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壳断路器的动触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32940阅读:561来源:国知局
塑壳断路器的动触头机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头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塑壳断路器的动触头机构。



背景技术:

塑壳断路器的双断点形式是当今塑壳断路器产品的发展方向之一,触头模块部分作为塑壳断路器重要的组成部分受到了非常大的重视,当代新型的高分断塑壳断路器基本都采用旋转双断点动触头结构,但目前市面上使用的触头模块中的动触头长度均较短,而本产品中动触头由于工作需求需加长,且其加长之后的长度为原始动触头的若干倍;由于塑壳断路器工作状态下其分、合闸时,动触头与静触头分离,其中动触头回弹力较大,该回弹力可适应原始动触头动作,而对于加长之后的动触头存在不合适的情况,若是强行使用多次操作之后,会使加长之后的动触头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弯曲断裂的情况,以至于使触头模块失去原应具备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足,提供了结构合理,强度性能良好的塑壳断路器的动触头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一种塑壳断路器的动触头机构,动触头机构包括动触头、动触头触点、转轴,动触头包括第一动触头与第二动触头,该动触头通过第一动触头其末端处设为一基点旋转180度,得到第二动触头,且第一动触头末端与第二动触头末端相连接,从而构成一完整的动触头,且第一动触头与第二动触头的结构一致,动触头机构处还包括一夹板机构,夹板机构包裹于动触头外侧,夹板机构包括第一夹板片、第二夹板片与夹板连接板,该第一夹板片与第二夹板片分别设置于动触头的两侧,并与该动触头贴临,再者夹板连接板设置在相对于动触头触点位置处的另一侧面,并夹板连接板与该侧面贴临。

上述塑壳断路器的动触头机构,所述动触头由夹板、动动触头、动触头触点组成,本发明中的动触头机构中由于产品的工作需要,从而需增加动触头长度,通过对动触头增加一夹板机构,可增加动动触头的受力强度,进而增加其使用寿命,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动动触头长度增加,导致其强度降低,出现弯曲断裂的问题;再者第一夹板片、第二夹板片以及夹板连接板均设于动触头三侧面处,并通过上述三者对动触头两侧面以及动触头触点位置处的另一侧面加固,可进一步保证动触头的强度系数,以及该动触头机构的可靠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夹板机构中的第一夹板片与第二夹板片均采用拼接式夹板片,第一动触头处以及第二动触头两侧面处均设置有夹板片,第一动触头以及第二动触头两侧的夹板片于同侧的位置处分别在动触头末端连接处相拼接,拼接处两夹板相堆叠。

上述塑壳断路器的动触头机构,所述第一夹板片以及第二夹板片均采用拼接式安装于动触头的两侧面,第一动触头、第二动触头末端连接处拼接可保证其安装的可靠性以及安装的合理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夹板机构中的第一夹板片与第二夹板片均采用整体式夹板片,动触头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夹板片、第二夹板片,所述第一夹板片与第二夹板片均于动触头贴临。

上述塑壳断路器的动触头机构,所述第一夹板片以及第二夹板片均采用整体式安装于动触头的两侧面,该整体式夹板两侧面处各采用一块夹板片,以达到对动触头侧面的防护。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夹板连接板位置处设置有夹板凹槽,该动触头与夹板连接板贴合处设置有一动触头凸块,通过动触头与夹板连接板贴合,两者其上的动触头凸块填充于夹板凹槽处,且通过动触头凸块与夹板凹槽之间贴合,以构成两者之间限位配合。

上述塑壳断路器的动触头机构,所述通过动触头凸块与夹板凹槽配合以及拼接式夹板片与动触头之间配合,形成第一个对动触头的防护的方案,通过该方案夹板片可对动触头两侧进行防护,夹板连接板可对动触头触点位置处的另一侧面进行防护,保证安装过程中动触头与夹板不会出现错位的情况,以保证工作过程中动触头不会由于未达到预期的使用寿命,出现崩裂的情况,此方案为本发明的第一方案,也是最优选的方案;所述通过整体式夹板片与动触头触点位置处的另一侧面之间的配合以及动触头凸块与夹板凹槽配合,形成第二个对动触头的防护的方案,该方案与第一方案相比,采用整体式夹板片安装可省去拼接式方案中的拼接式固定的一步,可减少安装的时间,保证效率,此方案为本发明的第二方案。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第一夹板片与第二夹板片之间的夹板连接板为一整体式夹板连接板,该夹板连接板覆于动触头侧壁处,且与该动触头侧壁贴合。

