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母头、公头和充电、供电终端及充电连接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008889阅读:810来源:国知局
USB母头、公头和充电、供电终端及充电连接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usb母头、公头和充电、供电终端及充电连接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移动终端的性能越来越强大,且功能越来越多,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移动终端也因此深深地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之中。然而,移动设备的续航能力却始终未能有较大的改善,关键时候移动终端的断电会给用户造成很大不便。

为了保证移动终端的持续使用,移动电源的使用也越来越频繁。由于用户购置移动电源的成本较高,而且单个移动电源的蓄电容量依然有限,因此,为了解决用户在移动终端电量不足且没有携带移动电源或者充电插头的情况下,临时给移动终端充电的问题,在一些公共场合设置了充电桩,例如各大商场、机场、火车站等,从而为临时充电提供了便利。

但是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一些问题:使用公共场合的充电桩,如手机充电桩为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充电,虽然可以解决用户在未携带移动电源或移动电源电量不足、用户未找到充电插座时,给移动终端充电的问题,但是由于固定于手机充电桩上的充电线缆,如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bus,简称usb)的公头可以轻松的从手机的usb母头中拔出,这就需要用户在手机充电的过程中,时刻守在手机充电桩边,但是如果用户有需要临时走开一下,如买饮料或上卫生间,如果不把手机拔出随身携带走,很有可能会被他人拿走,如果把手机随身携带走,等办完事情回来后,可能手机上充电桩上已经没有多余的usb公头可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母头、公头、充电、供电终端及公头的拔出控制方法,达到了防止充电终端在充电过程中被他人盗走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通用串行总线usb母头。该usb母头除了包括金属外壳、底板和导电针排线板,还包括卡合件、支撑件以及磁性吸附件;支撑件固定在金属外壳靠近底板的外表面;卡合件包括连接杆和卡钩,连接杆固定在支撑件上;其中,连接杆平行于金属外壳的外表面,且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卡钩,连接杆的另一端延伸出底板所在的平面;金属外壳上开设有通孔,通孔与卡合件一一对应;其中,卡合件的卡钩穿过通孔,凸出于金属外壳的内表面;磁性吸附件固定于底板背向金属外壳的一面;其中,在磁性吸附件的磁性被激活时,磁性吸附件吸附卡合件的连接杆向磁性吸附件靠拢,使卡合件的卡钩从金属外壳的通孔中弹出。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通用串行总线usb公头,包括金属接口和转接主体,金属接口固定于转接主体的第一端。该usb公头与本发明任意usb母头实施方式中提供的usb母头适配;其中,usb公头的金属外壳上开设有卡口,卡口与凸出于usb母头的金属外壳的内表面的卡钩一一对应。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充电终端,包括本发明任意usb母头实施方式中提供的usb母头。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供电终端,包括充电线缆和本发明任意usb公头头实施方式中提供的usb公头;充电线缆的一端固定于供电终端的电流输出端,充电线缆的另一端固定于usb公头的转接主体的第二端。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充电连接控制方法。该充电连接控制方法应用于本发明任意充电终端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充电终端和本发明任意供电终端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供电终端,具体包括:在usb母头中插入usb公头,卡钩扣合到卡口中后,监测是否有用户对充电终端的解锁操作;在监测到用户对充电终端的解锁操作时,获取用户输入的解锁码;在获取的解锁码与用户预设的解锁码一致时,激活磁性吸附件的磁性,由磁性吸附件吸附卡合件的连接杆向磁性吸附件靠拢,使卡合件的卡钩从usb公头上开设的卡口中弹出。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通过在usb母头内设置带有卡钩的卡合件,并将卡钩穿过金属外壳上开设的通孔,向金属外壳构成的容纳腔中凸出,使得带有卡口的usb公头在插入usb母头时,卡钩可以扣合到卡口中,从而可以防止usb公头被他人随意拔出。另外,通过设置磁性吸附件和支撑件,在需要将usb公头拔出时,通过激活磁性吸附件的磁性,利用杠杆原理,使连接杆以支撑件为支点,向磁性吸附件靠拢,从而将连接杆另一端的卡钩从金属外壳的通孔中弹出,即将卡钩从usb公头上的卡口中弹出,使得usb公头可以轻松拔出。

