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吸式按键及其磁吸式键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79312阅读:882来源:国知局
磁吸式按键及其磁吸式键盘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磁吸式按键及其磁吸式键盘,尤指一种可兼具薄型化设计需求与较佳按压行程的磁吸式按键及其磁吸式键盘。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可携式电子装置逐渐趋向超薄型的外观设计。薄型电子装置的结构空间有限,故其输入介面(例如键盘)也须有相应的薄型设计。然而薄型键盘的操作行程较短,使用薄型键盘时难以感受到足够产生操作手感的力回馈。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可兼具薄型化设计需求、并能提供较佳操作手感与较佳操作可靠度的按键及其键盘,便为相关电脑产业的发展目标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兼具薄型化设计需求与较佳按压行程的磁吸式按键及其磁吸式键盘,以解决上述兼具薄型化及较佳操作手感与较佳操作可靠度的问题。

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揭露一种磁吸式按键,其包含有底板、键帽、第一支架、磁性元件以及发光装置。该底板具有至少一第一卡扣结构、第一开口及底面。该第一支架具有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及磁吸部。该第一连接部位于该磁吸部与该第二连接部之间。该第一连接部以可活动方式连接该第一卡扣结构,且该第二连接部以可活动方式连接该键帽。该磁性元件对应该磁吸部而设置于该底板上。该磁性元件吸附该磁吸部以提供该键帽的回复力。该磁性元件具有底部,该底部穿过该第一开口及该底面。该发光装置设置于该底板下。该发光装置具有容置部,用以容纳部分该磁性元件以增加该键帽的上下运动的行程。

可选地,该容置部为凹陷结构或破孔结构。

可选地,该发光装置为导光板或电致发光板。

可选地,该底板具有第二开口,该发光装置包含电路板以及发光二极管,该发光二极管设置在该电路板上,且穿过该底面及该第二开口。

可选地,该底板更包括第二卡扣结构,该第二卡扣结构用以固定该磁吸元件。

可选地,该容置部的形状对应于该磁性元件的形状,该容置部的尺寸等于或大于该磁性元件的尺寸。

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另揭露一种磁吸式键盘,其包含有底板以及多个磁吸式按键。该底板具有多个第一卡扣结构、多个第一开口及底面。每一磁吸式按键包含有键帽、第一支架、磁性元件以及发光装置。该底板具有至少一第一卡扣结构、第一开口及底面。该第一支架具有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及磁吸部。该第一连接部位于该磁吸部与该第二连接部之间。该第一连接部以可活动方式连接该多个第一卡扣结构的其中之一,且该第二连接部以可活动方式连接该键帽。该磁性元件对应该磁吸部而设置于该底板上。该磁性元件吸附该磁吸部以提供该键帽之回复力。该磁性元件具有底部,该底部穿过该多个第一开口的其中之一及该底面。该发光装置设置于该底板下。该发光装置具有容置部,用以容纳部分该磁性元件以增加该键帽的上下运动的行程。

可选地,该容置部为凹陷结构或破孔结构。

可选地,该发光装置为导光板或电致发光板。

可选地,该底板具有多个第二开口,每一磁吸式按键的该发光装置包含电路板以及发光二极管,该发光二极管设置在该电路板上,且该发光二极管穿过该底面及对应的该多个第二开口的其中之一。

可选地,该底板更包括多个第二卡扣结构,每一磁吸式按键的该磁吸元件固定在对应的该多个第二卡扣结构的其中之一。

可选地,每一磁吸式按键中,该容置部的形状对应于该磁性元件的形状,该容置部的尺寸等于或大于该磁性元件的尺寸。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磁吸式按键,该磁吸式按键包含有:底板,具有至少一第一卡扣结构、第一开口及底面;键帽;第一支架,具有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及磁吸部,该第一连接部位于该磁吸部与该第二连接部之间,该第一连接部以可活动方式连接该至少一第一卡扣结构,该第二连接部以可活动方式连接该键帽;磁性元件,对应该磁吸部而设置于该底板上,该磁性元件吸附该磁吸部以提供该键帽的回复力,该磁性元件具有底部,该底部穿过该第一开口及该底面;以及发光装置,设置于该底板上,该发光装置具有容置部,该容置部用以套在该磁性元件以增加该键帽的上下运动的行程;其中,该容置部的尺寸大于该磁性元件与该第一卡扣结构的尺寸总和。

