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具有减震功能的电池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40399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具有减震功能的电池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具有减震功能的电池箱。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在现在的部分新能源汽车中,是通过电池来提供动力源,实现新能源汽车的行进。通常情况下,电池都是放置在电池箱内,在行进的过程中,电池会因为震动的原因,出现互相撞击,从而出现电池自然的情况,这样就大大降低了电池箱的可靠性;不仅如此,在电池箱放置电池的时候,对异常情况需要报警提示,但是由于语音输出能力不够,导致了用户无法被很好的接收到,这样就大大降低了电池箱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具有减震功能的电池箱。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具有减震功能的电池箱,包括箱体、若干缓冲机构和中控机构,所述中控机构设置在箱体上,所述箱体内部设有若干电池放置槽,所述缓冲机构均匀设置在电池放置槽的内壁的四周;

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第一缓冲块、第一缓冲杆、第一导轨和弹簧,所述第一导轨设置在电池放置槽的槽壁,所述第一缓冲块设置在第一缓冲杆的一端且位于第一导轨的外部,所述第一缓冲杆的另一端通过弹簧与第一导轨的内壁连接;

所述第一缓冲杆的两端还设有第二缓冲组件,所述第一导轨的两侧均设有滑动槽,所述第二缓冲组件包括第二导轨、第一滑动块、第一连杆、固定支座、第二连杆和第二缓冲单元,所述第二导轨位于滑动槽的内部且在滑动槽内部滑动,所述第一滑动块位于第二导轨的内部,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第一滑动块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通过固定支座设置在第一导轨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缓冲单元铰接;

所述第二缓冲单元包括第二滑动块、第三导轨、第二缓冲杆和第二缓冲块,所述第三导轨设置在电池放置槽的槽壁,所述第二滑动块与第二连杆铰接,所述滑动块通过第二缓冲杆与第二缓冲块连接;

其中,电池在晃动的时候,首先就会与第一缓冲块接触,随后就使得第一缓冲块来推动第一缓冲杆在第一导轨的内部移动,同时通过弹簧进行缓冲;而且,第一缓冲杆在移动的时候,就会使得第二导轨在滑动槽内部滑动,从而第一连杆就会发生角度的变化,使得第二连杆推动第二滑动块在第三导轨的内部移动,使得第二缓冲杆推动第二缓冲块靠近电池,再对电池进行支撑的同时进行缓冲,从而提高了对电池的保护,提高了电池箱的可靠性。

所述中控机构包括中央控制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的无线通讯模块、温度检测模块、语音控制模块、显示控制模块、按键控制模块、状态指示模块和工作电源模块,所述箱体的内部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温度检测模块电连接,所述中央控制模块为plc;

所述语音控制模块包括语音控制电路,所述语音控制电路包括集成电路、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和蜂鸣器,所述集成电路的型号为tda2611a,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七端与第一电容连接且通过第二电容与集成电路的第六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四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八端通过第三电容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一端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一端分别通过第四电容和第五电容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二端通过电阻和第七电容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二端通过第六电容和蜂鸣器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

其中,中央控制模块,用来对电池箱进行智能化控制的模块,在这里,中央控制模块是plc,也能够是单片机,实现了对电池箱中的各个模块进行智能化控制,提高了电池箱的智能化;无线通讯模块,用来进行无线通讯的模块,在这里,通过对外部通讯终端进行无线连接,从而就能够实现工作人员对电池箱远程监控,提高了电池箱的智能化;温度检测模块,用来进行温度检测的模块,在这里,通过对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数据进行实时采集,从而能够对电池箱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语音控制模块,用来进行语音控制的模块,在这里,通过对扬声器进行控制,从而能够进行语音报警提示;显示控制模块,用来实现显示控制的模块,在这里,通过对显示界面进行控制,能够对电池箱的工作信息进行实时显示,提高了电池箱的实用性;按键控制模块,用来进行按键控制的模块,在这里,通过对控制按键的操控信息进行采集,从而能够对电池箱进行实施现场操控,提高了电池箱的可操作性;状态指示模块,用来实现状态指示的模块,在这里,通过对状态指示灯的亮暗控制,能够对电池箱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显示,提高了其实用性;工作电源模块,用来提供稳定电源电压的模块,在这里,用来给电池箱内部的各个模块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提高了电池箱的可靠性。

