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插针等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子凸轮插针系统。
背景技术:
在组装连接器时,通常需要将插针插接组装于连接器中。现有的插针方式是通过凸轮插针机来实现的,这种纯机械的凸轮结构,每个凸轮的插针的运动曲率是固定的,因此,每个凸轮插针机通常只是针对一类产品,也就是说,每个凸轮只能完成其所对应的那类连接器的插针。而在实际生产中,连接器的种类很多,因此,需要不同类型的凸轮来完成生产。
现有的凸轮插针结构和方式,不能满足现有的生产需求,因此,需要研发一款能够满足各种类型的连接器的插针的凸轮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凸轮插针系统,以多轴的机构代替机械凸轮结构,通过控制系统的程序模拟机械凸轮的运动方式,以满足多种连接器插针需求。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凸轮插针系统,包括送针机构,沿X轴方向设置,定义X轴方向为水平横向,所述送针机构用于输送插针;取针机构,组装于所述送针机构上,用于获取所述送针机构上的插针;切针机构,组装于所述送针机构的上方,所述切针机构用于将取针机构上的插针剪切成型;插针机构,配合组装于所述切针机构,所述插针机构用于将剪切成型的插针插接于连接器上;插针深度调节机构,配合组装于所述插针机构,所述插针深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插针深度;控制系统,所述送针机构、取针机构、切针机构、插针机构、插针深度调节机构,所述控制系统用于一体控制所述送针机构、取针机构、切针机构、插针机构、插针深度调节机构以模拟凸轮将插针插接于所述连接器。
所述送针机构包括送针导向架,沿X轴方向设置;一对送针主动轮,分别设于所述送针导向架的两侧;一对送针伺服电机,每一所述送针主动轮的中心连接于所述送针伺服电机的机轴;两组从动轮,每组从动轮安装于所述送针导向架的两端,每组所述从动轮对应配合的与一所述送针主动轮通过传送带连接。
所述取针机构包括一对取针伺服电机,安装于所述送针导向架的两侧;一对取针传动机构,对应安装于所述取针伺服电机上;一对取针端头,对应安装于所述取针传动机构上。
所述切针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支架,固定于所述送针导向台的中部的侧边;切针伺服电机,组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的上端;第一传动轮,其中心组装于所述切针伺服电机的机轴上;第一传动轴杆,一端组装于所述第一传动轮上;
切针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轴杆的另一端,所述切针伺服电机用于带动所述第一传动轮转动,所述第一传动轮通过第一传动轴杆用于带动所述切针组件上下运动。
所述切针组件包括切针导轨,沿Z轴方向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上,定义Z轴方向为竖直的垂直于所述X轴方向;切针滑块组,组装于所述切针导轨上,且该切针滑块组组装于所述第一传动轴杆的下端;切针端子,组装于所述切针滑块组的下端。
所述切针端子与切针滑块组之间通过弹簧组件组接。
所述插针机构包括第二安装支架,组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上;插针伺服电机,组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支架上方;第二传动轮,其中心组装于所述插针伺服电机的机轴上;第二传动轴杆,一端组装于所述第二传动轮上;插针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轴杆的另一端,所述插针伺服电机用于带动所述第二传动轮转动,所述第二传动轮通过第二传动轴杆用于带动所述插针组件沿Y轴方向前后运动,定义Y轴方向为水平的垂直于X轴方向。
所述插针组件包括插针导轨,沿Y轴方向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支架上并穿过所述第一安装架的底部;插针滑块组,组装于所述插针导轨上,且该插针滑块组组装于所述第二传动轴杆的一端;插针端子,组装于所述插针滑块组。
所述插针深度调节机构包括深度调节伺服电机,配合组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支架上;深度调节传动机构,连接于所述深度调节伺服电机与所述插针组件之间;感应器,用于感应所述插针的实际深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凸轮插针系统,以多轴的机构代替机械凸轮结构,通过控制系统的程序模拟机械凸轮的运动方式,满足了多种连接器插针需求,便于更换和安装,同时有效的提高了插针的效率,节省了生产成本,同时便于自动化控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凸轮插针系统的机械部分机构示意图。
其中,
1送针机构; 2取针机构;
