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合的高增益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05146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折合的高增益天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天线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合的高增益天线。



背景技术:

天线是一种变换器,它把传输线上传播的导行波,变换成在无界媒介(通常是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电磁波,或者进行相反的变换。在无线电设备中用来发射或接收电磁波的部件。无线电通信、广播、电视、雷达、导航、电子对抗、遥感、射电天文等工程系统,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都依靠天线来进行工作。天线就是其中一种。传统的天线多数在运输时则必须将各组件分解包装,到用户手中再按照图纸重新组装,给用户带来较大的不便,可能由于安装不当造成信号接收效果差,如果不分解包装则体积较大,运输麻烦,并且可能造成天线损坏,因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进行设计改进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且传统的天线信号一般,无法适应如山区等较差的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折合的高增益天线。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采用的技术以及方法如下:

一种可折合的高增益天线,包括方形横杆、反射器组、引向器组和环形接收振子,所述反射器组与方形横杆固定相连,所述环形接收振子设置在反射器组左侧,所述环形接收振子与方形横杆固定相连,所述环形接收振子下方设置有阻抗匹配装置,所述阻抗匹配装置与方形横杆固定相连,所述阻抗匹配装置与环形接收振子电性相连,所述引向器组设置在环形接收振子左侧,所述引向器组与方形横杆固定相连,所述引向器组由主安装杆和副安装杆组成,所述主安装杆与方形横杆一体成型,所述副安装杆设置有一个以上,所述主安装杆和副安装杆上均固定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引向器,所述副安装杆左端转动连接有大转杆,所述大转杆与主安装杆转动连接,所述副安装杆右端转动连接有小转杆,所述小转杆与主安装杆转动连接,所述反射器组包括上反射器组、中反射器组和下反射器组,所述上反射器组设置在中反射器组上方,所述上反射器组和中反射器组转动连接,所述下反射器组设置在中反射器组下方,所述下反射器组和中反射器组转动连接,所述上反射器组由第一反射器组和第二反射器组组成,所述第一反射器组和第二反射器组转动相连,所述第二反射器组上设置有卡点,所述第一反射器组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点和卡槽相配合,所述下反射器组与上反射器组结构相同。

优选的,所述中反射器组上设置有方形通孔,所述方形横杆为穿过方形通孔设置。

优选的,所述方形横杆上固定设置有U型固定件,所述U型固定件设置在反射器组右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由于设置有多层反射器组和多层引向器组,使得天线的增益提高,接收的信号强。通过反射器组和引向器组的折合结构方便运输和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反射器组折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引向器组折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它们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做出的任何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阅图1-3所示,一种可折合的高增益天线,包括方形横杆1、反射器组2、引向器组3和环形接收振子4,所述反射器组2与方形横杆1通过螺栓固定相连,所述环形接收振子4设置在反射器组2左侧,所述环形接收振子4与方形横杆1通过螺栓固定相连,所述环形接收振子4下方设置有阻抗匹配装置5,所述阻抗匹配装置5与方形横杆1通过螺栓固定相连,所述阻抗匹配装置5与环形接收振子4电性相连,所述阻抗匹配装置5设置有匹配电路,用于输出放大信号;所述引向器组3设置在环形接收振子4左侧,所述引向器组3与方形横杆1通过螺栓固定相连,所述引向器组3由主安装杆6和副安装杆7组成,所述主安装杆6与方形横杆1一体成型,所述副安装杆7设置有一个以上,所述主安装杆6和副安装杆7上均固定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引向器8,所述副安装杆7左端通过转动连接有大转杆9,所述大转杆9与主安装杆6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且过盈配,所述副安装杆7右端转动连接有小转杆10,大转杆9设置有两个、且一个大转杆9上设置有凸点20,另一个大转杆9上设置有凹槽21,凸点20和凹槽21相互卡持,所述小转杆10与主安装杆6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且过盈配合,大、小转杆均可进行转向,又能保持转动后的位置。所述反射器组2包括上反射器组11、中反射器组12和下反射器组13,所述上反射器11组设置在中反射器组12上方,所述上反射器组11和中反射器组12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且过盈配,所述下反射器组13设置在中反射器组12下方,所述下反射器组13和中反射器组12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且过盈配。所述中反射器组12上设置有方形通孔14,所述方形横杆1为穿过方形通孔14设置。所述方形横杆1上固定设置有U型固定件15,所述U型固定件15设置在反射器组2右侧,方便固定。所述上反射器组11由第一反射器组16和第二反射器组17组成,所述第一反射器组16和第二反射器组17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且过盈配,所述第二反射器组17上设置有卡点18,所述第一反射器组16上设置有卡槽19,所述卡点18和卡槽19相配合,所述下反射器组13与上反射器组11结构相同。使得反射器组2的各个结构可以进行转动,又能固定保持转动后的位置。

工作原理:运输时,将反射器组2折合(如图2所示),将引向器组3折合(如图3所示);通过反射器组2和引向器组3的折合结构,减少了天线的占用空间,方便运输。安装时,通过上反射器组11上卡点18和卡槽19相配合,使得第一反射器组16和第二反射器组17的位置在展开后固定,下反射器组13与上反射器组11结构相同,展开原理相同;将引向器组3展开,通过凸点20和凹槽21相互卡持,小转杆10与主安装杆6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且过盈配合,使得大、小转杆均可进行转向展开,又能保持转动后的位置。最后通过U型固定件15,将天线固定在户外的固定杆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由于设置有多层反射器组和多层引向器组,使得天线的增益提高,接收的信号强。通过反射器组和引向器组的折合结构方便运输和安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