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接触电缆的屏蔽件的连接元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18060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用于接触电缆的屏蔽件的连接元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连接元件,该连接元件用于接触导电屏蔽件,特别是电缆的屏蔽层或多个屏蔽线,以用于将其连接到另一个电缆的导电屏蔽件和/或直接接地。



背景技术:

用于传输大电力的电缆装置通常由具有金属护套或其他形式的接地回路导体的单芯电缆制成,所述接地回路导体通常由在大多数情况下以塑料材料制成的电绝缘外护套(或保护套)覆盖,以避免不受控制的接地(连接到地)并保护导体免受腐蚀。

电缆屏蔽件(包围电缆绝缘层的金属屏障)将电缆的外部保持在地电位或接近地电位。其还提供了用于回路电流和故障电流的路径。屏蔽件还可以保护电缆不受雷击和来自其他故障源的电流的影响。金属屏蔽件也被称为护套。中等电压(mv,1000伏以上、69000伏以下的电压)电缆通常具有铜线屏蔽件,在某些情况下还有铝线屏蔽件。替代地,电缆通常也具有铜带屏蔽件或铝带屏蔽件。这些螺旋地或直线地缠绕,并具有围绕电缆的两个层的重叠部分。这一重叠区域通常平行于电缆的纵向轴线。在带屏蔽的电缆中,屏蔽件通常不被期望能承载不平衡的负载电流。具有更高电阻屏蔽件的优势在于:因为存在较少的循环电流,电缆载流量可以更高。

特别是在mv电缆构造中,地电位金属屏蔽件是重要的元件,因为它用于保护电缆本身和与电缆连接的电力系统。它通过约束电缆的介电场以及提供电压应力的对称径向分布来保护电缆本身。这限制了任何一个绝缘点处的应力集中。它还有助于热量离开载流导体而散发。金属屏蔽件还可以通过将任何故障电流传导到地来保护电力系统。而且,金属屏蔽件减少了对电子设备的干扰,并且还减少了对使用电缆的任何作业的冲击危险。

因此,电缆屏蔽件必须良好地连接到彼此,例如在电缆接头处,并且在某些情况下,金属屏蔽件到被限定的接地点的连接被建立为具有足够高的电气和机械性能。

目前,存在用于电缆的金属带屏蔽件的多种接触系统。这些产品中的许多包括具有多个尖锐的直立突起的接触元件,当被安装在电缆上时,所述突起向外指向。这些突起从内侧接触甚至刺穿电缆屏蔽件的金属膜,被布置在电缆屏蔽件和内部电缆绝缘层之间。具有这种突起的接触元件有时被称为“干酪磨碎器(cheesegraters)”。

为了在由金属片制造的接触元件处形成这种突起,当使用铜或铜合金作为金属时,该金属片必须具有一定的厚度,通常约600μm。典型地,提供50个或更多个这样的突起,导致接触元件的尺寸为60mmx30mm。

在2013年6月10日至13日在斯德哥尔摩举办的第22届国际配电会议的论文1018中的作者为ch.tourcher等人、题为“connectiontomvcablealuminiumscreen”的文章中,已知通过接触元件(所谓的幕板)将电缆屏蔽件(也称为“幕”)互连,所述接触元件具有向外突出的尖矛,尖矛从内侧抓持铝幕。图6至图8示出了这种已知的连接元件600的细节。具体地,图7示出了设置有多个突起603的常规接触元件602的平面图。突起603排列成十三行,每行包括五个突起。在这种常规布置中,每一排精确地平行于电缆的纵向轴线(附图中未示出)延伸。这些突起603触及或刺穿电缆屏蔽件的金属膜。如图6所示,金属编织物604可以在连接区域606中焊接到接触元件602。金属编织物604可以具有刚性端部区域607和焊料阻挡区域605,如本领域中已知的。在刚性端部区域607中,金属编织物可以连接到另一电缆的导电屏蔽件和/或直接接地。焊料阻挡区域605避免由毛细作用力引起的沿着编织物的水的侵入。

图8示出具有用于刺穿金属带的屏蔽件的锋利尖端的冠形接触突起603的截面细节。

为了允许一个特定的产品接触直径在一定范围内的电缆,接触元件602的宽度大约等于最小电缆的圆周。因此,当与具有较大直径的电缆一起使用时,金属板602仅覆盖圆周的一部分。对于法国市场的应用,通常将金属带和外护套切割成三个部分。然后通过将干酪磨碎器金属板弯曲将其手动调节到导电层的直径,然后在金属带屏蔽件下方推动。