另外,usb母头还包括可移动挡板;其中,可移动挡板用于遮挡或暴露出金属外壳上开设的通孔。通过在usb母头中设置可移动挡板,从而可以在不需要使用卡钩扣合到usb公头的卡口中时,方便用户将usb母头中凸出于金属外壳内壁的卡钩收回,避免带有卡口的usb公头在插入usb母头后被锁死,方便用户使用。

另外,在卡合件的卡钩从usb公头上开设的卡口中弹出之后,充电连接控制方法还包括:记录磁性吸附件的磁性持续时间,并在磁性持续时间大于预设时间时,关闭磁性吸附件的磁性,卡钩重新扣合到卡口中。在磁性吸附件的磁性被激活后,通过记录磁的持续时间,并在磁性持续时间大于预设的时间时,关闭磁性吸附件的磁性,使得磁性消失,卡钩重新穿过金属外壳上的通孔,凸出于金属外壳的内表面,若usb公头仍然插在usb母头中,卡钩则可以扣合到usb公头上开设的卡口内,将usb母头和usb公头重新锁死,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充电过程中充电终端的安全性。

另外,在usb母头中插入usb公头之前,充电连接控制方法还包括:检测充电终端是否开启了防拔出功能;根据检测结果确定充电终端开启了防拔出功能。通过检测充电终端是否开启了防拔出功能,从而可以决定在固定于usb母头中的卡钩是否需要凸出于金属外壳内壁,即在usb公头插入usb母头时,是否需要使用卡钩扣合到usb公头上的卡口中将usb母头和usb公头锁死,大大方便了用户的使用,使得用户可以在非公共场合为充电终端充电时,方便拔出usb公头。

另外,在根据检测结果确定充电终端开启了防拔出模功能后,充电连接控制方法还包括:生成控制信号,并根据控制信号控制可移动挡板按照预设方向移动,暴露出通孔。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具体的控制可移动挡板移动的方法,使得充电终端在开启防拔出功能后,可以将卡钩穿过通孔凸出于金属外壳内壁。

另外,在usb母头中插入usb公头,卡钩扣合到卡口中后,充电连接控制方法还包括:接收电信号;其中,电信号为在充电线缆中传输的信号;若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电信号,作出报警提示。在预定时间内未接收到充电线缆中传输的信号时,直接控制充电终端作出报警提示,从而可以在他人恶意破坏充电线缆强行带走充电终端,或充电线缆发生其他异常时,及时通知用户,进一步保障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usb母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usb母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usb公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充电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供电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充电连接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充电连接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usb母头,具体结构如图1。

具体的说,usb母头100包括:金属外壳101、底板102、导电针排线板103、卡合件104、支撑件105以及磁性吸附件106。其中,导电针排线板103固定于金属外壳101和底板102构成的容纳腔中,并通过底板102引出,与移动终端的主板电气连接。

新增加的支撑件105固定在金属外壳101靠近底板102的外表面,即金属外壳101后半段的区域;磁性吸附件106固定于底板102背向金属外壳101的一面,即在usb母头100置于移动终端内后,面向移动终端内部器件的一面,具体如图1所示。

卡合件104具体包括连接杆104-1和卡钩104-2,连接杆104-1固定在支撑件105上,并平行于金属外壳101的外表面。其中,连接杆104-1的一端固定有卡钩104-2,另一端延伸出底板102所在的平面,到磁性吸附件106所在的区域。

金属外壳101上开设有通孔,通孔与卡合件104一一对应,即每一个卡合件104对应一个金属外壳101上开设的通孔,从而可以保证每一个卡合件104的卡钩104-2部分可以穿过通孔,并凸出于金属外壳101的内表面,即向金属外壳101与底板102构成的容纳腔内凸出,并且凸出的卡钩104-2部分需要满足在带有卡口的usb公头插入时,可以扣合到卡口中,并将usb公头牢牢锁死在usb母头100中,无法直接拔出,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卡钩104-2的大小及在金属外壳内表面凸出的部分,此处不做具体限制。