其中,在语音控制电路中,集成电路的第七端通过第一电容对音频信号进行过滤,随后经过集成电路内部的功率放大电路对音频进行功率放大,再从集成电路的第二端输出音频信号,来控制蜂鸣器来进行报警提示,从而能够实现对音频信号的可靠放大输出,提高了电池箱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缓冲块和第二缓冲块均为橡胶块。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缓冲块的表面还设有若干海绵。

作为优选,所述中控机构还包括面板和设置在面板上的显示界面、控制按键、状态指示灯和扬声器。

作为优选,所述显示界面为液晶显示屏,所述显示界面与显示控制模块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按键为轻触按键,所述控制按键与按键控制模块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状态指示灯包括双色发光二极管,所述状态指示灯与状态指示模块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扬声器与语音控制模块电连接。

其中,显示界面,用来对电池箱的工作信息进行实时显示,从而提高了电池箱的实用性;控制按键,便于工作人员或者用户对电池箱进行实施操控,从而提高了其可操作性;状态指示灯,用于对电池箱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显示,从而提高了其实用性;扬声器,用来对电池箱的异常工作状态进行报警提示,从而提高了电池箱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面板的内部还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工作电源模块电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电池箱的安全性,所述箱体的阻燃等级为v-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具有减震功能的电池箱中,通过缓冲机构能够实现对电池的可靠缓冲减震,从而提高了电池箱的可靠性;不仅如此,通过语音控制电路能够实现对电池箱在异常情况下,进行可靠有效地报警提示,提高了电池箱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具有减震功能的电池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具有减震功能的电池箱的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具有减震功能的电池箱的第二缓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具有减震功能的电池箱的中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具有减震功能的电池箱的系统原理图;

图6是本发明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具有减震功能的电池箱的语音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箱体,2.缓冲机构,3.中控机构,4.第一导轨,5.第一缓冲块,6.第一缓冲杆,7.弹簧,8.滑动槽,9.第二缓冲组件,10.海绵,11.第二导轨,12.第一滑动块,13.第一连杆,14.固定支座,15.第二连杆,16.第二滑动块,17.第三导轨,18.第二缓冲杆,19.第二缓冲块,20.面板,21.显示界面,22.控制按键,23.状态指示灯,24.扬声器,25.中央控制模块,26.无线通讯模块,27.温度检测模块,28.语音控制模块,29.显示控制模块,30.按键控制模块,31.状态指示模块,32.工作电源模块,33.蓄电池,34.温度传感器,u1.集成电路,r1.电阻,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c3.第三电容,c4.第四电容,c5.第五电容,c6.第六电容,c7.第七电容,bl.蜂鸣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6所示,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具有减震功能的电池箱,包括箱体1、若干缓冲机构2和中控机构3,所述中控机构3设置在箱体1上,所述箱体1内部设有若干电池放置槽,所述缓冲机构2均匀设置在电池放置槽的内壁的四周;

所述缓冲机构2包括第一缓冲块5、第一缓冲杆6、第一导轨4和弹簧7,所述第一导轨4设置在电池放置槽的槽壁,所述第一缓冲块5设置在第一缓冲杆6的一端且位于第一导轨4的外部,所述第一缓冲杆6的另一端通过弹簧7与第一导轨4的内壁连接;

所述第一缓冲杆6的两端还设有第二缓冲组件9,所述第一导轨4的两侧均设有滑动槽8,所述第二缓冲组件9包括第二导轨11、第一滑动块12、第一连杆13、固定支座14、第二连杆15和第二缓冲单元,所述第二导轨11位于滑动槽8的内部且在滑动槽8内部滑动,所述第一滑动块12位于第二导轨11的内部,所述第一连杆13的一端与第一滑动块12铰接,所述第一连杆13的中部通过固定支座14设置在第一导轨4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杆13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15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15的另一端与第二缓冲单元铰接;

所述第二缓冲单元包括第二滑动块16、第三导轨17、第二缓冲杆18和第二缓冲块19,所述第三导轨17设置在电池放置槽的槽壁,所述第二滑动块16与第二连杆15铰接,所述滑动块通过第二缓冲杆18与第二缓冲块19连接;