对于这种布置,适用于刺穿金属带的突起603的数量小于金属板602上存在的突起603的总数。此外,可以表明,穿刺元件的数量随安装而存在显着的变化。换句话说,接触点的数量有显着的标准差,其具有令人满意的性能。这主要是由于两个原因:首先,在金属带下面推动接触元件602之后,在屏蔽件的部分之间出现明显的间隙。接触元件602相对于这些间隙随机地布置。在突起603位于这样的间隙之下的情况下,它们失去了电接触。由于如图6和7所示的接触元件602的几何形状,其中突起603的行平行于电缆的纵向轴线延伸,所以总是可以将整行的突起603定位在间隙下方。这意味着,该整行的突起仅部分地接触或不正确地接触屏蔽层或仅部分地刺穿屏蔽层,导致传输电流的能力降低。因此,当与较大量的安装比较时,标准差很高。其次,在金属带屏蔽件是双层的圆周处的那些区域中,突起603也不会产生相同的电接触。

图9和图10示出了如公布的国际申请wo2014/072258a1中所公开的连接元件的示例,该连接元件安装在电缆上,以使得其从外部包围电缆屏蔽件。连接元件900包括接触元件902,接触元件902在连接区域906中连接到导电连接引线904。卷簧908被设置为用于将接触元件902固定在电缆屏蔽件(图中未示出)上。如图10所示,接触元件902的内表面设置有向内突出的尖锐边缘903,其在安装状态下从外部抓持电缆屏蔽件。然而,这种布置具有接触元件902的刚性相当高的缺点,使得当安装在电缆上时,接触元件趋于向外排出。虽然这对于接触元件位于电缆屏蔽件下方并且在接触元件的外表面上设置突起的布置而言是没有问题的,但刚性导致接触元件包围电缆屏蔽件和使用相同类型的固定元件的布置中的恶化的电接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通用的连接元件,用于以改善的性能和可靠性接触电缆的屏蔽层。

这一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实现。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本发明基于这样的构思,即通过以围绕电缆的周向更均匀地分布突起的方式布置突起,当考虑到较大数目的电缆安装时,可以减小提供最佳电接触的突起的量的标准差。发明人认识到,这种标准差的降低导致用于与特定设计的连接元件相连接的所有电缆触点的电接触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再现性。

本发明提供了不同的技术来实现这个基本的发明原理。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通过避免多个突起形成平行于电缆轴线延伸的行,可以对于大量安装减少正确接触的接触突起的数量的标准差。特别地,接触突起的至少一部分被布置成多个行,所述多个行在安装状态下具有围绕电缆径向延伸的彼此之间的距离和沿着电缆延伸的长度,其中,所述多个行与电缆的纵向轴线形成角度。特别地,该角度可以小于两行距离和行的长度之间的比率的反正切。根据有利的实施例,角度可以小于三行或更多行的距离与行的长度之间的比率的反正切。

这样的布置降低了整行的突起不正确接触的可能性,并因此减少了产生令人满意的电接触的接触突起的数量的标准差。

具体地,该角度在1°和45°之间的范围内,优选地为3°至15°。

在布置中,接触突起也可以仅部分地排列成行,或者也可以形成弯曲或之字形的线。

必须提及的是,根据本发明的这个方面的布置仅仅减小了正确接触的接触突起的量的标准差,但是不增加平均值。

接触元件与电缆的上覆或下覆的屏蔽层之间的电气和机械接触通过提供多个接触突起而得到改善,所述接触突起在安装状态下朝向电缆的屏蔽层(向外或向内)突出。这种突起抓持屏蔽层并刺穿屏蔽层的表面,以克服由氧化物或污染层引起的接触劣化。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接触突起由冲压和弯曲的切口形成,其由此形成在安装状态下抓持电缆屏蔽层的尖齿。替代地,也可以在接触元件上设置尖锐的细长的接触片,以改善朝向电缆屏蔽的电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接触元件至少在承载接触突起的接触区域中形成为基本上平行四边形的轮廓。这样的平行四边形轮廓对于较大电缆直径的电缆而言,避免或至少减少了圆周中的接触间隙的出现。因此,正确接触的突起的数量的标准差减小,此外,接触面积可以被增加而不引起具有小直径的电缆的重叠。

