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导体浮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19563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导体浮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射频同轴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导体浮动机构。



背景技术:

旋转-俯仰定位射频同轴连接器主要用于微波信号接收设备,其可以保证天线旋转-俯仰位姿变化过程中与接收设备微波信号的连续可靠。传统的旋转-俯仰定位射频同轴连接器,外壳通常采用高分子材料注塑而成,外壳通过金属材料的铆钉铆接,因材料不同,使其工作一段时间后铆钉容易松脱或导致外壳铆钉孔拉豁失效;且其只能做180°范围的俯仰位姿变化,很少涉及可360度绕轴多次循环旋转的结构。如今,市场上也有金属外壳的旋转-俯仰定位射频同轴连接器,但这些结构旋转定位机构可靠性较差,旋转后内导体极易接触不良,且由于旋转,内导体磨损较大,极大的影响了射频同轴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1420321456.3公开了一种内导体接触结构,通过第二内导体通过接触体与第一内导体进行有弹性的接触,在强震动条件下,弹簧的弹性可以保持接触体与第一内导体之间的紧压状态。虽然以上结构能够使得内导体之间在轴向能够接触良好,但是内导体之间无法进行360度旋转,且接触体完全不能够360度旋转,使得射频同轴连接器不能够很好的接收某个位姿的收发信号,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内导体无法进行360度旋转且旋转可靠性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导体浮动机构。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内导体浮动机构,包括第一内导体以及与第一内导体轴向相对的第二内导体,第一内导体相对于第二内导体可度旋转,第一内导体左侧部设有轴向的第一芯线孔;

第二内导体的左侧部设有轴向的容纳腔,第二内导体的右侧部设有轴向的第二芯线孔;容纳腔具有口部,容纳腔通过口部与第二内导体外部贯通;

所述容纳腔内轴向设置有弹簧和销钉,弹簧抵持在容纳腔的右侧面和销钉的钉帽的右端面之间,销钉的钉轴的左端面与第一内导体的右端面接触;所述销钉的钉帽容置在容纳腔内,所述销钉的钉轴可穿出于所述口部,口部通过滚铆与销钉的钉轴连接;

所述第一内导体的右端面为凹曲面,所述销钉的钉轴的左端面为可嵌入所述凹曲面的凸曲面。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三外壳和第四外壳;第三外壳相对于第四外壳可度旋转;

第三外壳设有第一轴向通孔,第一轴向通孔的左端设有第三焊线孔;所述第一内导体通过第一绝缘子固定在第一轴向通孔内,第一绝缘子固定在第一轴向通孔内;

第四外壳设有第二轴向通孔,所述第二内导体通过第二绝缘子固定在第二轴向通孔内,所述第二绝缘子固定在第二轴向通孔内;

所述第四外壳的左端外壁上设有具有径向弹性的接触头,接触头插接在所述第一轴向通孔内的右侧,且第一轴向通孔内的右侧的内壁与接触头弹性接触;所述第四外壳的左端设有劈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内导体和第二内导体的外形均为哑铃形,所述第一绝缘子固定设置在第一内导体的中间颈部,所述第二绝缘子固定设置在第二内导体的中间颈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轴向通孔内的左侧设有第三绝缘子,第三绝缘子为设有第一阶梯通孔的圆柱状回转体;所述第一内导体的左端压接在所述第一阶梯通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轴向通孔内的右侧设有第四绝缘子,第四绝缘子为设有第二阶梯通孔的圆柱状回转体;所述第二内导体的右端压接在所述第二阶梯通孔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既能实现360度绕轴循环旋转。

2、本实用新型的内导体浮动机构通过第一内导体的右端面的凹曲面与销钉的钉轴左端面的凸曲面进行曲面接触,能够在第一内导体和第二内导体发生相对转动时使二者保持良好接触,减小二者相互之间的摩擦力,利于旋转的同时减小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此外,容纳腔的口部通过滚铆与销钉连接,能够增大销钉和口部的接触面积,减少磨损。

