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形压敏电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61940阅读:650来源:国知局
异形压敏电阻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马达设备组装部件,尤其是涉及一种异形压敏电阻器。



背景技术:

传统马达用压敏电阻器为环形,满足人工焊接的要求,但这种环形压敏电阻器在自动化生产中不能满足机器焊接,焊点不在电极上或者不在电极中间位置,容易脱落,现代电子技术迫切需要一种能满足自动化焊接和精准定位电极正中位置的压敏电阻器件。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异形压敏电阻器,更加方便自动化生产,满足焊接自动化及精准定位电极正中位置,方便焊接,提高焊接良品率,增加焊接效率和精准性,产品功能化增强,应用更加灵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异形压敏电阻器,其包括主体部及电极部,所述电极部贴合设置在主体部上,所述主体部包括圆弧部及直线部,所述圆弧部及直线部间隔设置,所述电极部匹配贴合设置在圆弧部上,所述直线部外缘所在直线围设形成一三角形,所述三角形的内切圆与圆弧部外缘所处的圆为同心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圆弧部及直线部的数量均为3个。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圆弧部外缘分别处于同一圆的不同弧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直线部外缘所在直线的延长线之间的夹角为6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极部匹配贴合设置在圆弧部的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极部匹配贴合设置在圆弧部的侧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极部经丝网印刷而成的构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极部为银电极或铜电极构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为经模具压制成型后烧制而成的构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为钛酸锶、氧化锌、碳化硅或钛酸铜钙材质构造。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异形压敏电阻器通过在主体部上设置圆弧部及直线部,其中圆弧部及直线部间隔设置,利用圆弧部外缘围设而成的圆的中心位置与直线部外缘所在直线围设形成的三角形的中心位置重合,进而在自动化生产中可根据直线部位置精准找到电极部的正中位置,方便焊接,提高焊接良品率,增加焊接效率和精准性,产品功能化增强,应用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异形压敏电阻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异形压敏电阻器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异形压敏电阻器包括主体部10及电极部20,所述主体部10为经模具压制成型后烧制而成的构造,所述主体部10包括圆弧部11及直线部12,所述圆弧部11及直线部12间隔设置,所述圆弧部11及直线部12的数量均为3个,所述圆弧部11外缘分别处于同一圆的不同弧线上,所述直线部12外缘所在直线的延长线之间的夹角为60°,其中,所述直线部12外缘所在直线围设形成一三角形,所述三角形的内切圆与圆弧部11外缘所处的圆为同心圆。

所述电极部20贴合设置在主体部10上,所述电极部20经丝网印刷而成的构造,具体地,所述电极部20匹配贴合设置在圆弧部11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极部20匹配贴合设置在圆弧部11的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极部20匹配贴合设置在圆弧部11的侧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所述电极部20之间间距相同,所述电极部20的表面面积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10为钛酸锶、氧化锌、碳化硅或钛酸铜钙材质构造,所述电极部20为银电极或铜电极构造。

本实用新型具体制作时,首先,通过模具压制后烧制成主体部10,其中,所述,然后,通过丝网印刷将电极部20匹配贴合设置在直线部12上,在自动化生产中可根据直线部12位置精准找到电极部20的正中位置,方便焊接,提高焊接良品率,增加焊接效率和精准性,产品功能化增强,应用更加灵活。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异形压敏电阻器通过在主体部10上设置圆弧部11及直线部12,其中圆弧部11及直线部12间隔设置,利用圆弧部11外缘围设而成的圆的中心位置与直线部12外缘所在直线围设形成的三角形的中心位置重合,进而在自动化生产中可根据直线部12位置精准找到电极部20的正中位置,方便焊接,提高焊接良品率,增加焊接效率和精准性,产品功能化增强,应用更加灵活。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