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降温功能的连接端子及电连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02186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具有降温功能的连接端子及电连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端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连接端子及电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电连接器应用领域的不断增大及人们对大电流传输设备的需求,促进了大电流电连接器的应用和研究。目前,大电流连接器均在通电时产生大量热量,导致电连接器温升过高容易烫伤操作人员,且易损坏电连接器自身、周围壳体、电线、元件的使用寿命,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电流电连接器的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连接端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包括活动连接的公端子和母端子,所述连接端子开设有冷却流道,该冷却流道内流通有冷却介质。

优选地,所述公端子具有第一压接端、插轴端和插止环,第一压接端和插轴端分别位于插止环的两侧,所述母端子具有插接端和第二压接端,所述母端子插接端具有与公端子插轴端相配合的插接孔,所述公端子和(或)母头端子上至少有一条冷却流道。

优选地,所述连接端子还包括绝缘帽,所述公端子插轴端具有供该绝缘帽安装的异型孔,绝缘帽有利于防止公头端子插轴与母头端子插接孔的脱落。

优选地,所述冷却流道设置在公端子上,冷却流道为沿公端子第一压接端外侧面开孔,穿过公头端子插轴端中心线,并贯通至插轴端外侧面的直孔,所述母端子插接端具有与所述直孔连通的流入口和流出口。

优选地,所述冷却流道设置在公端子上,所述公头端子第一压接端和插轴端间具有2个交叉的冷却通孔,且2个冷却通孔相交于公端子插轴中心线上,且沿插轴中心线呈对称分布。

优选地,在所述公端子第一压接端内侧向插轴端方向开设有两个平行于插轴端中心线的第一流通孔和第二流通孔,在所述插轴端上沿径向具有一连通孔,使所述第一流通孔和第二流通孔连通形成所述冷却流道。

优选地,所述连通孔上端具有密封块。

优选地,所述连接端子还包括两个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分别与第一流通孔和第二流通孔连接,所述冷却介质通过连接管流入或流出冷却流道。

优选地,所述连接端子还包括弯头直通件,所述第一流通孔和第二流通孔靠近第一压接端方向具有密封结构,所述插止环环面沿径向方向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流通孔和第二流通孔相连通的贯通孔,所述弯头直通件与所述贯通孔连接形成所述冷却介质的流入口和流出口。

优选地,所述连接端子还包括管接头和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内流通冷却介质,所述管接头两端分别连接弯头直通件和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内的冷却介质依次流经管接头和弯头直通件后进入连接器冷却介质流入口,然后再从冷却介质流出口流出进入弯头直通件和冷却管。

优选地,所述公端子包括活动插接的端子内芯和端子外壳,所述端子内芯具有轴状插入部,在所述插入部端面沿轴中心线方向开有中心孔,所述端子外壳具有容置所述插入部的空腔,在插入部插入所述空腔后,所述插入部端面与空腔内壁具有空隙,且在所述插入部外表面和空腔内表面之间配合形成有供冷却介质流动的螺纹流道、与螺纹流道末端连通的流入环形槽和紧邻流入环形槽的流出环形槽,所述流出环形槽上开有与中心孔相连通的中心连通孔,所述端子外壳上设置有与所述流入环形槽和流出环形槽相连通的流入口和流出口,所述冷却介质从流入口进入环形流入槽,再经螺纹流道、间隙、中心孔、中心连通孔进入流出环形槽,最后从流出口流出。

优选地,所述母端子插接端具有至少2个冷却流道,所述冷却流道均匀分布在母头端子插接端上。

优选地,所述母头端子插接端上的冷却流道为贯穿插接端两端面的直通孔或从插接端侧面和端面分别开孔形成的直角形通孔。

优选地,所述冷却介质为空气或绝缘油。

优选地,所述冷却流道的内壁表面设置有绝缘层,所述冷却介质为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电连接组件,所述电连接器组件包括以上所述的任意一种结构的连接端子。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在连接端子内部设置冷却流道,借助冷却流道内不断流动的冷却介质,使连接端子或电连接组件内部热量快速散出,解决了连接端子长时间通电或大电流通电易损坏电连接器自身、周围壳体、电线、元件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连接端子拆分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连接端子剖示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连接端子剖示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连接端子剖示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连接端子剖示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连接端子剖示图;