3切针机构; 4插针机构;
5插针深度调节机构; 11送针导向架;
12送针主动轮; 14从动轮;
21取针伺服电机;
31第一安装支架; 32切针伺服电机;
33第一传动轮; 34第一传动轴杆;
35切针组件; 351切针导轨;
352切针滑块组; 353切针端子;
41第二安装支架; 42插针伺服电机;
43第二传动轮; 44第二传动轴杆;
45插针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实用新型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电子凸轮插针系统,包括送针机构1、取针机构2、切针机构3、插针机构4、控制系统。
本实施例中,定义X轴方向为水平横向、定义在竖直的垂直于X轴方向为Z轴方向、定义水平的垂直于X轴方向为Y轴方向。
具体的,所述送针机构1沿X轴方向设置,所述送针机构1用于输送插针。
所述送针机构1包括送针导向架11、一对送针主动轮12、一对送针伺服电机、两组从动轮14。送针导向架11沿X轴方向设置,送针导向架11的中心设有一组冲切通孔;一对送针主动轮12分别设于所述送针导向架11上冲切通孔的两侧;每一所述送针主动轮12的中心连接于所述送针伺服电机的机轴;每组从动轮14安装于所述送针导向架11的两端,每组所述从动轮14对应配合的与一所述送针主动轮12通过传送带连接。
所述取针机构2组装于所述送针机构1上,取针机构2用于获取所述送针机构1上的插针。所述取针机构2包括一对取针伺服电机21、一对取针传动机构、一对取针端头。一对取针伺服电机21安装于所述送针导向架11的两侧;一对取针传动机构对应安装于所述取针伺服电机21上;一对取针端头对应安装于所述取针传动机构上。当送针机构1从两侧送针时,两侧的取针机构2配合该送针机构1运行,实现取针。
所述切针机构3组装于所述送针机构1的上方,所述切针机构3用于将取针机构2上的插针剪切成型。由于插针被取针机构2从针带上取下时,其尾部带有尾料,因此,需要将尾料等切除。
具体的,所述切针机构3包括第一安装支架31、切针伺服电机32、第一传动轮33、第一传动轴杆34以及切针组件335。
所述第一安装支架31固定于所述送针导向台的中部的侧边;切针伺服电机32组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31的上端;第一传动轮33的中心组装于所述切针伺服电机32的机轴上;第一传动轴杆34的一端组装于所述第一传动轮33上;切针组件335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轴杆34的另一端。所述切针伺服电机32用于带动所述第一传动轮33转动,所述第一传动轮33通过第一传动轴杆34用于带动所述切针组件335上下运动。
所述切针组件335包括切针导轨351、切针滑块组352、切针端子353,切针导轨351沿Z轴方向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31上;切针滑块组352组装于所述切针导轨351上,且该切针滑块组352组装于所述第一传动轴杆34的下端;切针端子353组装于所述切针滑块组352的下端。所述切针端子353与切针滑块组352之间通过弹簧组件组接。
所述插针机构4配合组装于所述切针机构3,所述插针机构4用于将剪切成型的插针插接于连接器上。
所述插针机构4包括第二安装支架41、插针伺服电机42、第二传动轮43、第二传动轴杆44、插针组件45。其中,所述第二安装支架41组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31上;插针伺服电机42组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支架41上方;第二传动轮43的中心组装于所述插针伺服电机42的机轴上;第二传动轴杆44的一端组装于所述第二传动轮43上;插针组件45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轴杆44的另一端,所述插针伺服电机42用于带动所述第二传动轮43转动,所述第二传动轮43通过第二传动轴杆44用于带动所述插针组件45沿Y轴方向前后运动。
所述插针组件45包括插针导轨、插针滑块组、插针端子,插针导轨沿Y轴方向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支架41上并穿过所述第一安装架的底部;插针滑块组组装于所述插针导轨上,且该插针滑块组组装于所述第二传动轴杆44的一端;插针端子组装于所述插针滑块组。
所述插针深度调节机构5配合组装于所述插针机构4,所述插针深度调节机构5用于调节插针深度。所述插针深度调节机构5包括深度调节伺服电机、深度调节传动机构、感应器。深度调节伺服电机配合组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支架41上;深度调节传动机构连接于所述深度调节伺服电机与所述插针组件45之间;感应器,用于感应所述插针的实际深度。
所述送针机构1、取针机构2、切针机构3、插针机构4、插针深度调节机构5,所述控制系统用于一体控制所述送针机构1、取针机构2、切针机构3、插针机构4、插针深度调节机构5以模拟凸轮将插针插接于所述连接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