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装配的温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01511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于装配的温控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控器,尤其涉及一种易于装配的温控器。



背景技术:

温控器是根据温度控制电路通断的一种电子控制器。它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子、工业控制等各种领域。现有的温控器装配复杂,不利于低成本温控器的装配和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易于装配的温控器,结构简单,可节省组装时间,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易于装配的温控器,包括弹簧片、双金属片、底板、壳体和铆钉柱,

所述弹簧片、双金属片和底板从上到下顺次设置,它们的一端通过铆钉柱固定;所述铆钉柱将所述弹簧片和底板电连通;

所述弹簧片端部设有触点,所述双金属片根据当前温度控制弹簧片的倾斜角度,从而控制触点与输出端子的连通或分断;

所述壳体包裹所述弹簧片、双金属片和底板,并具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内填充有绝缘填料,所述输出端子从外侧穿过绝缘填料伸入壳体内。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底板上表面设有第一凸出部,所述弹簧片的下表面位于所述第一凸出部的右侧设有第二凸出部,所述双金属片位于所述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之间,并与所述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抵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弹簧片、双金属片和底板上设有相互正对的铆接孔,所述铆钉柱铆接于所述铆接孔中。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底板上设有坡面,所述坡面位于铆接孔和第一凸出部之间。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输出端子为两根金属引线。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两根所述金属引线之间设有绝缘件,所述绝缘件比金属引线长。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壳体为矩形。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包括弹簧片、双金属片、底板、壳体和铆钉柱,所述弹簧片、双金属片和底板上设有相互正对的铆接孔,所述铆钉柱铆接于所述铆接孔中,在保证温控精度的前提下节约了制造成本。

所述底板上表面设有第一凸出部,所述弹簧片的下表面位于所述第一凸出部的右侧设有第二凸出部,所述双金属片位于所述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之间,并与所述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抵接。所述双金属片被所述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限制,并与铆钉柱配合,实现快速装配的情况下的精确温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易于装配的温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易于装配的温控器的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实用新型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定。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易于装配的温控器,包括弹簧片1、双金属片2、底板3、壳体4和铆钉柱5。所述弹簧片1、双金属片2和底板3从上到下顺次设置,它们的一端通过铆钉柱5固定;所述铆钉柱5将所述弹簧片1和底板3电连通。所述弹簧片1、双金属片2和底板3上设有相互正对的铆接孔6,所述铆钉柱5铆接于所述铆接孔6中。所述铆钉柱5作为所述弹簧片1、双金属片2和底板3的定位件,保证它们的铆接孔6的中心位置定位准确。所述弹簧片1、双金属片2和底板3通过铆钉柱5紧密固定,在保证温控精度的前提下节约了制造成本。所述弹簧片1端部设有触点7,所述双金属片2根据当前温度控制弹簧片1的倾斜角度,从而控制触点7与输出端子9的连通或分断。所述壳体4包裹所述弹簧片1、双金属片2和底板3,并具有安装口41,所述安装口41内填充有绝缘填料8,所述输出端子9从外侧穿过绝缘填料8伸入壳体4内。

其中,所述底板3上表面设有第一凸出部31,所述弹簧片1的下表面位于所述第一凸出部31的右侧设有第二凸出部32,所述双金属片2位于所述第一凸出部31和第二凸出部32之间,并与所述第一凸出部31和第二凸出部32抵接。所述双金属片2被所述第一凸出部31和第二凸出部32限制,并与铆钉柱5配合,实现快速装配的情况下的精确温控。

优选地,所述输出端子9为两根金属引线。两根所述金属引线之间设有绝缘件91,所述绝缘件91比金属引线长。由于两根所述金属引线之间设有绝缘件91,所述金属引线可以是无绝缘层的金属,既节省成本,也便于金属引线与相应器件的连接。所述绝缘件91比金属引线长,能够保证绝缘件91能够起到绝缘效果。

优选地,所述底板3上设有坡面32,所述坡面32位于铆接孔6和第一凸出部31之间。所述坡面32使铆接孔6的位置高于第一凸出部31的表面,使双金属片2能够稍微向下倾斜,便于双金属片2和弹簧片1设于矩形的壳体4内。所述矩形的壳体4可以通过机械直接冲压成型,有利于降低零部件的成本。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