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联接端子的金属弹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40598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用于电联接端子的金属弹片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用于电联接端子的金属弹片的结构设计;特别是指一种提供电性导线插入连接的端子装置和金属弹片的组合,以压制或解除导线的新结构。



背景技术:

应用被包覆在绝缘壳体(通常是塑料材料制成)内的电性连接器或金属件(或金属弹片)来压制进入连接端子的导线,形成电性联接或释放导线的端子装置或压线端子,已为习知技艺。

这类电连接端子包括提供插置在电路板(例如PC电路板)的型态,以及使电联接端子成排列型态的扣合接地轨道(或导电轨道)的型态,以建立一电器或机械设备的共享接地装置。例如,CN 102204015 A“电连接端子”、DE 29915515 U1、EP 2325947 A1、DE 20 2008 015 306 U1、US 2013/0143433 A1“CONNECTION TERMINAL”、US 2014/0127932 A1“ELECTRICAL CONNECTION TERMINAL”、DE 10 2012 009 286 A1、US 5362259“接地导电端子(GROUND CONDUCTOR TERMINAL)”专利案等,提供了典型的实施例。

所述电联接端子被提供插置在电路板(例如PC电路板)或接地轨道上;包括一绝缘壳体,壳体具有通孔或入线孔,让导线可插入壳体内部。壳体也界定有一腔室,来配装该电性连接器(或金属弹片),并且可和上述插入壳体内的导线形成接触或电性连接。电性连接器包括有一弹性自由端,在导线插入壳体后,会咬住导线,使导线不会轻易脱离与电性连接器的接触状态。除非人员操作其他工具伸进壳体内推压该自由端,才能解除导线和电性连接器的接触状态。

一个有关这类电联接端子装置的金属弹片在结构设计和应用方面的课题是,操作导线插入的作业中,因人为操作因素,无法经常使导线在整个插入作业的操作过程,都能保持精确的角度进入端子装置,推压金属弹片自由端,也相对降低了金属弹片的弹性自由端压制、固定导线的效果,或造成金属弹片产生过度弯折的现象;特别是,在长时期或高频率操作组合导线的情形中,更容易使金属弹片提早出现结构疲乏,影响使用寿命的情形。

为了改善金属弹片提早出现结构疲乏,影响使用寿命的情形,旧法已揭示一种防止金属弹片过度弯折的技术手段。例如,CN 102273014 B“用于弹力夹的夹具弹簧”专利案,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实施例。

所述的习知实施例是使夹具弹簧(或金属弹片)组合一接纳组件(或框体);在夹具弹簧的夹持腿(或自由端)的运动路径中,接纳组件在侧边形成一个凸起部,以防止夹持腿过度偏转。

不过就像那些熟习此技艺的人所知悉,接纳组件(或框体)另外设置凸起部配合夹具弹簧(或金属弹片)的结构,是比较复杂的;并且,当导线不是以精确的角度插入电联接端子时,导线也会推压夹具弹簧的夹持腿产生偏斜现象,造成夹持腿越过凸起部的情形,而降低了凸起部阻止夹持腿过度转动的作用;而这种情形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

代表性的来说,这些参考数据显示了有关电联接端子和金属弹片等相关组合结构的设计技艺。如果重行设计考虑端子装置和金属弹片的组合结构,使其构造不同于习用者,将可改变它的使用型态,而有别于旧法;实质上,也会改善它的应用情形,提高它的操作稳定性等作用。

我们发觉一个比较理想的端子装置或金属弹片的结构型态,必须能够克服或改善上述所讨论的课题,还应包括下列的设计考虑:

1.必须撤除旧法应用接纳组件(或框体)另外设置凸起部的结构型态;以改善习知配合结构复杂(及/或制造成本)和夹持腿(或金属弹片自由端)容易偏移越过凸起部,降低凸起部阻止夹持腿过度转动的作用。

2.在符合保持整体的稳定性压制导线能力的条件下,使金属弹片(或其自由端)建立一个确实的运动范围。特别是,使金属弹片本身形成一个终点位置,自由端的运动只能到达该设定的终点位置,即被金属弹片本身阻止;因此,自由端的任何运动都无法越过金属弹片,产生过度转动的情形;像习知结构产生过度弯折、影响金属弹片使用寿命等情形,都被尽可能的减到最小。

而这些课题在上述的参考数据中均未被教示或具体揭露。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联接端子的金属弹片结构,包括一本体;本体有一基部区,基部区定义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连接第一区和定位区,第二端连接弯曲段和一可往复运动的第二区。以及,使定位区位在第二区往动的路径上,以建立第二区的运动终点;改善习知金属弹片因操作导线插入作业产生偏斜、过度弯折,影响压制、固定效果等情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用于电联接端子的金属弹片结构,该基部区第一端和第一区之间形成一弯折部,而具有一夹角;并且第一区朝基部区第二端的方向弯折,倾斜延伸,连接定位区,使第一区和定位区之间形成副弯折部,而具有一夹角。基部区第二端和第二区之间配合弯曲段,而形成一夹角,使第二区朝基部区第一端的方向倾斜延伸。以及,在第二区往动而触接或推压到定位区时,副弯折部使定位区产生一弹性作用力,辅助第二区朝向初始位置复动,以阻止第二区产生过度转动的情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用于电联接端子的金属弹片结构,该定位区设有一凸部,可固定在一(绝缘)壳体或电性连接件的凹槽上,辅助定位区形成固定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和电性连接件组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中也显示了电性连接件形成框体的结构情形。

