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线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多输出的线束。
背景技术:
线束是人们经常接触或使用的导线。线束的作用就是实现器件与器件之间的电性连接,从而使电流流通,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
一般线束的结构采用一出一的结构,即一个导电端子对应一个插头,导致线束的使用性能单一,使用范围狭窄,不便于日常的使用,而且插头直接与导线连接,不可更换,当线束的导电端子或插头损坏,直接造成线束的报废,降低线束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输出的线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输出的线束,其包括输入端、连接于输入端的输出端及用于保护输入端与输出端的连接部的保护件,所述输入端包括输入导线、连接于输入导线的导电端子及装设于导电端子的插头,所述输出端包括若干输出导线、连接于其中一条输出导线的第一输出端子及连接于其中另一条输出导线的第二输出端子,所述保护件的中部设置有用于指示工作状态的LED发光件,所述LED发光件分别与输入导线和输出导线电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子包括相互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上臂和第一下臂及连接于第一上臂和第一下臂的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一上臂的上表面为第一输出端子的第一接触区域,所述第一下臂的下表面为第一输出端子的第一焊接区域,所述第二输出端子通过二次折叠后呈S状,所述第二输出端子包括相互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二上臂、第二中间臂和第二下臂、连接于第二上臂和第二中间臂的第二连接臂及连接于第二中间臂和第二下臂的第三连接臂,所述第二上臂的上表面为第二输出端子的第二接触区域,所述第二下臂的下表面为第二输出端子的第二焊接区。
进一步地,所述输入导线包括导体、包覆于导体的第一绝缘层、包覆于第一绝缘层的填充层、包覆于填充层的第二绝缘层及设置于第二绝缘层外表的涂覆层。
进一步地,所述导体由若干铜线绞合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上臂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为第一输出端子的第一接触区域,所述第一下臂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焊接凹槽,所述第一焊接凹槽为第一输出端子的第一焊接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上臂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为第二输出端子的第二接触区域,所述第二下臂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焊接凹槽,所述第二焊接凹槽为第二输出端子的第二焊接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件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槽,所述保护件的另一侧设置有可与连接槽配合的连接扣。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槽为T型槽,所述连接扣为T型扣。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输入导线的外表面的保护套管,所述保护套管包括主体部和连接于主体部的管口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出端子和第二输出端子均采用冲压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多输出的线束,包括输入端、连接于输入端的输出端及用于保护输入端与输出端的连接部的保护件,所述输入端包括输入导线、连接于输入导线的导电端子及装设于导电端子的插头,所述输出端包括若干输出导线、连接于其中一条输出导线的第一输出端子及连接于其中另一条输出导线的第二输出端子,所述保护件的中部设置有用于指示工作状态的LED发光件,所述LED发光件分别与输入导线和输出导线电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子包括相互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上臂和第一下臂及连接于第一上臂和第一下臂的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一上臂的上表面为第一输出端子的第一接触区域,所述第一下臂的下表面为第一输出端子的第一焊接区域,所述第二输出端子通过二次折叠后呈S状,所述第二输出端子包括相互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二上臂、第二中间臂和第二下臂、连接于第二上臂和第二中间臂的第二连接臂及连接于第二中间臂和第二下臂的第三连接臂,所述第二上臂的上表面为第二输出端子的第二接触区域,所述第二下臂的下表面为第二输出端子的第二焊接区;本线束采用了多输出的结构,提高了线束的使用性能,便于日常的使用,而且延长线束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输出端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输出端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输入导线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输入端;11、输入导线;111、导体;112、第一绝缘层;113、填充层;
114、第二绝缘层;115、涂覆层;12、导电端子;13、插头;2、输出端;
21、输出导线;22、第一输出端子;221、第一上臂;2211、第一凸台;
222、第一下臂;223、第一连接臂;23、第二输出端子;231、第二上臂;
2311、第二凸台;232、第二下臂;233、第二中间臂;234、第二连接臂;
235、第三连接臂;3、保护件;31、LED发光件;32、连接槽;
33、连接扣;4、保护套管;41、主体部;42、管口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输出的线束,其包括输入端1、连接于输入端1的输出端2及用于保护输入端1与输出端2的连接部的保护件3,所述输入端1包括输入导线11、连接于输入导线11的导电端子12及装设于导电端子12的插头13,所述输出端2包括若干输出导线21、连接于其中一条输出导线21的第一输出端子22及连接于其中另一条输出导线21的第二输出端子23,所述保护件3的中部设置有用于指示工作状态的LED发光件31,LED发光件31便于使用者观察线束的使用状态,所述LED发光件31分别与输入导线11和输出导线21电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子22包括相互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上臂221和第一下臂222及连接于第一上臂221和第一下臂222的第一连接臂223,所述第一上臂221的上表面为第一输出端子22的第一接触区域,所述第一下臂222的下表面为第一输出端子22的第一焊接区域,所述第二输出端子23通过二次折叠后呈S状,所述第二输出端子23包括相互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二上臂231、第二中间臂233和第二下臂232、连接于第二上臂231和第二中间臂233的第二连接臂234及连接于第二中间臂233和第二下臂232的第三连接臂235,所述第二上臂231的上表面为第二输出端子23的第二接触区域,所述第二下臂232的下表面为第二输出端子23的第二焊接区;本线束的第一输出端子22和第二输出端子23均通过折弯成型,既达到厚度的要求,又满足阻抗低的要求,使线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导电性能;本线束采用了多输出的结构,提高了线束的使用性能,便于日常的使用,而且延长线束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输出导线21连接有两个第一输出端子22和两个第二输出端子23。
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入导线11包括导体111、包覆于导体111的第一绝缘层112、包覆于第一绝缘层112的填充层113、包覆于填充层113的第二绝缘层114及设置于第二绝缘层114外表的涂覆层115,第一绝缘层112对导体111起到绝缘的作用;填充层113避免导线与外界物体产生直接接触、摩擦,防止线束漏电的危险;涂覆层115避免线束被虫蚁破坏,从而加强了线束的使用寿命。具体地,填充层113为空气的设置,使线束的重量大大减轻且生产成本低。具体地,所述导体111的直径为0.5mm。所述输出导线21与输入导线11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体111由若干铜线绞合而成,提高了导体111的柔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上臂22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凸台2211,所述第一凸台2211为第一输出端子22的第一接触区域,便于第一输出端子22与外部器件的连接,所述第一下臂222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焊接凹槽,所述第一焊接凹槽为第一输出端子22的第一焊接区域,便于输出导线21与第一输出端子22的焊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上臂23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凸台2311,所述第二凸台2311为第二输出端子23的第二接触区域,便于第二输出端子23与外部器件的连接,所述第二下臂232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焊接凹槽,所述第二焊接凹槽为第二输出端子23的第二焊接区域,便于输出导线21与第二输出端子23的焊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件3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槽32,所述保护件3的另一侧设置有可与连接槽32配合的连接扣33,相邻的线束间通过连接槽32和连接扣33的配合连接起来,便于线束间的连接,保证线束的整齐放置。具体地,所述连接槽32为T型槽,所述连接扣33为T型扣,使线束间的连接更加稳固,同时便于线束间的连接。
本实施例的多输出的线束还包括设置于输入导线11的外表面的保护套管4,所述保护套管4包括主体部41和连接于主体部41的管口部42,对输入导线11起到保护的作用。具体地,所述保护套管4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出端子22和第二输出端子23均采用冲压成型,便于第一输出端子22和第二输出端子23的生产制造,降低生产成本。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