增强所述电池模组结构100的稳固性。

组装时,首先,将若干所述第一端盖41和若干所述第二端盖42通过所述端盖定位槽43和所述端盖锁紧扣44拼接成与所述电池模组10的端面101大小对应的端盖组件40,所述电池模组10的端面101上的螺帽104卡合于所述端盖组件40的定位凹槽41上,将所述端盖组件40固定于所述电池模组10的端面 101上;然后,若干所述第一侧板51、若干所述第二侧板52及若干所述第三侧板53通过所述侧盖锁紧扣55和侧盖定位槽57以及所述第一连接柱503和所述第二连接孔502、所述第二连接柱505和所述第三连接孔504、所述第三连接柱 507和所述第四连接孔506拼接形成与所述电池模组10的侧面102大小对应的侧盖组件50,并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10的侧面102上;其次,若干所述盖板 61通过所述搭扣613和所述定位柱614拼接形成与所述采集电路板106长度对应的护盖组件60,所述护盖组件60通过所述勾臂612与所述采集电路板106 连接;再次,将一对所述安装板70分别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10的两端,若干所述第一螺杆91贯穿所述侧盖组件50的第一连接孔501、第二连接孔502、第三连接孔504和第四连接孔506及所述安装板70的第五连接孔702与所述第一螺母93连接,将所述侧盖组件50与所述安装板70固定在一起,形成所述电池模组10的外框架;最后,将所述散热风扇80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10的一端,若干所述第二螺杆92贯穿所述风扇80的风扇安装孔801、所述电池模组10的第一安装孔105、所述端盖组件40的第二安装孔46及所述安装板70的第三安装孔701与所述第二螺母94连接,将所述风扇80、所述电池模组10、所述端盖组件40、所述安装板70连接固定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电池模组结构采用多组件拼接形成所需的电池模组结构,通用性强、制作成本低、散热效果好且外观新颖。

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描述,因此对于熟悉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优点和修改,故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代表性的设备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示示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