上述塑壳断路器的动触头机构,所述通过整体式夹板连接板与动触头之间的配合以及拼接式夹板片与动触头之间配合,形成第三个对动触头的防护的方案,通过该方案可保证拼接式夹板片可动触头两侧之间的防护,夹板片末端拼接处可保证第一动触头以及第二动触头相连处进行防护,可增加其相连的强度,而整体式夹板连接板可对动触头触点位置处的另一侧面进行防护,可进一步保证动触头的强度,进而防止由于强度不够出现崩裂的情况,此方案为本发明的第三方案;所述通过整体式夹板片与动触头触点位置处的另一侧面之间的配合以及整体式夹板连接板与动触头之间的配合,形成第四个对动触头的防护的方案,该方案与第三方案相比,采用整体式夹板片安装可省去拼接式方案中的拼接式固定的一步,可减少安装的时间,保证效率,此方案为本发明的第四方案。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夹板机构中的第一夹板片与第二夹板片以及夹板连接板采用分体式,第一夹板片、第二夹板片与动触头贴合,且该两者与夹板连接板配合的一侧处高出一段,并在其两者内壁高出一段位置处设有卡槽,再者于卡槽位置处设置有夹板连接板,该夹板连接板两侧壁分别置于第一夹板片以及第二夹板片处均设置有的卡槽内,且该卡槽与置于其内夹板连接板侧壁构成卡位配合,该第一夹板片以及第二夹板片通过两者均设置有的卡槽使夹板连接板限位于第一夹板片以及第二夹板片处。

上述塑壳断路器的动触头机构,所述该方案中第一夹板片与第二夹板片以及夹板连接板采用分体式,且第一夹板片与第二夹板片上均设置有卡槽,而夹板连接板通过其两侧壁插入第一夹板片与第二夹板片上的卡槽处以构成第一夹板片与第二夹板片以及夹板连接板之间的连接以构成夹板机构之间的固定,该方案中的夹板连接板可直接插入卡槽内,还可在夹板连接板两侧壁增加一台阶,通过台阶与卡槽之间的配合,以达到夹板连接板与第一夹板片、第二夹板片之间的固定,该方案中增加一台阶不会影响由于为与卡槽适配而减少夹板连接板的厚度,由于影响其对动触头的防护系数,该方案为本发明的第五方案。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第一夹板片与第二夹板片处设置有的卡槽可为一个或多个,该第一夹板片以及第二夹板片处设置有的卡槽处上均设置有与该卡槽配合的夹板连接板。

上述塑壳断路器的动触头机构,所述由于第一夹板片与第二夹板片以及夹板连接板为分体式结构,则与第一夹板片与第二夹板片配合的卡槽为一个或多个,由于卡槽与夹板连接板适配,从而卡槽数量将影响夹板连接板的数量。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夹板与动动触头配合置于转轴内,转轴设置于动触头末端连接处,且动触头机构与转轴相固定配合。

上述塑壳断路器的动触头机构,所述塑壳断路器中动触头机构与静触头机构为相配套的情况,且动触头机构由第一动触头与第二动触头组成,与再者配合的处相应的位置设置有静触头机构,动触头机构以转轴为中心顺、逆旋转,以至于构成塑壳断路器的分闸或合闸。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动触头总长为128mm。