图7为图6中公端子拆分示意图;

图8为图6中公端子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连接端子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所述连接端子包括活动连接的公端子100、母端子200和绝缘帽300,所述公端子100具有第一压接端110、插轴端120和插止环130,所述第一压接端110和插轴端120分别位于插止环130的两侧,所述母端子200具有插接端220和第二压接端210,所述第一压接端110和第二压接端210分别具有与外部连接的空腔(111;211),所述插轴端120具有供绝缘帽300安装的异型孔121,所述母端子插接端220具有与公端子插轴端120相配合的插接孔222,所述母端子插接端220开设冷却流道221,该冷却流道221内流通有冷却介质,所述冷却介质为压缩空气。所述绝缘帽300有利于防止公端子插轴120与母端子插接孔222的脱落。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流道设置在公端子100上,冷却流道为沿公端子第一压接端外侧面开孔,穿过公头端子插轴端中心线,并贯通至插轴端外侧面的直孔,所述母端子插接端220具有与所述直孔连通的流入口和流出口。

请参阅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其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公端子第一压接端110和插轴端120间还具有2个交叉的冷却流道122,且2个冷却流道122相交于公端子插轴中心线上,且沿插轴中心线呈对称分布。

请参阅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所述连接端子还包括两个连接管141,在所述公端子第一压接端110内侧向插轴端120方向开设有两个平行于插轴端中心线的第一流通孔122和第二流通孔123,在所述插轴端120上沿径向具有一连通孔124,使所述第一流通孔122和第二流通孔123连通形成所述冷却流道126,所述连通孔124一端与第二流通孔123相连,另一端通过密封块125密封。所述连接管141分别与第一流通孔122和第二流通孔123连接,所述冷却介质通过连接管141流入或流出冷却流道126。

在本实用新型优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141为硬质管材,所述压接端在进行导体压接时,连接管141能保持其原有结构。

请参阅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其与图4所示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流通孔122和第二流通孔123在靠近第一压接端方向具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优选密封块125密封,并在所述插止环130环面沿径向方向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流通孔122和第二流通孔123相连通的贯通孔131,所述连接管141与所述贯通孔131连接形成所述冷却介质的流入口和流出口。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端子还包括管接头142和冷却管143,所述冷却管内流通冷却介质,所述管接头两端分别连接连接管141和冷却管143,所述冷却管内的冷却介质依次流经管接头和连接管后进入连接端子冷却流道流入口,然后再从冷却流道流出口流出进入连接管和冷却管。

请参阅图6至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优选结构示意图,所述公端子100包括活动插接的端子内芯150和端子外壳160,所述端子内芯150具有轴状插入部,所述轴状插入部外表面轴向上具有螺纹流槽151、流入环形槽152和流出环形槽153,在所述插入部端面沿轴中心线方向开有中心孔154,所述流出环形槽153上开有与中心孔154相连通的中心连通孔155,所述端子外壳160一端具有容置所述插入部的空腔,另一端具有安装绝缘帽的异型孔164,在所述插入部插入端子外壳160空腔后,所述插入部端面与空腔内壁具有空隙163,且在所述插入部外表面和空腔内表面之间配合形成有供冷却介质流动的螺纹流道151、与螺纹流道末端连通的流入环形槽152和紧邻流入环形槽的流出环形槽153,所述端子外壳160上设置有与所述流入环形槽152和流出环形槽153相连通的流入口161和流出口162,所述冷却介质从流入口161进入环形流入槽152,再经螺纹流道151、间隙163、中心孔154、中心连通孔155进入流出环形槽153,最后从流出口162流出。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螺纹流槽、流入环形槽和流出环形槽还可以设置在外壳160的空腔内部,所述插入部外表面和空腔内表面之间配合形成有供冷却介质流动的螺纹流道、与螺纹流道末端连通的流入环形槽和紧邻流入环形槽的流出环形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在连接端子内部设置冷却流道,借助冷却流道内不断流动的冷却介质,使连接端子或电连接组件内部热量快速散出,解决了连接端子长时间通电或大电流通电易损坏电连接器自身、周围壳体、电线、元件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还可据此做出多种变化,但任何与本实用新型等同或相类似的变化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