3、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机构的第一内导体和固定机构的第二内导体通过弹簧的浮动结构接触,使得循环旋转时浮动力量灵活可控,接触良好,避免旋转时部件的损坏;此外,不仅使第二内导体接触受力均匀,还能够减小第二内导体的磨损,延长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的哑铃形的第一内导体和第二内导体通过设置在中间颈部的第一绝缘子和第二绝缘子固定,能够防止第一内导体相对第三外壳转动和相对第一绝缘子轴向滑动,防止第二内导体相对第三外壳和第四外壳转动以及相对第二绝缘子轴向滑动,以避免与二者连接的电缆发生扭转损坏。

5、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三外壳和第四外壳的接触头弹性接触,能够二者径向磨损得到补偿以实现二者良好接触,提高了旋转的可靠性。通过第三绝缘子和第四绝缘子对第一内导体和第二内导体进行定位和支撑。此外,第三外壳和第四外壳还能够分别将第一内导体和第二内导体进一步安装和固定。

6、本实用新型所有外壳采用金属材料,提高了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内导体主视图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1是图3的A-A向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内导体主视图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1是图4的B-B向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销钉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绝缘子注塑于第一内导体的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1是图6的左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绝缘子注塑于第二内导体的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1是图7的左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内导体、弹簧、销钉以及第二绝缘子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8-1是图8的左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外壳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9-1是图9的俯视图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2是图9的右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绝缘子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外壳主视图半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1是图11的俯视图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四绝缘子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法兰盘主视图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3-1是图13的左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弹片半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4-1是图14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外壳半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5-1是图15的A-A截面视图;

图15-2是图15的俯视图半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外壳的主视图半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6-1是图16的俯视图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图17所示的一种浮动式旋转-俯仰射频同轴连接器,包括旋转外壳和固定外壳,旋转外壳通过套设在旋转外壳的右端的外壁上的卡环300插入固定外壳的左端的插接口;固定外壳通过卡环300轴向限位,且旋转外壳围绕卡环300相对于固定外壳360度旋转。卡环300可以是圆环型或C型,本实施例中的C型卡环弹性性能更好且可以产生更好的磨损补充,延长了使用寿命。

旋转外壳的右端的过电缆孔内设有第一内导体110,固定外壳的过电缆孔内设有第二内导体210;

第一内导体110通过第一绝缘子120固定在旋转外壳的右端的过电缆孔内的轴向方向,第一内导体110左端设有径向的第一焊线孔111和轴向的第一芯线孔112;第一焊线孔111和第一芯线孔112连通。第一绝缘子120固定在旋转外壳内。第一绝缘子120压配在旋转外壳内,第一绝缘子120与第一内导体110固定在一起,二者通过注塑为一体结构且第一绝缘子120,或第一内导体110上做冲豁口的倒刺或直齿与第一绝缘子120固定在一起,本实施例中使用注塑一体,防止第一绝缘子120与第一内导体110发生相对转动。

第二内导体210通过第二绝缘子220固定在固定外壳的过电缆孔内的轴向方向;第二绝缘子220固定在固定外壳内。第二绝缘子220压配在固定外壳内,第二绝缘子220与第二内导体210固定在一起,二者通过注塑为一体结构,或第二内导体210上做冲豁口的倒刺或直齿与第二绝缘子220固定在一起,本实施例中使用注塑一体,防止第二绝缘子220与第二内导体210发生相对转动。第二内导体210设有轴向的容纳腔211、径向的第二焊线孔212和轴向的第二芯线孔213;容纳腔211与第二内导体210外部贯通;容纳腔211位于第二内导体210的左侧,第二焊线孔212和第二芯线孔213均位于第二内导体210的右侧;即容纳腔211位于第二内导体210左侧部,第二焊线孔212和第二芯线孔213均位于第二内导体210右侧部;第二焊线孔212和第二芯线孔213连通。容纳腔211内轴向设置有弹簧214,弹簧214与所述第一内导体110的右端面113接触。旋转外壳的右端的外壁上还套设有密封圈400,以使所述旋转外壳的右端和所述固定外壳的左端的插接口密封且使旋转外壳定位,密封圈400具有阻尼定位的功能,一般为橡胶材质;密封圈400能够实现对轴向间隙的补偿。第一内导体110和第二内导体220之间还通过弹簧214浮动接触,使得在使用射频同轴连接器时,第一内导体110和第二内导体220始终接触良好,延长了使用寿命。