另外,卡合件104为金属材质制备而成,从而可以方便磁性吸附件106吸附。卡合件104中的连接杆104-1和卡钩104-2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是单独制备,即连接杆104-1和卡钩104-2分别制备,然后再采用焊接、卡接或其他方式固定在一起,形成卡合件104,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制备,此处不做具体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磁性吸附件106的磁性对移动终端内部器件造成影响,因此,固定于底板102上的磁性吸附件106在正常使用时,是不具备磁性的,只有在特定条件下,磁性才会被激活,具体可以为在usb母头100将带有卡口的usb公头锁死后,若用户需要将usb公头拔出,在验证用户有权限将usb公头拔出时才激活磁性吸附件106的磁性。当磁性吸附件106的磁性被激活后,磁性吸附件106会吸附位于其投影区域内的连接杆104-1向磁性吸附件106靠拢,此时,连接杆104-1就会以支撑件105为支点,利用杠杆原理,将连接卡钩104-2的一端向相反方向翘起,从而将卡钩104-2从通孔中弹出。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固定于底板102上的磁性吸附件106可以为一个铁片,特定条件下,通过电性激活,使铁片具有磁性,从而可以吸附连接杆104-1向磁性吸附件106靠拢,使得卡钩104-2可以从通孔中弹出,在实际应用中,磁性吸附件106也可以为其他磁性可控的材料,具体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此处不做限制。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于usb母头100内的卡合件104可以有多个,相应的固定卡合件104中连接杆104-1的支撑件105的个数以及金属外壳101上开设的通孔的个数,需要与卡合件104的个数相同,并一一对应。

比如说,在卡合件104的个数为2个时,较优的设置方式为,在金属外壳101最大的两个面(在固定到移动终端时,贴合于移动终端前壳和后壳的两个面)上分别固定一个支撑件105,并且支撑件105需要固定在金属外壳101靠近底板102的区域内,然后将连接杆104-1固定在支撑件105上,并在金属外壳101两个最大的表面相应位置开设通孔,从而使卡钩104-2可以穿过通孔,向容纳腔内凸出。

还比如说,在卡钩104-2向容纳腔内凸出的部分足够大,并且一个卡钩104-2就可以将带有卡口的usb公头牢牢锁死的条件下,usb母头100内设置的卡合件104也可以为一个,具体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此处不做限制。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为举例说明,并不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构成限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usb母头内设置带有卡钩的卡合件,并将卡钩穿过金属外壳上开设的通孔,向金属外壳构成的容纳腔中凸出,使得带有卡口的usb公头在插入usb母头时,卡钩可以扣合到卡口中,从而可以防止usb公头被他人随意拔出。另外,通过设置磁性吸附件和支撑件,在需要将usb公头拔出时,通过激活磁性吸附件的磁性,利用杠杆原理,使连接杆以支撑件为支点,向磁性吸附件靠拢,从而将连接杆另一端的卡钩从金属外壳的通孔中弹出,即将卡钩从usb公头上的卡口中弹出,使得usb公头可以轻松拔出。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usb母头。本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具体改进之处为:usb母头100中还包括可移动挡板107,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

如图2所示,usb母头100除了包括图1中所示的部件之外,在金属外壳101开设通孔的一面还设置有可移动挡板107。可移动挡板107主要用于遮挡或暴露出金属外壳101上开设的通孔,图2所示usb母头100的结构为可移动挡板107将通孔暴露出,卡钩104-2穿过通孔向容纳腔内凸出。

具体的说,初始状态下,可以设置可移动挡板107遮挡金属外壳101上的通孔,当用户需要卡钩穿过通孔,向容纳腔凸出时,可以控制可移动挡板107按照预设的规定滑动,直到暴露出通孔。