上述塑壳断路器的动触头机构,所述塑壳断路器安装过程中,采用128mm的动触头为最理想,且最适用于塑壳断路器处触头机构之间的联动以及配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塑壳断路器的动触头机构中的动触头机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塑壳断路器的动触头机构中的动触头机构与静触头配合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塑壳断路器的动触头机构中的动触头机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塑壳断路器的动触头机构中的动触头第一种方案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塑壳断路器的动触头机构中的动触头第二种方案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塑壳断路器的动触头机构中的动触头第三种方案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塑壳断路器的动触头机构中的动触头第四种方案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塑壳断路器的动触头机构中的壳体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塑壳断路器的动触头机构中的壳体及动、静触头配合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塑壳断路器的动触头机构中的动、静触头机构示意图;图11是本发明塑壳断路器的动触头机构中的动触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图4、图11所述,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采用了一种塑壳断路器的动触头机构,动触头机构由动触头4、动触头触点41、转轴3、铆钉7以及夹板机构1组成,动触头4由第一动触头43与第二动触头44组成,且该动触头4其结构为通过第一动触头43其末端处设为一基点旋转180度,得到第二动触头44,且第一动触头43末端与第二动触头44末端相连接,从而构成一完整的动触头4,且第一动触头43与第二动触头44的结构相一致;夹板机构1包括第一夹板片12、第二夹板片11与夹板连接板13,第一夹板片12与第二夹板片11均采用拼接式夹板片,第一夹板片12与第二夹板片11设置于动触头4两侧并与动触头4贴合,第一夹板片12与第二夹板片11于中端位置均分成两部分,该两部分在第一动触头43末端与第二动触头44末端相连处拼接,且相拼接处采用堆叠的方式拼接,并与堆叠设置有铆钉7使之固定;夹板连接板13处动触头触点41位置处的另一侧面相贴合,且该夹板连接板13位置处设置有夹板凹槽14,动触头4与该夹板连接板13贴合处设置有一动触头凸块42,通过动触头4与夹板连接板13贴合,两者其上的动触头凸块42填充于夹板凹槽14处,且该动触头凸块42与夹板凹槽14紧密贴合构成限位配合,再者通过铆钉7穿过第一夹板片12、动触头4以及第二夹板片11,使夹板机构1固定于动触头4处,配合后的夹板机构1与动触头4置于转轴3内,该转轴3固定于第一动触头43与第二动触头44拼接位置处。

如图5、图11所述,本发明具体实施例2采用了一种塑壳断路器的动触头机构,动触头机构由动触头4、动触头触点41、转轴3、铆钉7以及夹板机构1组成,动触头4由第一动触头43与第二动触头44组成,且该动触头4其结构为通过第一动触头43其末端处设为一基点旋转180度,得到第二动触头44,且第一动触头43末端与第二动触头44末端相连接,从而构成一完整的动触头4,且第一动触头43与第二动触头44的结构相一致;夹板机构1包括第一夹板片12、第二夹板片11与夹板连接板13,第一夹板片12与第二夹板片11均采用拼接式夹板片,第一夹板片12与第二夹板片11设置于动触头4两侧并与动触头4贴合,第一夹板片12与第二夹板片11于中端位置均分成两部分,该两部分在第一动触头43末端与第二动触头44末端相连处拼接,且相拼接处采用堆叠的方式拼接,并与堆叠设置有铆钉7使之固定;夹板连接板13处动触头触点41位置处的另一侧面相贴合,该夹板连接板13采用整体式夹板连接板13,夹板连接板13设置于动触头触点41位置处的另一侧面,并与该侧面相贴合,再者通过铆钉7穿过第一夹板片12、动触头4以及第二夹板片11,使夹板机构1固定于动触头4处,配合后的夹板机构1与动触头4置于转轴3内,该转轴3固定于第一动触头43与第二动触头44拼接位置处。

如图6、图11所述,本发明具体实施例3采用了一种塑壳断路器的动触头机构,动触头机构由动触头4、动触头触点41、转轴3、铆钉7以及夹板机构1组成,动触头4由第一动触头43与第二动触头44组成,且该动触头4其结构为通过第一动触头43其末端处设为一基点旋转180度,得到第二动触头44,且第一动触头43末端与第二动触头44末端相连接,从而构成一完整的动触头4,且第一动触头43与第二动触头44的结构相一致;夹板机构1包括第一夹板片12、第二夹板片11与夹板连接板13,第一夹板片12与第二夹板片11均采用整体式板片,第一夹板片12与第二夹板片11分别设置于动触头4两侧面处并与之贴合;夹板连接板13处动触头触点41位置处的另一侧面相贴合,且该夹板连接板13位置处设置有夹板凹槽14,动触头4与该夹板连接板13贴合处设置有一动触头凸块42,通过动触头4与夹板连接板13贴合,两者其上的动触头凸块42填充于夹板凹槽14处,且该动触头凸块42与夹板凹槽14紧密贴合构成限位配合,再者通过铆钉7穿过第一夹板片12、动触头4以及第二夹板片11,使夹板机构1固定于动触头4处,配合后的夹板机构1与动触头4置于转轴3内,该转轴3固定于第一动触头43与第二动触头44拼接位置处。