本发明又提供一种磁吸式键盘,该磁吸式键盘包含有:底板,具有多个第一卡扣结构、多个第一开口及底面;以及多个磁吸式按键,每一磁吸式按键包含有:键帽;第一支架,具有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及磁吸部,该第一连接部位于该磁吸部与该第二连接部之间,该第一连接部以可活动方式连接该多个第一卡扣结构的其中之一,该第二连接部以可活动方式连接该键帽;磁性元件,对应该磁吸部而设置于该底板上,该磁性元件吸附该磁吸部以提供该键帽的回复力,该磁性元件具有底部,该底部穿过该多个第一开口的其中之一及该底面;以及发光装置,设置于该底板上,该发光装置具有容置部,该容置部用以套在该磁性元件以增加该键帽的上下运动的行程;其中,该容置部的尺寸大于该磁性元件与该第一卡扣结构的尺寸总和。

本发明的磁吸式按键及其磁吸式键盘在底板与发光装置上挖洞以容置磁性元件,磁性元件的位置变低,连带使得键帽的位置也降低,从而缩减磁吸式按键的整体结构高度,符合薄型化设计需求。此外,虽然磁吸式按键的变薄,但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的长度并未缩短,甚至还有余裕扩增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在其结构上的弯折角度,进一步增加键帽的上下移动行程长度,提供更佳的操作手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之磁吸式键盘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之磁吸式按键的元件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之磁吸式按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与图5分别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磁吸式按键在不同操作阶段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磁吸式按键的元件爆炸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磁吸式按键的部分结构组立图。

图8与图9分别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磁吸式按键在不同操作阶段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5,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磁吸式键盘10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磁吸式按键12的元件爆炸图,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磁吸式按键12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与图5分别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磁吸式按键12在不同操作阶段的部分结构剖视图。磁吸式键盘10包含多个磁吸式按键12与底板14,磁吸式按键12分设在底板14的不同位置上。底板14可具有至少一第一卡扣结构16、第二卡扣结构18、第一开口20、第二开口22以及底面24。第一卡扣结构16与第二卡扣结构18设置在第一开口20的旁侧。第一开口20与第二开口22可以如图2及图3所示合并在一起,即,第一开口20与第二开口22相连通。此外,第一开口20及第二开口22也可以分开设置而形成两个独立未合并的开口(未绘制于图中)。本实施例中,至少一第一卡扣结构16与第二卡扣结构18(图2中绘制出两个)对称分布于第一开口20及第二开口22合并形成的开口的两侧。

磁吸式按键12可包含键帽26、第一支架28、第二支架30、磁性元件32以及发光装置34。键帽26藉由第一支架28与第二支架30的支撑悬在底板14上方,可为使用者按压而相对底板14产生上下运动。第一支架28具有第一连接部36、第二连接部38及磁吸部40,第一连接部36位于磁吸部40与第二连接部38之间。第一连接部36以可活动方式连接第一卡扣结构16,第二连接部38以可活动方式连接键帽26,第二支架30亦透过相同方式设置在键帽26与底板14的另一对应卡扣结构之间,使键帽26能具有上下运动的行程。

磁性元件32固定在第二卡扣结构18,磁性元件32在底板14上的位置对应于第一支架28的磁吸部40,例如磁性元件32较佳可位在磁吸部40的正下方。第二卡扣结构18的第一侧壁自第一开口20的一侧边垂直向上延伸弯折形成第二侧壁,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形成“倒l型”结构。此外,磁性元件32的底部42会穿过第一开口20且突出于底板14的底面24,并部分容置在发光装置34的容置部44里,即,磁性元件32部分容置于发光装置34的容置部44中。磁性元件32用来提供磁性吸附力。如图4所示,磁吸式按键12没有被按压,磁吸部40受磁性吸附力作用紧贴在磁性元件32上;如图5所示,在磁吸式按键12被按压,使磁吸部40远离底板14的时候,磁性元件32可吸引磁吸部40往下移动。一旦施加在键帽26上的外力移除,磁吸部40移动靠近底板14,第一支架28可带动第二支架30抬升键帽26,提供回复力给键帽26,亦即回复到图4所示状态。

