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晶薄膜形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351296阅读:1967来源:国知局
非晶薄膜形成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形成非晶薄膜的方法,更详细地涉及形成掺杂硼的第一非晶薄膜之后形成掺杂硼的第二非晶薄膜来最小化第二非晶薄膜的表面粗糙度的成膜方法。



背景技术:

在低温(小于300度)蒸镀非晶薄膜(amorphousthinfilm)的情况下,若掺杂硼,则表面粗糙度急剧下降。特别是,若将非晶薄膜的目标厚度设为则难以形成表面粗糙度(rms)0.3nm以下的非晶薄膜。因此,需要可以改善这个温度的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最小化非晶薄膜的表面粗糙度的成膜方法。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根据下面的详细说明和附图会变得更加清楚。

问题解决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形成非晶薄膜的方法包括:在基底上流过氨基硅烷系气体,从而在上述基底表面形成种子层的工序;及在上述种子层上形成既定厚度的非晶薄膜的工序;其中,形成上述非晶薄膜的工序包括:在上述种子层上形成第一非晶薄膜的工序,该第一非晶薄膜掺杂硼并具有第一厚度;在上述第一非晶薄膜上形成第二非晶薄膜的工序,该第二非晶薄膜掺杂硼并具有第二厚度;使用于形成上述第一非晶薄膜的工序的第一源气体包括含硼气体及硅烷系气体且供给到上述种子层;使用于形成上述第二非晶薄膜的工序的第二源气体包括含硼气体且与上述第一源气体不同,而且被供给到上述第一非晶薄膜。

上述硼类气体可以是b2h6。

包含在上述第一源气体的硅烷系气体可以是sih4。

包含在上述第二源气体的硅烷系气体是si2h6,上述第二非晶薄膜是硅薄膜,形成上述第一非晶薄膜的工序在300度进行,形成上述第二非晶薄膜的工序可以在400度进行。

包含在上述第二源气体的硅烷系气体中sih4和si2h6以4:1的比率混合,上述第二非晶薄膜可以是硅薄膜。

上述第二源气体还包含硅烷系气体及含锗气体,包含在上述第二源气体的硅烷系气体和含锗气体可以按1:2混合。

包含在上述第二源气体的硅烷系气体是sih4,上述第二非晶薄膜是硅薄膜,上述第一源气体包含15000sccm的n2,上述第二源气体可以包含5000sccm的n2,3000sccm的h2。

上述第二源气体包含含锗气体,上述第二非晶薄膜可以是锗薄膜。

上述第一厚度为以上以下,上述第二厚度是以上。

上述既定的厚度为以上。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形成第一薄膜之后形成第二薄膜,从而可以最小化第二薄膜的表面粗糙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随着工序条件的变化改善的非晶薄膜的表面粗糙度的图表。

图2是表示基于厚度增加的非晶薄膜的表面粗糙度的图表。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至第四实施例改善的非晶薄膜的表面粗糙度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所附的图1于图3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变形为各种形态,不应解释为本发明的范围由下面说明的实施例限定。本实施例是为了向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而提供的。因此,为了强调更清楚的说明,附图中出现的各要素的形状可能被夸张。

图1是表示随着工序条件的变化改善的非晶薄膜的表面粗糙度的图表。首先,在硅基板上形成基底,基底可以是氧化硅膜或氮化硅膜。在基底上使氨基硅烷系气体(例如,dipas)流过基板的表面来形成种子层,然后将非晶薄膜形成在种子层上。

图1所示的非晶薄膜按照如下表1的工序条件形成,使氨基硅烷系气体流过30秒时间来形成种子层之后,图1所示的非晶薄膜形成作为参考,d/r表示蒸镀率。

另一方面,乙硼烷(b2h6)是含硼气体的例子,不同于下面的工序条件,可以用其它含硼气体代替。

[表1]

如图1所示,随着将工序条件从基准工序(300℃ref)变化,可知表面粗糙度得到改善。若观察图1,改善效果如下。

第一个是将非晶薄膜的工序条件中的工序温度从300度上升到400度的情况,该情况下表面粗糙度从0.614改善为0.457。

第二个是将硅烷系气体从甲硅烷sih4变更为甲硅烷(sih4)和乙硅烷(si2h6)的混合气体的情况,甲硅烷和乙硅烷按4:1的比率混合。该情况下表面粗糙度从0.651改善为0.484。

第三个是供给geh4的情况,该情况下表面粗糙度从0.561改善为0.401。

第四个是供给氢气的情况,该情况下表面粗糙度从0.534改善为0.433。

但是,非晶薄膜随着厚度增加,表面粗糙度如下变化。若将表2用图表表示,则如图2。

[表2]

即,如表2及图2所示,在关于非晶薄膜的表面粗糙度,基准工序与其它工序相比最优秀,但是基准工序的情况下,随着非晶薄膜的厚度增加,表面粗糙度急剧增加。相反,在其它工序的情况下,表面粗糙度的基于非晶薄膜的厚度的变化微小。

若考虑这些,利用基准工序形成第一非晶薄膜之后,通过各工序条件形成第二非晶薄膜,从而如图3所示可以大幅改善第二非晶薄膜的表面粗糙度。

另一方面,如表1的第五个项目记载,基准工序的硅烷系气体(甲硅烷或乙硅烷)可以用含锗气体代替,该情况下非晶薄膜不是硅膜而是锗膜。在前面说明的第一非晶薄膜上形成锗薄膜的第二非晶薄膜时,可以确认第二非晶薄膜的表面粗糙度同样被改善。

通过优选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是也可以是与此不同方式的实施例。因此,下面记载的权利要求的技术思想和范围不受优选实施例的限制。

工业可利用性

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多样形态的半导体制造设备及制造方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