旋转外壳、第一导体110和第一绝缘子120构成旋转机构100,固定外壳、第二导体210和第一绝缘子220构成固定机构200,旋转机构100和固定机构200通过卡环300连接,通过密封圈400密封且旋转机构100通过密封圈400定位,旋转机构100定位后,能够保持固定位资以稳定收发信号,提高了射频同轴连接器的可靠性。旋转机构100在360度旋转时,第一导体110和第一绝缘子120随旋转外壳旋转,且旋转机构100的部件相互之间不发生相对转动。旋转机构100和固定机构200之间还通过弹簧214浮动接触,避免第一内导体110和第二内导体220由于相对旋转后发生磨损导致的接触不良,进而影响射频同轴连接器的性能。装配时,将剥好的同轴电缆500右端芯线穿过旋转外壳焊入第一内导体110左端的第一芯线孔112内,将组件600穿过固定外壳焊入第二内导体220的右端的第二芯线孔213内,然后通过卡环300和密封圈400将旋转机构100和固定机构200连接即可。

容纳腔211内轴向设置有弹簧214和销钉215,弹簧214抵持在容纳腔211的右侧面和销钉215的钉帽右端面之间,销钉215的钉轴左端面与第一内导体110的右端面113接触;销钉215的钉帽容置在容纳腔211内,销钉215的钉轴可穿出于所述口部217,口部217通过滚铆与销钉215的钉轴连接;第一内导体110的右端面113为凹曲面,销钉215的钉轴左端面为可嵌入所述凹曲面的凸曲面。销钉215使弹簧214处于压缩状态,使弹簧214在容纳腔211内处于压缩状态即可。容纳腔211可以为口部217小内部大。第一内导体110的右端面113和销钉215的钉轴左端面平滑接触配合,能够保证第一内导体110和第二内导体210接触受力均匀且磨损均匀,进一步保证第一内导体110和第二内导体210接触良好且性能稳定。容纳腔211的口部217通过滚铆可以减小了销钉215的滑动摩擦力,销钉215外径较大的钉帽部容纳在容纳腔211内,销钉215外径较小的钉轴可穿出容纳腔211的口部217。弹簧214与容纳腔211的上下内表面间隙配合且间隙大于零。此外,当第一内导体110相对第二内导体210旋转时,在摩擦力的带动下,销钉215和弹簧214也会进行不同步的小幅度旋转,能够使第一内导体110相对于第二内导体210旋转更加容易且减少磨损。

第一内导体110和第二内导体210的外形均为哑铃形,哑铃形即为两头粗中间细的形状,第一绝缘子120固定设置在第一内导体110的中间颈部,第二绝缘子220固定设置在第二内导体210的中间颈部。哑铃形第一内导体110的两端部将第一绝缘子120卡在中间,且二者注塑为一体,第一内导体110的中间颈部还设有一对第一定位键114,防止第一内导体110在旋转机构旋转时相对第一绝缘子120轴向滑动和发生转动;哑铃形第二内导体210的两端部将第二绝缘子220卡在中间,且二者注塑为一体,第二内导体210的中间颈部还设有一对第二定位键216,防止第二内导体210相对第二绝缘子220轴向滑动和发生转动,进而保证第一内导体110和第二内导体210良好接触,提高了射频同轴连接器的性能和可靠性。

旋转外壳包括第一外壳130、第二外壳140和第三外壳150,第一外壳130的右端插入第二外壳140的左端的插接口141内,第三外壳150压接在第二外壳140右端的插接口142内;第二外壳140的左端的插接口141和第二外壳140右端的插接口142通过第二外壳140中部的贯通孔贯通;卡环300套设在第二外壳140的右端的外壁上。卡环300通过卡环槽146套设在第二外壳140的右端的外壁上;密封圈400通过密封槽147套设在第二外壳140的右端的外壁上,卡环300位于密封圈400的右侧。

