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31568阅读:192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极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器件,更具体的,涉及一种三极管。



背景技术:

三极管,全称应为半导体三极管,也称双极型晶体管、晶体三极管,是一种电流控制电流的半导体器件·其作用是把微弱信号放大成幅度值较大的电信号,也用作无触点开关。晶体三极管,是半导体基本元器件之一,具有电流放大作用,是电子电路的核心元件。三极管是在一块半导体基片上制作两个相距很近的PN结,两个PN结把整块半导体分成三部分,中间部分是基区,两侧部分是发射区和集电区,排列方式有PNP和NPN两种。

目前,大规模生产中,三极管都是通过贴片机直接贴到主板上。贴片机的精度必须很高,如果有一点对比准,很可能就会造成焊接点的错位,但是这种错位,机器无法感知到,工作人员如果质检的时候不注意的话,也无法检测到,因此有必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极管,当贴片机贴错位时,三极管无法贴合在主板上。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三极管,包括塑封体和三个引脚,所述塑封体的底部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的底面到所述塑封体底面的距离大于所述引脚的底面到所述塑封体的距离,所述凸起插入到主板上相配合的通孔内。使用时,如果贴片机贴片时,位置不准确,则三极管底部的凸起无法插入主板上相对应位置的通孔内,由于所述凸起的底面到所述塑封体底面的距离大于所述引脚的底面到所述塑封体的距离,这样引脚在接触到主板之前,凸起就会先接触到主板,这样三极管就不能被贴附在主板上,一旦贴片机发生贴片位置不准的情况,操作人员就能立即观察到,方便及时对设备做出调准。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引脚向着所述塑封体的底面弯曲。贴片时,引脚会受到较大的压力,这样设计的好处是,贴片时,引脚有塑封体的底面支撑,不会发生变形和折断的情况。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凸起有两个。两个凸起就能限定三极管的准确位置,保证三极管安装准确。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凸起为圆台形状。这样设置的原因是便于贴片机工作时,出现微小的位置可以自动调准。假设贴片机贴三极管时,与目标位置有微小的误差,这时候,凸起的顶部还能插入通孔内,但是凸起的轴线与通孔的轴线不同轴,随着三极管进一步的与主板靠近,这时候,圆台的侧面与通孔的内壁相接触,并将圆台推向同轴位置,三极管也逐渐向着设定位置移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三个所述引脚分布在所述塑封体相对的两侧面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使用时,如果贴片机贴片时,位置不准确,则三极管底部的凸起无法插入主板上相对应位置的通孔内,由于所述凸起的底面到所述塑封体底面的距离大于所述引脚的底面到所述塑封体的距离,这样引脚在接触到主板之前,凸起就会先接触到主板,这样三极管就不能被贴附在主板上,一旦贴片机发生贴片位置不准的情况,操作人员就能立即观察到,方便及时对设备做出调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主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至图3,一种三极管1,包括塑封体1和三个引脚21、22、23,三个所述引脚21、22、23分布在所述塑封体1相对的两侧面上。所述引脚向着所述塑封体的底面弯曲。贴片时,引脚会受到较大的压力,这样设计的好处是,贴片时,引脚有塑封体的底面支撑,不会发生变形和折断的情况。

所述塑封体1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凸起11,所述凸起11的底面到所述塑封体底面的距离A大于所述引脚21、22、23的底面到所述塑封体1底面的距离B,所述凸起11插入到主板3上相配合的通孔31内。所述凸起11为圆台形状。这样设置的原因是便于贴片机工作时,出现微小的位置可以自动调准。假设贴片机贴三极管时,与目标位置有微小的误差,这时候,凸起的顶部还能插入通孔内,但是凸起的轴线与通孔的轴线不同轴,随着三极管进一步的与主板靠近,这时候,圆台的侧面与通孔的内壁相接触,并将圆台推向同轴位置,三极管也逐渐向着设定位置移动。

使用时,如果贴片机贴片时,位置不准确,则三极管底部的凸起无法插入主板上相对应位置的通孔内,由于所述凸起的底面到所述塑封体底面的距离大于所述引脚的底面到所述塑封体的距离,这样引脚在接触到主板之前,凸起就会先接触到主板,这样三极管就不能被贴附在主板上,一旦贴片机发生贴片位置不准的情况,操作人员就能立即观察到,方便及时对设备做出调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