其中,电池在晃动的时候,首先就会与第一缓冲块5接触,随后就使得第一缓冲块5来推动第一缓冲杆6在第一导轨4的内部移动,同时通过弹簧7进行缓冲;而且,第一缓冲杆6在移动的时候,就会使得第二导轨11在滑动槽8内部滑动,从而第一连杆13就会发生角度的变化,使得第二连杆15推动第二滑动块16在第三导轨17的内部移动,使得第二缓冲杆18推动第二缓冲块19靠近电池,再对电池进行支撑的同时进行缓冲,从而提高了对电池的保护,提高了电池箱的可靠性。

所述中控机构3包括中央控制模块25、与中央控制模块25连接的无线通讯模块26、温度检测模块27、语音控制模块28、显示控制模块29、按键控制模块30、状态指示模块31和工作电源模块32,所述箱体1的内部还设有温度传感器34,所述温度传感器34与温度检测模块27电连接,所述中央控制模块25为plc;

所述语音控制模块28包括语音控制电路,所述语音控制电路包括集成电路u1、电阻r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和蜂鸣器bl,所述集成电路u1的型号为tda2611a,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七端与第一电容c1连接且通过第二电容c2与集成电路u1的第六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四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八端通过第三电容c3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一端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一端分别通过第四电容c4和第五电容c5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二端通过电阻r1和第七电容c7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二端通过第六电容c6和蜂鸣器bl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

其中,中央控制模块25,用来对电池箱进行智能化控制的模块,在这里,中央控制模块25是plc,也能够是单片机,实现了对电池箱中的各个模块进行智能化控制,提高了电池箱的智能化;无线通讯模块26,用来进行无线通讯的模块,在这里,通过对外部通讯终端进行无线连接,从而就能够实现工作人员对电池箱远程监控,提高了电池箱的智能化;温度检测模块27,用来进行温度检测的模块,在这里,通过对温度传感器34的检测数据进行实时采集,从而能够对电池箱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语音控制模块28,用来进行语音控制的模块,在这里,通过对扬声器24进行控制,从而能够进行语音报警提示;显示控制模块29,用来实现显示控制的模块,在这里,通过对显示界面21进行控制,能够对电池箱的工作信息进行实时显示,提高了电池箱的实用性;按键控制模块30,用来进行按键控制的模块,在这里,通过对控制按键22的操控信息进行采集,从而能够对电池箱进行实施现场操控,提高了电池箱的可操作性;状态指示模块31,用来实现状态指示的模块,在这里,通过对状态指示灯23的亮暗控制,能够对电池箱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显示,提高了其实用性;工作电源模块32,用来提供稳定电源电压的模块,在这里,用来给电池箱内部的各个模块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提高了电池箱的可靠性。

其中,在语音控制电路中,集成电路u1的第七端通过第一电容c1对音频信号进行过滤,随后经过集成电路u1内部的功率放大电路对音频进行功率放大,再从集成电路u1的第二端输出音频信号,来控制蜂鸣器bl来进行报警提示,从而能够实现对音频信号的可靠放大输出,提高了电池箱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缓冲块5和第二缓冲块19均为橡胶块。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缓冲块5的表面还设有若干海绵10。

作为优选,所述中控机构3还包括面板20和设置在面板20上的显示界面21、控制按键22、状态指示灯23和扬声器24。

作为优选,所述显示界面21为液晶显示屏,所述显示界面21与显示控制模块29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按键22为轻触按键,所述控制按键22与按键控制模块30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状态指示灯23包括双色发光二极管,所述状态指示灯23与状态指示模块31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扬声器24与语音控制模块28电连接。

其中,显示界面21,用来对电池箱的工作信息进行实时显示,从而提高了电池箱的实用性;控制按键22,便于工作人员或者用户对电池箱进行实施操控,从而提高了其可操作性;状态指示灯23,用于对电池箱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显示,从而提高了其实用性;扬声器24,用来对电池箱的异常工作状态进行报警提示,从而提高了电池箱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面板20的内部还设有蓄电池33,所述蓄电池33与工作电源模块32电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电池箱的安全性,所述箱体1的阻燃等级为v-0。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具有减震功能的电池箱中,通过缓冲机构2能够实现对电池的可靠缓冲减震,从而提高了电池箱的可靠性;不仅如此,通过语音控制电路能够实现对电池箱在异常情况下,进行可靠有效地报警提示,提高了电池箱的可靠性。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