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力系统的接触器组件及其组合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60341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用于电力系统的接触器组件及其组合电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触器组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接触器组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接触器组件的组合电器。



背景技术:

具有熔断器和接触器的组合电器常用于电力系统中。一般都在组合电器中设置能够对接触器实现紧急分闸的手动分闸装置。本领域始终存在对手动分闸装置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操作方便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接触器组件,其分闸装置结构简单、运动行程短、占用空间小、操作便捷。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接触器的组合电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接触器组件,其包括一个接触器和一个分闸装置,接触器具有一个联动侧和一个与联动侧相对的操作侧。分闸装置包括一个支撑架、一个触发件、一个转动件和一个操作杆。支撑架设置于接触器的联动侧。触发件能够滑动地设置于支撑架,以相对于支撑架从一个初始位置移动至一个触发位置,位于触发位置的触发件能够在联动侧触发接触器实现分闸操作。转动件能够绕一个转动轴转动地设置于支撑架,转动件包括能够相对于转动轴转动的一个第一联动部和一个第二联动部,第一联动部能够联动于触发件。操作杆从接触器的操作侧延伸至联动侧以联动第二联动部,使操作杆能够沿操作杆的延伸方向运动以带动转动件转动,进而带动触发件从初始位置移动至触发位置。上述接触器的分闸装置结构简单、运动行程短、占用空间小、操作便捷。

在接触器组件的另一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操作杆能够沿其延伸方向推动转动件转动。

在接触器组件的再一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操作杆水平设置,且触发件的滑动方向为竖直方向。该设计有助于结构简化,有效利用空间,操作省力。

在接触器组件的又一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支撑架具有沿触发件的滑动方向设置的滑道。触发件朝向支撑架的表面上设置有一个与滑道配合的滑动部。

在接触器组件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滑道为一个长孔,滑动部为穿设于长孔的螺栓。

在接触器组件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转动件为一个拐臂。

在接触器组件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触发件具有与第一联动部联动的第三联动部,且第一联动部和第三联动部中的一个为腰孔,第一联动部和第三联动部中的另一个为能够铰接于腰孔的螺栓。

在接触器组件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操作杆铰接于第二联动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组合电器,其包括一个上述接触器组件。

下文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例,对接触器组件、组合电器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用以说明接触器组件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用以说明接触器组件的另一种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用以说明接触器组件的分闸装置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用以说明图3所示的接触器组件的分闸装置的组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2 支撑架

122 滑道

14 触发件

142 滑动部

144 第三联动部

16 转动件

161 螺栓

162 第一联动部

164 第二联动部

18 操作杆

20 接触器

22 联动侧

24 操作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结构相同或结构相似但功能相同的部件。

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为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

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彼此的区分,而非表示它们的重要程度及顺序等。

在本文中,“水平”、“竖直”等并非严格的数学和/或几何学意义上的限制,还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且制造或使用等允许的误差。

图1用以说明接触器组件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用以说明接触器组件的另一种工作状态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接触器组件包括一个接触器20和一个分闸装置,接触器20具有一个联动侧22和一个与联动侧22相对的操作侧24。分闸装置包括一个支撑架12、一个触发件14、一个转动件16和一个操作杆18。

分闸装置的支撑架12设置于接触器20的联动侧22,分闸装置的具体结构请参见图3和图4。如图3和图4所示,触发件14能够滑动地设置于支撑架12,以相对于支撑架12从一个初始位置(参见图1)移动至一个触发位置(参见图2)。位于触发位置的触发件14能够在接触器20的联动侧22触发接触器20实现分闸操作。在图3和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支撑架12具有能够沿触发件14的滑动方向设置的滑道122。触发件14朝向支撑架12的表面上设置有能够与滑道122配合的滑动部142。其中,滑道122可以为一个长孔,滑动部142可以为穿设于长孔122的螺栓,其中作为滑动部142的螺栓的数量并不局限于图中所示,例如也可以为一个。上述结构设计有助于触发件14在支撑架12上滑动的稳定性。当然,根据设计需要的不同,触发件14相对于支撑架12滑动的结构设计也可以不局限于图中所示,例如也可以在触发件14上开设长孔,而在支撑架12上设置能够穿设于长孔的滑动部。

转动件16能够绕一个转动轴Y转动地设置于支撑架12。转动件16包括能够相对于转动轴Y转动的一个第一联动部162和一个第二联动部164,第一联动部162能够联动于触发件14。在图3和图4所示实施方式中,转动件16可以为一个拐臂,且转动件16可籍由一个螺栓161定位于支撑架12上,并使转动件16能够绕该螺栓161的定位轴(即转动轴Y)转动。

关于触发件14与第一联动部162的联动关系,可参见图1所示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触发件14具有与第一联动部162联动的第三联动部144,且第三联动部144为腰孔。第一联动部162为能够铰接于腰孔的螺栓。该设计可将第一联动部162的转动转换为第三联动部144及触发件14的直线运动,腰孔设计可补偿第一联动部162相对于第三联动部144的位移。当然根据设计需要的不同,触发件14与第一联动部162的联动关系也可以不同,例如使第一联动部162为腰孔,使第三联动部144为能够铰接于腰孔的螺栓。

如图1和图2所示,操作杆18从接触器20的操作侧24延伸至联动侧22以联动第二联动部164(参见图3),操作杆18与联动部164的联动关系,例如为操作杆18能够铰接于第二联动部164,使操作杆18沿其延伸方向运动后能够带动第二联动部164绕转动轴Y转动,从而带动转动件16及其第一联动部162绕转动轴Y转动,并带动触发件14从初始位置移动至触发位置。

接触器组件的分闸装置的具体操作过程请参见图1和图2。图1所示的分闸装置的触发件14处于其初始位置。当出现突发情况或其他工作情况时,需要对接触器实施紧急分闸操作,则在接触器的操作侧沿图中横向箭头所示方向推动操作杆18,使操作杆18沿其延伸方向运动后带动位于接触器的操作联动侧的第二联动部164(参见图3),使转动件16转动,转动件16的转动会带动其第一联动部162(参见图3)一起转动,从而带动触发件14相对于支撑架12沿图中竖直箭头所示方向从其初始位置开始移动,直至移动至图2所示的触发位置。此时触发件14将与接触器20的联动部件接触,例如触发件14会接触接触器20的合闸闭锁装置(图中未画出)并打开该合闸闭锁装置,使接触器20分闸。

上述接触器组件中,其分闸装置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运动行程短、操作便捷。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操作杆18能够沿其延伸方向推动转动件16转动。当然根据设计需要的不同,也可以将结构设计为使操作杆18能够沿其延伸方向拉动转动件16转动。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操作杆18水平设置,触发件14的滑动方向为竖直方向,该设计有助于结构简化,有效利用空间,操作省力。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接触器组件的组合电器。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是按照各个实施例描述的,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案或变更,如特征的组合、分割或重复,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