出于几何原因,并且为了便于在现场进行安装(即,避免较大的接触元件在被安装在较小的电缆上时必须切割所述较大的接触元件),接触元件优选地在安装在电缆上时不应与自身重叠。因此,其尺寸通常适合于围绕具有最小直径的电缆装配。对于具有较大直径的电缆,保留了接触元件未触及电缆屏蔽件的电缆屏蔽件的圆周的增加部分。然而,为了优化接触,期望用接触元件以尽可能大的程度覆盖电缆屏蔽件的圆周。因此,如上所述,接触区域的至少部分地为平行四边形的轮廓增强了被接触元件覆盖的电缆圆周的部分,但是在安装状态下不引起与接触元件的相应的相对周边部分的重叠。

如图6至图9和图9至图10所示的接触元件的常规设计使用承载接触突起的接触区域的矩形轮廓。通过将该轮廓改变成至少部分地为平行四边形或者通过提供基本上形成平行四边形的阶梯轮廓,仍然可以在给定尺寸范围内覆盖具有最小直径的电缆,而没有重叠。但是,对于具有较大直径的电缆,相比于矩形设计,该设计允许接触更高百分比的圆周。矩形设计导致用于具有大于最小直径的较大直径的所有电缆的接触元件的周边边缘之间的间隙608、910。

接触区域的平行四边形轮廓特别有利于接触被切成条带的金属带屏蔽件,例如用于所谓的polylam型电缆。通过设计较长的接触区域,接触区域的平行四边形轮廓允许更大百分比的圆周以更大的电缆直径被覆盖。当然,接触元件整体上的轮廓也可以具有平行四边形的形状或者仅仅是接触区域的部分。

接触突起的数量可以在接触元件的宽度上变化。而且,平行四边形的角度可以根据要覆盖的电缆直径的预期范围而变化。平行四边形的角度可以例如被选择为10°至45°。

此外,根据参照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的原理,布置在平行四边形形状的接触区域上的突起还可以形成与电缆的纵向轴线成角度的行。特别地,该角度可以小于两行距离和所述行的长度之间的比率的反正切。进一步地,该角度可以小于三行或更多行的距离与所述行的长度之间的比率的反正切。由突起的行形成的角度不一定与由接触区域的边缘限定的角度一致,而是可以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原理独立地选择。

在下文中,只示出了平行四边形的直线边缘。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边缘的弯曲或阶梯几何形状也是可行的。优选地,在安装状态下彼此相反的边缘具有彼此对应的轮廓,而当被安装在最小电缆上时,不会留下明显的间隙或重叠。

为了将接触元件连接到接地点或另一电缆的屏蔽件,设置了导电连接引线。根据有利的实施例,连接引线包括金属编织物。这样的金属编织物具有的优点在于其是高度柔性的、具有低欧姆电阻、并且如果需要可以被压缩以装配到狭小的空间中。此外,金属编织物可以通过诸多常用的电接触技术连接到接触元件。这些种类的编织物是标准的低成本产品。

特别地,连接引线可以通过至少一个钎焊连接部、至少一个压接连接件、至少一个焊接连接部和/或至少一个铆接连接件与接触元件连接。优选地,使用焊接连接将金属编织物附接到铜接触元件。这样的实施例具有的优点在于其是提供稳健和可靠的电接触的成熟且经济的技术。替代地,连接引线也可以通过仅在将连接元件安装在电缆屏蔽将上时被组装的压接连接件连接到接触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接触元件由冲压金属片制成,其中间隙限定触点区段和接合区域。这些间隙可以被冲压,但也可以被激光切割、水射流切割或通过任何其他合适的制造技术来制造。为了围绕电缆安装,接触元件被弯曲以配合在屏蔽层的周围或下方。作为一个整体部件的接触元件的制造具有成本有效的优点,同时保持接触元件的足够的柔性并因此确保可靠的电接触。

当制造具有矩形或平行四边形轮廓的整个接触元件、并将其弯曲以在组装状态下围绕电缆形成圆柱形套筒的至少一部分时,可以实现特别简单的轮廓。接触元件的弯曲可以至少部分地在工厂中实现。

