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PERC太阳能电池铝浆性能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36729阅读:6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升PERC太阳能电池铝浆性能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电池领域,具有涉及一种高效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局域背场铝浆及提升PERC电池水煮性能的无机添加剂。

技术背景

目前,为了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和降低晶体硅成本,背钝化太阳能电池(PERC)因其优异的电化学性能,逐渐成为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今后发展的趋势。

相较于传统太阳能电池,PERC太阳能电池在硅片背面进行钝化处理,同时利用激光进行开槽。钝化处理之后的表面膜可以降低载流子的复合,提升转换效率;还可以降低接触电阻;同时还具有减反射作用。激光开槽口作为铝浆和硅片的结合处,对铝浆能否和硅片有良好的欧姆结合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激光开槽的宽度也会影响电池的开路电压,为了获得更高的电池转换效率,只能严格控制开槽的宽度。铝浆对提升PERC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有促进作用,研究铝浆成为提高PERC太阳能电池重要途径。

铝浆在烧结过程中会与硅片发生互扩散,由于柯肯达尔效应,铝浆不能很好地与硅片进行欧姆结合,此时需要添加一些其他元素来增强铝硅的欧姆结合。

在衡量铝浆抗老化能力时,常采用水煮测试来模拟极端天气对铝浆的抗老化性能的影响。水煮测试通常是将烧结过后的太阳能电池片,完全浸没在水中,在80℃水中煮20~30min后,观察铝粉是否脱落,水中是否出现气泡,水煮完毕取出硅片后,水是否清澈透明。是否可以找到一种合适的无机添加剂,在提升欧姆结合的同时,提高耐水煮性能,是当前PERC太阳能电池铝浆面临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PERC太阳能电池铝浆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升PERC太阳能电池耐水煮性能的无机添加剂,制备的铝浆在烧结过后,将硅片于80℃热水中煮20~30min后,与参比样相比,水煮性能明显提升。电阻显著降低,转换效率提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升PERC太阳能电池水煮性能无机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成分:铝粉65~75%,玻璃粉0.5~1.5%,有机载体20~30%,无机添加剂0.5~3.5%。

本发明铝浆中的铝粉为粒径1~8μm的球形铝粉。

本发明铝浆中的玻璃粉粒径为1~3μm。

本发明铝浆中的有机载体为含乙基纤维素、醇酯的混合物。

本发明铝浆中的无机添加剂为四硼酸钠、氟硼酸钠、硼氢化钠、偏硼酸钠、过硼酸钠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本发明铝浆按以下方式进行:

(1)配制铝浆:

将铝粉、玻璃粉、有机载体及无机添加剂混合均匀,使混合物呈均匀糊状。加入三辊研磨机经过一遍粗磨和两遍细磨,使浆料均匀分散。

(2)印刷铝浆

铝浆黏度控制在15~30Pa·s,进行丝网印刷,保证铝浆均匀的涂覆于PERC太阳能电池片表面。

(3)烧结过程

将印刷好的PERC太阳能电池片先在300℃~450℃下进行烘干,然后在800℃~950℃进行烧结。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中,铝浆中未添加硼添加剂的水煮性能测试结果。

图2实施例3中,铝浆中添加0.8%硼添加剂的水煮性能测试结果。

图3实施例4中,铝浆中添加1.0%硼添加剂的水煮性能测试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例1:

一种提升PERC太阳能电池铝浆性能的方法,所述PERC太阳能电池铝浆有下列成分组成:铝粉70.0%,玻璃粉1.0%,有机载体29.0%,四硼酸钠0%。

(1)配制铝浆:

将铝粉、玻璃粉、有机载体混合均匀,使混合物呈均匀糊状。加入三辊研磨机经过一遍粗磨和两遍细磨,使浆料均匀分散。

(2)印刷铝浆

铝浆黏度控制在15~30Pa·s,进行丝网印刷,使铝浆均匀的涂覆于PERC太阳能电池片背面。

(3)烧结过程

将印刷好的PERC太阳能电池片先在300℃~450℃下进行烘干,然后在800℃~950℃进行烧结。

将上述方法制备的PERC太阳能电池片在80℃的热水中煮20~30min后,取出观察,电池片背面有大量黑点以及上述铝粉脱落的情况。水煮过程中有气泡产生,水煮完毕取出电池片后,水有些浑浊。同时测试烧结后硅片的电性能,数据结果如表1。

具体实施例2:

一种提升PERC太阳能电池铝浆性能的方法,所述PERC太阳能电池铝浆有下列成分组成:铝粉70.0%,玻璃粉1.0%,有机载体28.5%,四硼酸钠0.5%。

(1)配制铝浆:

将铝粉、玻璃粉、有机载体及四硼酸钠混合均匀,使混合物呈均匀糊状。加入三辊研磨机经过一遍粗磨和两遍细磨,使浆料均匀分散。

(2)印刷铝浆

铝浆黏度控制在15~30Pa·s,进行丝网印刷,使铝浆均匀的涂覆于PERC太阳能电池片背面。

(3)烧结过程

将印刷好的PERC太阳能电池片先在300℃~450℃下进行烘干,然后在800℃~950℃进行烧结。

将上述方法制备的PERC太阳能电池片在80℃的热水中煮20~30min后,取出观察,电池片背面有少量黑点和少量铝粉脱落的情况。水煮过程中无气泡产生,水煮完毕取出电池片后,水澄清。同时测试烧结后硅片的电性能,数据结果如表1。

具体实施例3:

一种提升PERC太阳能电池铝浆性能的方法,所述PERC太阳能电池铝浆有下列成分组成:铝粉70.0%,玻璃粉1.0%,有机载体28.2%,四硼酸钠0.8%。

(1)配制铝浆:

将铝粉、玻璃粉、有机载体及四苯硼钠混合均匀,使混合物呈均匀糊状。加入三辊研磨机经过一遍粗磨和两遍细磨,使浆料均匀分散。

(2)印刷铝浆

铝浆黏度控制在15~30Pa·s,进行丝网印刷,使铝浆均匀的涂覆于PERC太阳能电池片背面。

(3)烧结过程

将印刷好的PERC太阳能电池片先在300℃~450℃下进行烘干,然后在800℃~950℃进行烧结。

将上述方法制备的PERC太阳能电池片在80℃的热水中煮20~30min后,取出观察,电池片背面有无黑点和铝粉脱落的情况。水煮过程中无气泡产生,水煮完毕取出电池片后,水澄清。同时测试烧结后硅片的电性能,数据结果如表1。

具体实施例4:

一种提升PERC太阳能电池铝浆性能的方法,所述PERC太阳能电池铝浆有下列成分组成:铝粉70.0%,玻璃粉1.0%,有机载体28.0%,四硼酸钠1.0%。

(1)配制铝浆:

将铝粉、玻璃粉、有机载体及无机添加剂混合均匀,使混合物呈均匀糊状。加入三辊研磨机经过一遍粗磨和两遍细磨,使浆料均匀分散。

(2)印刷铝浆

铝浆黏度控制在15~30Pa·s,进行丝网印刷,使铝浆均匀的涂覆于PERC太阳能电池片背面。

(3)烧结过程

将印刷好的PERC太阳能电池片先在300℃~450℃下进行烘干,然后在800℃~950℃进行烧结。

将上述方法制备的PERC太阳能电池片在80℃的热水中煮20~30min后,取出观察,电池片背面无黑点和铝粉脱落的情况。水煮过程中无气泡产生,水煮完毕取出电池片后,水澄清。同时测试烧结后硅片的电性能,数据结果如表1。

具体实施例5:

一种提升PERC太阳能电池铝浆性能的方法,所述PERC太阳能电池铝浆有下列成分组成:铝粉70%,玻璃粉1%,有机载体28.5%,四硼酸钠1.5%。

(1)配制铝浆:

将铝粉、玻璃粉、有机载体及四硼酸钠混合均匀,使混合物呈均匀糊状。加入三辊研磨机经过一遍粗磨和两遍细磨,使浆料均匀分散。

(2)印刷铝浆

铝浆黏度控制在15~30Pa·s,进行丝网印刷,使铝浆均匀的涂覆于PERC太阳能电池片表面。

(3)烧结过程

将印刷好的PERC太阳能电池片先在300℃~450℃下进行烘干,然后在800℃~950℃进行烧结。

将上述方法制备的PERC太阳能电池片在80℃的热水中煮20~30min后,取出观察,电池片背面有无黑点和铝粉脱落的情况。水煮过程中无气泡产生,水煮完毕取出电池片后,水澄清。同时测试烧结后硅片的电性能,测定的各项性能的平均值如下:

注:Uoc为开路电压;Isc为短路电流;FF为填充因子;Rs为串联电阻;Ncell为转换效率;

由表1可知,随着无机添加剂的加入,开路电压有所下降,但选择合适的比例,仍能提升开路电压,而且电池转换效率和填充因子提升较明显。电阻降低较多,说明添加剂显著改善了铝硅之间的欧姆接触,形成了良好的欧姆结合。添加过添加剂后,水煮性能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此种无机添加剂在提升水煮性能的同时也提升了电池转换效率,很好地解决了PERC太阳能电池在工业生产中面临的难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