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锂电池储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26266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锂电池储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智能锂电池储能装置,属于智能锂电池储能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一种以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一次电池,与可充电电池锂离子电池跟锂离子聚合物电池是不一样的,锂电池的发明者是爱迪生,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所以,锂电池长期没有得到应用,随着二十世纪末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小型化的设备日益增多,对电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锂电池随之进入了大规模的实用阶段。现有技术公开申请号为CN201621380670.1的一种智能锂电池储能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锂电池储能装置,其结构包括一号锂电池、二号锂电池、B+接线端、BM接线端、接线端、电路板定位孔、一号输出正极接线端、一号输出负极接线端、二号输出正极接线端、二号输出负极接线端、欠压保护芯片、过电压控制断路器、碰撞安全阀、过电流控制断路器、充电过电保护芯片、二极管元件、指示灯发光元件、PCB板,所述一号锂电池正极通过电线与B+接线端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锂电池储能装置,通过设有欠压保护芯片、过电压控制断路器、碰撞安全阀、过电流控制断路器、充电过电保护芯片,实现了但是该锂电池当电池产生剧烈碰撞时不会产生危险,避免过充过放时,电池可能因故障短路造成极端影响。但是,现有技术设备不具有加固PCB板的装置,避免PCB板松动,造成电池泄漏等问题。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锂电池储能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不具有加固PCB板的装置,避免PCB板松动,造成电池泄漏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智能锂电池储能装置,其结构包括锂电池组、PCB板、加固扣板,所述锂电池组通过导线连接于PCB板上,所述PCB板连接于加固扣板与锂电池组之间,所述加固扣板连接于PCB板侧边上,锂电池组设有锂电池、接线端,所述锂电池通过导线连接于接线端之间,所述接线端通过导线连接于锂电池两端;所述PCB板设有指示灯发光元件、充电过电保护芯片、碰撞安全阀、电路板定位孔、电极接线端、欠压保护芯片、过电压控制断路器、过电流控制断路器、二极管元件,所述指示灯发光元件通过导线均匀连接于PCB板上表面,所述充电过电保护芯片通过导线连接于二极管元件之间,所述碰撞安全阀连接于PCB板上表面正中心,所述电路板定位孔嵌设于电极接线端旁边,所述电极接线端用过导线连接于加固扣板与电路板定位孔之间,所述欠压保护芯片通过导线连接于二极管元件之间,所述过电压控制断路器通过导线连接于过电流控制断路器旁边,所述过电流控制断路器通过导线连接于PCB板上表面,所述二极管元件均匀分布于PCB板上表面上;所述加固扣板设有连接孔、板体、固定槽,所述连接孔嵌设于板体上表面,所述板体设于PCB板与固定槽之间,所述固定槽焊接于板体顶端。进一步的,所述锂电池为圆形柱状结构,锂电池设有连接头、电池盒,所述连接头嵌设于锂电池两端,所述电池盒通过导线连接于PCB板上,所述锂电池嵌设于电池盒内部。进一步的,所述接线端为矩形结构,接线端设有固定扣,所述固定扣嵌设于接线端中心部分,所述接线端通过固定扣连接于PCB板上表面。进一步的,所述电极接线端设有一号输出正极接线端、一号输出负极接线端、二号输出正极接线端、二号输出负极接线端,所述一号输出正极接线端嵌设于一号输出负极接线端旁边,所述一号输出负极接线端嵌设于一号输出正极接线端与二号输出正极接线端之间,所述二号输出正极接线端嵌设于一号输出负极接线端与二号输出负极接线端之间,所述二号输出负极接线端嵌设于二号输出正极接线端旁边。进一步的,所述过电压控制断路器设有底座、断路器,所述底座为矩形结构,所述底座连接于断路器与PCB板之间,所述断路器设于底座上方,所述电压控制断路器通过底座连接于PCB板上表面。进一步的,所述过电流控制断路器设有底座、断路器,所述底座为矩形结构,所述底座连接于断路器与PCB板之间,所述断路器设于底座上方,所述过电流控制断路器通过底座连接于PCB板上表面。