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箱、电池组件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91442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电池箱、电池组件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池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箱、电池组件及汽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同时得益于政府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推动,国内电池汽车发展如火如荼,纯电动城市公交、纯电动客车、纯电动物流车、电动乘用车等市场占有量不断增长,大有超越传统用油车,成为主要出行工具的趋势。

其中,电池作为电动车的核心部件之一,直接影响着电动车的使用效率和安全出行,而影响电池性能的一项是电池的防尘防水等级。目前,电池的防尘防水一般通过电池箱实现,目前电池的防尘、防水等级要求要达到ip67,而目前采用完全密封的电池箱,虽然能够使电池达到防尘、防水等级,但是却无法很好的控制电池工作时对温度的调控,而当前主流的锂离子电池对温度变化十分敏感,电池必须在55℃以下工作才可以保证电池有好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良好的使用寿命。进而在保证电池箱ip67的条件下,对电池箱的温度控制、散热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目前普遍做法一是通过降低充电倍率,尽可能用小电流充电,减缓充电过程中电池温度增长(注:研究表明:电池充电过程温度增长速率较放电过程快,是温升的主要环节);二是通过引用车厢内空调冷风到电池仓,给电池箱从外面降热。这两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电池箱温度升高,但是缺点和不足也很明显:减小充电电流,充电时间延长到2~3小时,限制了车辆使用,影响运营效率;而引车厢内空调冷风到电池仓降温,增加了电池耗电量,需要装载更多电池供空调使用,利用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箱、电池组件及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保证电池防水等级,以及电池箱强度的条件下,电池散热性能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箱,具有容纳电池模组的内腔,构成所述内腔的箱壁至少部分地通过防水透气板,以及对所述防水透气板加强的具有镂空结构的加强架复合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箱包括:

底座,用于固定所述电池模组;

箱罩,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以与所述底座配合形成容纳所述电池模组的所述内腔;

其中,所述箱罩和/或所述底座至少部分地通过所述加强架与防水透气板复合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箱罩包括顶板,以及设置在所述顶板上,与所述顶板配合形成罩体的多块侧板,其中,所述多块侧板中的至少一块或所述顶板通过所述加强架与所述防水透气板复合成型和/或所述多块侧板中作为插接板使用用于插接接头的侧板采用实心板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多块侧板均通过所述加强架与所述防水透气板复合成型,其中相邻两侧板中的所述防水透气板之间通过密封胶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架与所述防水透气板之间通过压合粘贴复合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透气板通过由高分子微孔结构、疏水基材料层以及多孔微球材料层复合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架由镂空网状板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箱还包括散热系统,所述散热系统容纳在所述内腔内以对所述电池模组进行通风。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系统包括风扇以及形成在电池模组之间和/或电池模组和所述箱壁之间的若干风道。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组件,包括电池箱以及设置在所述电池箱内的电池模组,所述电池箱为如上所述的电池箱。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为如上所述的电池组件。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电池箱、电池组件及汽车中,通过设置构成内腔的箱壁至少部分地通过防水透气板,以及对防水透气板加强的具有镂空结构的加强架复合形成,使得电池箱中内部的空气可通过防水透气板以及加强架中的镂空结构与外界空气进行交换,而防水透气板与加强架的复合使得水分无法通过箱壁,而防水透气板的布置无需考虑到对电池箱强度的影响,进而整个电池箱的箱壁均可采用这种复合结构,可根据散热需要最大限度的提升电池箱中电池的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池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池箱中箱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箱罩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加强架和防水透气板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箱罩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加强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电池箱中底座与电池模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电池箱中底座与电池模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为:

100、电池箱;200、电池模组;10、底座;30、箱罩;31、加强架;33、防水透气板;35、侧板;36、顶板;37、插接板;38、密封板;51、风扇;55、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电池箱100具有容纳电池模组200的内腔,构成内腔的电池箱100箱壁至少部分地通过防水透气板33,以及对防水透气板33加强的具有镂空结构的加强架31复合形成,即本实施例中的电池箱100的箱壁可以是一部分通过防水透气板33和加强架31复合形成,也可以是全部通过防水透气板33和加强架31复合形成,进而使得电池箱100中内部的空气可通过防水透气板33以及加强架31中的镂空结构与外界空气进行交换,而防水透气板33与加强架31的复合使得水分无法通过箱壁,而防水透气板33的布置无需考虑到对电池箱100强度的影响,进而整个电池箱100的箱壁均可采用这种复合结构,可根据散热需要最大限度的提升电池箱100中电池的散热性能。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电池箱100主要包括:底座10、箱罩30以及散热系统。其中底座10用于固定电池模组200;箱罩30设置在底座10上,以与底座10配合形成容纳电池模组200的内腔;其中,本实施例中的箱罩30包括顶板36,以及设置在顶板36上,与顶板36配合形成罩体的多块侧板35,其中,多块侧板35中的至少一块或顶板36通过加强架31与防水透气板33复合成型,而侧板35中作为插接板37使用用于插接接头的侧板35采用实心板成型,这样可以减少防水透气板33对插接接头的布置产生影响,而侧板35底部则是用于与底座10配合的密封板38,密封板38可通过打螺钉的方式实现箱罩30与底座10的密封连接。

在一未图示变形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底座10至少部分地通过加强架31与防水透气板33复合形成,或者箱罩30和底座10均至少部分地通过加强架31与防水透气板33复合形成。

具体地,本实施中的加强架31与防水透气板33之间通过压合粘贴复合成型,这样能保证防水透气板33与加强架31的紧密配合,这样复合而成的箱壁能阻止自然液态水、雨水、垂直喷射状的水进入电池箱100,起到很好的防水作用;而电池箱100内部累积的热量可以通过该箱壁和电池箱100外部进行热交换,通过这种方式电池箱100每时每刻可以自动散热。

而对本实施例中的防水透气板33,防水透气板33具体是通过由高分子微孔结构、疏水基材料层以及多孔微球材料层复合形成,具有高透气性,卓越的电绝缘性、耐高低温性(-160℃~250℃),抗老化、耐酸碱腐蚀、阻燃性能,能满足室外恶劣的环境下长期使用要求。该防水透气板33防尘防水等级为ip67及以上,透气量为1780g/平方/24小时。而高分子微孔结构、疏水基材料层以及多孔微球材料层均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可以获取的材料,通过将这些材料复合,即可获得轻便并且防水等级高的防水透气板33。当然,防水透气板33也可直接采用现有技术的防水透气膜,同样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加强架31由镂空网状板成型,这样可以在提升整个箱壁强度的同时,镂空网状板可以最大限度的使电池箱100内与电池箱100外的空气得到交换,进一步提升了整个电池箱100的散热性能。

优选地,电池箱100还包括散热系统,散热系统容纳在内腔内以对电池模组200进行通风。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散热系统包括风扇51以及形成在电池模组200之间和/或电池模组200和箱壁之间的若干风道55,结合由防水透气板33与加强架31复合的电池箱100箱壁,可以加快电池箱100内腔和外界空气的流动,进一步提升了电池箱100的散热性能,同时优化和平衡了电池模组200不同部位之间的温度。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组件,包括电池箱100以及设置在电池箱100内的电池模组200,电池箱100为如上所述的电池箱100,进而上述实施例中电池箱100所具有的优点,本实施例中的电池组件也应具有,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电池组件,电池组件为如所述的电池组件,进而本实施例中的汽车具有电池组件防水透气性能以及散热性能好的优点。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