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充电组合箱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19235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充电组合箱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和电池领域的相关设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池充电组合箱体。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池模组产品一般采用塑料结构,但现有产品散热不足,物理结构强度不足,无法满足高发热工况的使用需求,且需要辅助多个金属结构件进行加强,而对于多个电池组组合的情况,目前也没有较好的组合式箱体调节电池数目,限制了电池箱体的普适性。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好、强度高的基于相同零件组装从而根据电池多少调整的电池充电组合箱体。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池充电组合箱体,包括一个端部件、以及至少两个相同的组合件组装而成;所述端部件包括端面、设于端面的第一连接扣;所述组合件包括底面、连接底面左右两侧边的左侧面和右侧面,所述底面、左侧面和右侧面设有与第一连接扣或前一个组合件配合的第一连接孔、以及与后一个组合件第一连接孔配合的第二连接扣;所述左侧面和右侧面靠近自由端还设有第二连接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组合件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为正方形。

进一步地,所述端面的高不小于组合件左侧面或右侧面的边长。

进一步地,所述端部件的左右两边、以及底边各设有一个第一连接扣;所述组合件的底面、左侧面和右侧面各自与下一个组合件相接的一边分别设有一个第二连接扣。即,所述底面、左侧面和右侧面的一侧边设有三个第二连接扣,对应的,其另一侧位置设有三个第一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箱体根据电池数目调节组合件数目,进而装配获得具有高强度、散热性能优良的电池箱体。端面底边的第一连接扣与第一个组合件底面的第一连接孔配合,端面两侧边的第一连接扣分别与第一组合件左侧面和右侧面的第一连接孔配合;相应地,第一组合件的第二连接扣各自与第二组合件的第一连接孔配合,如此依次连接,直到末端的组合件,末端组合件底面与之前所有的组合件不同,是与端面相平行的,从而,末端组合件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向端面方向折叠,其第二连接扣与前一个组合件的第二连接孔相配合。从而实现将电池容纳在该箱体的半封闭空间内。

为了提供电池的限位,所述底面设有若干凸筋。同时,凸筋提高了比表面,增加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端部件和组合件为塑料或铝材料制成的端部件和组合件。当采用铝材料时,所述第一连接扣或第二连接扣可采用铰接方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连接扣、第二连接扣、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配合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现有的子母扣、按扣等连接方式。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基于相同的可组装基础连接件提供了一种自由拼装的电池箱体,该组装箱体表面开有多孔,散热性能好,强度大,普适性优秀,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端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结合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电池充电组合箱体,包括一个端部件10、以及至少两个相同的组合件20组装而成,其都为铝材料制成。

端部件10包括端面11、设于端面11的第一连接扣12,第一连接扣12分设于端部件10的左右两边、以及底边,端面11的高不小于组合件20左侧面22或右侧面23的边长。底面21设有若干凸筋24。

组合件20包括底面21、连接底面21左右两侧边的正方形左侧面22和正方形右侧面23,底面21、左侧面22和右侧面23设有与第一连接扣12或前一个组合件配合的第一连接孔25、以及与后一个组合件第一连接孔25配合的第二连接扣26;左侧面22和右侧面23靠近自由端还设有第二连接孔27。

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箱体根据电池数目调节组合件数目,进而装配获得具有高强度、散热性能优良的电池箱体。端面11底边的第一连接扣12与第一个组合件20底面21的第一连接孔25配合,端面11两侧边的第一连接扣12分别与第一组合件20左侧面22和右侧面23的第一连接孔25配合;相应地,第一组合件20的第二连接扣26各自与第二组合件20的第一连接孔25配合,如此依次连接,直到末端的组合件20,末端组合件20底面21与之前所有的组合件20不同,是与端面11相平行的,从而,末端组合件20的左侧面22和右侧面23向端面11方向折叠,其第二连接扣26与前一个组合件的第二连接孔27相配合。从而实现将电池容纳在该箱体的半封闭空间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