进一步的,所述碰撞安全阀为圆形结构,碰撞安全阀设有保护板、感应器,所述保护板嵌设于感应器外表面,所述感应器嵌设于保护板内部,所述碰撞安全阀通过导线连接于PCB板上表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有一种加固扣板,通过加固扣板上的固定槽可以将PCB板固定稳固,避免因为PCB板松动而造成的电池泄漏的问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锂电池储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固扣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锂电池组-1、PCB板-2、加固扣板-3、锂电池-10、接线端-11、指示灯发光元件-20、充电过电保护芯片-21、碰撞安全阀-22、电路板定位孔-23、电极接线端-24、欠压保护芯片-25、过电压控制断路器-26、过电流控制断路器-27、二极管元件-28、连接孔-30、板体-31、固定槽-32。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锂电池储能装置,其结构包括锂电池组1、PCB板2、加固扣板3,所述锂电池组1通过导线连接于PCB板2上,所述PCB板2连接于加固扣板3与锂电池组1之间,所述加固扣板3连接于PCB板2侧边上,锂电池组1设有锂电池10、接线端11,所述锂电池10通过导线连接于接线端11之间,所述接线端11通过导线连接于锂电池10两端;所述PCB板2设有指示灯发光元件20、充电过电保护芯片21、碰撞安全阀22、电路板定位孔23、电极接线端24、欠压保护芯片25、过电压控制断路器26、过电流控制断路器27、二极管元件28,所述指示灯发光元件20通过导线均匀连接于PCB板2上表面,所述充电过电保护芯片21通过导线连接于二极管元件28之间,所述碰撞安全阀22连接于PCB板2上表面正中心,所述电路板定位孔23嵌设于电极接线端24旁边,所述电极接线端24用过导线连接于加固扣板3与电路板定位孔23之间,所述欠压保护芯片25通过导线连接于二极管元件28之间,所述过电压控制断路器26通过导线连接于过电流控制断路器27旁边,所述过电流控制断路器27通过导线连接于PCB板2上表面,所述二极管元件28均匀分布于PCB板2上表面上;所述加固扣板3设有连接孔30、板体31、固定槽32,所述连接孔30嵌设于板体31上表面,所述板体31设于PCB板2与固定槽32之间,所述固定槽32焊接于板体31顶端,所述锂电池10为圆形柱状结构,锂电池10设有连接头、电池盒,所述连接头嵌设于锂电池10两端,所述电池盒通过导线连接于PCB板2上,所述锂电池10嵌设于电池盒内部,所述接线端11为矩形结构,接线端11设有固定扣,所述固定扣嵌设于接线端11中心部分,所述接线端11通过固定扣连接于PCB板2上表面,所述电极接线端24设有一号输出正极接线端、一号输出负极接线端、二号输出正极接线端、二号输出负极接线端,所述一号输出正极接线端嵌设于一号输出负极接线端旁边,所述一号输出负极接线端嵌设于一号输出正极接线端与二号输出正极接线端之间,所述二号输出正极接线端嵌设于一号输出负极接线端与二号输出负极接线端之间,所述二号输出负极接线端嵌设于二号输出正极接线端旁边,所述过电压控制断路器26设有底座、断路器,所述底座为矩形结构,所述底座连接于断路器与PCB板2之间,所述断路器设于底座上方,所述电压控制断路器26通过底座连接于PCB板2上表面,所述过电流控制断路器27设有底座、断路器,所述底座为矩形结构,所述底座连接于断路器与PCB板2之间,所述断路器设于底座上方,所述过电流控制断路器27通过底座连接于PCB板2上表面,所述碰撞安全阀22为圆形结构,碰撞安全阀22设有保护板、感应器,所述保护板嵌设于感应器外表面,所述感应器嵌设于保护板内部,所述碰撞安全阀22通过导线连接于PCB板2上表面。本专利所说的加固扣板是一种具有固定沟槽的L型铝片,通过加固扣板上的固定槽能够加强固定,防止松动。使用时,通过设有一种加固扣板,通过加固扣板上的固定槽可以将PCB板固定稳固,避免因为PCB板松动而造成的电池泄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锂电池组-1、PCB板-2、加固扣板-3、锂电池-10、接线端-11、指示灯发光元件-20、充电过电保护芯片-21、碰撞安全阀-22、电路板定位孔-23、电极接线端-24、欠压保护芯片-25、过电压控制断路器-26、过电流控制断路器-27、二极管元件-28、连接孔-30、板体-31、固定槽-32,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不具有加固PCB板的装置,避免PCB板松动,造成电池泄漏等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通过设有一种加固扣板,通过加固扣板上的固定槽可以将PCB板固定稳固,避免因为PCB板松动而造成的电池泄漏的问题。具体如下所述:所述加固扣板3设有连接孔30、板体31、固定槽32,所述连接孔30嵌设于板体31上表面,所述板体31设于PCB板2与固定槽32之间,所述固定槽32焊接于板体31顶端。板体材质不锈钢铝合金铁耐腐蚀性高中低坚固性中高低综上所述:当板体材质为不锈钢时,耐腐蚀性最高,当板体材质为铝合金时,板体材质的坚固性最高,因此可以在不锈钢和铝合金之间做选择。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