图3为图1的操作实施例示意图;图中假想线部分描绘了导线插入壳体,以及本体第二区的运动情形。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可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显示了定位区延伸到接近弯曲段的结构情形。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衍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描绘了第一区和定位区之间的副弯折部的结构情形。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可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显示了第一区和定位区之间的副弯折部的结构情形。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修正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描绘了定位区弯折形成定位段的结构情形。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衍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显示了第一区和定位区之间的副弯折部,及定位区形成定位段的结构情形。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修正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描绘了第一区和定位区之间的副弯折部,及定位区延伸到弯曲段的结构情形。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可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显示了定位区延伸到弯曲段的结构情形。

附图中符号标记说明:

10 第一区

11 弯折部

12 副弯折部

13 连接段

14 反折部

20 第二区

22 尾端

30 基部区

31 第一端

32 第二端

33 指部

40 定位区

41 凸部

42 尾段区

50 弯曲段

70 导线

80 电性连接件

81 凹槽

82 侧壁

83 口部

90 壳体

92 入线孔

100 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电联接端子的金属弹片结构包括一本体,概以参考编号100表示之;本体100选择金属簧片或其类似材料制成板片体,经压制成型。以及,本体100可装设在一个绝缘材料制成的壳体90上,或使本体100组合一电性连接件80,共同组装在壳体90上的型态。

图中显示了本体100包括一基部区30,基部区30定义有第一端31和第二端32。第一端31连接第一区10和定位区40,第二端32连接弯曲段50和一可往复运动的第二区20。以及,使定位区40位在第二区20往动的路径上,以建立第二区20的运动终点或运动范围。

详细来说,该基部区第一端31和第一区10之间形成一弯折部11,而具有一夹角;所述弯折部11的夹角角度是形成锐角、直角或钝角的型态。并且,第一区31朝基部区第二端32的方向弯折延伸,连接定位区40,使第一区10和定位区40之间形成副弯折部12,而具有一夹角;所述副弯折部12的夹角角度是形成锐角、直角或钝角的型态。

图3描绘了定位区40是朝图中上方的方向倾斜延伸,使第一区10和定位区40之间(或副弯折部12)的夹角形成锐角的型态;以及,第二区20是朝图中下方的方向倾斜延伸,使第二区20和基部区30之间的夹角形成锐角的型态。

图1、图2及图3也显示了基部区第二端32和第二区20之间配合弯曲段50,而形成一夹角,使第二区20朝基部区第一端31的方向延伸;此时,定义第二区20位在初始位置。以及,在第二区20往动而触接或推压到定位区40时,副弯折部12使定位区40产生一弹性作用力,辅助第二区20朝向初始位置复动,以阻止第二区20产生过度转动的情形。

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该定位区40的边缘或侧边设有一凸部41,可固定在(绝缘)壳体90或电性连接件80的凹槽上,辅助定位区40形成固定的作用。

在所采较佳的实施例中,是电性连接件80形成一框体结构,来收容本体100;并且,电性连接件80设置凹槽81,组合固定定位区40的凸部41。

图1、图2也描绘了基部区30的侧边设有指部33,可嵌合在电性连接件80的口部83内,使本体100固定组合于电性连接件80,但容许第二区20可往复运动自如的型态。

图3显示了壳体90包括一入线孔92,让导线70经入线孔92插入壳体90里面,被本体100压制,而和电性连接件80形成电性连接的型态。

详细来说,当人员操作导线70从入线孔92插入壳体90或电性连接件80时,导线70推动第二区20朝定位区40的方向运动,并且第二区20配合弯曲段50的结构,使第二区20或其尾端22向图中的下方位置摆动,而压制固定进入壳体90或电性连接件80的导线70。

可了解的是,本体100以其定位区40形成第二区20的运动终点的结构,确保了第二区20即使因为导线70推压而偏斜,也不会发生像习知技艺的夹持腿越过阻止点(或凸起部)的情形。并且,定位区40形成一(整个)平面结构,有助于提供第二区20平靠、不会歪斜的作用。

请参考图4,描绘了本体100一个可行的实施例。本体定位区40有一尾段区42,延伸到接近弯曲段50的位置。因此,当导线70推动第二区20朝定位区40的方向运动时,假设第二区20到达或触接尾段区42,尾段区42不仅可阻止第二区20过度运动;并且,尾段区42会以凸部41和凹槽81组合处为支点,产生一弹性作用力,辅助弯曲段50,增加第二区20压制导线70的力量。