如图7、图11所述,本发明具体实施例4采用了一种塑壳断路器的动触头机构,动触头机构由动触头4、动触头触点41、转轴3、铆钉7以及夹板机构1组成,动触头4由第一动触头43与第二动触头44组成,且该动触头4其结构为通过第一动触头43其末端处设为一基点旋转180度,得到第二动触头44,且第一动触头43末端与第二动触头44末端相连接,从而构成一完整的动触头4,且第一动触头43与第二动触头44的结构相一致;夹板机构1包括第一夹板片12、第二夹板片11与夹板连接板13,第一夹板片12与第二夹板片11均采用整体式板片,第一夹板片12与第二夹板片11分别设置于动触头4两侧面处并与之贴合;夹板连接板13处动触头触点41位置处的另一侧面相贴合,该夹板连接板13采用整体式夹板连接板13,夹板连接板13设置于动触头触点41位置处的另一侧面,并与该侧面相贴合,再者通过铆钉7穿过第一夹板片12、动触头4以及第二夹板片11,使夹板机构1固定于动触头4处,配合后的夹板机构1与动触头4置于转轴3内,该转轴3固定于第一动触头43与第二动触头44拼接位置处。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5采用了一种塑壳断路器的动触头机构,动触头机构由动触头4、动触头触点41、转轴3、铆钉7以及夹板机构1组成,动触头4由第一动触头43与第二动触头44组成,且该动触头4其结构为通过第一动触头43其末端处设为一基点旋转180度,得到第二动触头44,且第一动触头43末端与第二动触头44末端相连接,从而构成一完整的动触头4,且第一动触头43与第二动触头44的结构相一致;夹板机构1包括第一夹板片12、第二夹板片11与夹板连接板13,该第一夹板片12与第二夹板片11以及夹板连接板13采用分体式,第一夹板片12、第二夹板片11与动触头4两侧面贴合,且该两者与夹板连接板13配合的一侧处高出一段,并在其两者内壁高出一段位置处设有卡槽,再者于卡槽位置处设置有夹板连接板13,通过第一夹板片12与第二动触头44对夹板连接板13侧壁的挤压,使夹板连接板13卡于卡槽处限位以及固定,再者铆钉7穿过第一夹板片12、动触头4以及第二夹板片11,使夹板机构1固定于动触头4处,配合后的夹板机构1与动触头4置于转轴3内,该转轴3固定于第一动触头43与第二动触头44拼接位置处。

如图1、图2、图8、图9、图10所述根据上述实施例1‐5,本发明动触头机构设置于壳体8内,该动触头机构处第一动触头43与第二动触头44前端处触点41位置均设置有与之配合的静触头6,第一动触头43与第二动触头44靠近末端处侧面的位置均设置有一弹簧凹槽10,动触头4上的转轴3位于动触头机构处的中端位置,且转轴3的两侧端面处均设置有上、下对应的凹陷,该上、下对应的两凹陷呈180度对角分布,转轴3内侧设置拉力弹簧20,该拉力弹簧20其结构为两侧同向位置处均设置一弹簧201,末端位置处设置有一杠杆202与弹簧201末端相连接,通过动触头机构上的弹簧凹槽10固定其一端,拉力弹簧20延伸至动触头4上的弹簧201凹槽10的另一侧,通过拉力弹簧20处的弹簧201孔置入一光轴203,该光轴203与转轴3两侧凹陷处相接触抵压,外壳中端处设置有转轴孔81,转轴孔81高度与动触头4整体配合后,转轴孔81高度与转轴3凸出高度相一致,通过转轴3与转轴孔81的配合,从而构成动触头机构与壳体8的连接,壳体8处与动触头机构触点41位置配合处设置有静触头6限位装置,静触头6设置于其内,且该静触头6包括一静触头触点61,通过动触头触点41与静触头触点61的接触或分离,以构成塑壳断路器的合闸或分闸。

根据上述实施例5,本发明第一夹板片12与第二夹板片11处设置有的卡槽可为一个或多个,由于卡槽与夹板连接板13适配,从而夹板连接板13的数量由卡槽数量而定。

根据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动触头4总长设置为128mm。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