比如说,可以在移动终端设置与可移动挡板107一侧连接的机械开关,通过滑动机械开关,控制可移动挡板107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将usb母头固定到移动终端内时,可移动挡板107和与可移动挡板107连接的机械开关可以位于移动终端的同一侧,从而减小可移动挡板107与机械开关之间的连接区域,但是为了不影响现有移动终端内部的结构,在安装usb母头一侧的区域无法安装机械开关时,也可以通过改进连接方式,将机械开关设置于其他位置,此处不做具体限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另外,为了保证安全性,避免任意用户都可以滑动可移动挡板107,可以设置可移动挡板107只能沿卡钩104-2垂直于连接杆104-1的方向滑动才可以将通孔暴露出,这样在可移动挡板107将通孔暴露出,卡钩104-2穿过通孔后,可移动挡板107就无法将卡钩104-2从通孔中顶出,因此就无法再通过滑动将通孔遮挡,这种情况下,只有激活磁性吸附件106的磁性,使卡钩从通孔中弹出后,才可以滑动可移动挡板107将通孔遮挡住。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为举例说明,并不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构成限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usb母头,通过在开设通孔的金属外壳表面设置可移动挡板,从而可以决定是否需要使卡钩穿过通孔,向金属外壳与底板构成的容纳腔内凸出,大大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usb公头,具体结构如图3所示。

图3所示的usb公头200具体包括金属接口201和转接主体202。转接主体202的第一端用于固定金属接口201,转接主体202的第二端用于固定充电线缆。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usb公头200与本发明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中提供的usb母头100适配。因此,在usb公头200的金属接口201上开设有卡口201-1,并且卡口201-1与凸出于usb母头100的金属外壳101的内表面的卡钩104-2一一对应,从而可以在usb公头200插入usb母头100后,卡钩104-2可以扣合到卡口201-1中,将usb公头200牢牢锁死在usb母头100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usb公头,通过在金属接口上开设与usb母头内穿过金属外壳上的通孔凸出的卡钩一一对应的卡口,从而在插入带有卡钩的usb母头后,可以使卡钩扣合到卡口中,将usb公头锁死在usb母头中,达到防止usb公头被拔出usb母头的目的。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充电终端,具体结构如图4所示。

图4所示的充电终端300包括本发明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中提供的usb母头100,该充电终端3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当充电终端300需要在公共场合进行充电,且拥有者不能时刻守着充电终端300时,可以在设置于充电终端300内带有卡钩的usb母头中插入带有卡口的usb公头,即利用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供电终端300进行充电,从而usb母头100中的卡钩可以扣合到卡口中,将usb公头牢牢锁死,避免他人将usb公头从充电终端300中的usb母头中拔出,盗走充电终端300。

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供电终端,具体结构如图5所示。

图5所示的供电终端400包括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中提供的usb公头200和充电线缆401,该供电终端400主要为放置于公共场所,如机场、商城等的充电桩。

具体的说,充电线缆401的一端固定于供电终端400的电流输出端,充电线缆401的另一端固定于usb公头200的转接主体202的第二端。

另外,为了保证充电线缆401足够结实,防止他人使用暴力将充电线缆401拉扯断,然后盗走充电终端300,充电线缆401中可以贯穿有防断裂层或防断裂线,具体的说,防断裂层或防断裂线由柔性防断裂材料制备而成,如钢丝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供电终端,通过采用具有卡口的usb公头,从而可以在带有卡钩的usb母头的充电终端进行充电时,配合卡钩,实现usb公头和usb母头锁死,保证充电终端在充电过程中,不会被他人盗走。

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充电连接控制方法,具体流程如图6所示。

图6所示的充电连接控制方法应用于包含本发明任意实施方式提供的充电终端和供电终端,其中该充电终端可以为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等,供电终端具体为充电桩,具体而言,图6涉及的充电连接控制方法可以包含以下执行步骤:

在步骤601中,监测是否有用户对充电终端的解锁操作。

具体的说,在监测到有用户对充电终端的解锁操作时,进入步骤602;否则继续监测是否有用户对充电终端的解锁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监测是否有用户对充电终端的解锁操作,需要在固定于充电终端内的usb母头中插入供电终端中的充电线缆固定的usb公头,并且usb母头内的卡钩扣合到usb公头金属接口上开设的卡口中,才会去执行监测操作。

在步骤602中,获取用户输入的解锁码。

具体的说,在usb母头中插入usb公头,卡钩扣合到卡口中后,监测到有用户对充电终端的解锁操作时,通过检测用户是否在充电终端的解锁界面输入解锁码,当检测到用户输入解锁码时,获取用户输入的解锁码,进行步骤603中的验证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获取的解锁码可以为充电终端拥有者设置的数字解锁码、也可以为充电终端拥有者的生物特征,如声纹信息、指纹信息等,此处不再一一列举,也不做具体限制,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合适的解锁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中获取的用户输入的解锁码,可以为充电终端拥有者平时解锁充电终端时的解锁码,即当用户解锁充电终端,进入充电终端的主界面后,usb母头内的磁性吸附件的磁性就可以被激活;解锁码也可以是单独设置的一个解锁码,即触发磁性吸附件激活磁性的解锁码与解锁充电终端的解锁码不是同一个,这样他人即使知道用户平时解锁充电终端的解锁码,也无法激活磁性吸附件的磁性,进而也就无法将usb公头从usb母头中拔出,从而保证了充电终端的安全。

在步骤603中,判断获取的解锁码是否与用户预设的解锁码一致。

具体的说,在获取的解锁码与用户预设的解锁码一致时,进行步骤604;否则结束本次充电连接控制流程。

在步骤604中,激活磁性吸附件的磁性。

具体的说,在获取的解锁码与用户预设的解锁码一致时,激活磁性吸附件的磁性,从而可以使磁性吸附件吸附卡合件的连接杆向磁性吸附件靠拢,使卡合件的卡钩从usb公头上开设的卡口中弹出,使得usb公头可以从usb母头中拔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充电连接控制方法,在usb母头中插入usb公头,卡钩扣合到卡口中后,通过监测用户对充电终端的使用,当用户进行解锁操作时,通过获取并验证用户输入的解锁账号是否与用户预设的解锁账号一致,从而可以确定用户是否有权限将usb公头从usb母头中拔出,在保证充电终端安全的同时,也方便了有权限用户对充电终端的操作。

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充电连接控制方法。本实施方式在第六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具体改进之处为:在卡合件的卡钩从usb公头上开设的卡口中弹出之后,会记录磁性吸附件的磁性持续时间,并在磁性持续时间大于预设时间时,关闭磁性吸附件的磁性,卡钩重新扣合到卡口中,具体流程如图7所示。

在步骤701中,监测是否有用户对充电终端的解锁操作。在监测到有用户对充电终端的解锁操作时,进入步骤702;否则继续监测是否有用户对充电终端的解锁操作。

在步骤702中,获取用户输入的解锁码。

在步骤703中,判断获取的解锁码是否与用户预设的解锁码一致。在获取的解锁码与用户预设的解锁码一致时,进行步骤704;否则结束本次充电连接控制流程。

在步骤704中,激活磁性吸附件的磁性。

由于步骤701至步骤704与第六实施方式中的步骤601与步骤604大致相同,旨在当usb母头中插入usb公头,卡钩扣合到卡口中后,判断想要拔出usb公头的用户是否有权限,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在步骤705中,在磁性持续时间大于预设时间时,关闭磁性吸附件的磁性。