图4也显示了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是使第一区10压靠在电性连接件80的侧壁82上的结构,使电性连接件80对本体100提供一支撑作用;并且,使本体100和电性连接件80形成更稳固的组合型态。

请参阅图5,描绘了本体100一个衍生的实施例。本体副弯折部12和定位区40之间,设有一连接段13的型态。

具体来说,连接段13是朝基部区30和第二端32的方向倾斜延伸,并且形成一反折部14,连接定位区40。图中显示了第一区10和连接段13(或副弯折部12)之间的夹角角度形成锐角,小于连接段13和定位区40(或反折部14)之间,形成钝角的夹角角度。

请参考图6,揭示了本体第一区10和定位区40之间的副弯折部12的结构情形。副弯折部12形成一圆弧弯折结构,并且形成连接段13;以及,连接段13是朝基部区30和第二端32的方向倾斜延伸,并且形成反折部14,连接定位区40的型态。

可了解的是,图5、图6的第一区10和副弯折部12、连接段13的结构型态,增加了第一区10的长度;相对的,也增加了第一区10和电性连接件侧壁82的压靠长度或面积,使电性连接件80对本体100提供更大的支撑作用;并且,使本体100和电性连接件80形成更稳固的组合型态。

请参阅图7,显示了本体100一个修正的实施例。本体定位区40的尾段区42朝基部区30的方向弯折,使尾段区42触接在基部区30上,形成一定位段的结构型态,而建立一个辅助的定位支撑点;用以增加定位区40阻止第二区20过度运动的作用及凸部41和凹槽81的组合固定机制。

图8描绘了本体第一区10和定位区40之间的副弯折部12,及定位区40形成定位段的结构情形。图中显示了副弯折部12形成一圆弧弯折结构,并且形成连接段13;以及,连接段13朝基部区30和第二端32的方向倾斜延伸,并且形成反折部14,连接定位区40的型态。

图9揭示了本体100一个修正的实施例;描绘了第一区10和定位区40之间的副弯折部12,及定位区40延伸到弯曲段50的结构情形。图中显示了副弯折部12形成一圆弧弯折结构,并且形成连接段13;以及,连接段13朝基部区30和第二端32的方向倾斜延伸,并且形成反折部14,连接定位区40的型态。

图9也描绘了本体定位区40的尾段区42,延伸到接近弯曲段50的位置,并且沿着弯曲段50的弧曲度,形成勾状结构。因此,当导线70推动第二区20朝定位区40的方向运动时,假设第二区20到达或触接尾段区42,尾段区42的勾状结构不尽可阻止第二区20过度运动;并且,尾段区42会产生一弹性作用力,推压第二区20,而增加第二区20压制导线70的力量。

请参阅图10,揭示了本体100一个可行的实施例。图中显示第一区10的长度被尽可能的减到最短;以及,第一区10经副弯折部12,朝基部区第二端32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定位区40;并且,使定位区40和基部区30形成相互平行的结构型态。

图中也描绘了定位区40的尾段区42延伸到接近弯曲段50的位置。

代表性的来说,这用于电联接端子的金属弹片结构在具备有符合理想和稳定操作的条件下,相较于旧法而言,包括了下列的优点和考虑:

1.该本体100和电联接端子装置或其相关结合组件,在使用和结构设计、组织关系等已被重行设计考虑。例如,本体基部区30和第一区10之间形成弯折部11、第一区10和定位区40之间形成副弯折部12;定位区40设置凸部41,组合电性连接件80的凹槽81;定位区40的尾段区42朝基部区30的方向弯折,形成定位段,或朝弯曲段50延伸,或使尾段区42沿弯曲段50弧曲度形成勾状结构等部分的结构型态,明显不同于习用者,而有别于旧法;并且,也改变了它的使用型态。

2.该本体100及/或电性连接件80的结构型态,撤除了旧法应用接纳组件(或框体)另外设置凸起部的结构配合型态;并且,改善了习知配合结构复杂和夹持腿(或金属弹片自由端)容易偏移越过凸起部,降低凸起部阻止夹持腿过度转动的作用。

3.在符合保持整体的稳定性压制导线能力的条件下,使本体100(或其第二区20)建立一个确实的运动范围。特别是,使本体100本身的定位区40形成一个默认的终点位置,所述定位区40构成的终点位置是本体100直接压制成型,不需如旧法另外设置配合组件或阻止件,明显可降低制造成本。再者,第二区20的运动只能到达该设定的终点位置,即被本体100及/或定位区40阻止;因此,第二区20的任何(偏斜)运动都无法越过本体100,产生过度转动的情形;像习知结构产生过度弯折、影响金属弹片使用寿命等情形,都被尽可能的减到最小。

故,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有效的用于电联接端子的金属弹片结构,其空间型态不同于习知者,且具有旧法中无法比拟的优点,展现了相当大的进步,诚已充份符合实用新型专利的要件。

综上所述,上述各实施例及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皆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