第三外壳150设有第一轴向通孔151,第一轴向通孔151的左端设有第三焊线孔152,第三焊线孔152位于贯通孔内;第一绝缘子120固定在第一轴向通孔151内,所述第一内导体110通过第一绝缘子120固定在第一轴向通孔151内。第三外壳150的外形可以呈阶梯轴形方便压配在第二外壳140端的插接口142内,第一轴向通孔151与第一绝缘子120可以通过灌封固定在一起,或通过双键和键槽配合固定在一起。本实施例中,第一轴向通孔151呈阶梯状,且尺寸自左向右依次增大,中部设有第一双键槽153;第一绝缘子120的外圆设有第一轴向双键121,装配时,第一轴向双键121与第一双键槽153对准配合装配在一起,防止第一绝缘子120和第三外壳150发生相对旋转。第一轴向通孔151内的左侧设有第三绝缘子160,第三绝缘子160为设有第一阶梯通孔161的圆柱状回转体;第一内导体110的左端压接在所述第一阶梯通孔161内。第三绝缘子160对第一内导体110起到定位和支撑的作用,第一阶梯通孔161防止焊接电缆过程中内外导体的短路。

第一外壳130、第二外壳140和第三外壳150装配时,将第一外壳130的右端插入第二外壳140的左端的插接口141内,将第一绝缘子120注塑于第一内导体110上,再将剥好的同轴电缆500右端芯线穿过第三绝缘子160焊入第一内导体110左端的第一芯线孔112内,将第三绝缘子160压入第三外壳150的第一轴向通孔151的左侧,并使第一轴向双键121与第一双键槽153对准后一起压入第三外壳150的中部,再一起通过压配段154压入第二外壳140右端的插接口142内,通过第三焊线孔152将电缆芯线焊接,即完成这部分的装配。

固定外壳包括第四外壳230和法兰盘240,第四外壳230的右端压接在法兰盘240的过电缆孔内,左端插接在第一轴向通孔151内的右侧;第二外壳140通过卡环300插入法兰盘240的左端的插接口241内;第四外壳230的右端设有双扁234和第四压配段235,法兰盘240的左端的插接口241内设有与双扁234和第四压配段235配合的双内扁242和法兰压配段243,法兰盘240上设有若干个螺钉孔。法兰盘240的双内扁242和法兰压配段243和双扁234和第四压配段235配合,实现法兰盘240和第四外壳230固定约束。法兰盘240可为多边形或圆形,法兰盘240的左端的插接口241的内壁上设有与卡环300配合的法兰卡环槽244。

第二外壳140和法兰盘240通过卡环300实现相对轴向限位,通过密封圈400实现密封盒阻尼功能,从而实现旋转机构100相对固定机构200的360度绕轴旋转部位任一角度旋转的可靠定位。

第四外壳230设有第二轴向通孔231,第二轴向通孔231与法兰盘240的右端的内孔连通;第二绝缘子220固定在第二轴向通孔231内,所述第二内导体210通过第二绝缘子220固定在第二轴向通孔231内。第二轴向通孔231与第二绝缘子220可以通过灌封固定在一起,或通过双键和键槽配合固定在一起。本实施例中,第二轴向通孔231中部设有第二双键槽236;第二绝缘子220的外圆设有第二轴向双键221,装配时,第二轴向双键221与第二双键槽236对准配合装配在一起,防止第二绝缘子220和第四外壳230发生相对旋转。

第二轴向通孔231内的右侧设有第四绝缘子250,第四绝缘子250为设有第二阶梯通孔251的圆柱状回转体;第二内导体210的右端压接在所述第二阶梯通孔251内。第四绝缘子250对第二内导体210起到定位和支撑的作用,第二阶梯通孔251防止焊接电缆过程中内外导体的短路。