为了确保接触元件和屏蔽层之间的特别稳健和低欧姆的接触,可以设置附加的夹紧元件,其将接触元件按压到电缆上。优选地,夹紧元件包括至少一个蜗杆传动夹、电缆扎带和/或可回收套筒。可回收套筒可以是热收缩套筒或弹性冷收缩套筒,或两者的组合。

根据另一有利的实施例,用于接触电缆的屏蔽件的连接元件包括导电的接触元件,该导电的接触元件具有多个导电接触区段,所述多个导电接触区段通过优选地导电的接合区域相互连接。这些区段中的每一个承载多个接触突起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多个接触突起在安装状态下朝向屏蔽突出。通过将用于电接触屏蔽层的导电接触元件由此分成至少两个接触区段,可以实现更加灵活的结构。区段可以用比单件金属板所需要的力小得多的力被按压并适应相应的电缆直径。

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连接元件也可以作为环绕件被安装,即在组装好电缆连接件之后,可以以很小的力适应宽范围的电缆直径,从而其可以被手动安装,具有低的弹簧效应,使得连接元件在围绕电缆屏蔽件被折叠时基本保持其尺寸和几何形状,并确保接地点或附接引线与屏蔽件之间更牢固和可靠的电气接触。此外,为了使接触元件围绕电缆被弯曲,需要减小的机械力。

接触区段由导电材料形成,该导电材料优选地为铜或铜合金之类的金属。互连接合区域可以由相同的材料或不同的材料形成,并且可以一体形成或者作为至少一个单独的元件形成。

特别地,接触区段和接合区域可以由一个金属片一体地形成。然而,接触元件也可以由承载单独的接触区段的电绝缘箔制成,其中接合区域由绝缘箔形成。其他形式的连接件或闩锁当然也可以用来使接触区段互连。通常,对于接合区域使用导电材料是有利的,因为电流可以从一个区段流到另一个区段。这样的布置在制造上也可以更具成本效益。

接触区段可以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尺寸,以便提供围绕电缆圆周的突起的特别均匀的分布。但是,接触区段在它们的形式和尺寸方面当然也可以彼此不同。优选地,接触区段形成为独立的细长臂,接合区域布置在所述臂的周边区域。因此,可以实现高度的机械灵活性。

为了更有效地避免整行接触突起位于不能提供正确的电接触的区域中,突起可以以与电缆的纵向轴线形成一角度(其不为零)的至少一排布置在接触区段上。

附图说明

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以说明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这些附图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这些附图仅仅是为了说明如何实现和使用本发明的优选的和替代性示例,而不能将本发明理解为仅限于所示出和描述的实施例。此外,实施例的几个方面可以单独地或以不同的组合形成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因此,下面描述的实施例可以被单独考虑或以其任意组合考虑。如在附图中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以下更具体的描述,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相似的参考标号指代相似的元件,并且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有利实施例的接触元件的平面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接触元件的平面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接触元件的平面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接触元件的平面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元件的透视图;

图6是常规连接元件的透视图;

图7是常规接触元件的平面图;

图8是突起的截面图;

图9是另一常规连接元件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10是图9的细节。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进一步解释本发明,首先参考图1。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作为连接元件100(图5所示)的一部分的接触元件102的平面图。

现在参考图1,将解释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接触元件102。根据这一实施例,突起126被布置成行122,行122与电缆的纵向轴线120成角度α。突起126的形状可以变化。标准形状具有方形轮廓和四个三角形的直立部分(参见图8)。在图1至4中,用圆形轮廓示意性地表示突起。然而,需要认识到这种形式仅仅是形成突起126的示例。

此外,期望的是,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元件100可以在不做修改的情况下与更大范围的电缆直径一起使用。由于接触元件102本身不重叠,总宽度d可以不超过πd,其中d表示要建立电接触的位置处的电缆的外径。对于d=29mm的电缆直径,最大允许宽度因此是d=πd=91mm。

根据本发明,角度α被选择为使得在一行的一个端部处的接触突起相对于同一行的另一端部处的接触突起之间的偏差l小于在两个相邻的行122之间的距离128(在下面的等式中表示为“a“)。

使用函数关系tanα=1/l,这个要求可以数学地表示如下:

