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15074阅读:1532来源:国知局
射频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射频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射频连接器通常由公头和母头组成,公头由从内向外依次分布的壳体、绝缘体和内导体组成,母头由从内向外依次分布的壳体、绝缘体和内导体组成,公头的内导体与母头的内导体匹配连接,公头的壳体与母头的壳体匹配连接。

然而,上述结构的射频连接器,其电气基准面是公头或母头的端面为电气基准面,射频连接器在生产或运输周转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电气基准面碰伤的情况,从而导致电气性能达不到指标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气基准面不会外露的射频连接器,能够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射频连接器,包括公头和母头,所述公头包括从内向外依次分布的第一内导体、第一绝缘体和第一壳体,第一绝缘体夹设于第一内导体和第一壳体之间,所述母头包括从内向外依次分布的第二内导体、第二绝缘体和第二壳体,第二绝缘体夹设于第二内导体和第二壳体之间,所述第一内导体与第二内导体连接,所述第一壳体靠近第一内导体的一侧设有缺口,第一壳体的另一侧设有凸起,所述第二壳体的中间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容纳腔,第二壳体的两侧延伸形成第一接触件和第二接触件,所述第一壳体伸入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缺口与第一接触件连接,所述凸起与第二接触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内导体的内部设有容纳第一内导体的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内导体设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缺口为直角形缺口。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为圆弧状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接触件的长度大于第一接触件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接触件与第一壳体之间设有橡胶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向外凸伸的第一勾角,第一绝缘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勾角匹配的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勾角与第一限位部卡接,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向外凸伸的第二勾角,第二绝缘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勾角匹配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勾角与第二限位部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公头还包括螺套,所述螺套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部,并与第一壳体之间形成第三容纳腔,所述第二接触件设于所述第三容纳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径为9mm-13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第一壳体上设置缺口,在第二壳体上设置向内凹陷的第一容纳腔,从而第一壳体伸入第一容纳腔,第一接触件与缺口接触,电气基准面为第一接触件与缺口的接触面,该电气接触面在射频连接器的内部,从而能够有效避免电气基准面外露引起的碰撞和损坏,确保了良好的电气性能。另外,通过在第一外壳上的设置凸起增加了公头与母头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加了电气性能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射频连接器的公头和母头连接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射频连接器的公头和母头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公头;11、第一内导体;12、第一绝缘体;13、第一壳体;131、缺口;132、凸起;14、螺套;15、第三容纳腔;16、卡环;2、母头;21、第二内导体;211、第二容纳腔;22、第二绝缘体;23、第二壳体;231、第一容纳腔;232、第一接触件;233、第二接触件;3、橡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所述第一壳体靠近第一内导体的一侧设有缺口,第一壳体的另一侧设有凸起,所述第二壳体的中间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容纳腔,第二壳体的两侧延伸形成第一接触件和第二接触件,所述第一壳体伸入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缺口与第一接触件连接,所述凸起与第二接触件连接。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

一种射频连接器,包括公头1和母头2,所述公头1包括从内向外依次分布的第一内导体11、第一绝缘体12和第一壳体13,第一绝缘体12夹设于第一内导体11和第一壳体13之间,所述母头2包括从内向外依次分布的第二内导体21、第二绝缘体22和第二壳体23,第二绝缘体22夹设于第二内导体21和第二壳体23之间,所述第一内导体11与第二内导体21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3靠近第一内导体11的一侧设有缺口131,第一壳体13的另一侧设有凸起132,所述第二壳体23的中间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容纳腔231,第二壳体23的两侧延伸形成第一接触件232和第二接触件233,所述第一壳体13伸入所述第一容纳腔231内,所述缺口131与第一接触件232连接,所述凸起132与第二接触件233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母头的第一接触件与公头的缺口连接,形成的电气基准面位于射频连接器的内部,能够避免电气基准面外露引起损坏,并且通过在第一壳体上设置凸起,增加了公头与母头的接触面,提高了电气性能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内导体21的内部设有容纳第一内导体11的第二容纳腔211,所述第一内导体11设于所述第二容纳腔211内。

从上述描述可知,第一内导体插设于第二内导体内部,实现第一内导体与第二内导体的连接。通常情况下,第一内导体为针状,第二容纳腔为孔状。

进一步的,所述缺口131为直角形缺口。

从上述描述可知,直角形缺口具有结构简单、接触面大的优点,缺口具有垂直的两面,一面与第一接触件的端面接触,另一面与第一接触件的侧面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132为圆弧状凸起。

从上述描述可知,圆弧凸起为所述凸起的一种具体设置,除了圆弧状,该凸起还可以是其他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接触件233的长度大于第一接触件232的长度。

从上述描述可知,第二接触件的长度较大,加强了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接触件233与第一壳体13之间设有橡胶圈3。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设置橡胶圈,使得公头和母头对接后具有防水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13上设有向外凸伸的第一勾角,第一绝缘体1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勾角匹配的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勾角与第一限位部卡接,所述第二壳体23上设有向外凸伸的第二勾角,第二绝缘体22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勾角匹配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勾角与第二限位部卡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设置勾角和限位部,壳体和绝缘体能够牢固地对接,有效防止了晃动等现象发生。

进一步的,所述公头1还包括螺套14,所述螺套14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3的外部,并与第一壳体13之间形成第三容纳腔15,所述第二接触件233设于所述第三容纳腔15内。

从上述描述可知,螺套将公头和母头进行有效紧固。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壳体23的外径为9mm-13mm。

从上述描述可知,现有的射频连接器外径偏大,材料成本过高,本实用新型第二壳体的外径设置为9mm-13mm,有效降低了制作成本。

请参照图1和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一种射频连接器,包括公头1和母头2,所述公头1包括从内向外依次分布的第一内导体11、第一绝缘体12、第一壳体13和螺套14,所述第一绝缘体12夹设于第一内导体11和第一壳体13之间,第一壳体13的外壁上设有向外凸伸的第一勾角,第一绝缘体12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勾角匹配的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勾角与第一限位部卡接,所述螺套14通过卡环16与第一壳体13连接,并与第一壳体13之间形成第三容纳腔15,所述第一壳体13靠近第一内导体11的一侧设有缺口131,所述缺口131为直角形缺口,第一壳体13的另一侧设有凸起132,所述凸起132为圆弧状凸起。

所述母头2包括从内向外依次分布的第二内导体21、第二绝缘体22和第二壳体23,第二绝缘体22夹设于第二内导体21和第二壳体23之间,第二壳体23的外壁上设有向外凸伸的第二勾角,第二绝缘体22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勾角匹配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勾角与第二限位部卡接,所述第二内导体21的内部设有容纳第一内导体11的第二容纳腔211,所述第二壳体23的中间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容纳腔231,第二壳体23的两侧延伸形成第一接触件232和第二接触件233,所述第二接触件233的长度大于第一接触件232的长度,所述第二壳体23的外径为9mm-13mm。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的公头1和母头2连接前的结构示意图,其中,D所指为第二壳体23的外径。

所述第一内导体11伸入第二容纳腔211内并与第二容纳腔211接触,第一壳体13伸入第一容纳腔231内,第二接触件233伸入第三容纳腔15内,第二接触件233与第一壳体13之间设有橡胶圈3,所述缺口131与第一接触件232连接,所述凸起132与第二接触件233连接,螺套14对公头1和母头2进行紧固。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的公头1和母头2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所指为电气基准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射频连接器,能够有效避电气基准面外露,并且增加了公头与母头的接触面积,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并且具有对接牢固、不易晃动、尺寸小、制作成本低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