第四外壳230的左端外壁上设有具有径向弹性的接触头232,接触头232插接在所述第一轴向通孔151内的右侧,且第一轴向通孔151的内壁右侧与接触头232弹性接触;第四外壳的左端设有劈槽233。第四外壳230插接在第三外壳150内后,使第一内导体(110)的右端面(113)与销钉(215)的钉轴左端面接触。接触头232能够实现第三外壳150和第四外壳230弹性配合接触,减小旋转机构100在旋转时的摩擦力和结构上的磨损。劈槽233能够增加第四外壳230的弹性性能。

固定机构200的装配过程为:将第三绝缘子220注塑入第二内导体210,将弹簧214和销钉215装入第二内导体210左端的容纳腔211内,口部217滚铆,将组件600左端同轴电缆穿过法兰盘240、第四外壳230和第四绝缘子250,组件600左端芯线焊入第二内导体210右端,压入第四绝缘子250,并一起压入第四外壳230,再一起压入法兰盘240,完成固定机构200的装配。

将旋转机构100装配完成后,将密封圈400和卡环300分别装入第二外壳140的密封槽147和卡环槽146,在固定机构200的法兰盘240左端的插接口241内压入旋转机构100的第二外壳140的右端,使密封圈400与法兰盘240左端的插接口241的内壁接触,卡环300位于法兰卡环槽244内,完成旋转机构100和固定机构200的装配。

第一外壳130的右端通过铆钉170与第二外壳140的左端的插接口141活动铆接;第二外壳140的左端的插接口141上开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开口143,以供第一外壳130以所述铆钉170为轴经所述开口摆动,第一外壳130和所述第二外壳140之间设置有双悬臂梁式的弹片180。开口143可以有两个,相对设置在第二外壳140的左端的插接口141上。第一外壳130以及第二外壳140通过铆钉170连接,且第二外壳140和第一外壳130以铆钉170为轴进行相对摆动,确保天线的俯仰位资变化过程中与接收设备的电信号的接收连续且可靠。第一外壳130和第二外壳140之间设置有双悬臂梁式的弹片180。第一外壳130相对于第二外壳140水平摆动的过程中,弹片180与第一外壳130和第二外壳140相抵触,已达到射频同轴连接器旋转定位时手感力量充足的效果。同时,弹片180由于自身的弹性,始终与第一外壳130和第二外壳140相抵触,保持射频同轴连接器旋转定位时的手感力量的同时延长了射频同轴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弹片180的悬臂181上设置有一弧形凸起182;第二外壳140的左端的插接口141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供所述弧形凸起182滑进、滑出的凹陷组144;凹陷组144置于与弧形凸起182旋转时划过的弧线平行的平行弧线上。

弹片180的悬臂181上设置有一弧形凸起182,且弧形凸起182置于弹片180的拱起部的拱起方向相反的面上,弹片180固定在第一外壳130的外壁上,以阻止弹片180发生径向摆动;具体为第一外壳130插接在第二外壳140内的插接部的外壁上设有弹片180。弹片180可以以胶粘、铆接或螺栓固定的形式固定在第一外壳130的外壁上。第二外壳140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供所述弧形凸起182滑进、滑出的凹陷组144,具体为第二外壳140的左端的插接口141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供所述弧形凸起182滑进、滑出的凹陷组144;凹陷组144置于与所述弧形凸起182旋转时划过的弧线平行的平行弧线上,凹陷组144中包括至少三个凹陷148,凹陷148的个数根据实际需要第二外壳140的旋转位置而定,凹陷148是球窝或柱窝。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示出了弹片180固定在第一外壳130上,凹陷148设置在二外壳140的左端的插接口141的内壁上,弹片180上的弧形凸起182便于第一外壳130摆动过程中与第二外壳140内壁的凹陷148配合定位,弹片180具有弹性,第一外壳130旋转摆动过程中弧形凸起182可以顺利滑入和滑出凹陷148,滑入凹陷148时,则将第一外壳130定位到一个方向。凹陷148为球窝或柱窝,球窝或柱窝形状的凹陷148与弧形凸起182的弹性配合进一步增加了弧形凸起182与凹陷148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第一外壳130摆动的灵活性。弧形凸起182与凹陷148的弹性配合旋转定位,不仅使第一外壳130的旋转灵活,定位紧凑可靠,还使得旋转定位射频同轴连接器具有极好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延长了旋转定位射频同轴连接器的使用寿命。第一外壳、第二外壳以及弹片均采用金属材质,增加了旋转定位手部力量感的充足性,节省力气。弹片180上开设有供所述铆钉170穿过的铆钉孔185,对弹片180进行轴向限位,限位更可靠,且节省了安装空间。

