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车辆用跨接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40089阅读:107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机车车辆用跨接电缆。



背景技术:

预计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以上,投资总规模达到5万亿,为铁路机车设备的生产制造提供很好的经济支撑,也为其重要的电气配套产品——铁路机车车辆用电缆制造带来机遇。其中,机车车辆用跨接电缆在机车、客车、高铁中均有应用,为各车厢连接用。开发铁路机车车辆用跨接电缆不仅可以为我国铁路机车装备国产化做出贡献,也能极大促进我国电线电缆行业在设计技术、材料技术、制造技术及试验技术等方面的进步与发展。

目前我国的铁路机车车辆用跨接电缆主要在吸收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家先进标准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制造,电缆在保证电气、机械性能的基础上具有耐油、低烟、无卤、阻燃环保特性,同时由于地域气候的差异性,车辆运行的复杂性,车厢之间的差异性,该电缆需要能够实现列车供电电路的连接、控制信号的连接、网络信号的连接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传输稳定、低烟环保、安全耐用的机车车辆用跨接电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车车辆用跨接电缆,包括多根线芯7,每根线芯7包括导体1和挤包在导体外部的绝缘层2,多根线芯7绞合并在多根线芯7之间填充有由高强度纤维绳组成的填充层3后形成缆芯,所述缆芯的外部绕包成缆绕包带4,所述成缆绕包带4的外部设有采用镀锡退火软铜丝编制而成的屏蔽层5,在屏蔽层5的外部挤包有外护套6。

可选的,所述的导体1是镀锡退火绞合软铜丝。

可选的,所述的绝缘层2是低烟无卤阻燃耐油交联聚烯烃绝缘层。

可选的,所述的外护套6是低烟无卤阻燃耐油交联聚烯烃外护套。

可选的,所述的屏蔽层5是镀锡退火软铜丝编织层或铝塑复合带。

可选的,包括七根线芯7,并且线芯7成正六边形排布,包括设置在中心的一根线芯7和环绕其外的六根线芯7。

可选的,多股线芯7在绞合时的节距比为12倍以下。

本实用新型的机车车辆用跨接电缆通过在线芯之间填充由高强度纤维绳组成的填充层,保证了电缆的柔软性,通过在导体的外部设置绝缘层和外护套,使得本电缆具有阻燃、耐磨耐冲击的特性,通过采用镀锡退火软铜丝编制而成的屏蔽层,使得本电缆在实现抗电磁干扰的同时,也能够保持良好的弯曲性能,提高了电缆自身的抗扭转、抗拉伸强度,从而使得本电缆在机车车辆内复杂的工作环境下,既能够保证其原有电气、机械物理性能,又具有良好的电能传输、信号连接等复合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机车车辆用跨接电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体、2-绝缘层、3-填充层、4-成缆绕包带、5-屏蔽层、6-外护套、7-线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机车车辆用跨接电缆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机车车辆用跨接电缆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机车车辆用跨接电缆,包括多根线芯7,每根线芯7包括导体1和挤包在导体外部的绝缘层2,多根线芯7绞合并在多根线芯7之间填充有由高强度纤维绳组成的填充层3后形成缆芯,所述缆芯的外部绕包成缆绕包带4,所述成缆绕包带4的外部设有采用镀锡退火软铜丝编制而成的屏蔽层5,在屏蔽层5的外部挤包有外护套6。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线芯7之间填充由高强度纤维绳组成的填充层3,保证了电缆的柔软性,通过在导体1的外部设置绝缘层2和外护套6,使得本电缆具有阻燃、耐磨耐冲击的特性,通过采用镀锡退火软铜丝编制而成的屏蔽层5,使得本电缆在实现抗电磁干扰的同时,也能够保持良好的弯曲性能,提高了电缆自身的抗扭转、抗拉伸强度,从而使得本电缆在机车车辆内复杂的工作环境下,既能够保证其原有电气、机械物理性能,又具有良好的电能传输、信号连接等复合特性。

具体的,所述的导体1是由GB/T 3956-2008中规定的第5种或第6种镀锡退火软铜丝绞合而成,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柔软性能以及抗氧化性能,所述的绝缘层2和外护套6均采用低烟无卤阻燃耐油交联聚烯烃制成有效保证电缆的抗摩擦特性、抗冲击特性、抗震动特性、耐高低温特性,多股线芯7在绞合时采用特定节距比,即节距长度与被绞合体的直径之比设置在12倍以下,提高了电缆的曲挠性能,同时也能够保证信号的正常传输,多芯电缆绞合填充由高强度纤维绳组成的填充层3从而形成缆芯,保证了电缆的柔软性,提高了电缆自身的抗扭转、抗拉伸强度,在缆芯外采用镀锡退火软铜丝编织作为屏蔽层5,排除了电场干扰,保持良好的弯曲性能,屏蔽层5外挤包防霉型的低烟无卤阻燃耐油交联聚烯烃的外护套6,有效的解决了电缆在特殊环境下环境中电能、信号同时传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为,包括七根线芯7,并且线芯7成正六边形排布,包括设置在中心的一根线芯7和环绕其外的六根线芯7,其中包括了电力线芯、控制线芯和信号线芯,导体1是镀锡退火绞合软铜丝,绝缘层2是低烟无卤阻燃耐油交联聚烯烃绝缘层,填充层3是高强度纤维填充绳,屏蔽层5是镀锡退火软铜丝编织层或铝塑复合带,外护套6是低烟无卤阻燃耐油交联聚烯烃外护套。

本实用新型的铁路机车车辆用跨接电缆,特别适用于额定电压6kV及以下铁路机车车辆设备电能、信号的传输,同时该电缆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耐高低温、耐油、耐酸碱,且为无卤环保型产品。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