第一实施例中,发光装置34设置在底板14的下方。发光装置34的容置部44用来容纳磁性元件32的底部42,因此容置部44的形状较佳对应于磁性元件32的形状,容置部44的尺寸较佳等于或大于磁性元件32的尺寸。容置部44可以是凹陷结构、或是破孔结构,其造型不限于本实施例所述。容置部44的设计能够减少磁性元件32从底板14上方局部突出所占的空间,键帽26与底板14之间有更多剩余空间,可将磁吸部40相对于第二连接部38的夹角变大,以及将第二支架30中段的结构转折角度变大,如此便能相应增加键帽26的上下运动的行程。即,第二连接部38相对磁吸部40可具有较大的倾斜角度,第二支架30的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结合处的弯折角度变大。

发光装置34可为导光板或电致发光板。举例来说,发光装置34可包含电路板46以及发光二极管48,发光二极管48设置在电路板46上。发光装置34装在底板14下方时,发光二极管48会穿过底面24与第二开口22而自第二开口22中伸出,意即可从底板14上方看到发光二极管48输出的光线。发光二极管48输出光线被投射到键帽26的周围,让磁吸式键盘10的整体外观看来色彩缤纷;若是键帽26本身具有字体形状的透光部(未绘制于图中),发光二极管48输出的光线进一步还可透过导光柱(未绘制于图中)引导照往键帽26的透光部,使磁吸式按键12上的标示字体发光。

除此之外,磁吸式按键12较佳还会包含基板50,设置在底板14与发光装置34的下方。磁性元件32的底部42会穿过底板14的第一开口20与底面24、以及透出发光装置34的容置部44,故另需在发光装置34下设置基板50,用来承托或止挡磁性元件32,避免磁性元件32脱离第二卡扣结构18而掉出底板14。

请参阅图6至图9,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磁吸式按键12’的元件爆炸图,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磁吸式按键12’的部分结构组立图,图8与图9分别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磁吸式按键12’在不同操作阶段的部分结构剖视图。第二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具有相同编号的元件具有相同的结构与功能。第二实施例和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磁吸式按键12’的发光装置34’设置在底板14上。容置部44’的尺寸较佳大于磁性元件32与第一卡扣结构16的尺寸总和,才能在发光装置34’与底板14结合时,让发光装置34’的容置部44’套在磁性元件32上。

底板14设置在发光装置34’的下方,且底板14部分挖空去容置磁性元件32,使得磁吸式按键12’的整体结构更为薄型化。第一支架28与第二支架30并没有因为磁吸式按键12’的薄型结构设计而缩短长度,故磁吸式按键12’仍能维持足够深度的较佳按压行程。如图8所示,磁吸式按键12’没有被按压,磁吸部40吸附在磁性元件32上,第一支架28与第二支架30将键帽26往上顶。当磁吸式按键12’被按压,如图9所示,磁吸部40往上移动而远离磁性元件32,键帽26下沉而触发开关(未标示在图中)。使用者施加在磁吸式按键12’的外力移除后,磁性元件32的吸附力造成磁吸部40,键帽26便会回复到图8所示的位置。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磁吸式按键及其磁吸式键盘在底板与发光装置上挖洞以容置磁性元件,磁性元件的位置变低,连带使得键帽的位置也降低,从而缩减磁吸式按键的整体结构高度,符合薄型化设计需求。此外,虽然磁吸式按键的变薄,但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的长度并未缩短,甚至还有余裕扩增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在其结构上的弯折角度,进一步增加键帽的上下移动行程长度,提供更佳的操作手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