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压式自发电信号发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88340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按压式自发电信号发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发电信号发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按钮式自发电信号发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发电信号发射装置通常都是翘板按键结构的。但在某些场合中,翘板按键并不适用所设定的操作方式。因此需要为现有的自发电信号发射装置配套更多的产品结构,以满足实际需求。另外,这样的新结构应该要能实现结构紧凑、体积小、模块化等设计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按压式自发电信号发射装置,其可满足不同需求场合下的结构要求。

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按压式自发电信号发射装置,包括发电装置、信号发射电路板、复位弹簧和基座;所述基座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发电装置和复位弹簧处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发电装置的电力输出端与所述信号发射电路的电力输入端导通;特别地,所述基座的容纳腔的底部形成有镂空位,所述发电装置的一部分处在所述镂空位内;还设有一件可相对所述基座转动的受动臂件;所述受动臂件呈“Y”形并处在所述基座内;所述“Y”形受动臂件的其中两个臂部是互相对称的,各自设有转轴孔,余下的臂部是作为受动臂件的受动部;受动臂件以其中央部位作为对发电装置的受动部的传动部位;复位弹簧被压缩在受动臂件与基座之间;而发电装置的受动部位处在受动臂件与复位弹簧之间;所述基座上还形成有限位槽;所述受动臂件的受动部的运动位置被限定处于所述限位槽内。

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即可构成了一个结构紧凑的按钮式的自发电信号发射装置。

所述受动臂件与所述发电装置优选是并排地排列在所述容纳腔内的。

所述发电装置与基座优选是通过卡扣与扣位的配合进行安装连接的。

所述信号发射电路板优选与发电装置连接固定在一起。

所述信号发射电路板上优选设有避空位,所述发电装置的一部分处在所述避空位内。

所述受动臂件的受动部的运动位置被限定处于所述限位槽内可以通过以下结构实现:在所述限位槽的内侧设有反扣部。一旦受动臂件的受动部被压通过反扣部后,则受动部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不能自行越过反扣部。

所述受动臂件的受动部的运动位置被限定处于所述限位槽内还可以通过以下结构实现:在限位槽的内侧还设有导向槽,还设有一个按钮;所述按钮对位所述受动部,在所述按钮上形成有反扣部;按钮的反扣部处在所述导向槽内。一旦按钮的反扣部被压入导向槽内,则按钮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不能自行脱离导向槽。而导向槽在按钮被按下的情形下可对按钮的运行进行导向。

还可以设有一个盖体,所述盖体盖合于所述容纳腔体上。这样的结构使得本装置可以作为一个供终端用户使用的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按压式自发电信号发射装置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稳定耐用、模块化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实施例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实施例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二;

图5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是实施例2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发电装置;2-信号发射电路板;3-复位弹簧;4-受动臂件;5-基座;6-按钮;7-盖体;11-卡扣;12-压臂;21-避空位;41-臂部;42-转轴孔;43-臂部;51-容纳腔;52-镂空位;53-扣位;54-转轴;55-限位槽;56-反扣部;61-反扣部;

4’-受动臂件;5’-基座;51’-容纳腔;55’-限位槽;57’-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

技术实现要素:
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按压式自发电信号发射装置,包括:发电装置1、信号发射电路板2、复位弹簧3、受动臂件4和基座5。

其中,如图3、图4所示,基座5形成有容纳腔51,在容纳腔51的底部形成有镂空位52。发电装置1、受动臂件4和复位弹簧3都处在容纳腔51内。在发电装置1上形成有卡扣11,在镂空位52的边缘形成有对应的扣位53,当发电装置1与基座5通过卡扣11和扣位53的配合进行安装连接后,发电装置1的一部分处在镂空位52内,这样的结构可以节省装置整体的厚度。

如图3、图4所示,受动臂件4是呈“Y”形的,“Y”形受动臂件4的其中两个臂部41是互相对称的,各自设有转轴孔42,转轴孔42与设置在容纳腔51内的转轴54对应配合,使得受动臂件4可相对基座5转动。余下的臂部43是作为受动臂件4的受动部。复位弹簧3被压缩在受动臂件4与基座5之间,使得受动臂件4被压下后能自动复位。发电装置1以其压臂12作为其受动部位,而压臂12是伸到受动臂件4的中央部位并且处在受动臂件4与复位弹簧3之间的。当压下受动臂件4,则受动臂件4以其中央部位压下压臂12,从而令发电装置1动作发电;当受动臂件4被释放,则在复位弹簧3的作用下,压臂12被推复位同时受动臂件4也被推复位,以便用户可反复按压。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基座5上还形成有限位槽55,在限位槽55的内侧设有反扣部56。受动臂件4的受动部被压通过反扣部56后,即使在复位弹簧3的弹力下也不能越过反扣部56,这样就把受动臂件4的受动部限定在限位槽55内的确定位置。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受动臂件4与发电装置1至并排地排列在容纳腔51内的,并且信号发射电路板2是与发电装置1连接固定在一起的,在信号发射电路板2上还设有避空位21,发电装置1的一部位是处在避空位21内的,这样可以进一步缩小整个装置的高度。

实施例2

如图5、图6、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受动臂件4’的样式以及限位槽55’的结构有所不同,以及增设了按钮6和盖体7。

具体为:如图7所示,限位槽55’不设有反扣部而在其内侧设有导向槽57’,按钮6上形成有反扣部61,按钮6的反扣部61处在导向槽57’内,按钮6对位受动臂件4’的受动部。而盖体7则盖合在基座5’的容纳腔51’上。

本说明书列举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思路下所做的等同技术变换,均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