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阻燃耐火环保型计算机用电缆。
背景技术:
近几年,大型公共娱乐场所、工厂、矿山、商厦火灾事故频发,引发了人们对超高层、隧道、轨道交通、大型场馆等重点公共场所安全的关注和忧虑。国家消防安全部门也建立了公共场所阻燃耐火标识管理制度,提高了公共场所阻燃耐火建筑装饰制品的准入门坎,此举既为耐火电缆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也对耐火线缆产品技术研发提出了更高要求。普通的电缆在实际发生火灾时不仅阻燃效果差,而且一旦被燃烧就无法保障通电。如何在火灾的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内保障电力和通讯的畅通,最大限度地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减少人员的伤亡和生命财产的损失,这是人们一直在不断探索的新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避免出现上述技术缺陷的阻燃耐火环保型计算机用电缆。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阻燃耐火环保型计算机用电缆,包括缆芯,在缆芯外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缆芯绕包层、复合加强总屏蔽层、外包带层、外护套层;缆芯由多个对绞单元组构成;对绞单元组包括对绞单元和在对绞单元外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聚酯带内绕包层、分项屏蔽层、聚酯带外绕包层;对绞单元由两根绝缘线芯构成;绝缘线芯包括导体和在导体外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耐火层和绝缘层;在缆芯绕包层与对绞单元组之间设有填充层。
进一步地,所述耐火层为云母带双层绕包层。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层为交联聚乙烯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缆芯绕包层为陶瓷纤维耐火带。
进一步地,所述外包带层为无卤玻璃纤维带绕包层。
进一步地,在所述聚酯带内绕包层与分项屏蔽层之间设置有单元引流线。
进一步地,所述分项屏蔽层采用铝塑复合带绕包。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加强总屏蔽层采用镀锡铜丝编织+芳纶纤维编织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外护套层为无卤低烟高阻燃混合料挤包而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阻燃耐火环保型计算机用电缆,具有优异的无卤低烟阻燃性能、耐火性能,还具有抗震动、抗压、耐冲击、耐喷淋性能,其在火灾状态下,电缆能保持一定时间的电力和信息的可靠传输运行,保障救援工作的开展,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完全能满足机场、宾馆、体育场馆、图书馆、高层建筑、公共娱乐化场所、地铁、地下街道等大型公共场合的使用要求,可以很好地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绝缘线芯,1-1-导体,1-2-耐火层,1-3-绝缘层,2-1-聚酯带内绕包层,2-2-分项屏蔽层,2-3-聚酯带外绕包层,3-缆芯绕包层,4-复合加强总屏蔽层,5-外包带层,6-外护套层,7-填充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阻燃耐火环保型计算机用电缆,包括多根绝缘线芯1,每根绝缘线芯1由导体1-1、耐火层1-2、绝缘层1-3构成,由两根所述绝缘线芯1构成对绞单元,在所述对绞单元外由内向外依次设置聚酯带内绕包层2-1、分项屏蔽层2-2、聚酯带外绕包层2-3构成对绞单元组;由多个(优选为三个)所述对绞单元组构成缆芯,在所述缆芯外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缆芯绕包层3、复合加强总屏蔽层4、外包带层5、外护套层6。在所述缆芯绕包层3与对绞单元组之间设有填充层7。
所述耐火层1-2为云母带双层绕包层;所述绝缘层1-3为交联聚乙烯材料制成;所述缆芯绕包层3为陶瓷纤维耐火带,所述外护套层6为无卤低烟高阻燃混合料挤包而成。
所述外包带层5为无卤玻璃纤维带绕包层,具有优异的高阻燃特性。
在所述聚酯带内绕包层2-1与分项屏蔽层2-2之间设置有单元引流线;
所述分项屏蔽层2-2采用铝塑复合带绕包;所述复合加强总屏蔽层4采用镀锡铜丝编织+芳纶纤维编织结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在于:
1、导体1-1上绕包双层云母带耐火层1-2、挤包交联聚烯烃绝缘层1-3,电性能优越,耐火阻燃效果好。
2、本实用新型填充层7采用阻燃无机纸绳填充、缆芯绕包层3采用陶瓷纤维耐火带绕包,外包带层5为无卤玻璃纤维带绕包带,外护套层6挤包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料,使产品具有优异的低烟无卤、环保、阻燃耐火性能。
3、本实用新型设置了铝塑复合带分项屏蔽层2-2和采用镀锡铜丝编织+芳纶纤维编织结构的复合加强总屏蔽层4,使产品能防止静电干扰、电磁感应和串音感应所产生的干扰等,使缆芯间电容分布更加均匀,同时提高了产品的抗拉性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阻燃耐火环保型计算机用电缆,具有优异的无卤低烟阻燃性能、耐火性能,还具有抗震动、抗压、耐冲击、耐喷淋性能,其在火灾状态下,电缆能保持一定时间的电力和信息的可靠传输运行,保障救援工作的开展,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完全能满足机场、宾馆、体育场馆、图书馆、高层建筑、公共娱乐化场所、地铁、地下街道等大型公共场合的使用要求,可以很好地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