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接地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3669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接地开关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开关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用于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中具有关合短路电流和承受短时耐受电流及峰值耐受电流能力的一种快速接地开关。



背景技术:

快速接地开关在电力设备领域作为保护维修人员及供电设备安全的重要保障,在开关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设备检修时,通过接地开关接地,可防止检修过程中突然来电,引起触电事故,同时,接地开关可以放尽剩余载荷,保证检修的安全。因此其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对工作人员及开关设备的安全至关重要。

现有技术中,快速接地开关原理简单,但结构复杂,零部件多,传动环节多,操作容易造成导电杆弯曲,触刀变形,甚至损坏触头严重影响其操作及导电性,从而造成其可靠性和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电气性能优越、可靠性高、成本低及便于生产加工的快速接地开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速接地开关,包括底座、拉杆、接地静刀、接地动刀、方轴和传动机构,所述方轴穿过底座且与底座两端转动连接,所述接地动刀固定于方轴上,接地动刀顶端设置有用于调整所述接地动刀压力大小的压力调节组件,所述传动机构设置于底座侧壁上,并与方轴固定连接,拉杆与传动机构连接,拉杆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接地动刀随方轴转动,与接地静刀实现合闸与分闸。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置于底座侧壁上的第一滚轮、第二滚轮、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拐臂,拉杆与第一滚轮连接,第一连杆两端分别设置于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上,第二连杆上端部设置于第二滚轮上,第二连杆下端部与拐臂通过地刀转销转动连接,所述拐臂与方轴焊接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方轴的底部设置有接地短接排,所述接地短接排上固定设置有接地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接地动刀呈U型结构,下端开有方孔与所述方轴限位同步转动,底部开有圆孔与方轴固定配合,中部开有圆孔设置压力调节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调节组件包括螺杆、螺母和套于螺杆上的平垫、限位套、碟垫,平垫设于接地动刀一侧,限位套设于接地动刀中间,碟垫设于螺母与接地动刀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接地静刀呈L型结构,前端设置有与所述接地动刀滑动配合的合闸配合部,所述合闸配合部呈前窄后宽的楔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方轴整体呈阶梯结构,中间呈方型,并攻有五个M6螺纹,两端呈圆型,与所述底座转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前端设有与方轴转动配合的圆孔,右侧壁上设有与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滑动配合的滑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呈“士”字型结构,上端设有对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拉杆限位用的螺纹,中间设有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转动配合的圆柱面,下端设有与所述底座滑动配合、两侧限位的滑槽。

进一步的,所述地刀转销呈阶梯型结构,上端设有对所述拐臂及第二连杆限位用的螺纹,下端设有与所述拐臂和第二连杆转动配合的圆柱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为配电网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电气性能优越、可靠性高、成本低及便于生产加工的快速接地开关,本实用新型的快速接地开关动热稳定和关合性能满足IEC 62271-103标准,通过型式试验,可为开关设备检修人员及开关设备提供稳定、可靠的安全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接地动刀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合闸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分闸状态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第一连杆;3.拉杆;4.第二连杆;5.拐臂;6.第一滚轮;7.第二滚轮;8.地刀转销;9.方轴;10.接地短接排;11.接地软连接;12.接地静刀;13.接地动刀;14.螺杆;15.平垫;16.限位套;17.碟垫;18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2所示,一种快速接地开关,包括底座1、拉杆3、接地静刀12、接地动刀13、方轴9和传动机构,方轴9穿过底座1且与底座1两端转动连接,接地动刀13固定于方轴9上,接地动刀13顶端设置有用于调整所述接地动刀压力大小的压力调节组件,传动机构设置于底座1侧壁上,并与方轴9固定连接,负荷开关主轴带动拉杆3向上或向下快速移动,拉杆3与传动机构连接,拉杆3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接地动刀13随方轴9转动,与接地静刀12实现合闸与分闸。

传动机构包括设置于底座1侧壁上的第一滚轮6、第二滚轮7、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4和拐臂5,拉杆3与第一滚轮6连接,第一连杆2两端分别设置于第一滚轮6和第二滚轮7上,第二连杆4上端部设置于第二滚轮7上,第二连杆4下端部与拐臂5通过地刀转销8转动连接,拐臂5与方轴9焊接固定连接。

为了实现上述传动机构的转动方式,方轴9整体呈阶梯结构,中间呈方型,并攻有五个M6螺纹,两端呈圆型,与底座1转动配合;底座1前端设有与方轴9转动配合的圆孔,右侧壁上设有与第一滚轮6和第二滚轮7滑动配合的滑槽;同时,方轴9的底部设置有接地短接排10,接地短接排10上固定设置有接地软连接11。

第一滚轮6和第二滚轮7呈“士”字型结构,上端设有对第一连杆2和第二连杆4、拉杆3限位用的螺纹,中间设有与第一连杆2和第二连杆4转动配合的圆柱面,下端设有与底座9滑动配合、两侧限位的滑槽。

地刀转销8呈阶梯型结构,上端设有对拐臂5及第二连杆4限位用的螺纹,下端设有与拐臂5和第二连杆4转动配合的圆柱面。

如图3所示,接地动刀13呈U型结构,下端开有方孔与方轴9限位同步转动,底部开有圆孔与方轴9固定配合,中部开有圆孔设置压力调节组件,压力调节组件包括螺杆14、螺母18和套于螺杆14上的平垫15、限位套16、碟垫17,平垫15设于接地动刀13一侧,限位套16设于接地动刀13中间,碟垫17设于螺母18与接地动刀13之间。

为了实现接地动刀13与接地静刀12的滑动配合,接地静刀12呈L型结构,前端设置有与接地动刀13滑动配合的合闸配合部,合闸配合部呈前窄后宽的楔形结构。

接地静刀12固定在主回路上,负荷开关主轴带动拉杆3向上或向下快速移动,拉杆3带动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4、拐臂5及方轴9传动,接地动刀13随着方轴9转动而转动,从而实现快速接地开关合闸与分闸操作。如图4所示,当负荷开关主轴带动拉杆3向上快速移动时,实现快速接地开关合闸操作,如图5所示,当负荷开关主轴带动拉杆3向下快速移动时,实现快速接地开关分闸操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为配电网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电气性能优越、可靠性高、成本低及便于生产加工的快速接地开关,本实用新型的快速接地开关动热稳定和关合性能满足IEC 62271-103标准,通过型式试验,可为开关设备检修人员及开关设备提供稳定、可靠的安全保障。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