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座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6671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插座头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插座头。



背景技术:

在手机、电脑等移动设备连接带能源时,通常需要将变压器的插座头与电源插座插接,以便移动设备的正常使用。

然而,由于插座头的插座头本体上设置金属引脚的底面需经常与电源插座相接触,插座头本体的底面容易发生磨损。

因此,如何有效保护插座头的底面,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插座头,插座头本体的底面能够得到有效保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插座头,包括插座头本体和伸出于所述插座头本体的底面的两个金属引脚,所述底面上设有保护膜,所述保护膜上设有用于与所述金属引脚间隙配合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通孔为矩形。

优选地,每个所述通孔与对应的所述金属引脚之间各处间隙长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间隙的长度范围为0.5mm至2mm。

优选地,所述保护膜的边部设有用于方便所述保护膜贴设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凸出于所述插座头本体的底面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保护膜上设有用于将所述保护膜分段贴设于所述底面上的折痕。

优选地,所述保护膜通过超音波贴设于所述底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座头包括插座头本体和伸出于插座头本体的底面的两个金属引脚,底面上设有保护膜,保护膜上设有用于与金属引脚间隙配合的通孔。

在将保护膜设于插座头本体的底面上时,通孔先通过对应的金属引脚,然后再将保护膜贴设在插座头本体的底面上,从而可以对插座头本体的底面进行保护,防止插座头本体的底面发生磨损,同时,由于通孔与金属引脚之间设有间距,可以有效防止在贴膜过程中金属引脚处产生气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保护膜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插座头的示意图。

图1和图2中,1为保护膜,11为通孔,2为金属引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插座头,插座头本体的底面能够得到有效保护。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保护膜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插座头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插座头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包括插座头本体和伸出于插座头本体的底面的两个金属引脚2,该底面上设有保护膜1,保护膜1上设有用于和金属引脚2间隙配合的通孔11。

在将保护膜1设于插座头本体的底面上时,通孔11先通过对应的金属引脚2,然后再将保护膜1贴设在插座头本体的底面上,从而可以对插座头本体的底面进行保护,防止插座头本体的底面发生磨损,同时,由于通孔11与金属引脚2之间设有间距,可以有效防止在贴膜过程中金属引脚2处产生气泡。

上述实施例中,通孔11具体可以为矩形,从而使该保护膜1具有通用性,能够适应于较多种类的插座头。当然,通孔11也可以为圆形或者其他形状。

上述各个实施例中,每个通孔11与对应的金属引脚2之间各处的间隙长度具体可以设置为相同的,即金属引脚2的截面形状与通孔11的形状相同而通孔11的面积大于金属引脚2的截面面积,从而有利于保证插座头的美观度。

具体地,间隙的长度范围可以为0.5mm至2mm,在保证保护膜1的保护范围的同时,能够方便贴膜操作。

上述各个实施例中,保护膜1的边部可以设有用于方便保护膜1撕下的凸出部,凸出部凸出于插座头本体的底面的外侧,便于保护膜1的贴设操作,进一步地,该凸出部可以贴设于插座头本体的侧面,从而方便地处理保护膜1的凸出部。

上述各个实施例中,保护膜1上可以设有用于将保护膜1分段贴设于插座头本体的底面上的折痕,从而可以将保护膜1分段贴设在插座头本体的底面上,进一步防止贴膜过程中产生气泡。

具体地,可以在保护膜1上设置两个相平行的折痕,便于加工。当然,保护膜1上的折痕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形式。

上述各个实施例中,保护膜1具体可以通过超音波贴设于底面,以保证贴设的可靠性。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插座头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