具体的说,在卡合件的卡钩从usb公头上开设的卡口中弹出之后,充电终端会记录磁性吸附件的磁性持续时间,并在磁性持续时间大于预设时间时,关闭磁性吸附件的磁性。在磁性消失后,卡合件的连接杆在没有外力吸附的作用下,会恢复原状,从而使卡合件的卡钩重新凸出于金属外壳的内表面,如果卡钩重新凸出于金属外壳的内表面时,usb公头没有从usb母头中拔出,则卡钩会重新扣合到卡口中,继续锁死usb公头。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涉及的充电连接控制方法,需要在usb母头中的卡钩穿过金属外壳上的通孔凸出于金属外壳内表面的前提下,带有卡口的usb公头在插入usb母头后,卡钩才会扣合到卡口中,因此,在使用带有本发明任意实施方式中提供的usb公头的供电终端,为带有本发明任意实施方式中提供的usb母头的充电终端进行充电时,需要先检测充电终端是否开启了防拔出功能,即usb母头内的可移动挡板没有遮挡住usb母头金属外壳上开设的通孔,卡钩可以穿过通孔,在确认充电终端开启了防拔出功能后,usb公头在插入usb母头后,才会有卡钩扣合到卡口中,从而将两者锁死。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usb母头内的可移动挡板在原始状态时处于遮挡usb母头金属外壳上的通孔的状态,当用户开启防拔出功能后,充电终端内的处理器可以生成控制信号,然后根据控制信号控制可移动挡板按照预设方向移动,直到暴露出通孔。

用户开启防拔出功能的操作,具体可以为在充电终端的设置界面设置一个防拔出功能开启按钮,当用户触发后,处理器即可以根据用户的触发操作,判断是需要开启还是关闭,如果是开启,可以控制可移动挡板移动,将通孔暴露出,如果是关闭,可以先激活磁性吸附件,将卡钩从卡口中弹出,然后控制可移动挡板,将通孔遮挡。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为举例说明,并不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构成限定。在实际应用中,防拔出功能的开启方式并不局限于上述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此处不做具体限制,也不一一列举。

另外,也可以设置usb母头中的卡钩,在验证拔出usb公头的用户有权限拔出,并且usb公头在卡钩从卡口中弹出的预设时间内拔出后,可以控制可移动挡板将金属外壳上的通孔遮挡,然后再停止磁性吸附件的工作,从而在关闭磁性吸附件的磁性后,卡钩无法再穿过通孔,方便用户使用,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此处不做限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充电连接控制方法,在usb母头内的磁性吸附件的磁性被激活,并吸附连接杆向磁性吸附件靠拢,从而将卡钩从usb公头上的卡口中弹出后,通过记录磁性吸附件的磁性持续时间,并在磁性持续时间大于预设的时间时,关闭磁性吸附件的磁性,使得usb母头内卡合件上的卡钩重新凸出于金属外壳的内表面,使得插入usb母头内的usb公头在没有拔出时,可以重新通过卡钩扣合到卡口中,将usb公头与usb母头锁死,进一步保证了充电终端的安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进一步保证充电终端在公共场所充电过程中的安全,防止非拥有者使用暴力将充电终端与固定于充电桩等供电终端上的充电线缆分离,如将充电线缆剪断,可以设置在固定于充电终端的usb母头中有usb公头插入,且充电终端内的电流检测电路检测到有经usb母头和usb公头进入充电终端的电流后,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接收充在充电线缆中传输的电信号,如充电信号、数据交互信号等,若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任何电信号,则判定当前充电回路出现了异常,如充电线缆被他人恶意剪断、强行拔出等,需要充电终端作出报警提示,从而可以及时告知充电终端拥有者充电终端当前的情况。

另外,作出的报警提示,可以直接为响铃,或者给充电终端拥有者的其他移动设备发送报警信息。

进一步的,在作出报警提示时,充电终端还可以自动开启摄像头,获取当前持有充电终端的用户的图像信息,同时开启定位装置,获取充电终端当前所处的位置,在发送报警信息到充电终端拥有者的其他移动设备时,将获取的图像信息、位置信息一起发送给充电终端拥有者。

上面各种方法的步骤划分,只是为了描述清楚,实现时可以合并为一个步骤或者对某些步骤进行拆分,分解为多个步骤,只要包含相同的逻辑关系,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对算法中或者流程中添加无关紧要的修改或者引入无关紧要的设计,但不改变其算法和流程的核心设计都在该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