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EB双极性半导体保护器件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038803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EB双极性半导体保护器件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eb耐压集成互补双极性半导体保护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半导体防护器件主要应用于slics、co、pbx、dlc、dslam、fitl、wll、hfc、isdn等网络、通信和电网的线路浪涌抑制保护。主要作用机理是当系统外部发生的各种干扰冲击引起的过电压、过电流异常状况时,器件能在微妙级时间内快速响应,由阻断状态转化为导通状态,通过对地泄放模式,保护系统安全,并且在干扰冲击后具有迅速自主恢复能力。

针对外部因素引起的过电压、过电流防护模式,传统的的防护器件元器件类型有gsd、mov、tvs、tss等类型,仅能实现单一的保护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贴片式连接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eb双极性半导体保护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芯片,所述芯片左上方设置2个以n型硅片衬底的npn晶体管,所述芯片左下方设置2个pnp晶体管,所述芯片中部设置上下排列的2个scr晶闸管,所述芯片右部区域设置上下排列的2个triac晶闸管。

一种高eb双极性半导体保护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提供n型cz衬底硅片,进行双面抛光,电阻率30-35ω·cm,片厚度210±5μm;

步骤2:将硅片衬底进行高温长时间湿氧氧化,t=1150±10℃,t=12h[1h(o2)↑4h湿氧+1h(o2)+4h湿氧+2h(o2)+4h(n2,o2)↓],氧化层厚度dsio2≥1.4μm;

步骤3:p型隔离墙光刻,采用双面光刻机,sio2腐蚀液,100负性光刻胶;

步骤4:p型隔离墙扩散,离子注入条件:4.20e+15,160kv,再扩散条件:t=1270℃,t=20h;

步骤5:二次光刻,采用sio2腐蚀液,100负性光刻胶;

步骤6:基区扩散1,离子注入条件:1.20e+13,80kv,硼再扩散条件:t=1265℃,t=40h;

步骤7:三次光刻,采用sio2腐蚀液,100负性光刻胶;

步骤8:基区扩散2,硼预淀积,t=980℃,t=60min,要求:r□=25-26ω/□,硼再扩散,t=1250℃,t=4h+12h(通2.5h湿氧),调试片要求:r□=42-44ω/□,xj=20µm,dsio2>10000a;

步骤9:四次光刻,采用sio2腐蚀液,100负性光刻胶;

步骤10:磷扩散,磷预淀积条件:t=1085℃、t=120min(通源),要求:r□=0.9-0.95ω/□,磷再扩散(需调试)条件:t=1200℃、t=60±xmin湿氧;

步骤11:lpcvd,条件:sipost=650℃、t=40min;

步骤12:五次光刻,采用sio2腐蚀液,450负性光刻胶;

步骤13:金属化:双面蒸发铝,厚度2µm;

步骤14:六次光刻(金属反刻),采用铝腐蚀液,450负性光刻胶;

步骤15:铝合金,t=500℃、t=30min;

步骤16:背面金属化,ti-ni-ag厚度分布为0.1/0.4/0.8µm;

步骤17:芯片测试;

步骤18:划片。

所述n型硅片电阻率为30~35欧姆·厘米,晶向<111>,厚度210±5μm。

本发明的优点:通过半导体功率器件建模仿真软件,在硅基内部集成了pnp、npn晶体管、scr闸流管、交流开关traic多型源胞单元,通过合理版图布局,利用晶体管高eb电压特性、及scr触发导通机理、traic双向导通、双向阻断特性实现集成互补、双极性保护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叙述。

图1为本发明的等效电路图;

图2为本发明的功能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横向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的纵向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高eb双极性半导体保护器件,包括芯片,所述芯片左上方设置2个以n型硅片衬底的npn晶体管,所述芯片左下方设置2个pnp晶体管,所述芯片中部设置上下排列的2个scr晶闸管,所述芯片右部区域设置上下排列的2个triac晶闸管。

一种高eb双极性半导体保护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提供n型cz衬底硅片,进行双面抛光,电阻率30-35ω·cm,片厚度210±5μm;