弹片180为双悬臂梁式的弹片。弹片180的左端和右端均设有悬臂181,构成双悬臂梁结构。两个悬臂181增加了弹片180的弹力,使弹片180保持良好的弹力,并始终保持与第一外壳130和第二外壳140的内壁接触,延长了弹片180的使用寿命。两个悬臂181不仅能够增加弹片的弹性,还能够进一步提高定位的可靠性。弹片180上开设有贯穿铆钉孔185的纵向通槽186;纵向通槽186提高了弹片180的弹性性能。

第一外壳130的外壁上设有十字盲槽131,该十字盲槽131包括沿第一外壳130轴向延伸的轴向盲槽和垂直于该轴向盲槽的径向盲槽;弹片180置于所述轴向盲槽中;弹片180的两侧各设置有一向外延伸的第一插齿183和第二插齿184;第一插齿183和第二插齿184压配在所述径向盲槽中;弹片180的拱起部抵触在所述轴向盲槽上,弹片180的悬臂181延伸至所述轴向盲槽外,以确保所述弧形凸起182在摆动过程中可滑进、滑出凹陷组144。第一外壳130的外壁上设有十字盲槽131,十字盲槽131的位置根据弹片180的位置设置在第一外壳130的外壁上,本实施例的附图中设置在第一外壳130的外壁上,该十字盲槽131包括沿第一外壳130轴向延伸的轴向盲槽和垂直于该轴向盲槽的径向盲槽。弹片180的两侧各设置有一向外延伸的第一插齿183和第二插齿184;弹片180置于所述轴向盲槽中,第一插齿183和第二插齿184压配在所述径向盲槽中,具体可以为弹片180的拱起部抵触在轴向盲槽上,悬臂181延伸至所述轴向盲槽外,以确保弧形凸起182在第一外壳130摆动过程中可滑进、滑出凹陷148。第一插齿183和第二插齿184分别压入十字盲槽131的径向盲槽中,十字盲槽131的轴向盲槽用于容纳弹片180,十字盲槽131将弹片180进一步限位,防止弹片180沿铆钉170的轴向与铆钉170发生相对运动,且弹片180便于拆卸和装配,方便更换。本实施例的附图中设置两个弹片180,且弹片180位于第一外壳130外壁上的相对侧,第一外壳130上与弹片180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两个十字盲槽131,每个十字盲槽131中压配一个弹片180。两个弹片180增加了第一外壳130相对旋转时所需的弹性和空间,以及第二外壳20旋转定位更可靠。第一插齿183和第二插齿184设置在弹片180的中轴线上。

两组凹陷组144之间的中轴线上设有横向圆槽145。横向圆槽145与弧形凸起182对插。本实施例中,装配时,装配在十字盲槽131上的弹片180与第一外壳130一起,通过使弧形凸起182与横向圆槽145对插,使第一外壳130的通孔135与第二外壳140的台阶通孔149对准,压入铆钉170实现第一外壳130、弹片180以及第二外壳140三者装配在一起;同时,横向圆槽145能够避开弧形凸起182,防止第一外壳130和第二外壳130插接时弹片180倾斜张角过大,避免损坏弹片180,方便快速装配第一外壳130和第二外壳180。十字盲槽131的中心部设有通孔135,第二外壳140上设有以凹陷组圆弧所在圆心设有径向的台阶通孔149,台阶通孔149为阶梯孔。铆钉170为阶梯轴结构,铆钉170与台阶通孔149压配,通过铆钉170实现第一外壳130与第二外壳140轴向限位及对弹片180的径向限位。

