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性能提高的弯式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4840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连接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性能提高的弯式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是成千上万种的电子元器件产品中应用非常广泛的常用器件,也是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通用器件,产品可广泛应用于雷达系统、航天和通讯等军工或民用领域,也应用于仪器、自动控制、通信等工业领域。射频连接器广泛应用于信号传输网络中,起到传输线电气连接、分离作用。

为保证连接器电性能满足用户需求,连接器传输段特性阻抗应在50±2Ω范围内。所以需要一种通过调节传输段阻抗来优化连接器电性能的方法。

连接器按外形分可分为直式连接器和弯式连接器。弯式连接器可分为微带连接器、转接器、接电缆连接器。弯式接电缆连接器的结构:弯式接电缆连接器前端有绝缘介质支撑,后端是空气段,由于后端空气占比比较大,造成阻抗失配严重,电压驻波比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性能提高的弯式连接器,加绝缘片可降低阻抗,基本实现传输段阻抗匹配,降低产品的电压驻波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而且不会破坏连接器的原有结构。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性能提高的弯式连接器,包括采用环氧树脂灌封固定为一体内导体1、绝缘子2和外壳3,设置在外壳3台阶孔内的卡环5和密封圈4,装配在外壳3外部的螺套6,压入外壳3后端部的后盖7,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1的竖向部分的空气端设置有降低连接器阻抗的绝缘片8,绝缘片8的外径与外壳3的内径为间隙配合。

所述绝缘片8的外径与外壳3的内径间的间隙量为0.03-0.1mm。

所述绝缘片8的材料用聚四氟乙烯。

弯式连接器的结构:弯式连接器前端有绝缘介质支撑,后端是空气段,由于后端空气占比比较大,造成阻抗失配严重,驻波较高。加绝缘片8可降低阻抗,基本实现传输段阻抗匹配,降低产品的电压驻波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而且不会破坏连接器的原有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弯式接电缆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性能提高的弯式连接器,包括内导体1、绝缘子2、外壳3、密封圈4、卡环5、螺套6、后盖7和绝缘片8。内导体1、绝缘子2和外壳3采用环氧树脂灌封固定为一体。卡环5、密封圈4装在外壳3上,将卡环5用卡环钳夹紧,将螺套6上在外壳3上。在竖向内导体空气端放一个绝缘片8(绝缘片8的厚度为L,可根据不同的连接器来调整绝缘子的厚度),加绝缘片8可降低阻抗,实现传输段阻抗匹配,降低产品的电压驻波比。最后将后盖7压入外壳3,此时即完成产品的装配。

弯式连接器的结构:弯式连接器前端有绝缘介质支撑,后端是空气段,由于后端空气占比比较大,造成阻抗失配严重,驻波较高。加绝缘片8可降低阻抗,基本实现传输段阻抗匹配,降低产品的电压驻波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而且不会破坏连接器的原有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绝缘片8的外径与外壳3的内径为间隙配合,间隙量为0.03-0.1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绝缘片8的材料用聚四氟乙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