步骤2:将硅片衬底进行高温长时间湿氧氧化,t=1150±10℃,t=12h[1h(o2)↑4h湿氧+1h(o2)+4h湿氧+2h(o2)+4h(n2,o2)↓],氧化层厚度dsio2≥1.4μm;

步骤3:p型隔离墙光刻,采用双面光刻机,sio2腐蚀液,100负性光刻胶;

步骤4:p型隔离墙扩散,离子注入条件:4.20e+15,160kv,再扩散条件:t=1270℃,t=20h;

步骤5:二次光刻,采用sio2腐蚀液,100负性光刻胶;

步骤6:基区扩散1,离子注入条件:1.20e+13,80kv,硼再扩散条件:t=1265℃,t=40h;

步骤7:三次光刻,采用sio2腐蚀液,100负性光刻胶;

步骤8:基区扩散2,硼预淀积,t=980℃,t=60min,要求:r□=25-26ω/□,硼再扩散,t=1250℃,t=4h+12h(通2.5h湿氧),调试片要求:r□=42-44ω/□,xj=20µm,dsio2>10000a;

步骤9:四次光刻,采用sio2腐蚀液,100负性光刻胶;

步骤10:磷扩散,磷预淀积条件:t=1085℃、t=120min(通源),要求:r□=0.9-0.95ω/□,磷再扩散(需调试)条件:t=1200℃、t=60±xmin湿氧;

步骤11:lpcvd,条件:sipost=650℃、t=40min;

步骤12:五次光刻,采用sio2腐蚀液,450负性光刻胶;

步骤13:金属化:双面蒸发铝,厚度2µm;

步骤14:六次光刻(金属反刻),采用铝腐蚀液,450负性光刻胶;

步骤15:铝合金,t=500℃、t=30min;

步骤16:背面金属化,ti-ni-ag厚度分布为0.1/0.4/0.8µm;

步骤17:芯片测试;

步骤18:划片。

n型硅片电阻率为30~35欧姆·厘米,晶向<111>,厚度210±5μm。

本发明中,如图4,芯片包含:npn晶体管集电极back-n+深度80μm,表面浓度r□=0.1-0.2ω/□,衬底n-电阻率30-35ω·cm,宽度70μm,基区p-b深度60μm,发射区n-e深度10μm,分压环n+深度10μm,p+隔离墙单面结深度xj=115μm;

pnp晶体管集电极back-p+深度100μm,表面浓度r□=0.2-0.3ω/□,衬底n-电阻率30-35ω·cm,宽度50μm,基区n-b深度45μm,发射区p-e深度10μm,分压环n+深度10μm,p+隔离墙单面结深度xj=115μm;

npnp闸流管scr(th1)back-p+深度100μm,衬底n-电阻率30-35ω·cm,宽度60μm,p-b深度40μm,发射区n-e深度10μm,分压环n+深度10μm,p+隔离墙单面结深度xj=115μm;

pnpn闸流管scr(th2)back-n+深度80μm,衬底n-电阻率30-35ω·cm,宽度70μm,p-b深度60μm,n-b深度45μm,p-e深度10μm,分压环n+深度10μm,p+隔离墙单面结深度xj=115μm。

本发明:有两个栅极(gn和gp),gn偏置于负电池-vbat一端,gp偏置于正电池+vbat一端,工作原理如下:当负浪涌冲击产生时(如在l1线),ign流过npn晶体管t1的基极,然后注入电流到晶闸管th1的门极,使晶闸管th1导通,所有的浪涌电流对地泄放;当负浪涌冲击过后,流过晶闸管th1的电流低于其维持电流ih-时,晶闸管th1关断。当正浪涌冲击产生时(如在l1线),igp流过pnp晶体管t2的基极,然后注入电流到晶闸管th2门极,使晶闸管th2导通,所有的浪涌电流对地泄放。当正浪涌冲击过后,流过晶闸管th2的电流低于其维持电流ih+时,晶闸管th2关断。

本发明通过半导体功率器件建模仿真软件,在硅基内部集成了pnp、npn晶体管、scr闸流管、交流开关traic多型源胞单元,通过合理版图布局,利用晶体管高eb电压特性、及scr触发导通机理、traic双向导通、双向阻断特性实现集成互补、双极性保护功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