第一外壳130的轴向上设有过电缆的第一孔口132,第一孔口132处设有斜槽133,第一孔口132与斜槽133的连接处以及斜槽133与第一外壳130的连接处均为圆角。第一外壳130的轴向上设有过电缆的第一孔口132,第一孔口132处设有斜槽133,第一孔口132与斜槽133的连接处以及斜槽133与第一外壳130的连接处均为圆角;斜槽133一方面避免电缆在折弯过程中被第一孔口132割伤,另一方面增大电缆折弯旋转过程中的活动半径,从而降低电缆的损耗,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对电缆起到可靠的保护措施。第一孔口132与斜槽133的连接处以及斜槽133与第一外壳130内壁的连接处均为圆角,使得连接处过度平滑,无棱边,避免电缆在连接处被损伤。

第一外壳130左端为双扁结构,与双扁平面垂直方向设有螺钉孔134,第一外壳130与接头190通过径向螺钉或双扁压配等方式联接,实现二者的固定约束。接头190可以是BNC、SMA、SSMA、SBNC等型号的接头。只需通过更换接头,即可快速衍生出新的产品,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装配使用过程如下:

将弹片180的第一插齿183和第二插齿184用夹具压入十字盲槽131的径向盲槽中,设置两个弹片180,且第一外壳130外壁上下端面的十字盲槽131中分别压入一个弹片180;其次,将装配好弹片180的第一外壳130装入第二外壳140中,同时,弧形凸起182与凹陷148配合定位,将第一外壳130和第二外壳140定位;最后,铆钉170装入第二外壳140的铆钉孔和第一外壳130的通孔中。装配完成后,水平掰动第一外壳130的作用力下,可实现接头190相对第二外壳140绕铆钉170做定轴旋转定位,已达到旋转接头190的效果。弹片180、第一外壳130和第二外壳140完成装配后,可实现第一外壳130与第二外壳140相对第一铆钉170的180°俯仰旋转定位。然后,将第一绝缘子120注塑入第一内导体110,将剥好的同轴电缆500右端芯线穿过第三绝缘子160,并焊入第一内导体110左端,第三外壳150中压入第三绝缘子160,并使第一绝缘子120的第一轴向双键与第三外壳150第一双键槽对准一起压入第三外壳150,再一起压入第二外壳140,完成360度绕轴旋转旋转机构的装配;

将第二绝缘子220注塑入第二内导体210,将弹簧214和销钉215装入第二内导体210左端容纳腔211内,口部217滚铆,将组件17左端同轴电缆穿过法兰盘240、第四外壳230和第四绝缘子250,组件17左端芯线焊入第二内导体210右端,压入第四绝缘子250,并一起压入第四外壳230,再一起压入法兰盘240,完成360度绕轴旋转固定机构的装配。

然后将密封圈400和卡环300分别装入第二外壳140密封槽147和卡环槽146,再将旋转机构压入固定机构,完成360度绕轴旋转部分的装配;将接头190装入第一外壳130。

360度绕轴旋转旋转机构与360度绕轴旋转固定机构通过卡环300实现轴向限位,密封圈400实现二者的密封和阻尼作用,第一内导体110与第二内导体210弹簧浮动组合体左端的销钉弹性接触配合,实现二旋转部分的内导体连接,第四外壳230左端接触头与第三外壳150的第一轴向通孔的弹性接触配合,实现二旋转部分的外导体连接,第二外壳140左端贯通孔和同轴电缆500之间、法兰盘240右端内孔245和组件600右端电缆之间都设有防水胶700。

如图2所示,按左边箭头方向水平掰动第一外壳130,可实现接头190相对第二外壳140绕铆钉170做180°范围内的俯仰旋转定位功能。按右边箭头方向绕轴旋转第二外壳140可实现接头相对法兰盘240绕轴做360度范围内的任意角度旋转定位功能。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