换句话说,α的正切必须小于两行之间的距离128与接触区域的长度l之比。因此,当考虑沿着纵向轴线120的最顶部的接触突起的投影时,相邻的行的最底部突起仍然与投影点130间隔开。以这种方式可以避免整行接触突起126形成为平行于电缆的纵向轴线。因此,可以减少在安装状态下的良好接触的接触突起的数量的标准差,因为对于一些安装,可以避免整行突起位于要接触的屏蔽件的间隙附近。

角度α可以在1°和45°之间选择,优选地在3°至15°的范围内。根据未在图中示出的另外的实施例,接触突起也可以以它们仅部分地形成行122的方式被布置。而且,代替直线,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曲线或之字形线。

通过将接触突起布置为在突起的行的轴线与电缆的纵向轴线120之间具有角度α,可以减少良好连接的接触突起126的数量的标准差,然而,正确接触的突起的数量的平均值不受影响。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基本构思在于,不是整行的接触突起126位于平行于电缆的纵向轴线的直线上。即使当一行突起126的至少一部分未被布置成平行于电缆的纵向轴线120的线时,标准差也可以被减小。

上面的等式(1)因此也可以写成

l=ltanα<n·a(2)

其中n是行122中的突起126的数量。换句话说,处于角度α下的行从电缆的轴线看将重叠。

理想地,不存在相对于平行于电缆的纵向轴线的共用轴线上的任何其他突起定位的突起。

现在参照图2,将解释通过降低良好连接的接触突起126的数量的标准差来提高电接触的可靠性的另一技术。如图2所示,接触元件102具有连接区域112和接触区域116。根据这一实施例,承载接触突起126的接触区域116具有平行四边形的轮廓。

特别地,相反的边缘110、111(其在安装状态下沿电缆延伸)与电缆的纵向轴线120形成角度β,并且对应地与周向边缘118形成90°-β的角度。

常规设计通常提供矩形轮廓的接触区域116,接触突起126被布置在接触区域116处。通过改变该轮廓以具有如图2所示的平行四边形轮廓,具有与d相对应的圆周的最小电缆直径仍然可以不重叠的方式被覆盖。然而,当将图2中所示的接触元件102安装在具有较大直径的电缆上时,相反的边缘110、111在彼此之间形成不完全平行于电缆的纵向轴线120的间隙,而是围绕电缆的圆周缠绕为螺旋的一部分。因此,总的来说,比d更大的圆周可以与接触突起126连接。

根据图2所示的特定实施例,接触突起126布置成行122,其基本上还与电缆的纵向轴线120成角度β。通过将突起126布置成不平行于纵向轴线120的行,可以避免整行位于金属屏蔽件中的间隙附近,并因此丧失正确的电接触。因此,良好连接的突起的标准差(以及因此电接触的性能)可以在更大量安装中改善。

角度β可以在1°和45°之间选择。在图2中,示例性地示出了为约30°的角度。

本发明的平行四边形轮廓的接触区域116沿着电缆的方向上通过额外的延伸长度124增加其长度更为有利。例如,接触区域116可以具有50mm的长度而不是30mm,30mm针对常规接触元件102规定。

此外,接触突起126当然也可以以不同的数量和距离或图案围绕圆周布置。除了图2所示的直的平行四边形之外,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的边缘110、111,诸如弯曲的边缘。优选地,当围绕最小额定电缆安装时,边缘110、111应当彼此匹配而不留有明显的间隙。边缘110、111也可以是阶梯状的或者具有任何其他合适的形状。

总之,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接触元件的设计不仅由于降低了接触点的数量的变化而提高了接触的可靠性,而且,当接触元件安装在小电缆上时,由于更大的接触区域而以不引起重叠的方式增加了接触面积。

在图3中,示出了第二方面的另一实施例。如在该图中示例性示出的,接触区域116可以具有部分矩形和部分平行四边形形状。尽管根据该实施例,接触突起126基本上平行于电缆的纵向轴线120排列成行122,但是在接触元件102安装在具有比最小额定直径更大的直径的电缆上的情况下,电缆的圆周的更大部分可以被接触。

现在参考图4,接触元件102也可以被分成多个接触区段106,每个接触区段106在接合区域108中互连。如图4所示,接触元件102由切割和冲压金属片形成。接触区段106通过提供多个狭窄且细长的切口114而制成独立的细长臂。在安装状态下,平面金属片102被弯曲以具有包围电缆(图中未示出)的中空圆柱形或c形。每个接触区段106具有沿着电缆的纵向轴线延伸的长度l和沿着电缆的圆周延伸的宽度w.

通过提供仅经由接合区域108互连的接触区段106,接触元件102比图6至图10中示出的实心金属片更具柔性。然而,可以使用相同的合金和板片厚度和尺寸,从而确保足够的载流量并且允许制造用于接触电缆屏蔽件的突起。例如,可以使用厚度约为500μm的铜合金片。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每个接触区段106承载多个接触突起126。例如,每个接触突起126可以与其相邻的接触突起间隔5mm。在图4示例性示出的实施例中,接触元件102的外围区域处的接触区段106比中间的接触区段稍宽。然而,当然也可以沿着接触元件102的整个宽度d设置相同的接触区段106。根据本发明,接触元件102被分成至少两个接触区段106(其也可以表示为“部段”),优选地多于五个。

这些部段在图4所示的顶端处的接合区域108中互连,但优选地不彼此互连。接触区段106将以比单件的金属板所需要的力小得多的力被按压和顺应实际的电缆直径。

接触元件102包括布置在接合区域108中的连接区域112,其适于连接到图5中示出的连接引线104。

在连接区域112中,包括金属编织物等的连接引线104可以通过压力配合与卷簧、扎带、热收缩套筒、蜗杆传动夹等附接。当制造连接元件100时,连接引线104也可以通过焊接、钎焊或铆接被附接。

制造图4所示的接触元件102存在多种可行方式。首先,通过正确的加工技术,诸如冲压、水射流切割或激光切割,实心金属片可以设置切口114。然而,接合区域108的厚度也可以不同于接触区段106的厚度。这可以通过使用合适的刀片工具通过用大的力挤压来使金属坯料变形来实现。将形成接触区段的单独的条粘合到塑料膜或更薄的金属坯料上是另一种选择。

当安装在具有最小直径的电缆上时,接触区段106的取向基本上平行于电缆的纵向轴线。替代地,该取向可以不平行于电缆轴线,即,如图2所示,具有角度β。

而且,接触区段106的形状优选地为矩形,但是当然可以具有任何其它任意的形状。在同一个接触元件102内,接触区段106可以是相同的,或者可以组合具有不同形状的接触区段106,如图4所示。

现在参照图5,示出了处于预组装状态(即在围绕电缆组装之前)的基于图1至图4的任何接触元件102的连接元件100。为了将连接元件100连接至接地点或另一电缆屏蔽件,连接元件100还包括导电连接引线104。根据图5所示的实施例,连接引线104包括金属编织物。这种金属编织物可以例如是由不锈钢或镀锡铜制成的管状套筒。当然,连接引线104的所有其他合适的形式(诸如电缆或扁平带导体)也可以与根据本发明的接触元件102组合。此外,连接元件100也可以仅包括接触元件102而没有任何额外的连接引线。

接触元件102和连接引线104之间的连接可以在将连接元件102通过诸如卷簧、电缆扎带或热收缩套筒或冷收缩可恢复套筒的夹紧装置组装在电缆处的同时建立。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在工厂中预先组装完整的连接元件100是有利的。

因此,端子引线120使用诸如焊接、钎焊、卷边或铆接等完善的接触技术连接到接触元件102的连接区域112。

替代地,连接引线104的连接也可以位于接触区域116中。在这种情况下,接触元件102省去了单独的连接区域112。

图5中所示的布置具有以下优点:连接引线104以直线方式并且与电缆的纵向轴线一致地远离连接区域112而引出。因此,不需要引线104的急剧弯曲,而引线104的急剧弯曲对于覆盖连接元件100的任何套筒都会是问题。

为了确保足够的机械稳定性,金属编织物104可以在被连接到接触元件102之前被滚平和/或压紧。此外,根据有利的实施例,仅在将初始平坦的接触元件102至少部分地弯曲成其最终的圆柱形或c形形式之后,才将金属编织物104焊接到接触元件102上。

总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接触电缆的屏蔽件的改进的连接元件。屏蔽件的优选类型是带屏蔽件。但是根据本发明,也可以接触电线屏蔽件。特别是提供了易于弯曲的接触板,连接引线可以在工厂中就被附接到该接触板,或者仅在电缆处进行组装期间被附接到该接触板。

附图标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